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蛭芎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2024-04-30苏志霞温春丽宋丽娟刘毅付璐马存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5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

苏志霞 温春丽 宋丽娟 刘毅 付璐 马存根

摘要 目的:观察蛭芎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资料,分为西医组和蛭芎组,各60例。观察两组治疗14 d后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90 d时电话随访,评价两组相关量表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66例)和预后不良组(54例),分析入院生化指标与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因素。结果:治疗14 d后和随访90 d后,两组NIHSS和B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01),且蛭芎组NIHSS评分低于西医组(P<0.05);随访90 d后,BI和mRS评分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和随访90 d后,蛭芎组总有效率均高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mRS评分低于预后不良组(P<0.001),且预后良好组里蛭芎组mRS评分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联合蛭芎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病人总有效率,降低NIHSS评分,提高恢复期BI评分,改善预后,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LR、hs-CRP、D-D和LDL-C等炎性指标有关。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蛭芎胶囊;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炎性指标

doi:10.12102/j.issn.1672-1349.2024.05.031

基金項目 山西省卫健委医学科技领军团队基金资助项目(No.2020TD05)

作者单位 1.山西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多发性硬化益气活血重点研究室,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山西晋中  030619);2.山西省人民医院(太原  030012)

通讯作者 刘毅,E-mail:13834681049@163.com;宋丽娟,E-mail:slj_0354@126.com

引用信息 苏志霞,温春丽,宋丽娟,等.蛭芎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5):929-933.

急性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我国是脑卒中发病风险较高的国家,40岁以上患此病的人数约1 242万例,每年新发生脑卒中约300万例,死亡率约为36.67%[1]。动脉粥样硬化参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全过程[2],同时加剧脑缺血炎症反应。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炎症级联反应中炎性细胞向脑缺血区的浸润是关键步骤,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易加重病情,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增加预后不良的风险[3]。本研究对120例采取中西医结合强化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蛭芎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生物学指标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房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资料。符合相关标准且病例资料完整的病人120例,依据治疗药物分为蛭芎组和西医组,各60例。蛭芎组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37~75(59.9±8.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5(2.2±1.0)d;住院时间12~15(13.4±1.0)d。西医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39~75(61.7±8.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5(2.3±1.2)d;住院时间10~15(13.4±0.7)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中筛选、回顾病史资料、电话随访和统计分析均由2名医师共同完成。本研究经山西省人民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编号:(2021)省医科伦审字第482号。所有病人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1.1.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4]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1.1.2 纳入标准

住院资料完善;符合诊断标准;发病时间≤7 d;急性脑梗死分型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15分;年龄35~75岁。

1.1.3 排除标准

伴有严重内脏器官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疾患;既往有脑梗死病史且遗留肢体活动不利等后遗症;因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卒中病人;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所有病人均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4]给予急性脑梗死基础治疗方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J20171021,口服,每日1次,每次100 mg),调脂稳斑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20193143,口服,每晚1次,每次20 mg),改善脑血循环药物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输注,每次25 mg,每日2次,间隔6 h,输注时间>50 min,国药准字:H20100041)及营养神经、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蛭芎组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方案上加用蛭芎胶囊(国药准字:Z20163104),口服,每日3次,每次0.8 g。两组均治疗14 d、90 d后进行电话随访。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5]评定病人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评分和治疗疗效。疗效评定采用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参照《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8》[6]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标准,评价预后情况并分组,其中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66例,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54例。

1.4 观察指标

蛭芎组与西医组相关量表评分和临床疗效;不同预后组mRS评分和生化指标。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慢性病、出入院时间、发病时间;生化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尿酸(UA)和血细胞沉降率(ESR)。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性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性分布的定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定性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两组不同时间NIHSS评分、BI评分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使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蛭芎组和西医组NIHSS、BI和mRS评分比较

NIHSS评分随时间递增而逐渐降低(P<0.001),组间和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01);BI评分随时间递增而逐渐增高(P<0.001),组间和时间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治疗14 d后和随访90 d后,两组NIHSS和B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01),且蛭芎组NIHSS评分低于西医组(P<0.05);随访90 d后,BI和mRS评分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蛭芎组和西医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4 d后和随访90 d后,蛭芎组总有效率均高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不同预后组mRS评分比较

