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你的青春偶像说“拜拜”

1992-08-24刘宏伟

中国青年 1992年4期
关键词:青春偶像小伙儿拜拜

刘宏伟

一个18岁的女孩儿向我这样描述过她的青春偶像:

“我说不出他像谁,似乎生活中所有的熟人都没有他那副样子。他长得很帅,身材颀长挺拔,头发乌黑浓密,一双晶亮的眼睛永远是那样脉脉含情。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力,每句话都显得那么有主见,那么风趣!通常,他穿着一件浅咖啡色的上衣,深咖啡色的裤子。这样的色彩搭配使他看上去显得潇洒而典雅……”

此时,这位18岁的女孩儿眼中光彩熠熠,嘴唇湿润鲜红,仿佛她的那个青春偶像经由她的这一叙述,已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小伙儿,正向她翩翩走来。

我不禁为之感动:这姑娘对她的青春偶像投入了怎样的一种热情!她甚至为这个子虚乌有的人设计了服装的色彩搭配。然而,并非所有人的青春偶像都是一个子虚乌有的幻化中的人,事实上,绝大多数人的青春偶像都以有血有肉的大活人存在于世。

假若你能做这样一个小实验,你便会发现一个奇妙现象:

在一个华灯初上的傍晚,试着去敲开100户家庭的房门,你会很容易发现,这100对夫妇几乎就有100对不同的面孔、不同的身材、不同的举止谈吐。然后,你再试着在他们的晚餐桌边坐下来,请他们谈谈自己的青春偶像,这时,你会惊异地发现:这100对夫妇、200个男男女女的青春偶像,竟是相同的若干人!

那多半是这样一些人:著名的演员,走红的歌星,才华横溢的作家,或者某部电影或电视剧或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有些干脆就是外国人。反正,都是些根本够不着的陌生人。这并不妨碍他或她成为一个人的青春偶像。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也许有许多的羞涩,但在选择这些人作为青春偶像时,却是一律的坦然无畏——

常见某位演员的照片被堂而皇之地贴在众多姑娘和小伙的床头;也常有某位歌星的录音带没完没了地在众多青年的录音机里转;某位作家的抽屉里塞满了钟情者的来信;部电视剧里的男女主人公成了众口皆碑的人物……

他或她在做着这一切的时候之所以坦然无畏,是因为“许多人都在这样做”的从众心理的安全感。有时,这种从众心理会使一些青年以为自己只不过是跟大家一样喜欢某一位艺术家或艺术形象而已,根本不存在让这位被崇拜者操纵感情的问题。殊不知,那青春偶像的建立,已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喜爱之中,悄然无声地完成了。

曾经有一次,我的一位远房表妹来请求我的帮助。她那张一贯洋溢着欢乐的脸庞,此时被惶惑的阴影笼罩住了。她忧心忡忡地告诉我:

“我简直糟透了:我本是个电影迷,可现在我根本不敢进影院,也不敢翻阅电影画刊。因为,我发现自己的感情好像在被一个魔鬼驱使着,每出现一个新的男影星,我都会着迷地爱上他。我很怕这种感情的出现,它天天折磨着我,几乎要把我压垮。在理智上,我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去跟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结婚,甚至连握一下手的机会都不会有。但在感情上,我就是无法控制自己。多可怕啊!我在爱着根本不该爱的人!”

我的表妹像一只受惊的小鹿一样瑟瑟颤抖着。看样子,她真是被自己给吓住了。她所受的教育一直是“做个好女孩儿”,她内在的自尊感因此而被大大地伤害了。

我尽我的努力使表妹明白,她只是在建立自己的青春偶像,那不是爱。

“青春偶像”与“爱”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中间绵亘着一道相知相识、魂灵相交的万里长城。可以说,青春偶像的建立是在一瞬间完成的,而爱的实现,却只能是一定时间的产物。青春偶像的建立是在本体之中完成的,而爱的实现,却必定要经历两颗魂灵的相互碰撞。真正意义上的爱,必定是两个生命的相互呼唤和回应,而决不是单方面的一往情深。我的表妹弄错了她的“感情成分”,就像一个还不精通化学知识的人,会把石墨和金刚石当成同一样的物质,因为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其实,两者之间有着一个分子排列各异的区别,“青春偶像”与“爱上了”相像,却决不相同,就是因为其中有一个决定着质的不同的“分子排列”。

青春偶像是青春时期少男少女们自己为自己造出的“神”。这个“神”深藏在青年男女的意识深处,于缄默无言之中驾驭着他们的青春情感。

面对一只据说是属于你自己的皮箱,而且据说是一只珍贵的皮箱,你最渴望知道的是:里面究竟装了我的一些什么?

