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

1996-12-30

祝您健康 1996年4期
关键词:健康长寿死因长寿

永 康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热爱劳动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劳动不仅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同时也锻炼了人的体魄,增长了智慧,延长了寿命。时至今日,劳动仍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人体和道德健康的源泉。

对于劳动养生益寿,古人早有精辟的论述。三国时医学家华佗认为:“动则谷气易消,血脉流利,病不能生。”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述:“养性之道,常欲小劳,强听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宋代苏轼说:“善养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我国广为流传的《十叟长寿歌》中也有“服劳自动手”之说。

有人统计,我国古代300多位皇帝的平均寿命不足40岁。尽管他们的死因很多,但终年养尊处优,出舆入辇,不劳而获亦是重要死因之一。广西巴马山区是我国的长寿之乡,在调查长寿原因的过程中发现,勤于劳动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有的百岁老人仍能参加一些劳动。

英国山区有一位叫托马斯·佩普的农民,活到150岁时仍然神采矍铄,照样砍柴种地,他一生中经历了九个朝代,第九个国王出于好奇与羡慕,特将这位寿星请进皇宫中视为上宾,富丽华贵的服饰任其穿戴,山珍海味尽其食用,终日无所事事。结果不到两年,这位152岁的老人就死于皇宫之-中。著名解剖学家加费解剖了他的尸体,发现他的四肢和内脏还未明显衰老,真正的死因是过多的脂肪堵塞了他的血管。这是一个因“劳”而长寿,因“逸”而丧生的典型实例。

劳动有助于健康长寿的机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诸方面:

首先,劳动能锻炼筋骨,使五脏气血旺盛,肌肉坚实,关节灵活,百脉通畅。故动作敏捷,反应迅速。即所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体力劳动有运动形体,流畅气血,活动筋骨,调剂精神的作用。经常参加劳动,亦可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改善心肌的营养和新陈代谢过程,而且肌肉的弹性和张力亦会增强,变得发达、坚韧而有力。劳动也能阻抑体内胆固醇的合成,起到疏通血管,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其次,劳动是防止早衰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在中年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器官、组织都会发生变化,但老化的程度、速度与每个人“动”和“用”的情况密切相关。实践证明,经常劳动的人,由于有一定的运动量,增加了肌肉对氧和营养物质的需要量,阻止或减慢了肌肉生理性萎缩,并能有效地防止关节僵直、动作失灵,以及骨骼脆弱而易断等衰老现象,为健康长寿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者,劳动可以增进人的智慧。在生产劳动实践中,人们不断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积累经验,更深刻地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加之劳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维持心、脑和整个循环系统功能处于较高的新陈代谢水平,并反馈性地增强了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这样,能使人的思维敏捷,反应灵活,精力旺盛。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虽然要付出辛勤的汗水,但劳动创造的成果却更能使人心情舒畅,且可增强对生活的情趣和乐观、旺盛的斗志。因而,古今养生学者皆认为劳动是最重要的养生方法之一。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人的体力劳动减少,劳动强度亦大大降低。如果过分依赖于电气化、自动化和物质享受,四体不勤,安逸少动,如此“享福”无疑会使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降低,免疫力亦会走下坡路,导致所谓的“现代闲逸病”。这种“现代闲逸病”患者多表现为思维迟钝,体态肥胖,四肢懒散,体质虚弱,常有消化不良,易患身心疾病。治疗“现代闲逸病”的方法可用一个字来概括——“勤”。

劳动能使人受益终身,愿你学会劳动养生的方法,愿你在劳动中获得健康长寿!

猜你喜欢

健康长寿死因长寿
爱情使我的父母健康长寿
阅读使人更长寿
长寿还是短命
《闹科场传奇》述介——兼及张懋畿死因
道光帝皇长子奕纬死因辨析
植物蛋白有助于长寿
笑能长寿,哭亦延年
人民健康长寿的中国
我国死因认定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一位台湾老板的健康长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