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功能矫治在儿童正畸治疗中的效果及对面型变化、牙列排列的影响

2024-04-27赵亚青

医学美学美容 2024年6期
关键词:正畸

赵亚青

[摘 要]目的 探讨早期功能矫治应用于儿童正畸治疗中的效果及对面型变化、牙列排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2月-2023年5月黄骅市中医医院口腔科接受正畸治疗的儿童5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29例。常规组应用无肌功能训练矫治,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早期功能矫治,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面型变化和牙列排列状况、治疗效果满意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常规组的82.76%(P<0.05);试验组治疗后上中牙的凹距、倾角、SNA角、SNB角、ANB角、LI-NB角、UI-NA角、NP-FH角、ANS-Me高度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儿童正畸治疗期间予以早期功能矫治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调整儿童面型与牙列排列状况,且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 正畸;早期功能矫治;面型变化;牙列排列

[中图分类号] R7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949(2024)06-0009-04

Effect of Early Functional Correction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 of Children and its Effect on Facial Shape Change and Dentition Arrangement

ZHAO Ya-qing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Huanghua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anghua 061100, Hebei,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functional correction on orthodontic treatment in children and its effect on facial shape change and dentition arrang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58 children who received orthodontic treatment i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Huanghua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February 2022 to May 2023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29 children in each group.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on-muscle function train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arly functional corre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treatment effect, facial changes and dentition arrangement, and treatment effect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6.55%, which was higher than 82.76%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concave distance, inclination angle, SNA angle, SNB angle, ANB angle, LI-NB angle, UI-NA angle, NP-FH angle and ANS-Me height of upper and middle teeth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reatment effec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early functional correction dur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 in children is good, which can effectively adjust the facial shape and dentition arrangement of children, and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are more satisfied with the treatment.

[Key words] Orthodontics; Early functional correction; Facial changes; Dentition arrangement

隨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观需求的增加,儿童正畸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1]。正畸不仅涉及牙齿排列的美观问题,更关乎口腔健康和面型的和谐,对于儿童成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2]。因骨骼和牙齿存在着极大的可塑性,通过早期的干预和矫治,可以有效预防和纠正口腔畸形,促进面部和谐发展。传统的正畸治疗往往侧重于使用固定或可摘装置进行机械性矫正,忽视了肌功能训练对于改善牙齿排列和面型发展的重要性[3]。近年来早期功能矫治的概念逐渐被引入儿童正畸领域,其不仅注重牙齿位置的调整,还高度重视功能性训练和引导,通过改善咀嚼、吞咽等口腔肌肉功能,促进面型的自然和谐发展[4]。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早期功能矫治与传统无肌功能训练矫治在儿童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儿童正畸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2月-2023年5月黄骅市中医医院口腔科接受正畸治疗的儿童5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29例。常规组男12例、女17例;年龄7~12岁,平均年龄(8.41±0.46)岁。试验组男13例、女16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8.28±1.28)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6~12岁儿童;具备正畸治疗指征;无严重全身性疾病史;家长和儿童同意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颌面部先天畸形;之前接受过正畸治疗;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不能定期参加随访的儿童。

1.3 方法

1.3.1常规组 应用无肌功能训练矫治,具体措施如下:使用澳大利牙MyofunctionalResearch公司的T4K功能矫治器,结合硬质和软质材料进行治疗。治疗开始时,指导患儿正确使用软质T4K矫治器[北京世纪医桥咨询有限公司(MRC),湘械注准20182170175],每天晚上需连续佩戴9 h,持续周期为60 d。期间,家长需监督佩戴情况,并在有任何不适时及时返回医院复查。治疗过程中,利用藻酸盐印模材料进行定期的牙齿模型记录,采用口腔全景机和X线头颅定位摄片来监测矫治进展。当牙齿排列达到预定整齐状态,且深覆牙合、深覆盖程度符合要求后,将软质矫治器更换为硬质矫治器(广州曙美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202171032),继续保持佩戴,直至治疗结束。在治疗的第7个月左右,进行一次详细的头颅侧位和口腔全景X线拍摄,记录治疗效果。

1.3.2试验组 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早期功能矫治,具体措施如下:根据患儿的错颌类型、病因、严重程度,以及口腔及其周边结构和形态的特点,实施一系列针对性的肌功能训练。在整个训练期间,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孩子的口部姿势,支持和强化以下训练:①抬舌操:此动作旨在加强舌部肌肉,改善舌部位置;每次训练持续约3 min,每天训练4次;②唇部按摩:通过按摩放松唇部肌张力,改善唇部闭合;每次按摩约5 min,每日进行2次;③呼吸运动:以正确的鼻腔呼吸代替口腔呼吸,每次训练5~10 min,每天至少训练3次;④咬牙训练:此训练旨在加强咀嚼肌的功能,每次训练持续约10 min,每天训练3次;⑤舔口香糖训练:通过舔口香糖来改善舌的位置和运动,每次训练持续10~15 min,每天训练1次;⑥吹笛动作训练:通过吹笛动作改善儿童的口闭姿势,如将纸片夹在上下唇之间维持双唇紧闭,每次训练持续约5 min,每天训练3次。

1.4 观察指标

1.4.1评估两组治疗效果 结合患者的咀嚼能力、美观度、语言功能、舒适性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证明治疗效果越好,>80分为显效,60~80分为有效,<60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2调查两组面型变化和牙列排列状况 基于X线投影测量凹距、倾角、SNA角、SNB角、ANB角、LI-NB角、UI-NA角、NP-FH角、ANS-Me高度。

