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维盛,中国文化的探源人

1993-0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3年7期
关键词:济源文化

殷 夫

1992年5月19日,新华社播发一则消息:

河南省济源市青年冯维盛,20年来潜心研究夏都城等夏朝遗址,获得了突破性成果。冯维盛在长期艰辛研究中,发现了夏与夏前的五个都城中,除平阳王门城在沁阳市紫陵镇外,其余的禹都阳城、夏斟寻城、夏斟灌城、少康中兴城等四个夏都都在今济源市境内。同时,冯维盛还分别在济源和沁阳查到了夏代少康陵和东陵,在这里先后埋葬了六位夏帝王。在济源境内还发现了夏代的华夏盘谷、天坛三皇、夏沇渎三个祭祀地。他的研究论文曾在洛阳国际夏商文化研讨会上发表,引起国内外史学专家的关注。

这一消息不啻在我国史学界投下了颗重型炸弹!隐藏了五千年的中国夏文化之谜即将重现天日!

冯维盛,这位38岁的农民即将成为探得中国文化源头的第一人!

1

1953年3月2日,冯维盛出生在济源轵城镇小王庄村。他的爷爷解放前任济源图书馆馆长,是一位深谙当地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的学究。父亲虽是老实巴脚的农民,但耳濡目染,也装了一肚子关于太行山黄河水的故事。处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冯维盛自幼便滋生了探寻中国历史源头的兴趣。他十来岁的时候,父亲每次上山拉煤,他都缠着跟车去,一来一回,让父亲讲愚公移山、黄帝祭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的传说故事,弯弯曲曲的山道,成了他接受历史文化熏陶的课堂。故事听得多了,就有许许多多的疑问:那个深深的峡谷为什么叫“盘谷”呢?它和“盘古”有没有关系?那个高高的山峰为什么叫“天坛”呢?它会不会是黄帝祭天的地方?那个移动太行、王屋二山的“愚公”,会不会就是治水的“大禹”呢……

中学毕业后,冯维盛进轵城塑料厂当了业务员,他自费订了十几种哲学、考古学杂志,工作之余,潜心阅读。知识丰富了他的头脑,也开拓了他的研究领域。

黄河中下游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冯维盛早有夙愿要亲自勘察一番,一个难得的机会,使他如愿以偿。那一次,厂里派他到山西垣曲去联系一宗业务。当时,天正降着鹅毛大雪,冯维盛二话没说,带上干粮就出发了。他没有坐汽车,也没有坐火车,而是选择了溯黄河徒步考察的道路。

从济源到垣曲,冯维盛在风雪中走了四天四夜。四天四夜,他走了多少路?四天四夜,他跌了多少跤?他自己记不清楚,别人更是无法知晓。只知道在他的笔记本上,歪歪斜斜地记下了一座座山头的名称和高度,一条条河流的源头和流向,以及与此相关的民间传说……

考察结果使冯维盛自己也感到震惊。原来,夏史料中所描述的“河水”并不是指万里黄河的全长,而是专指山西东南、河南西北地域的水文情况。

长期以来,史学界关于中国文化的发源地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中原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另一说黄河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他的考察证明,原来的河水专指今河南西北部王屋山发源之水,以此水流入黄河为起点,中原文化与黄河文化同发祥于一个区域。史学界长期相互抵牾的两种说法就这样被这位年轻的研究者诠释了。

2

冯维盛带上自己的研究论文,到郑州、武汉、北京,先后敲开了我国当代第一流的史学家张岱年、任继愈、李民、李戏渔等的家门,虚心向这些专家求教。专家们被来自太行山下、黄河岸边的虎头虎脑的年轻人感动了,纷纷鼓励他:夏代是我国界定的史前史后标志期,是中华民族凝聚和繁衍的发端期,是我国历史中朝代建元和编年序列可追溯的最远期。说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也都是以此为奠基和引溯,中华民族灿烂的史册和辉煌的典籍也源于此。但是,几千年夏朝历史文化研究的难点在于找不到与其历史人物、事件完全或基本吻合的山水环境。你的发现是条重要线索,值得专门在这方面下一番功夫。

前辈的鼓励和指教,使冯维盛如虎添翼。他毅然辞去了轵城塑料厂的工作。这个“愚公”的后代,铁下心来要移动夏文化这座横亘在史学研究上的大山。

冯维盛默默地开始了对夏文化的考察。他离开了家,托人在县城借了一间土房子,算是为自己安上了考察“大本营”。每天天一亮,他就骑上自行车到几十里外的山上去调查采访,实地勘考;中午随便啃几口干粮,喝几口山泉水;晚上披星戴月回到“大本营”,趴在支起的木板桌上,整理勘考记录,对照历代典籍,撰写研究论文。困了的时候,就趴在木板桌上打个盹,醒来后揉揉惺忪的双眼,又拿起了笔……

我国其它朝代史料记载汗牛充栋,唯有夏史凤毛麟角。《史记》记述只有“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出其南,羊肠在其北”寥寥二十个字。所以有人断言:研究夏文化,难于上青天!

