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累斯顿两大“宝”

1999-03-24

知识窗 1999年2期
关键词:德累斯顿温格圣母

李 蓝

德国的德累斯顿画廊举世闻名,而德累斯顿的珍宝馆却默默无闻其实两者价值相当,一为世界三大画廊之一,一为世界四大珍宝馆之一。若去德累斯顿不游这两个地方,那就等于没有游过德累斯顿。

德累斯顿地跨德国易北河两岸,人口50万。1206年建城,16世纪开始曾是萨克森王国的首都,建有一批宫殿、教堂、剧院等,成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名城,号称“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最美的建筑就是作为王宫的茨温格尔宫,现代改为国家艺术博物馆,珍宝馆和画廊都是它的属馆,都在茨温格尔宫内。

1560年,萨克森选帝侯(国王)奥古斯塔在茨温格尔宫建了一个坚固的密室,专门收藏金银财宝,并以曲折隐蔽的甬道直通他的卧室,以便随时前往赏玩。后来又建了画廊和银器、瓷器、工艺品等7个馆。18世纪又进行一次改建,将珍宝馆与各馆的隔墙打通,成为连成一体的博物馆。1945年,德累斯顿因空袭成了废墟,3馆毁于火灾,5馆因墙坚又能防火而幸存。苏联红军占领德累斯顿后,保护了这批文物,并于1958年移交给了民主德国政府,随后茨温格尔宫得以复建而重新对外开放。

珍宝馆收藏了12—17世纪的3000多件金银珠宝工艺品,有以椰壳和鸵鸟蛋壳为杯体、镶以金边加上底座的精美器皿,有微刻美人像的水晶石,有饰宝石、缀珠母的国王猎装,有栩栩如生的袖珍铜像、玉石像,有镀金镶银的首饰盒,何玉杯、钻戒、珍珠项链、象牙雕刻等等。

17世纪德国迪林克兄弟制作的“全景画”,堪称全馆的宝中之宝。他们根据小说的描述,加上臆想,制作了展示宫廷生活场景的珐琅画。最大的一件高58厘米,宽142厘米,景深114厘米,以珐琅为主配上金银,描绘了印度莫卧儿帝旧皇帝寿诞时,群臣前往朝贺的场面。王者威严,官宦奴颜,嫔妃妖娆,卫士悍武,淋漓尽致刻画了每个人物的神态。

德累斯顿画廊原先是萨克森选帝候的私人藏画室,历代王公贵族不惜重金搜购世界名画,到19世纪中叶,已累积到2000多件,1856年正式设廊陈列,而二战之后仪剩1240件。今日所见的画廊分为38个展室,定期轮换展出藏画及15世纪以来欧洲各主要画派的杰作,每年都有数百万人前来欣赏。

《沉睡的维纳斯》大胆描绘了人类的美,彻底摆脱了自古以来禁欲主义的羁绊,是威尼斯画派代表乔尔乔涅(1477—1510)的杰作。《西斯廷圣母》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圣母形象,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1180—1510)的代表作,是他无数圣母画中最富有人情味的一幅。该画高2.56米,宽1.86米,是拉斐尔受教皇之托为西斯廷教堂绘制的。《逃往埃及途中》是法国风景画家罗朗(1600—1682)“理想风景画”的代表作。《静物·狗和厨师》高1.95米,宽3.25米,工整细致,质感很强,静物画中穿插着爱情细节,是比利时弗朗斯·施奈德斯(1579—1657)的代表作。意大利提香的《带孩子的少妇》,虽非绝代佳人,却有“蒙娜丽莎第二”之称。《喷泉中的巴特艺巴》,少女坐在泉边,梳理如瀑的金发,那细嫩的肌肤和轻盈的体态,给人一种注入灵魂的美感……,这些都是德累斯顿画廊的“镇馆之宝”。

(责任编辑/程景)

猜你喜欢

德累斯顿温格圣母
他从丹麦渔村骑向环法冠军
蒙娜丽莎讲名画①
直视
“防撞”集市
温格与特朗普
温格13年首胜穆帅
印度 圣母节
德日两个展览馆不同的历史反思观
浅谈晋祠圣母殿彩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