1.4.3记录两组治疗效果满意率 基于自制量表进行分析,评价内容以治疗的感受、口腔功能等为主,评分0~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面型变化与牙列排列指标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上中牙的凹距、倾角、SNA角、SNB角、ANB角、LI-NB角、UI-NA角、NP-FH角、ANS-Me高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兩组治疗效果满意率比较 试验组非常满意15例、基本满意13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6.55%(28/29);对照组非常满意8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满意6例,满意率为79.31%(23/29);试验组治疗效果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22,P<0.05)。

3 讨论

儿童正畸治疗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改善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更在于其对孩子整体健康、面部美观、心理发展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深远影响。儿童的成长发育期间,正畸治疗可及时纠正各种牙齿和颌骨的错位问题,预防和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口腔健康问题[5,6]。对此,采取积极有效的儿童正畸治疗显得非常重要。

早期功能矫治的原理是基于颌面部生长发育的生物力学和功能性相互作用。颌面部的形态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功能因素,如咀嚼、吞咽和呼吸等[7]。通过改善和调整这些功能性因素,可以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改善牙齿排列,从而达到矫治目的[8]。早期功能矫治的治疗机制主要在于3个方面,首先是通过特定的肌肉训练,如舌头、唇部和颊部的练习,增强口腔周围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从而改善咬合力和颌骨生长方向[9,10]。其次,利用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通过功能矫治器来引导和促进颌骨向正常方向生长,改善颌骨结构关系。最后,通过呼吸方式的调节,纠正不良的呼吸习惯,如由口呼吸转变为鼻呼吸,这对于颌面部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上中牙的凹距、倾角、SNA角、SNB角、ANB角、LI-NB角、UI-NA角、NP-FH角、ANS-Me高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个性化的早期功能矫治在改善牙齿位置和面型方面较常规矫治方法更为有效。分析认为,儿童正畸治疗期间早期功能矫治的作用主要在于以下几点:①改善牙列排列和咬合关系:通过肌功能的改善和颌骨生长的引导,可以有效地矫正牙列不齐和咬合问题,提高治疗的稳定性[12];②促进颌面部和谐发展:早期干预可以利用儿童生长的潜力,促进颌面部结构的和谐发展,改善面部美观;③改善口腔功能:通过纠正不良的咀嚼、吞咽和呼吸习惯,有助于改善口腔健康,减少未来患口腔疾病的风险[13];④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牙列和颌骨的结构不仅有助于提升面部美观,还能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14]。整体而言,早期功能矫治治疗通过综合考虑颌面部的生长发育、肌肉功能以及口腔健康,提供了一种全面而有效的矫治手段,不仅注重短期的牙齿排列改善,更侧重于长期的颌面部和谐发展和功能性改善[15]。另外,试验组治疗效果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这一结果可能与早期功能矫治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密切相关,考虑原因为详尽的肌功能训练计划不仅针对性强,而且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且家长的参与和日常生活中的练习强化,可能也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早期功能矫治在儿童正畸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仅能有效改善面型变化和牙列排列,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于晓艺.隐形下颌前导功能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患者效果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2.

[2]刘倩,贾锰,田永杰.咬合诱导联合舌肌功能训练对早期错牙合畸形矫治患儿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1,19(36):5127-5129.

[3]罗娜,达旸雪珺,孙娜,等.3D重建辅助制备咬合诱导功能矫治器治疗儿童替牙早期错牙合畸形疗效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11):141-144.

[4]林紫燕,廖雪妙,王海燕,等.健康教育配合舌肌功能训练在矫治错牙合畸形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0):3628-3630.

[5]董红波,夏青.早期功能矫治技术在儿童正畸中的应用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5):166-168.

[6]刘贝,季彤,王天丛,等.Myobrace~(TM)联合肌功能训练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儿童临床效果的影响[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21,30(2):103-107,112.

[7]杨善麟,杨番.MRC肌功能矫治器干预治疗儿童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综述,2021,27(9):1836-1840.

[8]尚璇,何健慧.咬合诱导矫治器配合肌功能训练对早期儿童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矫治的疗效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3,33(4):17-21.

[9]周梦,冯瑞玲,梁爽.早期胃肠营养对CPB下CHD矫治后患儿胃肠功能及糖代谢水平的影响[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21,33(1):25-27.

[10]郭靖晗,於丽明,李远远,等.上颌扩弓联合双牙合垫矫治器治疗对牙颌畸形口呼吸儿童上气道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21,30(6):634-638.

[11]邓洁,季骏.前牙深覆盖患者单双期矫治对切牙外伤发生率影响的Meta分析[J].中國循证医学杂志,2018,18(6):598-603.

[12]张莹.MRC矫治器与“2×4”矫治技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疗效研究[D].内蒙古医科大学,2020.

[13]陈翠,张士杰.早期功能矫治技术在儿童正畸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导刊,2019,21(11):665-668.

[14]张彦.MRC肌功能矫治器早期治疗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疗效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12):1681-1683.

[15]王宝然,陈文静.预成型肌功能矫治器早期肌功能矫治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19,39(6):573-576.

收稿日期:2024-1-23 编辑:周思雨

猜你喜欢

正畸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稳定性研究
热激活镍钛弓丝和普通镍钛弓丝在正畸治疗中的效果差异
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青少年正畸依从性的临床研究
牙周病正畸与普通正畸患者错类型的比较
四手操作在光固化树脂粘接托槽中的应用
正畸儿童龋病的口腔综合防治效果分析
前牙龈下残根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分析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渗透性树脂与氟漆治疗正畸后脱矿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