预后良好组mRS评分低于预后不良组(P<0.001),且蛭芎良好组mRS评分优于西医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 不同预后组生化指标比较

预后良好组NLR、hs-CRPP、D-D和LDL-C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4。

2.5 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NLR、D-D、hs-CRP和LDL-C为自变量,以预后是否良好为因变量(预后情况依据mRS评分评估,预后良好为结局指标的高水平,预后不良为结局指标的低水平),赋值情况见表5。结果显示:NLR、D-D、hs-CRP和LDL-C均是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详见表6。

2.6 绘制NLR、hs-CRP、D-D和LDL-C预测预后的临床价值

N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8,截断值为3.23,敏感度77.8%,特异度71.2%;hs-CRP的AUC为0.888,截断值为0.96 mg/L时,敏感度88.9%,特异度80.3%;D-D的AUC为0.842,截断值为109 ng/mL,敏感度84.2%,特異度78.8%;LDL-C的AUC为0.796,截断值为2.78 mmol/L时,敏感度72.2%,特异度83.3%。详见图1。

3 讨 论

蛭芎胶囊广泛应用于血瘀型中风恢复期和脑动脉硬化症等疾病的治疗。李佳[7]研究显示,蛭芎胶囊可显著改善脑动脉硬化模型大鼠血液流动性,延长凝血酶原时间,降低血清LDL-C水平,达到抗血栓和抑制脑动脉硬化的目的。李涛等[8]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经蛭芎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周后,可有效调节病人血清内源性收缩肽(内皮素-1)和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水平,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液高凝状态,从而阻止血栓形成,临床有效率为94.5%。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病人经蛭芎胶囊联合常规西医治疗8周后显示,侧支循环开放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代偿有效率为85.0%,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9]。然而,蛭芎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是否涉及其他病理生理过程对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改善病人预后至关重要。

NLR作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其经济低廉、检测便捷的优势价值得到医学界的认可。相关研究表明,NLR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NLR呈正相关(r=0.087,P=0.034)[10-11]。hs-CRP是预测急性脑梗死病人预后结果的有效生物学指标[12]。高血压、高脂血症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越来越倾向于青年人。一项有关人口区域(亚洲、欧洲或北美洲)18~45岁成年人的纵向队列研究发现,收缩压>120 mmHg、舒张压>80 mmHg与心血管事件、冠心病和中风的风险增加相关[13]。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积极控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有效调节NLR、hs-CRP等生物学指标,可减轻炎症反应对疾病带来的伤害,最大限度使病人获益。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蛭芎胶囊治疗可降低NIHSS评分,提高总疗效率,提高恢复期BI评分,改善预后。NLR、D-D、hs-CRP和LDL-C是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危险因素;预后良好组NLR、D-D、hs-CRP和LDL-C均低于预后不良组。蛭芎胶囊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疗效和预后方面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NLR、hs-CRP、D-D和LDL-C等炎性指标实现的。本研究中NIHSS评分经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后结果显示,NIHSS评分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P<0.001),组间和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01),主效应结果(NIHSS,F组间=1.452,P组间=0.231)将无法精准地反映处理因素的真实效应,因此各时间处理因素的效应更具有意义,结果显示,治疗14 d后、随访90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01),且蛭芎组低于西医组(P<0.05)。BI评分经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BI评分整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和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BI评分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P<0.001),进一步分析了两组不同测量时间BI评分结果显示,治疗14 d后、随访90 d后,两组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01),随访90 d后,蛭芎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时蛭芎组与西医组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与以下因素有关:1)样本量有限,与文献中观察时间不一致。2)BI评分敏感度差于NIHSS评分,其评价功能的精细度略显不够,今后可选择相对敏感高的改良BI指数评分(MBI)或功能独立性测量(FIM)。国内一项基于数据挖掘研究生成的转换表,可较好地将FIM功能与MBI分数进行转换,其有效性值得肯定,此转换表将极大提高脑卒中临床研究的可靠性[14]。3)电话随访虽简单、经济、方便,但其精准度欠佳,今后应结合微信视频回访弥补不足。相关研究表明,出院后电话随访为病人普遍认同。脑卒中相关研究如CHANCE系列研究均普遍采用90 d电话随访进行,此种随访方式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可[15]。因此,本研究中电话随访是对病人的神经功能、预后转归完成评估,满足本研究需求。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不同预后组Lp-PLA2、UA和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16-20]:研究样本量有限;所选样本病情程度相对单一;单独预测病情严重程度或预后效能较低,通常需联合其他指标,如C反应蛋白,进行全面地预测和评估;个体化差异性较大,如在高胆固醇血症病人血浆Lp-PLA2活性较高;UA在诊断代谢性疾病的研究中敏感度凸显,无法确定其在炎性疾病中的独立作用;ESR在诊断骨科疾病时,敏感度较高;与文献纳入病例地域、种族等因素不同。今后需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纳入重症病人及配合基础研究彌补不足。蛭芎胶囊可能存在的毒副作用有过敏、出血等,与水蛭的成分是蛋白质存在异体性、药性“有小毒”有关[21]。目前研究多侧重于临床疗效和预后恢复方面,关于药物副作用方面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中接受蛭芎胶囊治疗的病人在住院期间未出现与上述因素相关的不良反应。虽然回顾病史资料和随访过程中病人无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但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相互作用机制复杂多变,因此今后需加强对药物相互作用机制和用药不良反应方面的研究[22],从多角度客观评价蛭芎胶囊治疗的价值。

