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经的“天路”,如今的“征途”

2024-05-10骆珈

出版参考 2024年4期
关键词:飞舟天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骆珈

翱翔天际,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怀揣的梦想。这一壮丽的愿望如今已然实现,其中凝聚着几代人的智慧、血汗和不屈的精神。从明朝万户拿着风筝将火箭绑在椅子上发射、到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再到现代的喷气式飞机和太空飞船……人类在飞天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一、载人航天二十年,神舟的故事从这里启程

2023年,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来说是重要的一年。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9时34分,驾乘“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三名航天员成功入驻中国空间站。

这是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第30次飞行任务,也是第12次载人飞行任务,为“神舟五号”首次载人发射成功二十周年写下了完美的续集。

回顾过往历史,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出舱行走到交会对接,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巡天……中国载人航天书写了自立自强、创新超越的辉煌历史,“神舟”飞天的壮美航迹永远镌刻在浩瀚天地之间。

为纪念中国载人航天发射20周年,用文学记录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浙江教育出版社2023年11月出版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天路飞舟》。载人航天二十载,背后是多个航天系统打破隔阂通力合作,是无数大人物和小人物夜以继日地流血流泪流汗的支持和付出——《天路飞舟》讲述的就是这些故事。作者崔吉俊曾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工程总设计师。他参与组织、指挥“神舟一号”至“神舟十号”飞船发射任务全过程,曾获得载人航天工程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载人航天突出贡献奖、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奖和中国航天基金奖等奖项。

这位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无到有、中国人从进入太空到进驻太空的伟大历程的崔吉俊将军,将在《天路飞舟》中带领我们走进“神舟”飞船发射的日日夜夜,揭秘载人航天背后的汗水与感动,翻开那段辉煌的篇章。

不局限于新闻媒体的报道,长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线工作的崔吉俊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揭开载人航天工程的神秘面纱,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娓娓道来。为了尽可能还原真实场景,作者以多年来的工作笔记为主线,从中摘录出真实的事件与对话,还特别采访了许多当年一同工作的老同事、科学家、技术人员。细致入微的场景描写和真情实感的对话,使得本书具有无可比拟的临场感和真实感,在航天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

除此之外,身为一线科学家,崔吉俊还在作品中加入了对载人航天飞船、火箭、发射场等系统的详实科普。为了增加可读性,作者使用简洁轻快的语言、以案例相佐,将其中的科学知识、工作报告写得生动有趣,将艰深的专业知识融入了人物故事里。

二、戈壁上的中国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天路上的所有故事都从这里开始。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基地,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这是我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也是目前我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承担返回式卫星和载人航天工程等发射任务。20世纪50年代末,10万大军开进戈壁深处,建设、研发、不辞辛劳,在这片荒芜之地开辟出孕育奇迹的摇篮。

这里发射过我国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

如今我国已在航天领域树立起一块又一块里程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代表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先进水平,中国航天人自立自强的不屈精神、创新超越的辉煌历史也在宇宙间闪耀。而这一切,都起源自那片戈壁荒漠,那支顽强坚毅的队伍,那种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

回到1999年,《天路飞舟》细致入微地为我们讲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背后的故事:航天城几十年来的建设与发展,从荒芜破败到生机勃勃;普通发射战士用挫折和胜利书写的精彩人生,有血有泪,有笑有爱;杨利伟等航天员们飞天的奇迹和闪光的青春……

这些故事在崔吉俊笔下被精巧地串联在一起,将航天城数十年来的发展全景式铺开,有广度也有深度,从基础设施更新到航天技术创新,再到团队精神作风建设,无一不体现中国航天技术发展之快速、崛起之高度,可谓是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

三、成功发射背后的血与泪——差错零容忍

航天发射的历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一个微小的故障都有可能导致发射彻底失败。作為最复杂的工业产品之一,航天系统的数百万个零件都至关重要,相互关联。我们看到的圆满结果,其实充满了跌宕起伏,坎坷艰险的过程鲜为人知。《天路飞舟》将崔吉俊亲历的那些挫折和失误展现在读者眼前——

“神舟三号”飞船发射任务准备期间,只是因为装元器件的纸盒上有未干透的糨糊,导致元器件失效;同时,在“神舟一号”和“神舟二号”中都运作良好的插座,却因为工厂出现批次性质量问题,77只插座必须全部重新设计和生产。

一次次惊险的差错,都靠着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日夜排查、反复试验,最终化险为夷。这些惊险的波折,甚至铭刻在了发射场的石碑上,时时刻刻为航天人敲响警钟。他们吃一堑长一智,总结和归纳了航天产品研制和试验工作技术问题归零的五条标准: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航天人付出了昂贵且沉重的代价,再用果敢和担当把飞船送上天。

防止事故和差错是航天发射永恒的主题,杜绝事故和差错是航天人努力奋斗的目标。一次又一次严密的检查、演练,一个又一个果敢、心细的战士,一场又一场汗水、血泪的教训,最终换来“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

四、奋斗的人、英勇的人、无畏的人——中国航天人

无论是日渐生机盎然的航天城,还是巍峨耸立的火箭,都离不开人的身影。的确,一个个人的故事汇成了篇章,一个个人的汗水铸成了航天城,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人的历史。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进取”。16字的东风精神,凝聚着大漠戈壁的冷月和朔风,凝聚着百万人默默无闻的劳作,凝聚着几代东风人的血汗与青春。

“神舟二号”刚入场准备发射前不久,正值一年一度老兵退伍的日子。205名老兵联名请战推迟退伍,一定要亲手把“神舟二号”送上天;“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两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之际,老一辈航天发射战线代表人物回到发射中心,重走当年奋斗的足迹,欣慰地看到年轻人们传承了航天精神;杨利伟代表13亿中国人叩开宇宙的大门,王亚平在太空为6000万中小学生授课……

崔吉俊笔下的故事,情节生动、扣人心弦,其中无论大人物或小人物,个个形象饱满,神采奕奕。无论发射任务多么紧张、繁重、艰难,这些航天人们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热情和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万众一心,迎接挑战、创造辉煌。

航天精神不仅贯穿《天路飞舟》全书,将几代航天人连结在一起,更是将艰深的航天科技和千千万万的学生联系在了一起。孩子们把祝福送上太空,航天员把实验的收获带回大地,点燃大众对太空的好奇和热情。

每一次太空之旅归来,都是下一次任务的开端,每一代航天人,都滋养着下一代的航天梦。只有接续奋斗,方能再写华章。在“神舟”飞船上,我们把讲堂搬上“天宫”;在《天路飞舟》里,我们把航天的种子洒向读者的心田。

(作者单位系浙江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飞舟天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河道繁忙
成功发射
快舟十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成功发射
遥感三十四号02星成功发射
神奇的天路
天路好油把关人
水库飞舟
孙悦:患难与共的幸福最长久
高原天路凝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