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面临的主要难题

2000-02-10李剑阁

财经 2000年1期
关键词:改革经济发展

李剑阁

----进入2000年之时,我们需要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貌和未来前景有一个总的判断。我以为,这个判断很明确,就是继续改革,应对挑战。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的特大洪涝,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并没有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样也没有阻碍中国经济改革的前进步伐。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和蓝图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同样,改革的顺序和进度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必然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加以调整和修订,但中国的改革是不可能停下来的。

----首先,20多年的改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在中国,摆脱贫穷、追求富裕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每个人从切身利益的改善中认识到,市场取向的改革是中国通向繁荣和富裕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深入人心的真理。改革总是在不断地调整着既有的利益格局,在某个阶段可能会使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但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改革代表着他们当前或长远的利益。这一点已经被人们普遍理解,成为坚实的社会共识。所以,尽管随着改革的深化,必然要在更大程度上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甚至引起一些人暂时的不满,但改革的大势不会逆转。

----其次,中国的政治领导人和中国政府有着强烈的改革意识。邓小平所确定的改革路线是不会改变的。中国政府始终在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寻求最佳的政策组合。

----确实,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碰到了从来没有碰到的难题。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一直被短缺所困扰。从1997年10月以来,以物价指数持续下降24个月为标志,中国从此告别了制度性短缺,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深刻变化。但需求普遍不足、产品全面过剩,也对经济增长、企业赢利以及居民的收入和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由此也不可避免会对社会稳定产生消极的影响。

----为了促进发展和保持稳定,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增加投资、扩大内需和加强社会保障制度。但是,要解决发展和稳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国有太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去解决。不坚持改革,即使经济增长速度一时上去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不提高,人的激励机制不健全,速度是难以保持的,社会稳定也缺乏坚实可靠的思想和物质基础。

----再次,中国将继续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已经打开的大门不仅不会关上,而且随着经济发展,还会越开越大。经过十多年马拉松式的艰苦谈判,中美两国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双边协议。我们知道,进入WTO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只有获取没有付出的事情,这里既存在着机会,更充满着挑战。我们必须加快改革一切阻碍经济发展、窒息企业活力、抑制劳动者积极性的不合理的体制,加快改革那些不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知识经济发展潮流的陈旧的体制,否则,企业根本无法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义无反顾地不断改革,才能卓有成效地迎接挑战。对此,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一直有着清醒的认识。

----所以,除了沿着邓小平指出的道路,把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中国并没有别的选择。事实上,这几年中国的改革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其难度、广度和深度是前几年所无法比拟的。不过,中国今后还必须进行更深刻的改革,才能应付下个世纪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难题。

----在未来20年内,我们要解决的难题主要是:

----人口和资源问题。根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4.5亿,每年有1000多万新增就业人口,到时人口增长和资金不足、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资源消耗的矛盾会很突出。

----老龄化问题。到201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将由现在的7%上升到10%。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负担都十分沉重。

----地区平衡发展问题。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东西部的经济差距有所扩大。这种状况在今后20年里应该得到改变。

----农村发展和城市化问题。农村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工业产品扩大市场,都需要把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并且成为城市居民。估计在今后20年里必须有1.5亿至2亿农民进入城市。以建立20万人口的中小城市计算,要兴建近1000个小城镇,所需资金量非常庞大。

----环境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高速增长时期,环境方面欠帐很多。这实际上是企业把成本向社会转移,当代人把治理成本向后代转移。今后20年要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必须花费大量的资金治理已经严重污染的环境。

----总之,在以上既定的约束条件下,中国要持续发展经济,靠粗放的增长方式、落后的技术手段和因循守旧的观念意识是不行的,同样,不走市场经济的道路,靠国家指令和行政动员也是不行的。我们清醒地看到,新体制的框架正在初步形成,但传统计划经济的弊端并没有完全消除。政府对企业的干预以及企业对政府的依赖过多、不合理的行政审批、价格管制、市场分割依然残存,在某些方面计划经济还有复萌的迹象。这些都表明,在中国,新的体制尚未确立,改革任务远未完成,今后的道路仍然十分艰巨。但是,不改革是完全没有出路的,这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心声。

(作者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改革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改革之路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革备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改革创新(二)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