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场献丑的台湾“汉光11号演习

1999-03-31王国瑛

知识窗 1999年10期
关键词:靶机汉光密集

王国瑛 陈 华

“汉光”演习是台湾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结合作战预案最紧密的三军综合性演习。从1984年开始,几乎每年举行一次。1994年9月17日,作为“汉光11号”演习的一部分,台湾海军最先进的“成功”号导弹护卫舰在台湾东海岸进行了对空实弹射击演习。

这天中午,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台湾东海岸岸边搭起了简单的观礼台,台上坐满了肩扛耀眼将星的台湾高级将领和远道赶来的观光客。大家兴致勃勃,不停地向海上张望。因为“成功”号将以其“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为大家表演强大的防空绝技。

距岸约3海涅的海面上,缓缓游弋着1993年5月服役的“成功1101”号导弹护卫舰。这艘造价6.5亿美元的精锐舰艇,是台湾海军8艘“成功”级导弹护卫舰的首舰,台湾军政界和新闻媒介声称“该级舰将成为21世纪巡弋台湾的海上蛟龙”。的确,“成功”号的综合作战实力比它将要取代的“阳”字号驱逐舰有成倍增长。它表明台湾的造舰技术和管理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下午2点,急促的战斗警报响起,“成功”号导弹护卫舰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2点零3分,远处的空中传来了“嗡嗡”的马达轰鸣声。只见1架银白色的飞机沿着海岸线飞来。它的身后不远处跟着1架稍小些的银灰色飞机。解说员告诉观众们:前面飞的那架是拖靶机,后面那架小一点的是靶机,“成功”号将以强大的“密集阵”火力将靶机准确击落。“密集阵”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舰载近程防空武器系统,它作为舰艇防空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打击已突破其他防空武器拦截、距己舰1500m内的掠海来袭导弹,其最快反应时间为3.7秒,射速高达3000发/分。观众们听完介绍后,纷纷举起望远镜,等待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2点零7分,飞机进入了“成功”号防空火力控制范围。只见位于舰体中后部的“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在雷达的控制下不停地旋转着跟踪目标,动作敏捷自如。10秒后,随着“成功”号指挥官一声令下,“密集阵”开始射击了。人们看到它的炮身剧烈地颤抖着,6只炮管在急促地抽动,冒出的白烟笼罩了整个炮位。几乎就在同时,一架飞机在天空中轰然爆炸,碎片凌空四射,火球夹着七零八落的飞机残骸直坠大海。观礼台上的观众们立刻鼓起掌来,有人狂呼道:“打得好!”,然而,在场的海军将领们却个个目瞪口呆,因为这些具有业务知识的军官们看得很清楚——被打下来的是载有4名飞行员的拖靶机,而根本不是靶机!

果然,2架直升机和几艘救生船飞速向坠机海域驶去。这时,观众们才反应过来,原来他们看到的不是一场大壮军威的表演,而是一幕导致4人葬身海底的惨剧。事故发生的第二天,台湾海军总部成立了由海军参谋长牵头的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处理。

9月23日,上任不久的海军总司令顾崇廉上将召开记者招待会,对这次严重的军事事故作出解释。军方的初步调查结果认为:一是靶绳太短、导致两架飞机之间的距离过近,是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二是“密集阵”系统比较先进,操作人员对它的掌握不够熟练,加之演习时过于紧张,担心靶机飞出火力范围而赶紧射击,结果铸成惨剧。新闻界对这一解释极不满意,认为:3千米长的靶绳使两架飞机间距离有12秒的间隔,这足够使“密集阵”系统做出反应了。在记者们的追问下,这位总司令才笼统地表示,今后将更加周密地修订安全管制准则,保证此类事件不再发生。记者招待会后不久,台湾海军以给“成功”号上4名士官记大过处分,草草了结了此事。

(责任编辑/林超)

猜你喜欢

靶机汉光密集
阻登陆?
Seeing Red
高速像真无人靶机
台今年“汉光演习”预计规模最大
靶机
做个Patty万人迷
西方紧盯中俄“密集”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