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为什么变心

1979-08-20笑冬

中国青年 1979年10期
关键词:广元姑娘

笑冬

五月的杭州,傍晚,某公园的露天银幕上放映着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场上没有人说话,大伙全都屏住了呼吸,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心潮起伏:同情,感慨,愤怒,沉思……

黑暗中,一个姑娘在哭泣……她是谁?为什么哭得这样伤心?难道她和素芬有同样的遭遇?

这个姑娘名叫陈月斋,是浙江永康县珠山公社的小学代课教师。她这次来杭州是为了……这,还得从四年以前说起。

想当初……

四年前,同公社的青年徐广元,还是参军不到一年的普通战士,经父母介绍,和陈月斋谈上了恋爱。村里人议论说:广元找到这么个姑娘可真不赖。言外之意,两人的条件不那么相称。论模样,陈月斋眉清目秀,举止大方,而徐广元的个子才一米六出点头;论才能,小陈是个活跃的文艺骨干,曾在公社排演的舞剧《小刀会》里扮演周秀英;论经济条件,陈月斋的父亲是个木匠,手头比较宽裕,五口人五间房,比徐家要强得多。徐广元虽然没有见过陈月斋,更谈不上了解,但仅这些条件就足已激起他的“热情”了。两年中,他给陈月斋写了五十多封信,寄了二十多张照片,向这位一面未曾见的姑娘倾诉着自己的依恋之情。

七七年五月,徐广元探亲回来,第二天就到陈家,急切地要见见心上人。一见姑娘的面,徐广元就觉得十分中意,他高兴极了,坐下就不肯走,一直聊到夜里十二点。

在陈月斋父母的婉言催促下,徐广元才起身告辞。他要求陈月斋送他。初次见面的姑娘毕竟害羞拘束,送到桥头就不肯走了。徐广元一把拉住陈的手,要求再送。过了桥,陈月斋脱手要回,徐广元又拉她坐在河边的石阶上,娓娓叙情。就这样,送了一程又一程,一里多点的路用了四个小时。到了徐家,徐广元竟要求同居,陈月斋不肯。徐广元软缠硬磨,好话说了不知多少,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第二天早上,陈月斋的父亲赶来,见徐的母亲已做好了两大碗鸡蛋面条,满面春风地说什么:这真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别见外,你女儿就是我们家的人了。

徐广元仍不放心,他对月斋说:我一回部队就是两年,咱们订婚吧,订下来我好安心。两天后,徐广元带着陈月斋来到县城,给她买了两身衣服,合拍了订婚照,经双方家长同意。俩人的事就这样郑重其事地订下了。

归队的日子到了,姑娘深情地送徐广元到车站。从这以后,徐广元来信的称呼由“月斋友”变成了?亲爱的月斋”,下面的署名变成了“你的亲爱者。”频繁的来信里充满了甜蜜、滚烫的语言:

“对于我,你可以放心,不管你将来怎样,我决不会首先翻悔。”

“谈拢了的婚事,任凭风吹浪打,海枯石烂不变心。”

看了这些,姑娘的心里甜滋滋的,她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的确,如果徐广元继续当他的兵,他们的事就不会变,就会依照登记、结婚的常规进行下去,爱情的真假就会淹没在“过日子”之中。可是偏偏有这么一种东西,它能一下撕开虚伪的面纱,试出你追求的倒底是爱情还是别的什么。它就是:地位的变化。

第一次不辞而别

一年一度的老兵复员的日子到了。徐广元在“继续服役”和“考大学”这两条路中反复进行着选择。他去探听消息,得知自己提干的可能性不大,于是下了决心,申请复员了。

徐广元虽然自视很高,但对能不能考上大学,也没有多大把握。他明白,如果考不上,他的“地位”就比当兵还要“低”,那月斋她会不会……陈月斋看透了他的心事,对他说:“你放心好了,考上了更好,考不上我们也有一双手,别人能做,我们也能做。”徐广元眉头舒展了,说:“你这样讲,我复习也安心了。”

就在离考试还有两个月的时候,陈月斋告诉徐广元,她已经怀孕了。徐广元一惊,心里暗暗着急。他先说了一番“对不起”之类的话,然后吐露真情,说:他不是老三届的,结了婚大学就不录取了,要陈月斋去做手术。

月斋心里很难过,但为了徐广元能上大学,她还是含着眼泪点头同意了。在手术期间,徐广元是十分殷勤的,又是托熟人找门路,又是送鸡蛋,还让他妈妈亲自陪着。这,除了那一小部分“夫妻”之情外,主要的目的就是不要“外生节枝”,使自己能够顺利上大学。

九月,录取通知书下来,徐广元考取了杭州大学政治系。他欣喜若狂,得意之情不可抑制。两家自然也是喜气洋洋。陈月斋送给他一个漂亮的勾花枕头,一双自做的鞋,二十多个鸡蛋,一片深情厚意。

然而,姑娘没有想到,一张小小的通知书,已经把他们俩的关系从一个握锄把的农民与一个才貌双全(相对而言)的代课教师的恋爱,变成了一个大学生和一个土里土气的乡下姑娘的恋爱。这时候的徐广元,已不是那个一再问“万一我考不上,你有什么想法”的徐广元了。

徐广元说好,上学前一定再来看一次陈月斋。到了订好的日子,陈月斋的母亲杀了鸡,烧了菜,做了素饼,打发月斋的弟弟去叫徐广元。陈的弟弟见徐家大门紧锁,就站在门外等着,左等右等不见人影。一个邻居见了,惊讶地说:“你还不知道呀,他们一早就走了,送广元到杭州上学去了。”

不辞而别!两家相隔一里,他竟没有来一趟。这违反常情的举动使陈月斋闪过了一个念头,但她马上止住,没有深想。她觉得,我们已经是夫妻了,世上哪有这样狠心的人?

