APP下载

正确对待课堂上学生的“插嘴”

2000-04-28唐小兵冒金彬

人民教育 2000年2期
关键词:鲇鱼沙丁鱼棺材

唐小兵 冒金彬

古往今来,课堂是由教师主宰的,学生只能正襟危坐,洗耳恭听。教师讲到哪里就听到哪里,不可越雷池半步。后来“放宽政策”,学生随教师所问,举手获准后可以發言。若偶有学生不举手就接在教师讲话之后插话(提问或释疑),就会被定为乱“插嘴”,有违课堂纪律。轻则挨批,重则受罚。笔者认为这种一概而论地斥“插嘴”为异端的做法是欠妥的。

记得我讲《囚歌》这首诗,讲到“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这一句时,我话没说完,晶晶同学就插嘴说:“什么是活棺材?”我先一愣,这正是我接下去要问的问题,他既然提出来了,我便接过来问:“这正是我要问的问题,你能回答吗?”他摇了摇头,认真地和同学们一起思考,忽然一生插嘴叫道:“叶挺当时在坐牢,活棺材是不是指这牢房?”同学们经他一提醒,便纷纷举手,这个问题就这祥解决了。像这两位同学的插嘴,正是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

课堂上学生的“插嘴”,大多数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情不自禁的主动发言。教师应善待这种插嘴”。笔者认为能多几次这样的插嘴,课堂气氛将会因之而活跃起来。

有这样一则故事:过去挪威人出海捕沙丁鱼,回到港口,往往鱼死满舱。而死鱼卖价大跌。一些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一个方法:在鱼舱里放进几条鲇鱼,鲇鱼生性好动,四处乱游,而大量的沙丁鱼因见到几个“异己分子”,便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增强了机体的活力,因而死亡率降低,渔民的收益也就高了。其后把这种利用鲇鱼以增加沙丁鱼活动频率、激发其活动、延长保活期的现象,称之为“鲇鱼效应”。

教师可把“鲇鱼效应”运用于教学中,特别善待课堂上学生的“插嘴”。因为插嘴的学生,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思维,主动自觉学习。这远比那些这时脑子里也许还在想着如何坐好才能受到老师表扬,张着嘴等老师“喂知识”,甚至于“身在曹营心在汉”,想着室外事的学生要好得多。

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要让课堂出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场面。我们要打破陈规,允许学生“插嘴”,自觉参与讨论,畅所欲言,课堂教学多一点民主,少一点“纪律”,多一点活跃,少一点沉闷。教师要保护这种“插嘴”,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和谐的交互活动状态,以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促使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鲇鱼沙丁鱼棺材
沙丁鱼
是棺材,也是艺术品
鲇鱼捕老鼠
“官财”的故事
轻视的代价
大鱼吃小鱼
货比货
鲇鱼钓老鼠
Passage Six
鱼钓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