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和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1954-08-29张鱼

中国青年 1954年2期
关键词:工人阶级劳动国家

张鱼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开始了逐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又开始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年代,在这年代中社会主义成分将一年一年成长起来,经过几个五年计划以后,将要在我国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因此社会主义对于我们已经不是什么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而是愈来愈多地日益成为我们现实生活的内容,社会主义社会也已不是什么很遥远的理想,而是一年接近一年了。但目前各地在总路线宣传中,有些青年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怎样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还缺乏明确的认识,甚至有错误的说法。本文目的,是打算对这两个问题作简单的说明,供大家参考。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它一共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有五个基本的社会形态:(一)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二)奴隶制社会,(三)封建制社会,(四)资本主义社会,(五)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人类最幸福最美满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现在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正在逐渐向共度主义社会过渡,我国则正在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将来还要进到共产主义社会去。

现在把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简单介绍如下:

第一、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将占统治一切的地位。那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已不是属于任何个人,而是属于整个社会。因此在那里,已经没有了什么剥削阶级,也没有了什么被剥削阶级,在那里任何人都不能拿生产资料去剥削任何一个别的人。人剥削人的关系已经消灭了。

社会主义所有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国家的、全民的所有制。社会主义社会里所有一切工厂、矿山、矿井、铁路运输、水上及空中运输、银行、交通工具、土地及其蕴藏、水流、森林、国营农场、农业机器站、城市和工矿区的公用企业、主要住房以及仓库和国营商店的货物、材料、财产等等都属于全体人民的财产,由工人阶级专政的国家掌握这些财产,所以它又是国家的财产。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另一种形式是合作社和集体农庄的集体所有制。就是各合作社的、各集体农庄的财产公有制。凡是合作社和集体农庄的公共企业、耕畜、工具、合作社与集体农庄所出产的生产品以及集体农庄所有的其他公共财产,都是合作社和集体农庄的公有财产,属于合作社社员和集体农庄庄员集体所有。这种所有制形式,在从社会主义社会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又将逐步提高到全民所有制的水平。以上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两种形式,但不管那一种都已完全消灭了剥削,因此它们是同一类型同一性质的形式,只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成熟程度上有些区别而已。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并不废除一切个人的财产。凡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劳动收入、积蓄、住宅、家庭副业、家具、家庭日用器具和个人消费品以及享乐品等等都是属于个人财产,并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只是不允许把它们作为剥削的工具。因此苏联集体农庄庄员除从集体农庄领得主要收入以外,还都拥有小块园地和这一园地上的副业,以及住宅、食用牲畜、家禽及细小农具等为其个人财产,工人也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收入建筑住宅、购买汽车等作为个人财产。

所以,社会主义社会所废除的是人们对于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度。因为人们私人占有这些东西,可以拿去剥削别人,作为剥削别人的工具。废除了人们对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把它们变为全民所有的财产或劳动人民集体所有的财产,也就消灭了剥削,消灭了剥削的可能性,并铲除了产生剥削的根源。所以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像有些人所说“不管什么东西都要归公”,或者像有些人所说的“集体吃饭、集体睡觉”,也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大家穿一样衣服,吃大锅饭,什么都不自由了”。这些说法显然是非常错误,毫无根据的。事实上社会主义社会是劳动人民最幸福最美满最自由的社会,那里每个公民都可按照自己的劳动领得自己应得的报酬,并全权支配自己的报酬,置备和拥有自己的和家庭的财产,过自己的家庭生活,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都由各个人自己和他们的家庭决定与支配。那里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共同生产个别消费的制度,并不是实行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制度,更不是什么东西都要归公。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第二个极其重要的特点,就是“不劳动者不得食”。劳动是社会主义社会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所应尽的义务和光荣的事业。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任何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想不劳动而坐享其成,或者自己不劳动而靠剥削别人劳动来生活是根本不可能,也是做不到的。相反地,只有劳动者,只有善于劳动的人,才是最光荣最体面的人,同时也是生活得最幸福的人。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实行的是“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每个人的收入多少,是要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计算来分配的。

在那里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可以保证有适当的工作,并按照他们自己劳动的数量和质量领取保酬。同时,没有劳动能力或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小孩和残废者,或者由他们的家属抚养,或者是得到社会照顾和国家供养。