明知是座险峰,冯维盛偏要一览峰巅那无限风光!

而要攀高峰,就要有天梯。冯维盛创立了“对应研究认识论”,为自己架设了攀登夏文化高峰的天梯。冯维盛利用四年时间,不分盛夏酷暑,数九寒冬,踏遍了晋东南豫西北的山山水水,搜集了丰富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充分利用点滴史料,纵察横观,与夏总体环境对应考证,终于在沁阳的紫陵找到了夏的东门户,在焦作古山阳城找到了夏沇州的东界,在温县武德镇找到了黄河与沇水的交汇点,在济源的原昌村找到了五帝——禹都阳城的城池,在王屋山阳台宫、天坛宫找到了夏天文台遗址,在盘谷寺、济渎庙、天坛山分别找到了夏代三个祭祀地,在沁阳的紫陵、济源的苗店找到了夏东陵和少康帝陵。他还从音韵学、训诂学的角度,研究了有关夏史料中一些冷僻字的本义和变迁后的词义,推导出:“焦作至济源古称沇地,沇地之水故称沇水”,再进而推导出夏史料中“成沇成功”的含义,从而勾勒出南海长江,东海淮河,西海黄河,北海沇水的脉络,提出了中国文化以江淮河沇为总发源地,以沇水为源头的中国文化源头观。

一个长期萦绕在夏商周时期的史学之谜被冯维盛解开了!

3

冯维盛通过自己的长期探索研究认为,一部辉煌的夏历史,首先是以治理洪水开始的。“成沇成功”,可知夏代治水是围绕着沇水展开的。夏代经常泛滥的是沇水,鲧堵的是沇水,禹导的也是沇水。

关于大禹治水,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处传说中的遗迹。这固然是对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帝王的纪念,但也同时模糊了大禹治水的真实所在。

大禹治水时凿开的龙门口到底在哪里呢?冯维盛决心弄个明白。

他攀上太行山,举目四跳,由此向东约100里,便是古阳城。向南约200里,才是古伊阙口。为了探寻真正的龙门之所在,他已遍查了20多条史料用以佐证。今纵览眼前的山水环境,和史料所述完全吻合。

太行山夏时称崇山,是真正的“五岳”之中岳。大禹治水凿开的龙门,会不会是位于中岳崇山下的禹都城以东10里的五龙口呢?

冯维盛信步走下山来,再次来到被认定为古水牢的“圆土”遗址察看。“圆土”古称聋地,无人耕种,故至今面目依旧。

阳台宫,据冯维盛考证为五帝时历法天文台遗址。

踏晨露,冰雪,在支离破碎的历史中探寻;在荒诞无稽的神话中求索。

这里,他来过已不是一次两次了,在以往的考察中,他曾发现过石刀、石锄、石铲等文物,还发现过古人的穴居点。他走下“圆土”遗址,顺着一条河沟向下走去,不一会来到一条小溪旁。这条溪叫“盘溪河”,也叫“盘西河”,因位于“华夏盘谷祭祀”之西而得名。只见两岸高耸的悬崖上,有明显的水位暴涨的痕迹。冯维盛凝视良久,心想:“史称夏禹治水,以当时的人力物力,治理长江、黄河、淮河,均有一定的困难,但治理沇水上游倒是很可能的。况且,此河以南十几里就是北海沇渎庙,那是禹治水成功的标志,以西5里便是漭河,也正合夏史料中讲的‘龙蛇之水。由此,他更坚定了此东10里的今五龙口就是禹凿开的龙门了。

然而,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构的。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设想,他决心再作一次身临其境的考察。夏史料中有允水平时“宽不盈尺,深不楫舟”,遇山洪则“赤地千里”、“鸿汜滔滔”的记载,冯维盛决心找一个山洪暴发的日子去实地考察一番。

这一天终于盼到了,那是一个仲秋季节,太行山区一连下了几天暴雨,冯维盛把它看成是天赐的良机,顾不上被山洪冲走的危险,只身来到盘溪河边。只见滚滚的山洪,咆哮着顺山而下,平时涓涓流淌的盘溪河,此刻一反常态,发出排山倒海之势。

