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条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

1957-08-16胡伯威

中国青年 1957年11期
关键词:教条主义教员同学

胡伯威

最近在老教授、老科学家们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讨论中,透出这样一个问题:看起来,青年人最容易和教条主义结上缘。他们常常做了教条主义的先锋,替教条主义打头阵。这大概是因为我们青年人缺乏知识和经验,看问题比较简单……暂且不管这些。事实是,现在教条主义的影响和束膊在我们青年学生中是很严重的。我们也感到迫切需要思想上的解放。我想就我自己在四年大学生活中感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希望大家讨论这些问题。

先从政治理论课谈起

院系调整以后不久,领导上就提出:大学里的政治理论课(中国近代革命史、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哲学等四门)应该成为大学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政治觉悟的基本形式,说“党员要把它当作党课;团员要把它当作团课。”但是,这样的要求和几年来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客观条件是不相称的。我自己和接触到的同学普遍对目前的政治理论源很失望。有些刚从中学来的同学觉得,倒是有一些年龄较大有些生活经验和学识的中学政治教员讲起课来融会贯通,听起来津津有味,发人思索。而大学政治教员十有八、九都是讲得那样贫乏、干枯,寸步离不开教科书,好像瑟不是通过教员自己的脑子泻出来的,没有思想的活力。这样讲出来的东西使人感到很难理解,很难信服。但是又都相信这些东西是神圣的真理,于是就反过来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甚至怀疑自己的思想意识和感情有问题。现在有很多人失去了对政治理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员也都讲究“联系实际”,但是,不少教员对“联系实际”的了解是机械的、形式主义的。他们的所谓“联系实际”,就是从讲的理论当中去找说教的话题,然后根本脱离了理论体系向学生“教育”一通。比如遇到“节约”二字,教员就发挥了:“你们饭厅里还有剩饭,丢了的半个馒头……。”诸如此类。结果这种“联系”并没有使同学更深地理解理论。而且实际问题也不能解决。因为它往往和党团会议或党课团课重复,并且也决不比那些场合讲得更切实更透彻。我认为这是对“理论联系实际”的歪曲。实质上是不把实际看作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把“讲理论”和“讲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是硬把它分开。

许多教员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同学的独立思考。课堂讨论总结的时候主要是按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讲一遍。重复一下那按照讲稿在源堂上讲过了的内容。对于讨论中发生的思想矛盾采取简单化甚至回避的态度。总结变成宣布“标准答案”。甚至有一位教员公然说“考试的时候你们应该这样回答才正确。”她的总结格式是:“对于这个问题你们首先必须说说……,其次把这一点提一提…然后说明……”。考拭的时候连条理次序也必须遵照课堂上讲的,否则你会听到:“你漏了一条,回去翻翻笔记上是怎么讲的,你只能得到四分。”其实往往是同学在自己的系统中已经包含了这个意思。而教员却听不出。难怪有同学说“他(教员)根本没有听清楚我讲些什么。只是忙着和他自己准备好的答案对照”“以后背背条文好了,甭动脑筋了!”于是有些同学采取了“新”的温课方法:一个讲,一个拿着笔记听……“啊!不对,你漏了第二点……”“啊!和讲稿上的次序不一样……”遗憾的是,这样的教员不是很少而是很多。特别是年轻的教员。

同学们不满意这种教条主义的讲课方式,更不满足于那种对唯心主义和其他错误学说的简单化的千篇一律的宣判,他们要求知道更多的东西。于是就发生过一次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场面:

某系有几个同学问教员:“到底布哈林、凯思斯他们是怎么说的,能不能看看他们写的东西?否则批判来批判去脑子里空空的,不知所云何物。”(这种唐·吉柯德斗风车式的批判是每个同学深有感慨的。)在一次“怎样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的报告会上教员来回答这个问题了:“学政治课首先要站稳无产阶级立场。有些同学还没做到这一点。比如有几个同学竟来问我……”??!!这就使同学迷感了。究竟大脑在学政治课时如何起作用?

我认为,要使政治课担负得起提高大学生政治觉悟的基本环节这个角色,必须改变目前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教条主义。1.教员应该不断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不要认为有了几条“马列主义”就够了。2.结合这次党内

整风,政治教员应该整顿一下“教风”;广泛吸收同学的意见。同学的意见,多得很,具体得很。3·放手鼓励自由思想、自由辩论。这一方面是同学学好的必要条件。另方面也是刺激教员戒除教条主义的良药。

学生知识贫乏,求知欲不旺

由于远自解放以前多年来中小学教育都存在着重理轻文的偏向,同学们在进大学以前多半只顾数、理、化方面的功课,特别是理工系科的同学尤其如此。因此我们互相感觉得出,大家都很缺乏作为一个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常识(如中外历史、本国外国的生活、社会状况、地球理知识、文学、艺术、医药的起码知识等。)本来,一个未来的知识分子、专家,离开中学以后废该经常不断地通过各种方法来充实自己这些方面的知识和常识,否则会是一个闭塞、偏狭、目光浅短以至于庸俗的人。但是现在普遍对“知识”重视不够,这几年我感到有一种风气,似乎大家认为一个大学生的水平就在于一些抽象

的政治概念、原则接受得怎么样,忽视了知识的一方面。但是,对于一个知识和常识极端贫乏的人叫他怎样来领会这些概念呢?这样就必然培养出一群不能独立思想的教条主义者。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凡人类的一切我都要知道”。列宁也说过“共产主义是建立在全部人类知识的基础上的。”古今中外许多有创造性贡献的知识分子都很注重吸取各方面知识来丰富自己。