斯大林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最希望的,最受社会所赞扬的事情,就是能够成为劳动英雄,能够成为在千百万劳动群众中被崇敬的突击运动的英雄。”(注一)在我国现时新民主主义社会里和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也是这样。

不仅如此,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不但是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所应尽的义务和荣耀的事情,而且劳动将成为每个人生活中所必需的习惯。因为那里已经完全没有了人剥削人的关系,劳动人民已经得到了完全的解放和真正的自由,他们完全为自己而劳动,为自己的社会而劳动,因此就可以无限地发挥自己的聪敏、智慧和才能,把它们尽量贡献给社会,并受到社会最崇高的赞扬和崇敬。同时,那时候,劳动也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增进而不断减轻,不复成为人们的负担,而日益变为轻松愉快的事情,因此,人们也都乐于劳动,易于把它变成习惯。

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就是汽车、电灯、电话,谁都可以坐享其成,不用劳动了”。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固然得要大大提高,但是那里只是废除了剥削,并不废除劳动。每个人的美好的生活必须建立在自己劳动的基础上,绝对不允许像剥削阶级那样自己不劳动,坐享其成,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把少数人的幸福建筑在绝大多数人的灾难上面。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第三个特点,乃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已是不受剥削的生产工作者间同志的合作和社会主义的互助关系。因为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人都是劳动者,那里由工人阶级和集体农民两个基本的友好阶级和劳动知识界所组成。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根本改变了,已不再是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那样剥削和被剥削、自私自利、你欺我诈、彼此倾轧、相互竞争、相互斗争的关系了。同时各民族的劳动者的自觉程度那时候也将普遍提高,大家都像同志一样在劳动中互助合作,先进者帮助落后者,落后者赶上先进者,求得共同进步,共同前进,先进者也将在大家推动下不断前进。

所以,斯大林指出:“这里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关系底特徵,乃是不受剥削的工作者们间同志的合作和社会主义的互助。”(注二)

第四、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高度的物质生产基础和技术基础上的社会。列宁曾指出:“社会主义的唯一物质基础,就是同时也能改造农业的大机器工业。”(注三)那时候,不但工业中艰巨和繁重的工作将机械化、以至于全面机械化和自动化、电气化,农业也要机械化,用现代最新式的机器来进行生产。因此,那时候社会主义生产将更加不断高涨,不断完善,生产出更加丰富而优良的生产品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更加美满,文化也不同提高,永远消灭一切贫困落后的现象。

为了要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因此社会主义社会里,国民经济有计划的、按比例的发展将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不论工业或农业,都要实行有计划的生产,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都要受国家所定的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的决定及指导。国民经济计划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国家的法律,具有人人必须遵守的指令性质。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包括工业、农业和其他一切国民经济部门的统一的有机体,一切不同的生产部门都必须严格地配合起来、联结起来,在国家统一的要求下进行生产,如果某一部门发生脱节和不协调现象,就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不能顺利地进行。因此国民经济计划的最重要任务,在于保证国民经济的一切部门都要按照一定比例而相应地发展,在于防止国民经济中不协调现象的发生。如果其一部门有不协调现象发生,就应及时采取一切措施来克服、消除这种现象,以便保证社会主义生产不断高涨不断完善,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同时,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将采取一切措施来巩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和它的绝对统治地位,杜绝资本主义成分复活的一切根源,保证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的完全独立自主,巩固自己的国防力量,并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去。因此,服从计划领导和坚决执行计划、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乃是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公民的具体而光荣的职责。

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大体就是如此。

那么,我国现时新民主主义社会怎样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呢?那就是要一步一步正确而彻底地执行毛主席所指示的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因为毛主席所指示的我国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目的就要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在我国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的改造,使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一步一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这就是要大大发展和扩大我国现时经济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并把一切非社会主义的经济一步一步地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把我国现时多种经济成分的经济制度,最后变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使社会主义经济由领导地位进到统治一切的地位。这也就是说:要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基础,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这也就是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底的实质和最终目标之所在。

但为要保证国家总路线的逐步实现,必须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进行许多艰巨复杂、做工作,通过几个国家建设的五年计划才能一步一步实现。我国从一九五三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就是有计划地实现总路线的一个重大步骤。因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就在于集中国家的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的比重稳步地增长。并在这总目标之下,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有步骤地促进农业和和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进,而且要在

