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食起居与健康

1962-08-16高玉

中国青年 1962年3期
关键词:肠子消化液脑神经

人怎样才能使自己没病没痛,长得健康结实呢?

远在二千二百多年前,我国的一本名叫“素问”的医书里就指出:要身体健康,长寿无病,必须“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人的吃喝、休息,都要合乎生理的客观规律。这对于人体的健康是有很大关系的。

那么,吃喝和休息的生理客观规律,究竟是怎样的呢?

提起吃和喝,不免牵扯到胃和肠。

胃,是个盛装食物的“口袋”。不过,这个“口袋”相当神妙,它既能收缩蠕动,还有生产消化液的本领。凭着这两手,它就能初步消化人们吃进去的食物。

快要吃饭了,当你闻到饭菜的香味时,你的胃早已在那儿忙碌开了。本来紧缩着的“口袋”,这时变得松软,预备盛装那即将装入的饭菜;消化液也开始分泌出来,准备和食物混杂,进行消化;有时,你还能听到胃肠咕咕的叫,那是它们在作收缩活动了,意思.是催促你:赶快吃一点吧,它们有些等得不耐烦了。

食物一进胃,胃就正式开始工作。它的第一件事是:分泌大量消化液。

紧贴着胃的内面,是层薄薄的“粘膜”。粘膜里埋着三千五百多万条小管子。那些小管子的职务是专门生产胃酸、胃蛋白酶一类的消化液。每天的总产量,有二升光景。

胃消化液能给我们的消化帮些什么忙呢?

帮忙不小。譬如,胃消化液里含着胃蛋白酶,能把食物里的蛋白质化成比较简单的蛋白胨,以后肠子要消化蛋白质,就大大的省劲了。不过,胃消化液里最重要的,还是胃酸。

胃酸是什么?

这东西,其实我们并不陌生。有时候,刚吃完饭,一个饱嗝会带出些酸水来,这酸水正是胃酸。它的作用可不小呀!我们的吃食,谁也不能担保会那么干净,竟连一个细菌也没有。可是大多数的细菌怕酸,遇酸就难活命。现在胃里有了胃酸,等于给胃里的食物洒了消毒剂。其次,没有胃酸把肉或植物泡软、破坏,含在肉类和植物里面的蛋白质就露不出来,胃蛋白酶就无法和蛋白质见面。其三,肠子也能产生消化液,可是它的产生,要用胃酸来催促,肠子碰见胃醉,才能起劲地工作。

胃酸的产量,可多可少。大鱼大肉,大吃大喝,胃酸就多。过多的胃酸,会引起胃痛、烧心、呆胃。但烦恼生气,情绪不好,胃酸却又会不分泌或“减产”,人就不想吃东西;即使勉强吃了,也消化不好。你看,饮食要有节制、吃饭时要精神愉快,这些话在这里不是显示出它的正确性来了吗?

前面说,胃还能收缩蠕动,食物进胃之后五分钟,跟着胃就一伸一缩地活动起来。大概每隔20秒钟

(图见原版面看,谓是多么忙碌呀!高玉作)

缩一缩,看上去很象波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胃这么辛辛苦苦、匆匆忙忙地动作,主要想把食物搅拌、磨碎;同时,还一点一点地把食物推向肠子。这样,给肠子的消化工作以很大的方便。

胃还能根据不同种类的食物,决定存留的时间。有人试验:只喝汤,汤水在胃里只能存留10分钟左右;光吃米饭,在胃里能存二小时;要是吃油腻、荤腥食物,可以在胃里存留至10小时以上,还出清不了。这告诉我们:每顿饭的间隔,以四小时左右最为合适,如果贪吃零食,不断地吃,胃不息地工作,胃里的存货,又老是不能出清,胃将会很疲劳,长久了就会弄出胃病来。有的人大吃一顿油腻荤腥之后,由于胃的不能及时出清存货,好几天胃口不开,原因就在这里。

胃的容量是有限的,有些人凭胃口吃饭,暴饮暴食,把胃塞得过胀,胃就活动不了,开头也许它会来几下使劲的收缩,但过多的食物,妨碍胃的出清,结果弄得胃太疲乏了,胃也就收缩不起来,最后只好成为个软痪的“口袋”。存在胃里的食物,日子一久,还会发酵产气,越发把胃胀得鼓鼓的,非闹病不可了。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饮食有节”的必要了。

紧接于胃的是长达六米左右的肠,食物由胃开始输送入肠起,肠子就投入紧张的消化工作。

这时,埋在小肠、肝、胰里的小管,纷纷生产出各种各样的消化液来,食物遇见了形形色色的消化液,化的化,解的解,把食物里的蛋白质、脂肪(油),和醣,不但提取了出来,而且变成了最简单的养料。

这时,肠子也兴奋地收缩开了,食物在肠子里经过反复的挤、揉,与肠子的消化液和得均均匀匀。在小肠内面、极其细微的小管道(叫小肠绒毛),深深插在食物堆里,象人用麦秆吸奶似的,从食物堆里吸取养分。食物一路被推送,一路被吸取,等到食物由小肠进入大肠,全部养料也被吸收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了糟粕,大肠接受了无用的食物残渣,再榨取一点油水,于是让大肠里的大批小食客们——大肠杆菌,把那些糟粕发酵腐败,作成粪便,排出体外。

小肠的工作量也是有限度的,如果大量食物填到肠子里,把肠子累垮了,它就不好好工作,只好照原样排出完事,所以吃得过量的人,不单伤害了自己的肠子,还白白糟塌了食物。

由于肠子里面暖和,食料既丰富,又都现成,不少寄生虫(象回虫、绦虫、姜片虫等)、病菌(如痢疾菌、伤寒菌等等),都向往这块“福地”。一旦它们能在肠道内找得个立足点,马上繁殖起它们的后代,大批坏蛋侵害肠子,于是不少肠胃传染病,由此引起。

那些坏蛋怎么能侵入肠子的呢?

