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学者的24小时

1983-01-01刘宇庆焦建华洪道炯顾传彪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2期
关键词:弹性自学计划

刘宇庆 焦建华 洪道炯 顾传彪

最近,四川乐山造纸厂青年工人张伟同志给编辑部来信,说他是个上三班倒的工人,虽立志自学,却苦于列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作息时间表。每天既要顾及工作、身体和休息,又要保证学习,往往在时间安排上发生冲突,因而无法安心学习。虽然经过反复思考,但终无法改变困境,所以向编辑部求助。

张伟同志的苦恼,反映了不少自学青年的心情。为了答复张伟同志,也为了帮助广大自学青年科学地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我们特地选登《自学者的24小时》一文。

由于自学青年的职业不同,境况各异,希望参考这篇文章的精神,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安排好自学时间。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24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24小时。

——赫胥黎

常常听到一些自学青年说时间不够用,他们是何等羡幕那些在校学生有大块大块的时间啊。于是,有些青年把什么时间都用来自学,走路背单词,吃饭看书报,大大压缩睡眠时间,与电影、电视绝交,不谈恋爱,不与亲友来往。这种勤奋刻苦的自学精神实在令人感动,但有的却收效甚微。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自学时间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这个规律是由自学本身的规律来决定和制约的。自学活动有两个特点:一是自主性;二是业余性。这两个特点决定了自学时间结构的形式丰富多样。以在职青年为例,它就具有对口性(自学内容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否一致,决定着自学时间是否一样)、流动性(尤其是那些随车、船、飞机而行的交通战线的职工,其时间更具有这种特征)、节奏性(如上三班制的职工)和季节性(如农村青年有农闲农忙之分)。而待业青年则有着大块时间好用,问题是如何用好它。

我们在分析研究全国一些自学成才典型人物时发现,不管这些自学人才属于上述的哪种类型,他们的自学时间的利用总有着一些共性的东西发人深思。那么这些共性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20小时是银的4小时是金的

让我们先看下面的统计表格:

━━━━━━━━━━━━━━━━━━━━━━━━━━━━━━━自学者的24小时───────────┬─────────────────── 被动时间 │主动时间(或弹性自学时间)───┬───┬───┼───┬───┬───┬───┬───│││ 社交 │ 文化 │││写作或 工作 │ 睡眠 │ 就餐 │ 活动 │ 娱乐 │ 家务 │ 阅读 │实验───┼───┼───┼───┼───┼───┼───┼───││ 1.5││ 0.5│││8小时 │8小时 │ 小时 │1小时 │ 小时 │1小时 │2小时 │2小时 ━━━┷━━━┷━━━┷━━━┷━━━┷━━━┷━━━┷━━━

这个表格是根据近百名全国自学成才典型人物和

许多在职自学青年的作息时间情况统计出来的。我们

从中可以看出,不管一个自学青年从事何种职业,只

要他想自学,每天最少也能抽出4小时左右来阅读和

写作(或实验)。

全国自学成才典型人物宗永祥(原是广州市某菜

场营业员,现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工作)就

是一例。他的自学时间是:早晨上班前半小时;中午

饭前半小时;晚饭前半小时;饭后约3小时。共计约

4个半小时。

除此之外,我们还调查了全国其他一些自学成才

典型人物。被调查者认为,自学活动必然要和周围世

界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学的“主动时间”随时随

地都有受到外界冲击、干扰的可能。虽然时间本身是

没有弹性的,不管你需要如何,每天不会是25小时

或23小时,但自学的时间还是可以主动调节和控制

的。自学的时间可分为硬性和弹性两种,硬性时间是

带有强制性的,一个自学者单靠硬性时间自学是不够

的,还必须千方百计在其他时间里挤出“弹性时间”

