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音乐治疗的理念融入培智课堂

2024-04-12张燕

文理导航 2024年11期
关键词:培智小雨自闭症

张燕

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集音乐、心理学、医学(脑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性学科,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干预过程。在音乐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如听、唱、器乐演奏、音乐创作、歌词创作、即兴演奏、舞蹈等,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动力的治疗关系帮助被帮助者达到健康的目的。

目前,在培智学校就读的多为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他们在课堂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如自言自语、摇晃身体或桌椅、在位置上坐不住,严重的还会出现攻击性行为、自伤行为等,不少学生还伴随情绪波动,时常哭闹,或大喊大叫。这是作为特教教师需要去应对的问题,当学生出现行为或情绪问题时,特教可以怎么做,这也是很多特教教师共同的困惑。平时的教育教学是根据培智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特殊性、选择性等教育康复原则而开展,以促进培智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功能补偿、潜能开发及康复需要的满足为目的,最终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笔者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第一次接触到音乐治疗,并后续参加了两期培训,对音乐治疗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笔者觉得在现有条件的限制下(学校没有单独的音乐治疗室及专业的设备)可以把一些音乐治疗的理念融入培智课堂。当培智学生在课堂中出现行为或情绪问题时,课堂教学可以灵活调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些简单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音乐治疗过程中产生良好的审美体验、真诚体验、创造性体验,从而产生出积极的和良好的情绪,可以逐步改善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问题,学生的情绪渐渐趋于平静,那行为问题出现的频率也会降低。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效的。

一、长期观察,发现问题

笔者班上多为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尤其有两个学生的行为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

1.学生小成:男生,今年9周岁,个子就同龄孩子而言较高,体型有些胖。小成在进入一年级之前,在本市福利院私人办学机构康复学习3年半。该生不会主动与人交流,能听懂指令性语言。其情绪障碍较为严重,外婆陪读,每天上午第二、三课情绪易激动,大声喊叫“我要!”并且会有摇晃桌子的动作,有时下午也会如此。笔者走到他身边想去安抚,结果几次被他推到墙边,力气很大。上课时,小成不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需教师走到其身边,让他跟读,才很不耐烦地跟读一下。该生情绪波动较大时,会大声喊叫,甚至破坏周围的物品。笔者也曾和家长分析过原因,会不会是生理原因(肚子饿了)才导致他大声喊叫,可以让外婆在课间给他补充一些小零食,但也只维持了很短的一段时间,还是如此。

2.学生小雨:女生,今年8周岁,自闭症儿童,自出生起就没有语言,只能发出“a”的声音。小雨在进入一年级前,也在本市福利院私人办学机构学习1年(之前一直在家)。小雨没有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上课时坐不住,教室里到处跑,需要外婆陪同,在家中也曾跑丢过;到现在还不会表达上厕所的需求,经常尿裤子;喜欢扔东西。小雨最喜欢听音乐,尤其喜欢听《小星星》,每次播放这首歌曲,她就很开心,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还会坐着或站起来跟着音乐轻轻摇晃身体。

在没有接触音乐治疗前,笔者更多是束手无策,不知该怎么做才能帮到这两名学生。笔者也多次请教同事,才发现大家都有相同的困惑,每个班或多或少都有一两个有行为或情绪问题的学生,大家也都没有良策。于是,在经过了三期系统的培训后,笔者决定在自己班里先尝试,看看是否能有所改善,帮助这两名学生稳定情绪,改善问题行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问题行为,尝试治疗

针对这两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呈现出来的行为问题,笔者尝试了不同的治疗方法。

方法一:接受式音乐治疗体验

通過前期长时间的观察,笔者尝试让小成进行接受式音乐治疗体验。什么是接受式音乐治疗?接受式音乐治疗是指来访者(学校环境里指的是特需学生)聆听CD或治疗师现场演奏的音乐,通过以此产生的生理、心理上的体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这个治疗过程中,来访者只是单纯地去感受音乐,不需要参与到音乐创作或演奏的过程。这种方法对来访者(小成)没有任何音乐能力的要求。

无须音乐能力的要求,正适合特需学生,只需要去感受音乐。于是,笔者开始了第一次尝试:课堂上,当小成情绪激动时,利用音乐治疗的理念改变他情绪失控的状态,使他能逐渐安心坐下来参与教学活动。笔者给他播放了节奏较为平稳、简单,旋律松散、重复,音色十分柔和,和弦和谐的音乐,进行音乐放松。后续针对他的靶行为问题,设计了音乐活动,帮助小成改正摇晃桌子的行为。

(一)学生情况分析(治疗前的评估)

小成今年9岁,自闭症,情绪障碍较为严重。每天上午第2、3节课就坐不住,嘴里常发出“我要——”的声音,而且声音越来越大,有时不顾一切往外冲,上数学、生活适应课常摇晃桌子。此时如果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会抓住你往墙上顶。课堂教学常常会被中止。

靶行为:摇晃桌子影响教学。

(二)治疗目标

针对小成主要的靶行为问题,利用音乐治疗逐渐改变他情绪失控的状态,使他能安心坐下来参与教学活动,情绪稳定的时间逐步变长。

(三)治疗方案

1.治疗形式:改善动作技能的音乐治疗

2.音乐表现形式:音乐游戏《我是小小音乐家》

3.选择乐器:沙锤、手钟琴、摇铃、串铃等

(四)活动设计

1.活动准备:律动《你好歌》

(当小成开始摇桌子,助教安抚并拉他一起参与活动)

2.活动进行

(1)拿沙锤跟音乐摇《我是小小音乐家》

(跟随小成情绪的起伏,助教协助安抚)

(2)摇沙锤加入身体动作

(3)拉成圆圈(个别加入串铃),再加入身体动作

(4)加入手钟琴伴奏

3.活动结束

(1)收樂器

(送乐器回家,念童谣,每个小朋友依次送乐器回家,表扬学生“你真棒!”)

