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互动性教学的开展

2024-04-12孙小桃

文理导航 2024年11期
关键词:审美初中音乐

孙小桃

【摘  要】音乐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学科,以五育并举理念为指引,初中音乐教学要关注学生自身艺术修养与人文素养的综合性发展,为学生学习实践审美创造提供更加广泛的平台。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要重视互动性教学的落实,通过情境互动、网络互动、师生互动、器乐互动等多元形式,营造良好音乐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感受力。真正立足音乐课堂,丰富学习形式,鼓励学生个性展示,学生在理解音乐元素的同时,有效感受歌曲的情感内核,进行形式多元的音乐实践,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全面提升。

【关键词】初中音乐;互动性教学;审美

美育是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品質、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路径。音乐作为以美育人的关键学科,对初中生的学习成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引,初中音乐教学工作的落实要突破单纯的音乐技能培养,着眼于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提高音乐教学综合质量。互动型教学模式的落实对帮助学生感知音乐丰富形式、捕捉作品的情感传递、理解多元艺术形象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要重视互动性教学的科学组织,在培养学生良好艺术感知力的同时,通过互动性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一、初中音乐互动性教学的主要类型

(一)情境互动

音乐本身带有一定的情境性,初中音乐课堂为了提高学生音乐理解能力,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体会其中涌动的情感,教师首先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情境互动,让音乐的元素、情感在互动性氛围中形成流动。情境互动的落实可以借助语言的解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及虚拟仿真技术等多个路径来有效实现。例如,教师可以结合音乐的聆听为学生播放动画,让学生在画面的连续呈现下感知音乐形式,欣赏不同曲式,感悟作品细腻的情感表达。

(二)网络互动

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初中音乐课堂互动性教学的落实还可以网络为媒介,充分应用线上课堂、微视频网络教学、群组互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引领学生进行音乐技能学习。教师鼓励学生通过线上模式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提交作业,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这些互动模式能让学生音乐学习的参与感显著提升,也能以信息技术助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实现音乐课堂由课内向课外的灵活延伸,更好地提升音乐美育的配适度。

(三)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课堂上最常见的互动形式,师生互动既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学习。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可以学生更好地参与音乐学习。在师生互动落实的同时,教师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为学生提出相应的探索性问题,从多角度、多维度推进教学活动顺利落实。师生互动能营造和谐课堂学习氛围,在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理解的同时,帮助学生深刻领悟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思想。

(四)器乐互动

器乐互动是音乐课堂上独有的一种互动形式,主要是指通过一些乐器的使用,让学生进行曲目的演奏,感受乐器的使用特色,鼓励学生进行音乐的创作,尝试一些音乐表演性节目。这样就能将作品的学习欣赏与学生创新性表现有效融合在一起,深度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实现音乐课堂全面育人。

二、初中音乐互动性教学开展的积极对策

(一)依托教学互动丰富音乐学习形式

音乐对促进学生艺术修养提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在音乐课堂上,学生要对歌曲的内容、旋律、情感有效理解,就要通过互动性教学的落实,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对其中的唱法、装饰音等演唱技巧清晰感受,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性学习。同时在音乐课堂教学要充分彰显学生主体性地位,通过互动性学习,可形成良好的氛围感,将学生带入音乐情境中。画面的展示、意境的营造,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可以从抽象到直观、从扁平到立体,符合学生兴趣特点,让音乐课堂变得丰富有趣。

以《桑塔·露琪亚》这首意大利民歌为例,单纯进行节奏的欣赏,学生既不理解歌词,也难以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所以,在这首歌曲教学中就要抓住学生学习特点,通过互动性教学的落实,有效丰富学生音乐学习形式。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优化课堂导入环节,让学生欣赏夏季意大利夜晚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的优美景色。教师结合海洋、船只、城镇闲适漫步的居民等景象的有效渲染,形成闲适安逸的氛围。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歌曲的中文歌词,增强学生歌曲欣赏的代入感。在营造了音乐的良好氛围后,再让学生聆听欣赏就能更好地被歌曲柔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有效吸引。

(二)构建生本课堂鼓励学生个性展示

初中音乐互动性教学的落实,要以有效的互动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同时,音乐互动性教学的开展,更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价值,让学生可以真正参与进来。在互动中享受音乐,对音乐知识有效掌握,并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一些个性化认。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主体表现预留空间,通过交流互动让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有效深入。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歌曲的层次进行识别划分,通过分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对歌曲的内容、旋律、情感有效理解,并为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舞台,让学生从学到演有效转变,使互动教学的时效性稳步提升。

