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洞庭湖上的“海市蜃楼”

1999-03-24胡兆谦

知识窗 1999年3期
关键词:虚像洞庭洞庭湖

胡兆谦

“海市蜃楼”简称“蜃景”、“海市”或“蜃楼”,多出现在海面、大沙漠和极地上,大陆湖泊则很少出现。可是,1998年8月中旬,湖南省东洞庭湖上却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海市蜃楼”。

岳阳市濒临东洞庭湖旁。8月12日晨5时40分至7时15分,东方一团青灰色的云雾中托出一个方形虚幻的太阳。尔后,真的旭日升起并进入云彩中。这时,又出现了上下两个不完整的椭圆形太阳。从6时10分开始,在云层下,东方天空中显现出了“东洞庭湖”的形影,暗红色的湖水烟波浩淼。湖中几个黛色的“岛屿”清晰可见。其中有个较大的“岛屿”形似君山,它时而如青螺微微移动,忽而又幻化成三个小的“绿岛”,列队向北慢移。“小岛”周围有银色光环,岛上山峰更是银光闪烁,山中仿佛还有红、黄、紫色光点闪动,宛若“蓬莱仙岛”,真是迷人。

时至6时30分左右,云彩变动,天空忽然出现上小下大的两个湖泊。小湖泊湖面似镜,呈银灰色,湖中岛屿、船只均呈深青色,变化不大,移动不明显。似望东方,宛如一幅水墨画高悬于天空,美丽无比;下面的大湖泊水波微皱,色彩淡红,湖中也有岛屿和船只,其虚像瞬间多变,时而伸长、时而缩短,或扭曲或闪烁。那些船只有时还重迭结队前行。

据专家介绍,“海市蜃楼”有“上现蜃楼”和“下现蜃楼”两种类型,东洞庭湖出现的蜃景,属于前者。由于太阳照射强烈等多种复杂原因,水面空气密度变大,而上层空气密度变小,这种下密上疏的空气层,使物体投射的光线经过它时产生折射和全反射现象,在远处天空中便出现正立的虚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上现蜃楼”景象。

据岳阳市南津港抗洪人员反映,在蜃景出现的头一天晚上,有许多人都曾看到过两个月亮,一大一小,十分明亮,但时过不久便恢复正常,或许这就是蜃景的预兆。

洞庭蜃景,不始于今年,早在明清两代地方志中就有记载。如明朝万历年间的《华容县志》载:“嘉靖壬子(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夏五月,九都民见洞庭水中一山,逆流溯常德。山上草木葱茸,宇舍峻丽,茶园竹坞,宛然在目。男子数人,各长丈余,衣红衣。鹦鹉锦鸡无算。盖海市之属也。乡人不知,以为怪。”

又如,清朝康熙时《岳州府志》载:“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洞庭湖中忽见城廓、楼台、车马、人物之状,移时乃散,所谓‘海市蜃楼也,后屡见之;二十三年四月廿五日晨时,复见有小山十二峰、城廓、宝塔之属,时高时下,自申至酉乃灭。”

再如清朝道光时的《洞庭湖志》载:“庚戍(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夏望九申酉,百川方至,微雨浸淫,偶极目中流,层楼垒涌,坊额铺金,幡竿曳彩,户牖洞开,浮屠出没,观者如堵。既有象之可求,宛在中央,觉渐远以渐息,水天一色,岗翠千端。市人宣传,水泛山来。”

为什么明、清两朝洞庭、君山屡见“海市蜃楼”呢?考究长江沿流历史,主要是荆江北岸长江各口在明朝嘉靖初年就已经淤塞了,因而使得长江之水不得不另辟蹊径,从南岸虎渡、调弦两口南逼洞庭,使得洞庭湖水面因而迅速“由小变大”,至鼎盛期,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其浩淼的水面,孕育出了明、清两朝多次出现的“海市蜃楼”。可是好景不长,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因荆江南岸藕池、淞滋相继溃口,泥沙大量涌入洞庭湖。从此,洞庭湖又“由大变小”,加上以后长江泥沙不断地涌进,使得洞庭湖的湖体日益萎缩,特别是解放后又因大搞围湖造田,更使得湖面加速缩小,形成蜃景的条件逐渐消失,所以在本世纪以来不复再现。

去年夏季,长江洪峰接连东流,洞庭湖水位长时间处于高水位状态,出现了800里洞庭烟波浩淼、横无际涯的景象,这才使久违了300年的洞庭蜃景又得以重现。

(责任编辑/程景)

猜你喜欢

虚像洞庭洞庭湖
为什么猫眼从里面看外面很清楚而从外面看里面却很模糊?
洞庭临眺
浅谈“影”和“像”
游岳阳洞庭
春风染绿洞庭波
洞庭湖监测到18.3万余只越冬水鸟创下同步调查11年来新高
“透镜及其应用”易错题练习
美丽的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