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政治制度史的一个侧面

1985-07-15赫治清

读书 1985年4期
关键词:一览表衙门国家机关

赫治清

《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概述》全面系统介绍清代中央国家机构,同时又从清朝国家机关演变这个侧面探讨清代政治制度史,尤其是清代职官制度,是一本可读的书。

“清承明制”,清代国家机关,几乎全部承袭了明朝封建专制国家的一切形式与内容,并有进一步的发展。清统治者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旧制作了不少革除创新,其统治手段也有独特之处。诸如军机处之位居中枢,内务府之专管宫廷,理藩院之统辖民族事务,军权由皇帝独揽,以及对内阁、六部的改造等等。清代国家机构设置重叠,职能交叉,又分设满、蒙、汉额缺,并在一些机构中特设宗室额缺,同一官职的满、蒙、汉各缺的品级、职权有差,突出满贵族官僚的优崇地位。而军机处、内阁虽位处宰辅,但无综理国政的实权;六部名实不符,吏部只司签掣,无权铨衡全国吏治;户部只司出纳,无权统计全国财政;礼部只司典仪,无礼教之权;兵部只掌绿营兵籍、武职升转,并无统辖指挥之权,一切都“乾纲独断”,鲜明地表现了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独裁和民族统治的特征。鸦片战争之后相继成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机构和清末的所谓“官制改革”,又无不打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烙印和反映清统治者面对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高涨,力图挽救灭亡而强化国家机器的意图。《概述》一书对清代中央国家机构的全面系统介绍,对它特点的概括分析,以及历史沿革变迁的考察,为我们勾画了清代政治制度史的一个重要侧面。这对于研究清朝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概述》一书有下列三个特点:

第一,该书除充分利用了《清实录》、《大清会典》、《大清会典事例》等各种官书和私家著述及报刊资料外,还使用了大量清代档案。该书作者都是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工作多年的同志。一九七二年后,他们直接参与了馆藏清代中央各部院衙门五十多个全宗档案的整理,积累了许多有关清朝中央机关的资料,因而内容较为翔实完备,尤其是对清末“筹备立宪”时期“官制改革”所设机构的介绍特别详细,“民政部”一条就多达八千字。

第二,在内容叙述和章节安排上注意了纵横结合,微观和宏观研究的结合。作者既用了大量篇幅从横的方面微观了清代中央国家各个衙门,同时又另辟一编从纵的方面宏观了有清三百年国家机关的发展演变,这不仅能使读者从书中具体了解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每个环节,而且也能从中得到清代中央国家机关的总轮廓,从一个侧面看到清代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趋势。

第三,该书精心编制了《清朝中央国家机关设置一览表》、三十三个主要中央机构一览表,使人对清代中央衙门一目了然。书末所附《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文武职主要官员品级一览表》,凡书中提到的主要官员,都可以从中看出他们的品级,并能与文武职品秩相对照。这为读者检索和了解清代各机关及所属机构的地位也提供了极大方便。

《概述》上编《清代中央国家机关的演变》把一六四四年至一八四○年作为一个阶段来考察,似乎略显粗一些。在章节安排和各章节子目上所使用的工力是否平衡得当,还可商榷。尽管作者介绍机构设置缘起、职掌时,比较客观,注意事出有因,落笔有据,但过多引文,多少有碍畅读。《清朝中央国家机关设置一览表》中所列机构,有些并非同时存在,表中却没有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变更关系。尽管作者已经注明,但仍使人感到有些遗憾。如果增加各个重要时期的清朝中央国家机关设置一览表,二者互为补充,效果将会更好些。

(《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概述》,李鹏年等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六月第一版,1.50元)

猜你喜欢

一览表衙门国家机关
我读封面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常态化督查 亮剑“衙门”作风
西安:“衙门”里跑出“店小二”
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举行“中华魂·家国情深”经典朗诵会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偷车牌属于什么罪
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站正式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