(2)再见歌

就这样,一段时间下来,笔者惊喜地发现,小成慢慢地安静了下来,课堂上大喊大叫的频率降低了。现在的课堂上,当小成出现情绪波动时,笔者会拿出海洋鼓,让小成拿着玩一会儿,摇晃海洋鼓时,海洋鼓会模拟出海浪的声音,或缓或急,或轻或重,海浪声使小成的情绪得以慢慢释放,也就逐步能回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笔者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音乐治疗,慢慢和小成建立起情感关系,再一步步深入,适时加入指导语,再穿插一些简单的游戏活动,吸引他的注意力,可以慢慢改善他的情绪问题,从而达到补偿小成心理、生理缺陷的治疗目的。

方法二:参与式音乐治疗—镜像练习

自闭症儿童大多对音乐表现出特别的爱好,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是给笔者培训的高校教师们常年在特教学校或机构里探索研究出来的结果。

自闭症儿童对事物的感知在大脑中呈现的是镜像,说得通俗点,就是照镜子。笔者给小雨播放了她喜欢的《小星星》,小雨的身体开始了晃动,并且手也跟着摆动起来,时而微笑,时而摇动着脑袋,此时笔者模仿她的动作,和她一起做。这看似很简单,但就是这样的方式,可以让笔者和学生小雨直接建立起关系,这是舞蹈治疗中的镜像练习。肢体的模仿可以较为快速地与自闭症儿童建立起情感联系。这种联系简单来说是陪伴,让小雨感受到我不是孤单一个人,原来有人和我一样。如果要上升到一定高度,可以称为共情与信任,这是音乐治疗的基础。当小雨慢慢感觉到自己被笔者理解和接纳,她就会更加信任笔者,也会逐渐放开自己,促进音乐治疗的进程。当笔者给小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和小雨建立起更密切的关系后,小雨不再排斥笔者的肢体接触,偶尔也愿意伸出手和笔者拉拉手、拍拍手。对自闭症儿童,教师不是去消除刻板行为,而是去挖掘他们的优势。

接下来一段时间,笔者选择了一些其他比较轻快的儿童歌曲,和小雨面对面地进行镜像练习,让小雨感受到陪伴,感受到自己的动作,增强了她的情绪体验,促进身心结合。等到彼此建立起较为牢固的情感联系后,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小雨坐不住或喊叫,笔者会选择让小雨使用打击乐器去释放自己的情绪。打击乐器相对比较容易操作,如鼓、沙锤、响板等。这些打击乐器不强调过多的技巧,只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闭症儿童就可以有节奏地敲击、演奏音乐,慢慢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下位置跑动、喊叫的次数会慢慢减少。

三、不断学习,践行理念

就笔者目前而言,对音乐治疗还只是停留在一个粗浅的认识、了解的层面上,对该如何系统地进行操作,还只是略懂皮毛,而且就目前的音乐素养,以及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但教师身处教学的第一线,直面的是一群个体差异较大的培智学生。每一个儿童天生对音乐都有不同的感受力,培智学生可能由于生理因素,发育有些迟缓,因此,呈现出对音乐的感受力有所欠缺。音乐治疗可以有效训练培智学生的某些音乐技能,从而让学生的行为或情绪问题能有一定的改善,为什么不坚持尝试做下去呢?笔者相信,只要坚持,就一定会看到希望,会有所收获!

首先,许多中重度培智学生都有明显的注意力缺陷。在课堂上,可强化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尤其在中低年级,培智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弱,维持时间较短,教师在课堂上可穿插一些音乐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重要的是在音乐活动中,强调“口、眼、手、腿、脚”全身性地动起来,完全投入音乐中。尤其是在随音乐律动时,学生跟在教师进行模仿、观察,逐个动作的练习,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逐步提高。

其次,培智学生的普遍表现是身体动作有些笨拙,肢体的协调能力不足。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音乐活动或游戏,发展他们的手、眼、脑及四肢的协调能力,如演奏简单的打击乐器,学唱他们喜欢的歌曲或随音乐律动,将有利于训练和发展培智学生的肢体协调性,从而起到补偿缺陷的作用。

最后,大多数培智学生尤其是自闭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主动语言发展较为缓慢,因此人际交往的能力也受到了制约。音乐对大多数培智学生而言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媒介,可以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歌唱更能鼓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家一起唱歌的时间就是交流的时间,帮助他们建立起友善的同伴关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愿意表达,从而促进了培智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目前来说,学习并落实培训班上所教授的内容,学习找出学生的“靶症状”,设计“靶行为”;使培智课堂沿着音乐治疗的方向达到治疗的目的,真正把音乐治疗的理念融入培智课堂,服务于培智学生,针对靶症状的的矫治使学生的问题或情绪行为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地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培智小雨自闭症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卧薪尝胆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