综上所述,蛭芎胶囊可提高急性脑梗死病人总有效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恢复期日常生活能力和改善预后,对今后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长程管理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委员会.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21,36(6):521-545.

[2] 樊泽新,刘广志.缺血性卒中免疫学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2,22(1):46-53.

[3] 张江,苑杰.大健康视角下缺血性卒中的全程管理——《缺血性卒中一二级预防指南》解读[J].慢性病学杂志,2022,23(1):1-3.

[4] 彭斌,刘鸣,崔丽英.与时俱进的新指南——《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解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57-659.

[5] 佚名.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6] 高长玉,吴成翰,赵建国,等.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8(2):136-144.

[7] 李佳.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蛭芎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作用及机制[D].太原: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2020.

[8] 李涛,许自强,尤书德.蛭芎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7):1390-1393.

[9] 翟飞鹏,孙雅轩,蔚洪恩,等.蛭芎胶囊对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病人侧支循环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8):1246-1248.

[10] LI X,LI J,WU G D.Relationship of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with carotid plaque vulnerability and occurrence of vulnerable carotid plaqu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Bio 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1,2021:6894623.

[11] 张芯蕾,张顺清,张亚玲,等.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22,17(3):272-277.

[12] MATSUO R,AGO T,JUN H T,et al.Plasma C-reactive protein and clinical outcomes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PLoS One,2016,11(6):e0156790.

[13] LUO D L,CHENG Y J,ZHANG H F,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long term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young adults: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MJ,2020,370:m3222.

[14] 黄力恒,黄锦文,吴显波.使用数据挖掘方法将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运动分数转换至改良巴氏指数分数[J].康复学报,2021,31(5):365-371.

[15] 潘海燕,董美媛,范力明,等.血栓高风险患者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知现状及随访需求的调查分析[J].心电与循环,2022,41(3):254-257.

[16] MATTINA A,ROSENBAUM D,BITTAR R,et al.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activity is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definite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compared with other forms of hypercholesterolemia[J].Nutrition,Metabolism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2018,28(5):517-523.

[17] LU J,DALBETH N,YIN H Y,et al.Mouse models for human hyperuricaemia:a critical review[J].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2019,15(7):413-426.

[18] FEST J,RUITER R,MOOIJAART S P,et al.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marker for mortality:a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J].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2019,285(3):341-348.

[19] SANTOSO A,HERIANSYAH T,ROHMAN M S.Phospholipase A2 is an inflammatory predictor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is there any spacious room to prove the causation?[J].Current Cardiology Reviews,2020,16(1):3-10.

[20] 赵晶晶,张鹏,周湧,等.中国南部地区表观健康人群Lp-PLA2水平分布及其与LDL-C、hs-CRP的相关性分析[J].检验医学,2021,36(12):1222-1228.

[21] 张梦帆,麻玉成,琚玮,等.水蛭及其复方制剂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41(1):119-123.

[22] 廖星,胡瑞学,陈薇,等.中医禁忌学对中药安全性评价的启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10):814-824.

(收稿日期:2022-11-09)

(本文编辑薛妮)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能力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