不远处,建在古禹都阳城遗址的原昌村,已完全被洪水围困。这无疑是夏史料中记载的情形的再现。冯维盛兴奋极了,胸中的波涛一如此刻盘溪河中的激浪,在历史的长河中汹涌着。他仿佛看见当年沇水吞噬夏都城的情景,看到了大禹率众奋力与洪水搏斗的场面,听到了先民们压倒洪水咆哮的喊声。

冯维盛剥去了大禹治水的神秘色彩,使之成为一种史实,也使大禹由一位传说中的人物还原为我国古代一位大无畏的治水英雄。

4

冯维盛艰辛的考察论证,使他在取得震惊史学界的业绩的同时也学富五车,成了一位知识渊博的青年史学专家。然而,他却为此付出了不可想象的代价。在知识上,他富有了;但在生活上,他至今仍一贫如洗,且负债累累。

冯维盛矢志探源中国文化,从镇塑料厂辞职时,已身肩厂综合商店的经理之职,年收入估计也有三四千元。有了这笔收入,再加上妻子在家经营责任田,完全可以过上小康日子。然而,他这样“折腾”了整整20年,经济状况又是如何呢?

20年来,尽管他缩衣节食,还是把家里一万多元的血汗积蓄花了个精光,还欠下一万多元新债!

落到这么个地步,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流泪了。她老人家一改初衷,用颤抖的手抚摸着儿子瘦得棱角分明的脸,劝道:“咱坟地没好风水,真要是弄不出名堂,就回来安心种地吧。”

落到这么个地步,贤惠的妻子也流泪了。她心疼自己的丈夫:“谁像你那样成天四处流浪,把身体折腾成这个样子,给厂里说说,还是回去上班吧。”

冯维盛也流泪了。是他扑通一声跪倒在亲人面前,哽咽着央求道:“再给我几年时间,行吗?”

母亲和妻子无可奈何地再一次点了点头。

1991年9月,国际夏商文化研讨会在洛阳举行。冯维盛偷偷地把妻子借来的80元犁地钱装在身上,来到会议地点洛阳友谊宾馆。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像这样重大的国际性的研讨会光会务费得就600元!他只好把论文交给报到处,溜出了宾馆。他的论文《中国文化源头探秘综述》和《夏都城五迁允宗地》在研讨会上引起了中外140多位专家的深切关注。他们纷纷打探作者的情况,当得知作者是位年轻的农民时,无不为之动容,想都找他当面交流。但翻遍了宾馆的登记簿,也找不到他下榻的房间。

只有上天知道,会议期间冯维盛住在几里外的郊区旅社,每天步行到会场参加会议。专家们就餐时,他却在偏僻街道的一家小餐馆里,用豆腐汤泡馍充饥。尽管如此把一分钱掰成两瓣花,但到了第六天,除了住宿费只剩下5元多,一日三餐只能靠9角钱买上6个馒头度日。肚子里空了,狠命地喝会场里的开水,好在开水是免费的。他有自己的尊严,不愿说自己交不起会务费,也不愿披露自己身上只剩下几元钱。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给予冯维盛的论文以高度评价,称赞他的研究成果是一次重大的史学研究突破,断言冯维盛极可能成为“华夏文化研究第一人!”

1992年4月26日,河南省历史学会在济源召开了历史文化研讨会,冯维盛的《中华发祥夏沇州》、《夏都城八迁五城史考》再度引起强烈反响。

大会发言时,特准冯维盛以多于别人数倍的时间详细阐述。他以夏代山水地理环境、古地名的对应考证,阐述了夏沇水、夏沇州与黄河乃至中华发祥地的关系,提出了中国文化以沇水为源头、中华发祥以夏沇州为中心的论证,并以遗址地文物的发现予以佐证,得出五帝禹都阳城在今焦作——济源一带的论断。

著名历史学家朱绍侯先生对他的研究成果给予很高的评价,指出:“冯维盛做出了前人未有的非凡贡献,济源极可能是夏都所在地,成为我国第一大古都,那样中国就要有八大古都的说法了!”

(李敬伟、冯晶明摘自《青年导报》)

猜你喜欢

济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济源市植烟土壤养分时空变异分析
谁远谁近?
初探《济源县公安局第五分局印□虎疫预防法及治疗法》公告
乡土教学资源搜集的途径和方法
矿产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济源市第三届“情定七夕”青年联谊会举行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