俗话说得好:病从口入!正因为我们吃喝大意,没把住饮食卫生这个关卡,它们才能横冲直闯的侵了进来。

睡眠

人必须休息。睡,是休息方式之一。

俄国有位贝蒂洛娃教授,做了个有意思的实验。她叫一条小狗日夜不眠;叫另条小狗绝食,看看饥饿和失眠,窨谁最厉害。结果:绝食的狗虽然经过25天,还能活着;而那条不眠的小狗,只活了5天就死亡。可见,动物不能缺少睡眠。人,当然也一样。

睡眠使身体的养分消耗减少13%;心跳减慢;血压下降;肺的工作和呼吸大小,都有所减低;体温也降低了;肌肉松弛;大部内脏的工作陷入半停顿状态;外界的刺激,脑神经不加理睬,自顾自的休息。这样的经过一夜酣睡,人的精力充沛,头脑清新,身体有劲,内脏活跃,又可以开始一天新的战斗了!

那么,睡眠是怎么一回事呢?

睡,主要是脑子的休息。

脑是全身的统帅,它控制全身,只靠两种本领,一是兴奋;一是抑制。

譬如,我们念书。这时候干活的是脑子里管记忆和思考的部门;别部门的脑神经,都老老实实地不动。所以正在干活的脑部门是兴奋,而其余部门在抑制。

脑神经兴奋到一定程度,就会疲劳,于是不等你罢手,脑子自己就会抑制起来。有时候,念书念的困了,再也念不进书去,甚至会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就是这个缘故。

经过白天的活动,脑子在长时兴奋之后,需要抑制一下,这就成了睡眠。抑制越深,睡得越沉;抑制越浅,睡得越朦胧。

既然从兴奋到达了疲劳的程度,人就要睡;为什么有些人偏偏反要失眠呢?

如果一个人思考一个难题,到了疲乏的程度,这时候去睡,没有问题,他准能睡着,而且还会睡得很香。可是,也有些人,偏不如此,他即使觉得困了,还在那里强打精神,苦苦思索。一次二次,也许不要紧,成了习惯,那么,脑神经在这时候,就处在要想兴奋,却无力,要想抑却又不能的的尴尬状态之中,脑子的这种长时微弱的兴奋,怎能入睡呢?他只好失眠,我们说的神经衰弱,正是如此。

不少人常常问起:一个青年人,每天该睡多少钟点最合适?

一个人的睡眠时问,正如他的饭量一样不可划一规定。医学家都认为睡足8小时就够。实际上,只要睡醒之后,头脑清新,精神愉快,没有睡眠不足之感,那就合适。有些人一天只睡五、六小时,也不嫌少;反过来,也有些人,每天非睡9小时或更多的时间不可,那也未必一定有病。睡得够不够的标准,应该是头脑的工作能力本身。但是一般青少年是在长身体时期,每天应睡够八小时。

也有些人,睡眠不深,容易惊醒 ,这多半是只有部分脑神经被抑制、而不是极大部分脑神经被抑制的缘故。也可能脑子里建立了太多的“警觉点”的缘故。(警觉点,打个比喻,就象工厂下班后,仍有值班人员有值日管事一样。脑子的大部分虽睡熟了,但少数还在醒着,一有需要,立刻会把人叫醒)。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睡前太兴奋、激动,或受了某些刺激(如有紧张的小说,听说恐惧故事),甚至吃得太饱,睡前喝酒吸烟,都能引起。

积极的休息除了睡,还有一类更有意思的休息,我们不能不加重视的,那就是所谓的“积极的休息”。

坐办公室的同志恐怕都有这个体会,工间操出去活动十分钟 ,打打乒乓球,做做体操啦,都能消除脑力劳动后的疲劳。工人同志劳动了一天,晚上看个电影或是参加文娱晚会,更是感到肌肉松弛,特别舒适,好象一天的疲劳都被赶走了。这就说明,由一种活动引起的疲劳,改做他种活动,疲劳就会去除。

这样看来,课间作操,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乃至看电影、小说,听音乐,都是最有益的休息,我们不能忽视这方面。

在工厂干活,必须按规章制度办事,才能工作有条不紊,作出好成绩来。每个人体也象是家小工厂,要是生活没有制度,健康准会出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把饮食起居看作小事,应当把学习、工作、娱乐、休息各方面都它排好。

猜你喜欢

肠子消化液脑神经
这样运动直接进了抢救室,还要切肠子,必须警惕
“海肠子”
Nurr1基因修饰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你不知道的真相
何况我还有四脏
消化液回输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microRNAs在脑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消化液回输方法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
铁跨膜转运蛋白与脑神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脑神经相关疾病研究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