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因此,每一个中国人民,就要为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建设的五年计划和它的各个年度计划而奋斗。在工厂、矿山、农业、企业和机关里,依靠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展开增产节约运动,为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所规定的生产计划或计划指标而奋斗,乃是中国人民保证国家总路线和总任务逐步实现的最具体最直接的任务。

同时,必须巩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我们的国家是由中国工人阶级和它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这一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保证把中国逐步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因为中国共产党自从它诞生和领导中国革命的第一天起,就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结合中国革命实践的认识,把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它的最终目标。并认定中国“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最后解放,只能在社会主义实现的时代,中国工人阶级必须为此最后目的而奋斗”。(注四)今天为实现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而斗争,也就是为了中国革命的最后目的,中国人民的最后解放而斗争。它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全体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最伟大最光荣的事业。但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改造,绝对不是任其自流所能成功的。它必须是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来进行的。而我们的国家就是设计计划并组织和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这一路践而斗争的基本力量。同时社会主义的改造事业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必须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经过许多艰巨复杂的斗争才能保证其实现的,因此它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巩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才能胜利完成这一任务。因为社会主义的改造是一个最深刻最广泛的革命,它触及每个阶级每一个人最直接最深刻的利益,特别是触及剥削阶级的根本利益,因此,社会的衰朽力量,和对社会主义心怀不满的反动分子,会在不同程度上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抵抗和反抗,而帝国主义和一切被推翻了的反革命势力也会乘机进行捣乱破坏,因此,为了克服和粉碎社会衰朽势力的抵抗、反杭和反革命势力的破坏,必须大大加强工人阶级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人阶级与农民联盟、即必须大大加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并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作用,以便保证国家总路线的逐步实现,并全面而彻底的实现。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了人民国家的严重的教育任务。他指出:“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使自己脱离内外反动派的影响……,改造自己从旧社会得来的坏习惯和坏思想,不使自己走入反动派指引的错误路上去,并继续前进,向着社会主新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发展。”(注五)因此我们在从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时,必须进行许多严重的教育任务。首先,必须对工人阶级进行系统深刻的共产主义教育工作,克服工人阶级队伍中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特别是那些新参加工人阶级队伍的工人群众中非工人阶级的思想意识。以便把工人阶级教育锻炼成为能够管理国家和企业的力量,以加强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并使每一个工人群众都能成为自觉的劳动者,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而斗争。其次必须对农民、手工业者进行细致深入的社会主义教育,使他们了解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逐渐克服他们小生产者所固有的因循散漫狭隘保守的习性,提高他们的自觉程度,并在国家典型示范、具体帮助下,自觉自愿地来参加社会主义的改造事业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再次,必须对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技术工程人员进行教育工作,克服他们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作风以及对社会主义的阶级偏见,以便吸收并团结他们更好地为国家建设事业而服务。

此外,必须对民族资产阶级分子和它们的代理人物进行适当的教育工作,使他们服从国家管理、国营经济的领导和工人群众的监督,接受国家对他们所经营企业的改造,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造性工作。此外,必须加紧学习苏联。因为我们在过渡时期所走的道路,正是苏联已经走过的道路,特别是苏联在一九二一——三六年间所走过的道路。苏联巳替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同时,我们现在也正是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帮助下建设我们的国家,特别是在苏联共产党、苏联政府和苏联人民长期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国际主义帮助下建设我们的国家的。苏联政府帮助我国新建的和改建的一百四十一项巨大工程,将为我国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打下稳固的基础。因此为了更好地接受苏联友谊的帮助,来建设我们的国家,为了顺利而迅速地实现我国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的合作化,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也为了使我们在建设中减少摸索过程,少走弯路,避免错误,帮助我国建设干部的迅速成长,必须热烈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加紧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学习苏联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学习苏联同志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工作精神、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这是今天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条件,也是保证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注一)斯大林:《在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与结论。》

(注二)斯大林:《联共(布)党史节四教程》,莫斯科版,一五九页。

(注三)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关于俄国共产党策略的报告大纲(草案)》《列宁文选》,第二卷,八八六页。

(注四)《中国工人》发刊词,《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七二一页。

(注五)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解放社版,十三—十四页。

猜你喜欢

工人阶级劳动国家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热爱劳动
把国家“租”出去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论马尔库塞的阶级一体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