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个性及其他

1956-08-16甄尼

中国青年 1956年21期
关键词:集体化集体利益双杠

甄尼

最近高等学校中有些团干部发生很大的苦闷。感到学生工作难做,许多关于思想教育上的问题,思想上弄不太清楚。

究竟那些问题弄不太清楚呢?主要的是个性与纪律性问题。过去在学生课外活动中一度产生了过份集体化的现象。有些学校里几乎把所有的学生课外活动,都搞成集体活动。有了集体跳舞,大家都要参加。瘸子跳不了,也要在旁边“观舞”,说这是扫除“舞盲”。很显然,不论提倡这种作法的人主观上如何把这看成是为了加强集体主义教育,而实际上这种作法完全不能起集体主义教育的效果。从个性方面来说:这种作法 也是抹煞个性的表现。好像个人不必有什么个人爱好,也不必发展什么个人特长。所以在克服过份集体化现象的时候,适当地提出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并不是抹煞个性,提出在集体主义前提下发展有利于集体利益的个性,是很自然的,也是必要的。

但是,致份集体化现象业已克服的学校,发生了新的问题。有的学校在学生课外活动中提出了只能单人活动,不能集体活动。南京大学有一个班,大家要求学跳舞,团干部不敢组织这些自愿学跳舞的人集体练习。说是为了克服过份集体化,只能请人画几强“四步舞”“三步舞”的图式,把它挂在墙上,让大家自愿学习。在某大学里,有的学生不上课,躲在被窝里睡懒觉,人家批评他,他就说这是干涉、限制他的个性。也有人把自己在熄灯以后闹得别人睡不着觉的行为,说成是发展自己的个性。有的学校在功课负担过重的情况改变之后,学生们要求展开课外活动,但由于怕过份集体化,怕限制个性,怎么也组织不超来。

这些新的情况也说明对个性问题对纪律性问题并没有弄得很清楚。以个性来说:离开了集体主义去谈发展个性,就会违反了集体利益,从而使有利于集体利益的个性难以发展。我们所讲的个性,并不是有害于集体利益的个性。这个个性,和组织性纪律性并不是对立的。如果说组织自愿学习跳舞的人跳舞,要求遵守学习纪律按时上课,要求遵守寝室规则不要吵闹别人,这都是干涉与限制个性;那我认为,这种个性是应当加以限制的,因为它有害于集体利益。这种个性如不加以限制,就难以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有利于集体利益的个性也难以发展。

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是有区别的。在课堂学习中应当遵守学习纪律,无故不能不上课。课外活动自由是多一些。比如课外的文娱活动,完全由大家自愿参加。愿参加跳舞的跳舞,愿学弹钢琴的学弹钢琴。但是跳舞也要有一定步法;弹琴也耍有曲子,不能“乱弹琴”。跳舞虽然有单人舞,一般地还是双人舞。而况,既有那么多的人顾意跳舞,就必须有组织。“鸟合之众”,无人组织,连跳舞也不容易是的。

上述的新的情况,还是处在萌芽状态。还不能夸大它说成什么严重的偏向。毫无疑问:在克服过份集体化的现象之后,学生活动的主流,是在健康地开展。过去玩双杠要集体玩,排队锻炼,四十分钟每人只能输 到两三次,效果很差。现在爱双杠的玩双杠,爱踢足球踢足球,使得爱双杠的人有更多机会玩双杠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比以前丰富、活跃 ,思想也比以前活泼得多了。青年团员和团外青年的关系也比以前更加密切。看不到这个主流方面,就容易丧失改进工作的信心,并且容易使过份集体化的作法复活。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上述新的情况,即使是极少数的、萌芽的状态,也完全值得我们的重视。如果忽视萌芽状态中的问题,不去认真地加以解决。就不可能使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开展。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本来就是一件细致的工作。想用简单化的作法是行不通的。我们要善于总结过去的经验,吸收教训;特别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独立思考。不要“风大随风雨大随两”。不要一听说反对过份集体化,就掀起一阵风把所有的集体活动都刮掉;也不要一看到有些散漫的现象,便大惊小怪地又要掀超一阵风恢复过份集体化。要更多注意从实际出发,解决你的那个单位存在的问题。

猜你喜欢

集体化集体利益双杠
东京奥运会男子双杠决赛成套动作编排分析
如何让“危险”的单双杠项目焕发魅力
浅析中苏农村题材小说中的社会主义改革描写
用理想培育班级核心价值的探索与反思
德国91岁老人双杠表演惊呆观众
《大鱼海棠》个人与集体利益的价值冲突
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
农村集体化时代及集体解散后的婚恋
为马克思的集体主义辩护
中外优秀双杠运动员成套动作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