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有光,成长有彩

2024-04-26宋云飞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12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挫折初中生

宋云飞

关键词:生命教育;挫折;生命坐标;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12-0032-04

【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青少年自残自杀数量有所增加,生命教育显得愈加重要。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自我意识不断发展,情绪的不稳定性较大。根据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阶段理论,位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均会经历“同一性危机”,如果不能很好地应对生活中所经历的挫折,便会造成角色混乱,从而引发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甚至进一步引起青少年自残、自伤。因此,本节课通过一系列关于生命教育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曲折与不可逆,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的良好态度,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到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生命具有曲折性和不可

逆性。

2.情感目标:理解生命的可贵,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努力活出精彩人生。

3.行为目标:掌握珍爱生命的方法,用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挫折。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一系列活动,体会生命的可贵,培养珍惜生命的态度。

难点:理解生命过程中的起伏和曲折性,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来面对生命过程中的起伏。

【活动准备】

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母亲十月怀胎视频、授课班级学生活动照片、生命坐标导学案。

【活动对象】

初一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40分钟

【活动过程】

一、 暖身活动:极限挑战

教师阐述规则:请全体同学站立好,当老师说开始时,所有同学捏住自己的鼻子,屏住呼吸,坚持一分钟。坚持不了的同学,可以随时坐下来休息。(教师做倒计时准备,播放一分钟音乐,学生开始暖身活动)。

学生进行极限挑战活动。

师:时间到,请大家为我们坚持到最后的同学送上掌声并思考三个问题:(1)请问刚刚在我们屏住呼吸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2)如果让你的生命就在此刻暂停,你愿意吗?为什么?(3)在此过程中,你想到了谁?

生1:屏住呼吸很难受,很痛苦,坚持不下去。

生2:我不愿意让我的生命就此暂停,因为我还有我的父母,还有我的朋友。

生3:我在活动中想到了我的妈妈,我从小就听我妈妈讲,在生我的过程中很不容易。小时候妈妈总是为我做出榜样,教我读书写字,我不愿意离开我的妈妈。

师小结:大家在屏息凝神中进行着这个活动,看得出大家有些紧张,都在盡可能地屏住呼吸,感受生命。刚才的第三位同学表达得也很真诚,在活动中想到了自己的妈妈。那么,就让我们看一下,母亲十月怀胎的过程,一起来了解一下生命是如何诞生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直观地体会自己的生命。同时,利用团体间的问答与分享,构建安全的心理课氛围。

二、我诉我心

(一)观看视频:“生命的诞生——十月怀胎”

分享交流:(1)看完视频,你有哪些感受呢?(2)既然怀孕那么辛苦,为什么妈妈还要坚持呢?

生4:十分感动,妈妈在怀孕过程中很不容易,生我们经历了很多的痛苦。

生5:因为母爱的伟大,妈妈希望给我们带来生命,看到我们茁壮地成长。

(二)观看图片:本班学生的活动照片

师:我们不得不承认,任何生命的诞生都是一个奇迹。而生命的发展,更会面对更多的考验和挑战,同学们,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在我们出生后,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会不断经历着各种考验,最终渡过难关。生命发展的每一天都是在创造着奇迹,都在绽放着精彩。

(三)分享交流: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自己身上有哪些关于生命的体验、经历、认识或是感受,与我们一起分享,让我们一起体会生命的精彩。

生6:在运动会上,我在100m短跑项目上拿到了一等奖。

生7:在军训过程中,我们全班都咬着牙,坚持了下来,没有人中途放弃。

师小结: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和图片欣赏过程中,体会到了生命的来之不易,也感受到了生命的精彩。正是大家一次次地坚持,最终克服了生活中的困难,创造了生命的精彩。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图片赏析,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考有关自身的生命体验。

三、活动在线

(一)活动一:我的生命坐标

1. 活动过程

(1)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说,我们的生命短暂且珍贵。下面,老师带领大家完成一个任务:绘制一张属于自己的生命坐标(示例见图1)。

(2)请在生命坐标最上方写上你的名字,这就是你的生命坐标。

(3)回想一下,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经历过哪些事?哪些事情让你记忆犹新。

(4)找找看让你印象深刻的成功、失败的事件,在坐标上方标出,在旁边做出简要说明。

(5)展现老师自己绘制的生命坐标,带头对自己的生命故事进行思考。

2.分享交流

(1)请按照年龄,依次将自己的生命事件连接起来,画出你自己的生命曲线,并思考你的生命坐标形状像什么?

(2)你有哪些令自己难忘的故事,带给过你怎样的情绪体验?

(3)回顾你的生命坐标,你对生命产生了哪些新的思考?

