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鉴别精华与糟粕

1981-08-20

中国青年 1981年19期
关键词:糟粕精华资产阶级

党的三中全会如同一柄开山利斧,劈开了禁锢人们思想的桎梏,也打破了持续多年的闭关锁国状态。一些有志青年开始向国外探索。他们想:我国如此,人家怎样?他们开始接触到一个先前所不熟悉的领域——在人类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西方早期思想家的理论观点;广泛流行于欧美的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新体系;以及不断涌现出来的社会科学新学科、新流派。这犹如一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呈现在他们的眼前。应当看到,这种探索和接触是有价值的,也是历史大转折时期的正常现象。“他山之石,可以攻错。”摄取异国有益的思想养料,充实丰富自己的头脑,探求治国之道,无可非议。人类社会正是在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中不断发展进步的。欢迎并支持青年认真研究和吸取中外一切有益的东西,包括西方的思想成果,是我们的社会健康和进步的表现。

这里,需要提醒青年朋友们注意的是,在接触西方思想当中要提高辨别力,学会鉴别精华与糟粕,切忌囫囵吞枣。不注意这一点,将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首先要看到,西方的思想理论是菁芜并存,良莠互见的,是个复杂的混合体。在接触当中如不细心分辨,很容易良莠并收,甚至以莠为良。比如,分别产生于十九世纪初期和末叶的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是资产阶级发展到抛弃其民主形式而采取公开的暴力专制政治的思想反映,他们的唯心主义唯意志论,早已成为被时代淘汰的渣滓,显然于我国的今天无所裨益。再如,近来为国内广泛注意的行为科学,它围绕人的需求,对环境同人的行为之间关系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和探讨。就这一方面来说,它是科学的,对于我们的企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无借鉴和启发作用。对这门学科,采取贴上资产阶级标签的办法,全盘否定,是不对的。但是,必须看到,它只注意研究人的自然属性,研究抽象的、共性的人。而现实生活中的人却因社会制度和阶级属性的不同而表现出极大的差异。离开人的社会性,忽视先进思想对人的行为的作用,这确是它不足取的地方。

不可否认,西方思想当中,确有不少东西经实践检验具有某种客观真理性,其中有些今天对我们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它们产生于某一时代某一国度的特定土壤之中,能够正确地说明彼时彼地的现象,指导其社会实践,不等于就可以原封不动地移用到现在我们这个东方大国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机械搬用,本来是精华的东西也会被弄成糟粕。

目前,一些青年在接触西方思想时,确实存在着不辨良莠,兼收并蓄的现象。多年的极左做法,在思想领域里罢黜百家,只唱一个调,使不少青年人一见到马列主义以外的理论就统统当成新鲜的东西。这种缺欠,在最初的时间里可以不加苛求,但随着视野的进一步开阔,如果仍旧抱着“凡是我没见过的都是好理论”的幼稚态度,甚至不管精华与糟粕,不问是否适合我国国情,一头钻进西方思想中出不来,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离开正确的轨道。长此下去,还可能受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成为错误思想的俘虏。这样,也就违背了自己探求真理的初衷。

因此,全盘接受,生吞活剥地学习西方的思想理论,是有害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所扬弃,有所取合;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取其精华;即使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也要经过鉴别、检验、消化、吸收,使之真正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马克思主义是鉴别精华与糟粕的最好武器。我们以前吃亏,不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不好、不灵,而是我们没有学好、学懂。今天,随着社会实践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必然会有重大发展。要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也必须学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些青年同志连马克思主义的ABC都还不大懂,却言必称萨特、弗洛伊德,这样恐怕很难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难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被许多青年当做格言传颂,切莫忘记,就在这篇杂文里,鲁迅告诫人们“拿来”的正确方针是:“沉着,勇猛,有辨别。”这不正是我们接触西方思想理论当中应取的态度吗!我们衷心希望青年朋友们三思。

猜你喜欢

糟粕精华资产阶级
不同的茶第几泡是精华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精华”之说欠妥
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试论学前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取”“舍”问题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爱情寓言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第一支资产阶级军队的创建者——克伦威尔
俄国资产阶级军事改革家——米柳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