青春偶像这只皮箱里只装了一样东西:你对完美异性的评价标准。一位女影星可以成为许多小伙的青春偶像,但决不会成为天下所有小伙儿的青春偶像。一些小伙儿为着某位女明星终于“名花有主”而若有所失甚至茶饭不思,另一些小伙儿也许根本视而不见,甚至正在大嚼大咽。这泾渭分明的情绪反映就来自那只“皮箱”里的那样东西。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完美异性的评定标准,这个标准通常不是一句话、一个方面,而是几句话、许多方面。因为现实中的人是立体的。

青春偶像是纯精神世界的产物,它允许人们对其完美的要求。你尽管去崇拜真由美和高仓健好了,就算你的青春偶像是维纳斯或大卫,谁也管不着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取笑你的异想天开。只要你愿意。

青春偶像的选择实在是一件个人的“私事”。

一位母亲很容易就能接受孩子“长牙”这个事实。她会以一种惊喜的心情注视着孩子原本粉红色的牙床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白生生的小东西。然后,耐心等待着第二颗、第三颗,直至全部牙床的落满。而且,还会以同样欣喜的心情迎接孩子“换牙”这个事实。她觉得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她会不厌其烦地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舔牙喔,会长成颗歪牙的!”

然而,曾经对孩子“长牙”这个事实惊喜过的母亲,此时却无法接受孩子“青春偶像的出现”这个事实,她们担心如此一来,孩子会“变坏”。

如果我们能够明白“青春偶像”并不是爱,只是一种“对完美异性的关注”,我们就该承认并接受这种情感在孩子身上的出现。青春偶像是人的最初的择偶标准,其中尽管有许多理想成份,但毕竟是一个年轻心灵对择偶标准的第一次正面的、系统的建立,我们必须科学地对待它。

一个经历了青春期却没有建立起青春偶像的青年,固然不能算作一个完全的心理健全者——因为青春偶像的建立也是生命过程的必需;但是,一个一味沉湎于自己的青春偶像不能自拔的青年,肯定不是一个心理成熟的人。处在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嬗变状态中的青年男女,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火焰,并及早地跟自己的青春偶像说“拜拜”,将青春的偶像“活化”为自己身边距离最近、最喜爱的实实在在的人。

常常听人说起这样的事情——

小琴跟他的第3个男朋友又吹了,原因是他的男友身上缺少高仓健的那种冷峻,她下了决心,一定要找一个高仓健式的男子做丈夫,否则宁愿独身一生……

丽丽则不然,她对日本影星不感兴趣,她更喜爱那匹“来自北方的狼”——齐秦,他是她心中至高无尚的神,为了去饭店参加齐秦的歌迷见面会,丽丽将过生日妈妈给的几十元钱倾囊而出买了门票,只求能得到一个签名。当丽丽等待了一个多小时,除了看到大歌星的傲慢与蔑视一无所获后她回家哭了整整一夜……

当我们对小琴的抉择哑然失笑和对丽丽的悲伤深表同情时,我们更想提醒她们:不要被青春偶像的光环迷惑了你的眼睛,正因为那光环缤纷夺目,所以它才虚无缥缈,你抓不住它。你应该跟它告别。

须知,歌星影星也是人,不是神。他们也跟你一样,有着人自身的各种弱点。他们之所以在你眼里光彩绚丽,那是因为他(她)和你之间存在着距离和陌生,如果你走近和熟悉他(她),你就会发现:你的青春偶像实际上和你一样一样!

当青年男女把自己的偶像当成“神”来供奉时,也许“偶像”们自己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这样,崇拜者要求偶像们必须一切都是完美的,而“偶像”们则认为自己不必活得那样累。于是,矛盾就产生了。

崇拜者遭到来自“偶像”的打击,这真是件异常痛苦的事情。而最最痛苦的莫过于,这痛苦的产生只能怪自己的痴迷,或曰:自讨苦吃。

少男少女们尽管去热情地拥抱自己的青春偶像好了,但是,当你转身面对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时,你必须义无返顾地跟青春偶像们说“拜拜”。

猜你喜欢

青春偶像小伙儿拜拜
一个人的青春偶像剧
媒介狂欢背景下青春偶像剧的快感生产研究
言外之意
暴露身份的大葱味
神奇的脑回路
拜拜
理性的崇拜
请和不良的说话姿势说“拜拜”
口香糖
跟熬夜说“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