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在农村办好科学实验

1965-08-20蓝如芳李志耘凌育和

中国青年 1965年15期
关键词:种田科学实验亩产

蓝如芳 李志耘 凌育和

科学实验神秘吗?

不神秘!

蓝如芳(广西陆川县秦镜公社):

我们很多农村青年,在没有搞科学实验时,总把科学实验看得很神秘。好象一提到“科学”两字,就认为只有“专家”才干得来,而我们自己是不行的。我们第一次搞水稻单株留种田试验的时候,开始觉得很神秘。我们从农业技术资料上了解到:单株留种田稻秆粗,粒子饱满,产量高,适宜于培育良种。可是技术要求很高,如要求疏播,育成三杈秧(一株长三条苗),要求插单株秧,而且要定期科学施肥,科学排灌等等。这些复杂的科学实验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现在要干,思想上不免有些胆怯。这时,我们反复学习了《实践论》,毛主席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我们想,我们所以会感到神秘,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干,不干就不懂。只要我们边干边摸索,慢慢就能入门。于是我们就破除迷信,大胆地搞单株留种田,到实践中去学习本事,从浸种、播种、育秧、插秧到田间管理,一个一个攻破

技术关,最后终于搞成功了。我们种的一亩七分四的矮子占单株留种田,平均亩产八百六十五斤,比当地大面积高产田还增加百分之五十六。可见科学实验并不神秘,只要有一股闯劲,破除迷信大胆地干,而又踏踏实实地从实践中学习,就一定能做出成绩。

失败了怎么办?

接着干!

李志耘(广西梧州市农业试验场):

搞科学实验,常常会碰到失败。怎么对待失败?这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我刚到农场搞试验,也失败过很多次。一失败就有些心灰意冷,觉得自己不是搞科学实验的“材料”,真想不干了。后来,学习了毛主席的著作,又经过同志们的帮助,才认识到干什么工作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科学实验,是去搞新的、不熟悉的东西,更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一个革命青年要经得起失败的者验。“吃一堑,长一智”。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就能变坏事为好事,变失败为成功。认识了这一点以后,我就认真分析过去一些试验失败的原因:比如水稻育秧失败,是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水稻的生长特性,把秧苗缺肥当作有病来处理;荔枝、杨梅育苗失败,是由于时令不对,插晚了一两个月,护理时叉缺水缺肥,等等。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缺乏基本知识和实际经验,而自己叉没有认真学习。从此以后,我牢牢记住了两条:一是要好好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二是虚心向老农、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同时,自己多动脑筋,进行分析。这样,我后来再进行其他试验,弯路就走得比较少,自己对做好工作也有信心了。

到底第一步怎么走?

凌育和(广西桂平县紫荆区象军公社):

科学实验究竟怎么搞?第一步怎么走?我们的体会是:必须要明确搞科学实验要为当地当前的生产服务。怎么为当地当前的生产服务呢?首先要作些调查研究工作。了解一下,本队土壤、气候、排灌以及农作物的特性怎么样,当前生产中存在着一些什么问题,等等。有了调查研究,我们才能从本队的生产实际出发来选择科学实验的课题,避免盲目性。我当会计期间,结合建立本队的田丘档案工作,对本队的每一块田及作物的生长情况做过一些调查和了解。知道我们生产队中主要是土壤、种子、耕作制等方面的问题,这样,就大大便利了我以后的科学实验工作。

本队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我们是先从比较容易的,自己马上能做到的问题开始,逐渐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小块试验田,推广到大田中去。一九六二年,我们先从挑潮泥开始改良土壤,一九六三年,我们响应县里号召,试种红花草。这一年,我们还搞了五分田的早稻高额丰产试验田,亩产达到八百斤。一九六四年我们除了继续进行各种试验以外,着重抓良种试验:一方面培育本地的良种,一方面从外地引进一些良种,来试验种植,同时还进行了塑料薄膜育秧的试验,等等。经过试验,找到了高产稳产的具体办法,就马上在大田推广。去年秋、全队在大面积的田里采用了广矮、北京占、石头仔等良种,获得了丰收。

就这样,我们在试验中从易到繁,从小到大,迈开了第一步。

要去闯,还要去钻!

李志耘:

搞科学实验,要有一股敢想敢干的闯劲。但是只有这股闯劲是不够的,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懂得科学道理,有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种。我是从种秋花生的试验中得到这一个启发的。按我们市郊区的习惯,过去都是种春花生,一般亩产三百斤左右。我从资料上看到外地有春秋两造的经验,就想到:如果我们这里也能多种一造不是可以大大增产吗?我请教了老农,了解到最主要的是要解决秋季能否完全满足秋花生生长期所需要的温度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又去找有关种植花生的资料,了解到花生全育期的有效积温(植物生长期温度的总和)是2500—4000度,而我市历年来的气温,秋季从七月到十一月的最低有效积温是2500度,这就是说,秋花生是能够在霜冻到来前结实收获的。于是我就着手种秋花生的试验。经过一九六三年和一九六四年两年试验的结果,秋花生却达到亩产二百斤的水平。虽然产量不高,但证明了我市郊区增种一造秋花生是可行的。通过种秋花生这件事,使我深深体会到,搞科学实验不仅需要闯劲,而且还要有钻劲。只要我们钻进去,总可以学会,总能取得成果,总结出经验来的。

猜你喜欢

种田科学实验亩产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天宫”上的科学实验
山西夏粮喜获丰收 亩产首次突破300公斤
“AI”种田让农民“洗脚上田”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将于4月发射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
80后农民工返乡种田致富
不是无人种田 而是无田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