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食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2024-05-15倪阳张上上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安全保障食品安全

倪阳 张上上

作者简介:倪阳(1985—),女,河北秦皇岛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药品。

通信作者:张上上(1985—),女,河北沧州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药品质量。E-mail:413806016@qq.com。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食品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粮食检测技术作为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在综述当前粮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研究粮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应用,探索粮食检测技术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升食品质量、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粮食检测技术;食品安全;安全保障

Grain Inspec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Safety Assurance

NI Yang, ZHANG Shangshang*

(Qinhuangdao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Center, Qinhuangdao 066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conditions for residents, peoples attention to food quality is increasing, and food safety issues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As a crucial part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system, grain inspection techn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food safety.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grain inspection technology,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grain inspection technology in food safety assurance, explores the shortcomings of grain inspection technology,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improving food quality and strengthening food safety management.

Keywords: grain testing technology; food safety; security measures

粮食的质量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粮食检测是粮食工作的重点,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对于粮食检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持续加大粮食检测工作的投入,优化和创新粮食检测技术等,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但是,我国粮食检测工作起步较晚,检测水平与發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利于我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提升粮食检测水平,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助力,对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

意义。

1 粮食检测技术概述

粮食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因此粮食质量检测十分重要。粮食质量检测是保障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需要合适的粮食检测技术作为技术支持。通过粮食质量检测技术,可以对粮食的营养成分、含水量、杂质等指标进行检测,确保粮食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消费者的期望,而粮食检测技术的科学性和多样性则能够提高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现阶段常用的粮食检测技术包括生物检测技术、物理检测技术和化学检测技术。

①生物检测技术主要针对粮食作物中农药残留等指标的检测。生物检测技术是对粮食进行随机挑选,对粮食中的农药数量进行生物物种检测试验[1],从而对影响粮食质量的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生物检测技术是一种定性检测方法,使用简便有效,不需要其他检测方法进行检测。②物理检测技术是使用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物理技术手段[2]对粮食质量进行检测。物理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检测数量较多、检测准确度高,但处理过程较为复杂,对于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是粮食质量安全检测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方法之一。③化学检测技术中技术项目指标极为多样,检测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其中同位素编辑法是最为常用的检测技术,其利用同位素的化学原理对农药残留等进行检测,通过同位素标记、射线追踪实现对检测对象的快速追踪,从而对不同类型的残留物进行有效检测。

2 粮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2.1 粮食产品质量控制与评价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粮食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营养价值及消费者满意度。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多种先进的检测方法,这些方法提升了对粮食产品进行评估和控制的能力[3]。①粮食质量评估应针对其营养组成进行精确分析。该过程涉及粮食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的测定。同时,粮食中水分含量的检测对于预防粮食变质和保持其品质同样关键。杂质和霉变检测也不可忽视,前者保障清洁度,后者有助于防止有害真菌毒素的形成。②生物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粮食种植阶段,能够有效确保农药残留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基因芯片允许对特定农药进行特异性检测,能准确量化残留水平[4]。③物理检测手段关注粮食的外观属性,例如大小、质地、颜色和形状,这些属性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以及粮食加工行业的标准。利用穗型分析仪等工具可以评估粒径分布;色差仪可针对粮食色泽进行评估,以反映新鲜度和加工水平。此外,测量硬度和密度等物理指标也是处理过程中的重要质量控制点。

2.2 致病菌检测

在农业生产与粮食加工中,致病菌污染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公众健康。为了有效检测和控制粮食中的致病菌,多种生物检测、物理检测和化学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检验病菌时,生物检测技术因其高灵敏度和精确性而备受关注[5]。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利用抗体与病原体特有抗原结合的特性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样本中抗原先与固定抗体结合,继而加入标记有酶的二抗体构成复合体。施加底物后,出现的颜色变化被光度计用以定量致病菌含量。此外,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也是一种高效手段,它通过扩增特定微生物的DNA序列,以实现快速和精确的病原体检测。物理检测方法,包括X光成像、红外扫描以及超声波探查,并非直接针对致病菌,但能揭示粮食构造的变化,有助于监测致病菌引起的异常[6]。利用X光成像,能够发现粮食中的异物或因致病菌导致的空隙和形态不规则;红外技术则通过探测粮食表面温度分布图,监测可能的感染区域;超声波利用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速率及其衰减情况来评估粮食内部结构状况;化学分析方法主要通过识别致病菌的代谢产物或其对粮食生化属性的影响;特定的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特殊物质或酶,这些可以通过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等技术进行识别。此外,通过检测粮食pH值的变化也能间接发现细菌的存在,细菌在繁殖时可能会产生酸或消耗营养,影响粮食的酸碱度[7]。粮食中的营养成分,如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等的非正常变化,也能提示粮食可能受到致病菌污染。