生8:我的生命坐标充满了曲折,并不是一条向上或向下的直线。

生9:我很感谢自己能够在初中遇到这么多友爱的同学,让我每一天都很快乐。虽然过程中也遇到很多困难,但总体还是十分开心的。我的生命坐标形状也是曲折的,并不总是向上或向下。

师小结:正如生命坐标所呈现的,我们的生命历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经历风风雨雨,但正是在不断地经历挑战中,我们不断成长,渡过难关,最终创造属于我们自己光彩又绚烂的生命。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历程的起伏,引导学生在短暂的生命里,充实自己的生命历程,拓展生命宽度,活出生命的意义、价值和精彩。

(二)活动二:出谋划策

教师展示情境,并请学生为主人公出谋划策。

情境:小芳和小彤是好朋友。一天,小芳考砸了,心情低落地回到家,母亲看了成绩后,指责她:“书都读不好,白养你了。”她觉得自己是家里的累赘,活着真没意思。她告诉好朋友小彤,她要离家出走,再也不回来了,并将她最喜欢的一本集邮册送给了小彤。小芳让小彤保守这个秘密,绝对不要告诉别人。小彤担心小芳的安全,但是又想信守对朋友的承诺,她很为难……

1. 活动过程

(1)用心呵护我们的生命,让它不受到伤害,是我们爱自己的第一步,也是我们尊重生命的体现。下面我们来观看一段故事,请大家看看故事中的主人翁是不是真正地爱自己?作为她的朋友,遇到这种情况你们又会怎么做呢?根据老师刚才所讲述的情境,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后面的故事。

(2)小组讨论,商量办法。

(3)小组派出一名同学展示并分享。

小组1:我们小组认为应该劝导小芳,帮助她运用之前学过的情绪ABC理论改善小芳对于考试的认知,改变她对于母亲指责的看法,帮助小芳认识到考试只是检验自己的一个过程,考不好并不代表未来都不好,同时引导小芳换位思考,认识到母亲说的只是气话,自己如果选择离家出走,家人一定会为她担忧着急。

师:好的,这可以归纳为“改变认知,换位思考”。

小组2:我们小组认为这件事情如果小彤自己处理不了,应该寻求老师以及小芳家长的帮助,第一时间一起去劝导小芳,防止小芳离家出走后发生意外。

师:这组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寻求帮助,社会支持”。

小组3:我们小组认为寻找到小芳,在小芳冷静下来后,要具体听听小芳的想法,同时也要帮助小芳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对生命、对自身不负责任的一种体现,要帮助小芳懂得关爱自己、珍惜生命,有任何的困难都是一时的,都能够渡过难关。

师:好的,这可以归纳为“珍爱生命,渡过难关”。

师小结: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负责、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会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只有真正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地爱别人。存在负面的想法是正常的,不过应该及时调整过来,认识到自己生命的宝贵,并努力用行动让生命绽放绚烂的色彩。作为小芳的朋友小彤,她应该想方设法劝阻小芳,不要让她离家出走,以保护她的生命安全。如果劝阻不了,她也应该第一时间告知小芳的家人。因为在生命安全面前,其他的事情都不再那么重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真正地关爱自己。同时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脑力风暴,运用之前所学过的知识,自己探索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负责,培养珍爱生命的良好态度。

四、感悟与收获

课件中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的回信,在这封回信中,总书记提到:“希望你们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学好党史,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从小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生10: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认识到了绽放生命的光辉必须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全面发展,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是热爱生命的表现。

生11:在本节课中,我知道了生命只有一次,来之不易。我们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是绽放生命光辉的良好表现。接下来我要在学习之外,注意全面发展。

师总结:人生旅途的一路风景,有绚烂、有悲凉,有顺利、有挫折。我们应在成长中感受希望与爱,在困境中拥有寻求帮助的勇气和力量,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后祝同学们生命有光,成长有彩!

设计意图: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必须融合于五育教育中,脱离了五育,心理健康教育就没有了依托。同样,脱离实际谈生命教育也十分“悬浮”,容易陷入对大而空的概念的讨论中,必须将课堂主题融合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最后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内容,实现生命教育鼓励同学们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活动反思】

本节课先后进行了两次公开课展示。第一次是在心理专项工作督查时,在初一某班进行的一节公开课。当时教案的设计在主题活动——“我的生命坐標”之前缺乏一个衔接部分,在讲完生命的诞生和发展之后直接跳到了主题活动,课后反思觉得这样会有些突兀,缺乏连贯性,因此在后续教学中加入了一个衔接部分,引导学生思考生命诞生和发展之后印象最深的事情,增加了分享环节,然后再过渡到主题活动,使得课堂更为连贯;同样在第一节公开课时,最后一个环节引入了汪国真的《珍爱生命》朗诵音频,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感悟,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后来反思,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结合不够充分,且在最后的感悟和总结环节,应该有一个升华部分,因此之后将教案中最后一个环节改为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的回信,突出强调青少年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符合本课生命有光、成长有彩的主题。

本课的第二次展示为校内新星杯公开课比赛。在比赛当天,虽然开赛前对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进行了调适,但上课时发现课件中的文字动画部分由于windows版本问题无法显示,因而教师临时将课件内所有的动画全部取消。但因此使得部分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及答案会直接显示在课件中,让学生在课堂缺乏深度思考。

另一方面,在上课过程中,有学生上台分享生命坐标时,分享的内容不太符合主题,当时教师没有做过多点评,只是让学生回到座位。事后反思,应该对学生不合主题的回答进行进一步启发,一方面接纳学生的回答,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面对该环节的主题,自己内心的答案是什么,如果需要控制课堂时间,可以让学生先不急于立刻给出答案,鼓励其回到座位后继续思考。

比第一次公开课处理得更好的一个环节是,在出谋划策环节,学生小组讨论完毕后,教师改请学生上台根据自己的所答进行了概括,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小组讨论得出的做法,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得到的方法都是课堂上学生自发生成的,会比教师归纳并讲述出来的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挫折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挫折使我更坚强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