来自学。

这就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对待“弹性时间”的

态度如何,是鉴别一个自学青年有无时间观和能否踏

上自学成才之路的主要标准之一。从这个角度讲,把

20小时看成是银的,把4小时看成是金的,有它积极

的意义。

摸清自己的自学时间的现状,是捕捉4小时黄金

时间的第一步。可行方法是“自我追踪记录”:①每次自学的日期;②每次开始自学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③每次自学的自觉效果如何?④每次自学后的自觉心情如何?这样记录一个月后,还应作如下统计:①每天自学时间在4小时左右的有多少天?如果是连续的,则连续了多少天?如果是间隔的,间隔了几次?每次多少天?②自觉效果较好的次数或天数是否连续?连续了多少天?间断了多少次?每次几天?每次自学效果较好时,你认为是精神状态好,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如果条件基本相同,这种自学效果较好的状况可否重复?③自学后的心情如何?还可以根据各人情况增加统计项目。

制订自学计划保证自学时间

订计划,首先要明白每一天的24小时在计划中占有的位置,因为总体计划是由许多个24小时里完成的量所组成的。

出席全国青年自学成才经验交流会的国防科技大学的王晓星,给自己安排了两个计划:一是学习内容的计划表(掌握学习进度,无论自学哪一本书,都先订个学习计划,每天学几节,几月几日可以学完,并且定期检查执行情况);二是时间的计划表(安排每天什么时候读书,读多久,每段时间学什么内容,养成到时间就学习的习惯)。

正如自学时间有硬性、弹性之区别一样,自学计划也往往有硬性、弹性之区别。只要留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凡是借口自己的情况特殊,没有时间自学的青年,往往是不善于掌握弹性自学时间的人。分分秒秒的光阴从他们的身边溜过去了,无谓的应酬把他们的弹性自学时间夺去了。对此,这些自学青年必须根据自己的不同职业、不同环境,认真制定弹性自学计划,并通过不断调整,才能保证每天有4小时的自学时间。

如何制定弹性自学计划呢?首先要明白自己的工作特点和时间结构特点,它属于前面所说的哪一类。其次就是认真做好时间利用的跟踪记录,明白利用时间的现状。下一步则是参照自学目标,制定有具体指标的自学计划,并且不断考核,检验实施效果。

自学青年不是机器人,当然不必制定一个机械、繁琐、没有回旋余地的计划来折磨自己。但一定要处理好硬性计划和弹性计划的关系。已有充分例子证明,两种特性兼顾的自学计划总能得到显著的自学效果。自学成才的恩格斯曾感慨地说:“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在这里,时间和计划之间已经密不可分了。

选好自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每天四小时是一个比较适宜、可行的自学时间量。如果低于这个量,则可能延长自学成才的时间;如果高于这个量,有可能欲速则不达,带来一些副作用,如身体受到损害等。

苦行僧,过犹不及;大剂量,低等效率。这已为大量事例所证明。因此,必须劳逸结合,镇定情绪。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在24小时里,总有一段最佳的时间。在这段最佳时间里,学习情绪最好,大脑最兴奋,精力最旺盛,效果最好。这就叫“生物节奏”。多数人的最佳学习时间分别在上午8时到10时,晚上8时到10时。中午较差。晚上的这段时间最利于学习。社会上一般人尚且如此,自学青年尤应重视。自学青年应把一些难度大的自学内容,尽量放在最佳时间里去进行,而把一些容易引起兴趣的自学内容放在精力比较疲惫的时候去进行。出席全国青年自学成才经验交流会的北京东方红炼油厂的张涛说:“我感觉到有时精力旺盛,有时效率高,而有时却事倍功半。我有时早上精力充沛,更多的时候是夜晚效率高。于是,我就早上多睡一会儿,中午也要休息一下,释放一下上午的紧张和疲劳,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晚上,否则一过9点就困。”美国专家惠特曼说过:“如果读书是在半睡眠状态下进行,它是不会给你什么的。”这就提出了“错用时间”的问题。许多自学青年反映:在不适宜自学的时候强迫自己学,时间一长,不仅智力、体力衰退,而且更麻烦的是随之而来的厌烦情绪。他们深感错用时间的危害。法国思想家卢梭说得好:“由于错用时间而带来的损失,比那一段时间中一事不做的损失还大,……”因此,自学青年在制定计划、开始每天的自学活动时,不妨自问一下:我的自学时间是否错用了?这一项也应填入“自我跟踪记录”中。

(摘自《科学24小时》1982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弹性自学计划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基于分治法的Kubernetes弹性伸缩策略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弹性势能纵横谈
正手击球弹性动作解析(三)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