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卫生战线上的一群青年

1949-08-17彭庆昭

中国青年 1949年12期
关键词:扎针农村卫生农妇

彭庆昭

华北防疫医疗队的队员都是青年,而且绝大多数是女青年,可是他们却在短短的时期内。就使农村里的,多少总还认为:“嘴上无毛,做事不牢”的老农民、老中医先生信服了。他们只要在一个村子里工作过五六天,(他们部是分开,一两个人去一个区、村工作)马上就成了那山片地方的名医,使那一片的中医先生感觉到不进步不行,诚心诚意的来找他们学习。口口声声叫他们做先生,叫得他们两颊绯红。这是甚么原故呢?是他们的技术特别出路?不!我们有些真正的专家,在农村里开医院,开得“门可罗雀”,若不是靠着几斤公粮,早就关门大吉。而我们这些青年同志,学助产、学简单的治病方法,多者两年,少者才三个月。但都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他们所以受到农民的欢迎,有两个原因:第一、他们有高度的政治品质,他们伺候病人,使农民们觉得比自己的儿女姊妹还要好。以致许多老农妇,非要认我们那些女青年做乾女儿不可。第二、他们初步的掌握了农民最欢迎的两种技术,一个是新法助产,一个是针灸治病法。

新法助产他们也没学多少,一般只学子接平常产,和普通的难产,但是这就解决大问题了。因为婴儿死亡放大的一个原因,是脐风病(又叫四六风),这种病是由于剪脐带的剪刀没有消毒的原故。此外,接产不消毒,产妇常得产后风,死亡的也很多。产妇的阴户和肛门之间的地方。叫做会阴),生孩子时容易撕破。撕破了也会引起很多别的妇科病。可是消毒并不是难办到的事,用简单的手法保护会阴,就能使它不致撕破,旧接产法除了不懂这些以外,还有许多不合适的手法,常把平常产弄成了难产(孩子生不下来),所以他们学会接平常产,就能为农妇们解决大问题。助产还只能受到一部份农妇的欢迎,唯有针灸才普遍的得到男女农民的欢迎,因为农民对于这种治病法很熟悉,它不用花钱卖药,治对了,见效很快,不对了,也不坏事,危险很少。并且它又比较好学习,因为它不依靠精确的诊断(诊断就是确定是什么病),而诊断是最难学好,学好了,还要设备完全,才能做得比较精确的程度,现在中国一般二、三流的医院里,就难谈到精确。世界上最好的医院,也难免治糊涂病。所以现在要求在农村里诊断精确然后治病,那就是“取消主义”。但是用药治病,诊断不精确,毛病比较大(除非开的是“米汤药方 ”)。针灸则有这个优点,就是用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肚子痛医肚子,不论你是哪种原因得的病,按着一定的地方(叫做穴位),用针刺下去,或用艾柱去烧一烧,一般的都能起些作用,有的能完全好了。有的减轻,有的好一个时候,当然也有无效的,相反的作用则一般的很少有,所以这些队员学两个月针灸,下去也治好了许多病,并且许多是“百药罔效”,卧床几年的慢性病,治死人的事,则一个也没有发生。

他们所以能叫中医信服,也由于针灸,中医的针灸先生,由于不知道针和扎针部位的消毒有时扎针以后一针眼化脓,他们一般又是用的粗钢针,刺的猛,拔的猛,非常疼痛还是小事,有时还会刺破血管,或是把病人刺晕了,这时他们又不知道救急,有些就把病人耽误死了,我们那些同志扎针就不然,她们学的方法是经过朱琏同志(华北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研究,适当改良了的,比如刺针时避免皮肤上神经的痛点,缓缓刺入,有时,小孩都可以不哭,用的又是很细的银针,刺的深浅也不按古书上死板的规定,穴位又按解剖学考证得比较正确,知道避开大血管等危险部位如此等等,就使针法的功效提高,而危险则消除到极小限度,所以针灸先生看了,不由得要跟着我们那些青年同志学习,当然,这又给我们那些同志一个好机会,去团结与改造中医。使他们成为农村防疫的一支力量。

现在他们在群众的热情熏淘下,正在忘饥忘渴的工作者,为建设新中国,“救命第一”的工作积累着经验,我想,一定还有不少的男女青年,愿意追上前去和我们那批青年,手携着手,献身于农村卫生运动的。

猜你喜欢

扎针农村卫生农妇
体检经历
高校学生团队发明扎针机器人
农妇卖了多少个鸡蛋
浅析《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民俗学
学会宽容
公司烧饭农妇意外坠亡是否认定工伤
农妇的理想
汉中五轮驱动推进农村卫生
农妇与主妇: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
农村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