第二次不辞而别

寒假,徐广元又回到了家乡。从表面上看,他还是那样斯文,既没有吵嘴,也没提出“吹”,而且还照样要求和陈月斋同居。

大年初五,徐广元把陈月斋带到一个名叫陈庆松的小伙子家里去玩,当天晚上,他两人不知嘀嘀咕咕说些什么。第二天,徐广元忽然对陈月斋说:“我要给庆松介绍一个对象,是咱们珠山公社的。”

“是谁?”——徐广元笑着拍拍陈月斋的肩膀,那意思:就是你。

陈月斋万没想到徐广元已经象转卖商品那样把她介绍给陈庆松了。她愤怒至极,大声道:“你这个人心真太狠了,怎么能把自己的老婆给别人?!””

徐广元扭头便走。陈月斋哭着跑回家,向父母诉说,他们都不相信。

姑娘太单纯了,总把事情往好处想。她以

为徐广元一定会上门赔礼道歉,告诉她那件事不过是开玩笑。这样一来,误会立刻就会烟消云散,两人就会重归于好。她哪里知道,徐广元不仅确确实实把她介绍给了陈庆松,而且连追求的方法也教给陈庆松了。

陈月斋在家苦苦等着,门也不出,生怕徐广元扑空。等了四天,一打听,人已经回杭州了。

又一次不辞而别!姑娘的心都碎了。

还不容姑娘深想,一封断绝书已经摆在她的面前。这是徐广元托陈月斋的舅舅转来的。

“月斋友:”……姑娘一见这三个字,心里全明白了,当即哭倒在床上。

信是这样写的:“我们之间为什么会中断爱情呢?……是因为社会差别大。现在,三大差别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假如我和您成家,那么由于经济收入低,我们两人都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不仅如此,而且它还直接影响到子孙后代,为子孙后代计,我现在也不得不狠一狠心,中断我们的爱情。……”

姑娘不信徐广元的心肠是铁石做的,她流着眼泪给徐广元写信,诉衷情,叙旧谊,提醒他不要忘了“海枯石烂不变心”的誓言。信发出去了,不见回音;又写一封,仍无消息;一连写了九封信,全都石沉大海,没有得到徐广元一封信、一句话、一个字!良心,起码的做人的良心,似乎已经在徐广元身上泯灭了。

陈月斋哭着跑到舅舅家:就是死也要到杭州去说个明白!

看如今……

别人来杭州,为的是游西湖,赏名景,随心漫步,轻松愉快。陈月斋和她舅舅却是愁眉深锁,他们穿人流,躲车辆,怯生生地向路人打听着去处,终于来到了杭州大学。

消息传开,系里立刻轰动了。领导多次找徐广元谈话,同学们纷纷批评指责。徐广元索性撕下面具,声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你们懂吗?”

陈月斋的舅舅把他拉到一边,苦口相劝道:“大学生配农村姑娘在咱们塘溪乡也不是你一个。”徐广元打断话说:“那是过去的事,要讲现在。”

陈舅又说:“你的同学××,找的也是农村姑娘。”徐广元不以为然:“他的专业和我的专业不同,他读两年,我读四年,我们的专业去年都分到省地机关、大专院校。”

徐广元“社会差别”的理论无时不用。一次,他与陈月斋在校园外,月光很亮,他指着陈月斋的手说:“看,你的手这样黑,我的手这样白,这就是差别。”

徐广元迫于压力,口头上表示要合好,不得不写了一份检查。学校说,要你的爱人满意才行。徐广元恨恨地拿给陈月斋看。这哪叫什么检查,完全是歪曲事实为自己开脱。陈月斋忍不住说了几句,话未落音,徐广元上去就是两个耳光,而且是当着一个同学的面!

陈月斋放声痛哭起来,她怎么也不能相信,面前的这个人就是曾经那么温柔、热情,说过那么多甜言蜜语的徐广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陈月斋怎能哭得不伤心呢?她,一个二十四岁的活泼健康的姑娘,由于这个打击,体重下降十几斤,与过去相比判若两人,夜夜伴泪水,几次想自尽,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她是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素芬有着同样的遭遇。

可是,如果说张忠良的堕落还可以归结为国统区罪恶的环境,归结为坏女人的勾引,那么徐广元呢?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复员军人,一个政治系的大学生,居然理直气壮地引经据典来为自己的丑恶行为辩护,这究竟为什么?难道社会差别的客观存在就是抛弃爱人的理由吗?难道地位一变,脸就变、心就变是理所当然的吗?难道爱情就是地位和金钱的同义语吗?

在生活中这个严肃的问题面前,任何一个有良心、有道德的青年,都应该做出自己的认真的回答!

(文关旺图)

猜你喜欢

广元姑娘
广元八二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元八二一能源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秋姑娘的信
“风城”广元
“广元是哪个省的?已转疯,广元人顶起!”——看广元日报如何玩转微信号
泥姑娘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
胖姑娘看过来
广元有条马克思街
你是不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