以歌曲《东方之珠》为例,教师可以先通过媒体技术的运用,与学生一起欣赏歌曲。同时,围绕《东方之珠》,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歌词方面的对话互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歌词有哪些理解。在知识性教学完成的前提下,教师可以与学生通过分句学唱的方式,体会歌曲的独特旋律。尤其是对每一句前半拍的八分休止符,还有其中一些装饰性音的演唱方式,都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对话和探讨。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诊断加强示范引唱,让学生更好地学唱音乐,对其中一些颤音唱法进行理解与领悟,结合教师的悉心引导,学生扎实掌握音乐知识技能,完成学唱过程。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唱,教师从旁观察,进一步教授学生一些技法。这样的互动性课堂,既有媒体互动,又有师生互动,还融合了音乐表演欣赏等多种互动方式;既能让学生对歌曲的思想情感有效把握,又可以让学生在表演中提升音乐鉴赏力,真正实现了音乐学习的教学做合一。

(三)构建互动课堂助力音乐元素理解

在初中音樂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兴趣不高,学习代入感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音乐中的一些特色元素理解不够,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变得机械被动。因此,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要通过互动性教学,加深学生对音乐元素的理解,为后续综合性教学过程奠定良好基础。教师要把握学生学情,抓住乐曲中所用的一些特色元素,助力学生理解音乐传递的情感内核,这样才能让学生高效情感把握,循循善诱地将学生带入音乐课堂学习氛围中。以“京腔常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例,其中涉及了国粹京剧的艺术表演形式,当前很多初中生对这方面的接触比较少,在学习中就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唱曲目,教师就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京剧表演选段,通过听觉的刺激与视觉的欣赏,让学生对京剧国粹形成认知,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智取威虎山》的优质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和京剧《霸王别姬》的优质选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以《甘洒热血写春秋》为例,首先学生要理解其中西皮腔的整体高昂起伏。同时,还要让学生对京剧声腔的生动特色进行学唱。结合京剧伴奏所使用的一些经典乐器,教师也可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为学生进行有效的解析。通过观看视频和解说,学生在对京剧国粹加深理解的同时,教师再结合微视频为学生介绍《唱脸谱》这一曲目创作的背景及文化内涵,接着让学生学习京剧的行当、脸谱、文场与武场及其所使用的乐器等知识,学生对其中的意蕴与情感表达理解就能更加传神。

(四)加强互动性教学促进音乐实践

初中学生个性意识逐步彰显,单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歌曲的学唱,会极大地压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也不利于学生音乐表演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音乐实践,通过实践过程有效丰富学生自身学习经验,以互动性教学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团队,指导学生从理论向实践有效转变,对乐理知识充分运用,掌握不同歌曲的演唱技巧,并在表演中让学生更好地增强学习自信。首先在音乐实践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歌曲的对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带入角色情感尝试进行对唱,可显著增强课堂趣味性。以《青年舞曲》为例,就可以让学生伴着优雅的舞步进行歌曲的对唱,增强学生代入感,让学生深刻领悟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其次,互动性教学的落实,还可以让学生跨学科体验,将多种元素融入课堂,彰显学生自信活力。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曲为例,既要让学生学会通过歌曲抒发对家乡祖国的热爱,又要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在学生掌握基本歌曲旋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歌曲的演唱与《乡愁》的朗诵融合在一起,应用创新性表演方式,加深学生对歌曲情感表达的理解,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音乐实践活动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性竞技,以分小组比赛增强学生学习参与度。例如在《让世界充满爱》这一主题演绎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排练,然后在课堂上采用精彩互动形式,让学生分小组演唱《感恩的心》《祝你平安》《听我说谢谢你》等优质曲目。通过小组展示,多歌曲轮唱让学生对“让世界充满爱”这一主题深刻理解,也能增强学生团队凝聚力,促进音乐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此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有效拓宽学生学习实践的空间,立足课外培养学生稳定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品位和良好的审美格调。所以,在初中音乐学习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音乐、美术、舞蹈、戏曲、影视等多种方式,进行音乐的创新性实践。可以让学生以独奏的形式进行一些小乐器演绎,并录制成视频上传到群组,还可以让学生尝试为一段视频进行配乐或画外音演唱,通过创新性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多元实践。结合一些节日主题也可以让学生创新性演绎,如结合国庆节,可以让学生为祖国唱首歌、为祖国送祝福。展现初中生日常生活的多姿多彩,将音乐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深度融合,促进学生积极价值观的树立,充分推进以美育人,培养学生健康向上审美品位。

总之,互动性教学是提高音乐课堂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互动性教学模式的引入,拉近师生心灵距离,构建多彩课堂,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精彩个性化演绎,营造乐学氛围,让音乐教学的综合效果可以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朱卉.互动性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23,16(27):77-80.

[2]杨璐.初中音乐教学中互动性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2023(23):30-32.

[3]肖卫平.新课程下初中音乐教学互动性模式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72):153-154.

猜你喜欢

审美初中音乐
关于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鉴赏教学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敦煌艺术考察所感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