现在除了正课学习以外,积极的、当党团干部的就忙于工作开会。“不积极”的“一般群众”有些一天到晚钻在正课里不出来,有些空下来就闲扯、吹牛,甚至专门谈些庸俗低级的东西(当然,这样的人今天还是一小部分),认真去追求广阔知识的不多。

造成目前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的一方面是由于以前学校行政、教师、党团和同学自己对培养青年成为有知识,能独立思考的人这点重视得太不够,政治宣传教育上有教条主义。另一方面是禁忌太多,有很多书同学看不到。这些书虽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但是它包含了人类历史上积累下来的丰富知识,及待我们去汲取和继承。

因此,我有时反而觉得,现在做大学生有一点并不值得羡慕:他们的知识水平与“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这些字句很不适应。很多著名的中外经典著作他们从未看过,有的也不想去看,有些著名著作的书名还只是偶尔看见在老一辈写的文章里提到它,而自己却没有眼福。就拿文艺方面来说。北大图书馆的文艺书籍开架借书处几乎全被“新文艺作品”和苏联小说、诗歌充满。而其他国家的小说只有寥寥几种,并且被归在标着“其它各国文艺”的一个格子里,显得十分可怜,使人感到“世界何其小也!”。若大一个北大图书馆,为什么不能开出“英国文艺””丹麦文艺”“日本文艺”……的架子来呢?许多世界大文豪的作品一本也看不到。我想这种现象不能算是正常的吧!

我建议,学校图书馆应该赶快开禁来灌溉这些频于干枯的幼苗。除了非常低级无聊的东西以外,都可以摆出来出借。

和外界生活隔膜,有变成书呆子的危险

目前大学生和外界生活隔膜的现象是很严重的。现在大家都在集体宿舍里,学习、生活、娱乐一切都由学校里、组织上安排得妥妥贴贴的。有些人甚至于衣、食、住、行还是全部由学校包干,根本不用和校外发生关系。从前的学生操心多,有的整日为生活劳累奔波,固然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是也因此增加了和社会、和人生的接触,开了眼界,经受了锻炼,所以他们比我们这一策学生成熟得多、老练得多(我小时候接触的大学生就给我这样的印象)。而我们现在越来越像不懂事的孩子了。这样会惭渐变成一个不见世面的书呆子,限制了将来独立自主和开创事业的能力,而且不体会物质的艰难和国家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很多思想问题就是这样产生的。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解放以后不少非工人阶级出身的同学和家庭亲戚朋友的关系疏远了。甚至形成了“六亲不认”的局面。写给家里的信,一、要钱,二、宣传教育。这就割断了他和社会联系的自然的纽带,而把我们许多社会现象、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化地处理,因此,一碰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就手足无措,难于处理了。

片面地欢迎“老实人”

很久以来,就听到一些党团基层组织重视的是“老实人”,他们在任伺情况下都不大会出什么毛病。说话总是站在“正确立场”,很少有“思想问题”,很驯良。发展党团员也首先选中这些人。这就等于给大家一个暗示:要“老实”、要“规矩”。这当中的确有许多作风踏实苦干立场坚定的人。但也有很多缺点:思想不够活跃,看问题肤浅简单,做事情缺少办法,不了解群众心理,态度生硬……。因此有些群众觉得和他们在一起得不到什么帮助,不佩服。有人说“他们除了‘党性以外什么都没有了”,“×××是用教条捏出来的。”

我觉得,党团组织应该更全面地看人。青年人知识不足,思想越活跃,表现出来问题也愈多。(当然不是说和家庭出身这些方面没有关系。)但是只有思想活跃的人才有可能深刻地领会真理。对于这些人不应该疏远和另眼看待,应该对他们下更大的功夫进行教育。思想问题一点也没有的人是没有的,如果有,那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

讨论和争论的风气还不够

我认为大学内部的矛盾很多,一阵风式的讨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希望今后能开辟经常的讨论和争论。“中国青年”虽然名之曰“中国青年”,但青年人自己写的文章太少了。好比一支大的交响曲,我们自己在里面只偶尔奏出几个和弦(几次“问题讨论”),而在主要旋律里却听不到我们的声音。而“中国青年”上登载的文章,有很多看起来很枯躁。好像作者对青年说话一定要用那种长者教导的口气,,缺乏在那种平等讨论地位上的披心沥胆的论辩。这现象是不是好,值得讨论。

以前无论在团组织内或报刊上进行过的讨论,往往是事先已经由编辑部或讨论组织者暗示出基本结论:什么是应该受批判的,什么是应该赞成的。差不多讨论以前已经有数了。这样的讨论自然也有教育意义。但是不能活跃思想、引发讨论者更深入切实地去想。使得参加讨论的人先把结论放在面前再去论证,这种思想方法是不老实的。今后有关人民内部矛盾的种种问题往往是复杂曲折的,报刊编辑部和讨论组织者自己实际上也无法一下子把问题看透。因此必须重视各方面的意见,尽量避免“定做的”结论。

现在学校里争论的风气虽然已经有了。但是由于长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争论中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喜欢在概念上盘来盘去,很少切切实实的讨论。所以不是说有了争论就没有教条主义了。争论中也有教条主义,有时批判教条主义的人自己就是教条主义者,这尤其要我们自己警惕。

猜你喜欢

教条主义教员同学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教条主义本质的多维审视
晚安,教员先生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浅谈青年教员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条主义研究综述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彭德怀与1958年反教条主义斗争
浅析1958年解放军反“教条主义”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