2.3 真伪鉴别

粮食检测技术在真伪鉴别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主打是纯天然食品的食品生产企业越来越多,市场上食品来源多种多样,形成了不同的营销标签,如“有机”“非转基因”“无添加”等,这些标签意在说明其质量安全[8]。消费者无法通过肉眼观察辨别其真假,而食品检测技术可作为真伪鉴别的有效手段。粮食质量检测技术涵盖了基础的物理和化学测试,以及分子生物学分析等多种方法。这些技术能够从多个维度评估食品,例如通过检测营养成分,判断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9]。天然有机食品的营养组成通常较为平衡,而人工制造的食品则可能为了增强口感、延长保质期、降低成本而添加多种添加剂,从而改变其营养成分的自然平衡。水分检测是另一项重要的测试,高水分含量可能意味着食品更容易受到病原菌污染。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会通过脱水或添加防腐剂等方式降低水分含量,以此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通过水分检测,可以初步判断食品是否经过一系列处理。杂质和霉变的检测也至关重要,它们能揭示食品在生长、加工、储存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和品质情况[10]。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为了控制害虫和提高产量,农药的使用较为普遍,生物检测技术则是评估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重要手段。

3 粮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挑战和机遇

3.1 技术方面

为实现对粮食中病原菌的精确测定,高灵敏度的检测仪器必不可少。现有技术在检测低浓度病原体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急需开发更为高效的检测方法。此外,在处理食品安全事故时,迅速识别受污染粮食批次等至关重要,但传统的检测技术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到结果,无法满足紧急情况下的使用要求。纳米技术的出现为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开辟了新途径,分子诊断技术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等在檢测病原体的遗传物质方面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11]。

3.2 法律规范方面

法律规范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虽然各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规范粮食检测,但由于相关人员执行不力,依然存在一些违法行为。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且提高法规的执行力度,以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障。立法方面需要持续适应不断发展的粮食生产与加工技术,及时更新检测标准,进行科学评估[12]。同时,由于粮食检测技术融合了多学科知识,标准制定必须基于跨学科的协同作用,以保证标准的科学合理性。

3.3 跨国合作方面

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粮食检测不再只是一个国家的问题,需要全球各国共同面对。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所制定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卫生标准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增加了跨国检测工作的难度[13]。但是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跨国合作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许多问题,如跨国合作中能够实现资源与相关技术的共享互补,同时也能逐渐推动相关检测标准的统一,这对今后检测工作的开展来说是重大的发展机遇。

4 结语

粮食检测技术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以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因时因地改进粮食检测技术。未来,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可以进一步优化粮食检测技术,使检测方法朝着高效化、检验设备朝着智能化、检测距离朝着远程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明明,张园,张梦雅,等.粮食质量检测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食品界,2023(9):110-112.

[2]赵海英.粮食检测技术与质量安全研究[J].现代食品,2023,29(8):71-73.

[3]章映红.粮油食品质量检测中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食品,2023(20):95-97.

[4]刘丽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J].食品界,2023(4):62-64.

[5]柳辉.快速检测技术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模式研究[J].现代食品,2023,29(5):113-115.

[6]公大鹏.快速检测技术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应用[J].南北桥,2023(4):178-180.

[7]王翠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J].现代食品,2023,29(2):176-178.

[8]郭瑞,叶金,何若铭,等.粮食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产品性能评价与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2023,38(4):24-33.

[9]刘以晴,黄亚伟,王小庆,等.粮食中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粮食与饲料工业,2023(2):66-71.

[10]何青叶.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工业,2023(1):66-67.

[11]马世岷,范春春,王冬玲,等.探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2023(10):65-67.

[12]张晓梅.分析粮油检验工作及检验技术的运用[J].黑龙江粮食,2022(12):50-52.

[13]程宇.基于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J]. 信息周刊,2019(35):144.

猜你喜欢

安全保障食品安全
事业单位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策略
凭证价值视角下的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研究
旅游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
浅谈高校安全稳定保障体系的构建
市场经济下食品安全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新媒体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特点和作用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大数据时代的微信安全文化建构
浅析机车乘务员超劳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