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谱写知识分子的人生之歌

1990-08-28钟青

中国青年 1990年7期
关键词:施光南工农知识分子

钟青

我们向青年朋友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推荐《施光南的歌》这篇纪念文章。这篇文章以深挚的感情叙述了施光南的成长和创作经历,展示了一个新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辉形象。文章的小标题分别借用了施光南所创作的歌曲的题目,这些歌曲是广大青年们熟知的。其实,施光南的一生何尝不是一首歌,这首歌是施光南用自己闪光的生命谱写的,这是一首当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赞歌!施光南走了,在他的身后,留下了许多深受青年喜爱的歌曲,更为青年知识分子留下了深深的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谱写自己的人生之歌?

施光南已经用他的一生作出了回答,这就是追求真理,忠于祖国,艰苦奋斗,奉献牺牲。中国当代的知识分子,就应该树立这样的人生观,选择这样的人生道路。江泽民同志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队伍中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面对党的无比信任和殷切期望,青年知识分子有一个如何正确认识自身,正确认识自己与群众和社会的关系的问题。不可否认,青年知识分子绝大多数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勤奋好学,积极上进。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也有涉世不深,实践经验较少,不大熟悉中国国情和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等不足。如何克服这些不足,施光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们应该像施光南那样,把为祖国和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施光南是属于祖国和人民的音乐家。他说,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使命就是为11亿人写歌。他渴望做党的儿子,用自己的笔尽力写出无愧于祖国和时代的作品。知识分子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才能使自己的历史地位和社会责任相称。知识对于掌握者个人来说,只是一种被储备的信息,当它被用于历史的进步、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时,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当我们唱着施光南创作的歌曲,为祖国的“四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奋斗时,他所掌握的知识,他的人生价值,不也同时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吗?

我们应该像施光南那样,投入到火热生活中,植根于工农群众中,从群众身上汲取营养和智慧。施光南的歌曲为什么在人民中久唱不衰?就在于他热爱人民,热爱生活,把人民群众和生活实践作为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他才能够尽情讴歌人民,讴歌生活,他的作品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他说:“人民的情感是我的创作源泉,群众的需要是我的创作天地,抒人民之情是最有价值的。”他的成功告诉我们,青年知识分子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有些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对社会和人民群众还一无所知,却自我感觉良好,海阔天空,意兴遄飞,一旦真正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和艰苦的实践,满腹经纶便成了镜花水月。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并不是说一定要和工农干一样的工作,而是要把自己的感情和命运与工农群众的感情和命运融为一体,向他们学习并为他们服务。施光南并没有去种田,去做工,但他的歌曲却表达了工农群众的感情,为工农群众所喜爱。这对于青年知识分子来说是个很好的启迪。

我们应该像施光南那样,追求真理,锐意进取,为真理和事业而献身。在十年动乱中,施光南顶住了“大人物”的压力,表现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崇高的人格。在“一切向钱看”的歪风面前,他又能做到不媚俗,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坚持探索中国音乐的民族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路子。他之所以能够这样做,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他知道自己坚持的是真理。尽管他也有牢骚,有怨言,但在最大的真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面前,他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去做。许多青年知识分子不是极为重视“知识分子的人格”吗?施光南的人格才是真正的人格。

我们应该像施光南那样,不畏艰苦,无私奉献,工作孜孜不倦,业务精益求精。为了民族的音乐事业,为了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施光南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默默地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春蚕到死丝方尽”,这种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春蚕精神,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生动写照。党和人民极为关怀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并对青年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作用寄予无限厚望。面对这一切,青年知识分子有什么理由不以自己的奉献报效祖国和人民?

归根结底,学习施光南,就要树立他那种社会实践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施光南那样的作曲家,但是,我们应该也能够谱写好自己的人生之歌。

猜你喜欢

施光南工农知识分子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深切的怀念 珍贵的记忆
初冬
最美的赞歌献给党
姑娘的爱情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