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有情调的生活(散文二则)

2024-04-27宋宜典

雨露风 2024年2期
关键词:枯木情调不争

宋宜典

过有情调的生活

无论风暴将我带往何处,我都将以主人的身份上岸。

——贺拉斯

曾读戴望舒之诗《夜坐听风 昼眠听雨》,悟得天如何缺,地如何老,感叹于他的生活态度,惊叹于他的从容。但反观我们如今的生活——追逐功利、日复一日地逃避,直到一切逝去,这样狼狈的我们必须改变!

为何不尝试去增添生活的情调呢?

隐居于瓦尔登湖的梭罗,让自己融入自然之中,自然如同他的恋人般与他亲密无间,这不正是生活情调的体现吗?欣赏飞鸟划过的天空,好奇一滴露珠在水中荡漾起的波纹,落日余晖在一握之间散去。时光无言,融入自然的梭罗却不觉得孤寂。拥抱自然,感受自然,心便会游于天地之间而无所束缚,只因道法自然。

生活的情调往往能使人蜕变,纵使人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悲伤与无情;过有情调的生活,能够使你坚强地走出悲观的荫翳。

伟大的诗人、童话家宫泽贤治,经历了妹妹的死亡之后,并没有就此放弃生活,他更加醉心于诗歌与童话的世界之中,如此才有了他寄托于《夜莺之星》的那份热忱,有了《心象素描》的一笔一画。

我真诚地希望我们能够更接近生活,去感受生活的情调。像张岱那样,虽然视繁华靡丽为过眼云烟,却仍沉醉于美好的回憶;一定要像爱美丽那样,在生活中成就他人的情调,最终成就自己。

情调不是生活赋予的,而是我们赋予生活的。活出自我才是活出真正的情调,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所说:“做你自己吧,只因别人都做过了。”

始于自然 终于自然

海纳百川,而川流终归于海;万木成林,而木始之于林。自然之道,乃万物始于其而终于其。

老聃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为道所孕育,而道便存在于自然之中。自然周而复始,道也循环,生生不息,源源不绝。

老聃视水为至善,可见道在其中。为何?其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水以自然之理而或静或动,外力动其形,它便顺其自然。不论何物纳之,它便顺其意,若是以力施之,它便顺其而动。水始于自然,也道出了自然。

始于自然是为善,终于自然者亦复如是。

林中枯木,生机尽失。风可摧之,雨可倒之,但唯此树失其生机,何以论林失之生机?树倒下了,但枯萎之中却蕴藏着生命的磅礴之力,殊不知,此树一倒,便为林中更多的树带来了生机。若无枯木,又何来森罗万象的震撼?木终于自然,也道出了自然。

一握之沙,握住了沙,却从指缝中悄悄消逝,在毫无察觉中散落、飘零,沙在其终于自然中划出了一道美得惊心动魄的弧度——顺应自然的美,被归于尘土的沙挥洒得淋漓尽致。

茂盛、枯萎皆为自然,而茂盛始于自然,枯萎终于自然。“谷神不死”者,乃是自然循环往复的真正原因。由此观之,茂盛与枯萎都是循环中不可或缺的,孰优孰劣,却是不存在于其中的。但此两者却都终将成为过去,成为自然碑文中不起眼的一行。但在它们终于自然之时,新的茂盛与枯萎,也开始在自然中循环。

此之谓:道法自然。

猜你喜欢

枯木情调不争
“枯木龙吟”琴
张之洞的“三不争”
枯木
艾草
枯木
枯木
情调是生活之花
别有情趣的夏天
不争的函谷古道
不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