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挖掘与教学实践

2024-04-03卢紫薇

新教师 2024年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卢紫薇

【摘 要】本文围绕开发整合课本内容,情境融合、课堂参与,知行合一、课后拓展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实践方法。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中小学生“五个认同”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关系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逻辑起点与价值旨归,更关系着“怎样培养人”的过程性问题。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面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工程。

一、开发整合课本内容

1.着力单元整合,将课程内容开发向纵深发展。

道德与法治教材有许多展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内容,这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我们国家的国情以及统一团结的多民族风貌。例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的第二课时《中华民族一家亲》,体现了各民族人民不同的风土人情,以及在交流交往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文明。如果只就课论课,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往往只会停留在为多民族多彩文化而赞叹的层面,难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理解各民族人民守望相助、和衷共济共同建设祖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如果教师能够结合本单元前一课《我们神圣的国土》中所传达的守卫国土、热爱我们共同的家园的相关认识,补充各民族人民合作戍边、保卫国土的感人事迹,就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守望相助之情,从而让学生体悟到在民族交流过程中形成的“根脉”意识,在国土共同守护过程中形成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归属意识,进而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责任意识。这些意识共同助力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

2.着力相关整合,将课程内容开发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

整合课程内容开发向广泛领域拓展,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整合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到更广阔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助力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八课《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时,笔者设计了“寻找多彩文字,探寻民族瑰宝”的环节。课堂伊始,笔者出示一张普普通通的纸币,纸币上有不同民族的文字。学生发现,我国的文字丰富多彩,各民族人民在文化上相互交融,在经济上紧密相连。这一发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因此教学到了引导学生探索“溯源多样文字,探秘民族精神”的环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发现,在这片我们共同生活的中华大地上,文字的“和而不同”体现了这片土地上不同民族作为共同体的形态相互学习、借鉴的过程。这一发现,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我国文字和文化的理解,更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情境融合、课堂参与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从而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本文通过下列场景的创设,阐述如何通过创设情境来促进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一场景:小记者——不同民族面面观。

课内外衔接是将现实情境引入课堂的重要手段。在本课教学前,学生通过预学单的指引,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走进社区,通过预学单上的服饰、习惯、语言、饮食等方面的习俗提示,采访不同民族的人。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参与到民族多样化的认识当中,发现身边不同民族的人们。此后,在课堂上通过补充数据资料,笔者引导学生将不同民族的居住地张贴在地图上,感受我国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生活特点。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认识和把握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家属性,感受多民族交融中形成的“大一统”国家是中华文明绵绵不绝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核,从而从多角度确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力量。

第二场景:探究——民族知识知多少。

探究民族知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个民族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要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

首先,笔者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我们神圣的国土》,让学生再次认识到我国拥有长达2.2万多千米的陆上边界线和3.2万多千米的海岸线。其次,结合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笔者通过课件展示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而后,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图,在小组内讨论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以及这些少数民族的特点。再次,全班进行汇报交流,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引导,并板书总结出中华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如此,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而促进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知行合一、课后拓展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知识运用于社会,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为此,笔者通过课内课外“两个课堂”,引导学生“知与行”并重,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到学生的实践中。

1.利用校内外平台,用鲜活故事滋润学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善于用故事的形式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历史,以此来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传递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教学中,笔者利用学校全景思政宣讲平台以及演讲月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发掘故事中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学生通过历史探寻社团的合作探究,梳理了多条故事宣讲线,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改革,从红军长征途中的“彝海结盟”到抗日战争中成立回民支队,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积淀着反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故事素材。新时期,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局面不断巩固,体现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故事更加精彩鲜活。因此,学校师生紧紧围绕这些内容,结合图片实物进行宣讲,让一个个故事真正鲜活起来,讲清楚各民族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必然,以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2.由不同民族讲述,用动人经历影响学生。

为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于学生心中,我们鼓励学校里的各族学生共同担任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讲述者,共同演绎民族团结进步的宏大合唱。

具體而言,我们举办“民族风情分享会”,邀请不同民族的学生分享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和美食等。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增进对彼此文化差异的了解,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此外,我们积极开展校地共建,与相应社区建立紧密联系,共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我们组织民族舞蹈表演、民族乐器演奏等艺术展示活动,邀请社区的相关人员进行展演,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而言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积极探索、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将其融入教学实践中,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沈阳路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苏少伟)

参考文献

[1]李洁.一体化视域下大中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4):65-66.

[2]田志国,唐花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0):73-76.

[3]杨雪梅,杨志鹏.“三项举措”让核心素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落地生根”[J].中国教育学刊,2023(12):101.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