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艺术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2024-04-29徐晓文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

教育 2024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目标情境

徐晓文 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

大单元教学策略是一种结构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是单元教材中某一单元的呈现,也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依据课程标准对多套、多本教材的相关知识、技能要求、实践活动进行重组,形成新的单元。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认为:大单元是一种学习单位,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学习实践、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因此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微课程。或者说,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指向素养的、相对独立的、体现完整教学过程的课程细胞。

一、大单元教学策略的实施价值

在学科教学中,大单元教学成为落实学科大概念的实践范本。《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首次提出“大概念教学”,要求学科教学打破传统的单元教学而倡导大单元教学。2022 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也明确提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

大单元教学策略将一段时间内的课程或多本课本相关联的内容编排进一个新的、大的单元,通过更大的范围介绍有关某一个主题的信息,将其中不同的主题分成更小的素材。这样的教学策略主要通过对传统教学的目标、内容、程序进行重构,让学生能够将学习经验统整性,课程内容结构化,教学程序逆向性,学习成果生活化。

在新课标理念下,大单元教学强调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应用,而非单一的记忆或应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和跨学科的知识迁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更多的信息,并将学习的内容进行联系,建立全面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知识整合能力,更好地完成课本内容的覆盖;同时,它以学生的素养发展为目标,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在课程中体验材料、参与活动、加强思想和实践等学习方式,以有效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习兴趣和应对未来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向关联结构和抽象扩展结构发展,进而实现高中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探索

(一)注重目标制定,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大单元教学目标是对教学主题的进一步深化,是开展单元教学的基本前提,也是每一节课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的参考标准。在设定大单元教学目标时,应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确保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达成性。同时,应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和提升贯穿于整个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之中。

以上海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艺术》选择性必修2《音乐情境表演》第四单元绚丽舞台为例。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从音乐情境表演的角度,欣赏、排演中外经典音乐剧目,通过模拟和创意表现剧情发展、形象塑造、场景意境等,获得剧情人物的思想情感体验。基于课本的四课时关键词“中国歌剧”“音乐表达”“视觉表现”“舞台体验”,在2022 年空中课堂拍摄项目中,教学设计以“自拟主题的创意表达”为大单元情境目标贯穿整个大单元教学。而基于核心素养和课堂主教材内容,“单元教学目标”、第二课“多元融合 音乐表达”和第四课“精彩纷呈 舞台体验”的教学目标设计呈现见表1。

表1

在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进行艺术教学时,大单元教学目标与每一课教学目标需要相互衔接、贯通和指导。教师也应综合考虑教学目标与方法,而非仅仅侧重某一个领域。单元的划分、课时内容的安排等各个环节都应以核心素养为指标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务必紧扣目标,明确手法,以科学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二)重组教材内容,促进教学创新多样

自新课程、新教材应用以来,高中艺术(音乐)学科有着丰富的教材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艺术》教科书必修4 本、选择性必修5 本;上海音乐出版社普通高中《音乐》教科书必修6 本、选择性必修6 本。这21 本教材给予了每一位高中艺术教师更多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思路。教师应对这些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系统研究、灵活运用和充实积累,以突显“以教材引领教学,以教学为主导”而非单纯“教导教材”的特质。

同时,艺术学科本就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艺术教材的组织安排和教学内容的整合上,也需要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融合,不受限于教科书上的内容,而是要充分利用大单元的特性,结合教学的逻辑、规律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对每一个教学单元进行灵活的重组和整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艺术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审美素养。

在重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自己对艺术主题的理解融入自己的实践经验之中,以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以上海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必修1《音乐鉴赏》为例,它作为高中音乐必修的一门课程,每一单元根据音乐风格、主题和类型进行了分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打破原有的八个单元的顺序,也可加入其他必修书目知识内容进行重新组织。例如,必修1《音乐鉴赏》中第三单元第一节《源远流长的歌》以蒙古族长调为主教材,可以与必修2《歌唱》第三单元第二节《特殊人声》中的呼麦演唱知识相连接,也可以与必修5《音乐与舞蹈》第一单元第二节《温婉与热烈并存的少数民族舞蹈》相连接,将蒙古族歌舞艺术形式一同进行综合知识教授,歌舞相随,提升课题丰富度,加强知识联系度。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种分类并非一成不变,而应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总的来说,对于大单元的划分,教师必须做好内部的逻辑联系工作,不能盲目地对每个单元进行简单分类,也不能只根据个人兴趣进行划分,相反,应以更好的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快地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为前提,确保教学的高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

(三)设计情境任务,引导学生沉浸参与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教学中,采用大单元教学策略,设计情境任务成为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方式。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情境,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举例而言,如果我们选择以古典音乐时期为主题,那么可以设计一个情境任务:学生以小组形式扮演古典音乐时期的著名作曲家,通过研究他们的生平、创作风格以及代表作品,进行现场模拟访谈或展示。这样的任务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古典音乐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音乐特点,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场音乐会,邀请学生自主选择演奏乐器或合唱,呈现音乐才华。通过参与演出,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升演奏技巧,培养音乐表达能力,并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同时,这也是一个锻炼团队协作和组织能力的绝佳机会。

如以世界音乐文化交流为主题,可以设计情境任务:学生分组进行一场模拟的世界音乐节活动,每个小组代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音乐文化,通过展示传统乐器、演奏特色曲目等方式,展现各个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风貌。通过这样的任务,学生能够加深对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了解,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策略,积极设计情境任务,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更丰富的音乐体验,提升学习成果和素养水平。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他们的音乐学习之旅增色不少。

(四)完善评价体系,加强教学评估反思

大单元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沉浸参与和多元呈现,而评价体系作为教学有效性和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成为大单元教学策略重要的一环。

评价体系应以学生为中心,明确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非单纯地对学生进行分类和筛选。评价应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反馈和建议。同时,针对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和本单元重点内容,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

同样以上海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艺术》选择性必修2《音乐情境表演》第四单元绚丽舞台为例。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评价指标可以分为“单元作业评价(见表2)”“单元整体学习评价(见表3)”。

表2 单元作业评价标准

表3 单元整体学习评价标准

单元评价目标:

1.理解音乐戏剧作品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性、民族特点的艺术风格,并运用积累的艺术知识技能与文化积淀,模拟和创意表现主题。

2.能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确定音乐情境表演人文主题的项目任务,运用以音乐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综合性艺术创意表达主题。

3.能运用多种手段进行音乐短剧创编,进行情境化集体表演,自主组织音乐活动。

评价时,应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也可以加入书面测试、口头表达、作品评定、小组讨论、自我评价等,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应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大单元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通过目标制定、教材重组、情境创设、评价完善,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促进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这一教学模式也为教师提供了更灵活和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完成艺术教育的使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艺术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也在不断提高。多元与个性结合、古典与创新碰撞,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相信艺术教育将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策略也将成为未来艺术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目标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们的目标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