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候学家秦大河:走向“美丽”的南极冰川

2024-03-28宋文明

北京纪事 2024年4期
关键词:冰冻中国科学院南极

宋文明

2023年5月,秦大河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授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首届荣誉会士”。 秦大河是“中国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第一人”,也是首位获得沃尔沃环境奖的中国科学家,该奖项是实践环境科学领域的最高奖励,被誉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诺贝尔奖”。2022年,他还获得了国际地理联合会最高荣誉奖。秦大河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全部拥有南极地表一米以下冰雪标本的科学家,而且创建了国际上第一个以“冰冻圈科学”命名的研究机构。

秦大河(1947.1.4~),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冰冻圈服务功能形成机理与综合区划研究》首席科学家。

秦大河长期从事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多次参加、主持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和中国西部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

“我要让我的脚印,

印遍地球上的任何角落”

秦大河1947年1月4日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傍依着黄河的王家庄。秦大河的父亲秦和生是兽医教育家和兽医外科专家,在秦大河出生前后,父亲辗转于陕西、甘肃、宁夏、北京等地,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因此,兄弟姐妹的名字都带上了明显的地理色彩。他的哥哥名叫秦大山、他的姐姐名叫秦爱宁、他的妹妹名叫秦爱兰。

1953年秋天,6岁的秦大河开始上小学。受家庭的影响,秦大河从小就勤奋、律己,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小学六年级时,秦大河就在作文中写过这样的一段话:“我要让我的脚印,印遍地球上的任何角落。”这句话,似乎预言了他日后的科学探险和奋斗历程。1965年,秦大河高中毕业,进入了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这并不是他最初想要报考的数学或物理专业。那时的冰川学研究刚刚起步,1964年中国科学院希夏邦马峰地区科学考察中的现代冰川考察,当年的“新闻简报”作过介绍,而兰州大学又是国内冰川学研究最好的大学,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秦大河对冰川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学毕业后,秦大河被分配到甘肃和政县,在农村劳动一年多后,又被分配在当地中学教数学。1974年放暑假,秦大河回家路过兰州,想拜访一下施雅风、谢自楚两位老先生,于是就大着胆子来到了中科院兰州冰川所。这次毛遂自荐成了他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1978年5月,秦大河调进了冰川所。同时,他也通过了研究生面试,考取了兰州大学地理系李吉均教授的硕士研究生。1980年10月,他获得硕士学位,返回冰川所工作。他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副院长。

秦大河身为中国冰川学的先驱,为中国冰冻圈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曾多次攀登喜马拉雅山脉,长期从事冰冻圈和气候变化科学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导创建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秦大河率先开展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适应及冰冻圈服务功能和冰冻圈地缘政治研究,他编著冰冻圈科学系列教材,构筑和发展了冰冻圈科学理论。秦大河认为,中国的地理学人需要不断加强对世界地理的研究,不仅要把自然和人文地理做交叉,还要将地理学与人文科学相融合。

穿越南极历史,

也许你“有所不知”

南极,神秘而又富于魅力。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南极更是一块宝地。它是研究地球气候与环境变迁的独一无二的最好场所,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1983年,秦大河首次前往南极工作。作为凯西站为数不多的科学家,除从事实验室研究工作,秦大河还需经常外出采样钻取冰芯。野外作业通常在夜间进行,由6个人驾驶4列牵引车奔驰在茫茫雪原。由于南极大陆地表覆盖冰雪,不可见地形构造多样且脆弱,意外时有发生。一次外出科考,车队刚离开科考站不远,牵引车就坠入冰沟,出师不利。在枯燥的实验研究之外,秦大河还分享了自己在南极生活的见闻趣事。比如身兼数职,暗房成了第二个工作室,在那里他学会了冲洗胶片;他曾在十天十夜的暴风雪歇工之际为全站队员包饺子,以美食增进国际友谊;在精神娱乐匮乏的南极,站内队员们热心地和秦大河交流音乐,欣赏时下最流行的披头士音乐……

秦大河的第二次南极之旅是在祖国自己的科考站进行的。1984年中国首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建站,秦大河于1987-1989年在站工作,对附近的Nelso冰帽的冰川动力学、热学、物质平衡与成冰作用等展开了考察研究,并被任命为中国第四次南极考察队副队长兼越冬队长,负责全站的科研协调工作。

机缘之下,秦大河加入由中、美、苏、法、英、日六国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促成了他的第三次南极之旅。“南极科考主要是商业赞助,但苏联政府提供了很大援助,考察队员们乘坐安东诺夫84型运输机从美国大本营出发,经古巴至南极半岛智利彭塔。”冷战背景之下,科考前的这一曲折行程令听众颇感意外。为了深入探索这块大陆奥秘,考察队仅仅靠着滑雪板,带着运载物品的狗拉雪橇,于1989年7月从南极半岛的顶端出发,开始了举世瞩目的南极“长征”。时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副研究员的秦大河就是这支“长征”队伍中的一员。

1989年7月27日,科考队整装待发,从南极半岛海豹岩出发、沿着南极半岛横跨南极冰盖至南极点、穿越不可接近地区,经东方站最终抵达考察终点和平站。220多天的横穿之旅,队员们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六点一刻不停地前进,每日行进距离从2公里到55公里不等。除了风雪、低溫和紫外灼伤带来的伤害,更为凶险的挑战是穿越冰裂隙地带,冰桥表面看似坚牢,实则一踏即碎,下面就是深达几丈、几十丈的冰沟。有一次行进,科考队的牵引犬掉进了冰隙,幸好被队员们救了上来。横穿大陆期间,秦大河不仅要与严酷的自然环境斗争,身为科考队唯二的科学家,他还要做好科研任务。每日的科学观测记录是必修课,夜里在他国队员休息后,秦大河还要挖雪坑,进行雪冰采样。为了保证样本纯净无污染,这项任务只能由他独自承担。繁重的工作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秦大河成为世界上唯一全部拥有南极地表一米以下冰雪标本的科学家,在未来,他的研究成功填补了世界冰川学领域空白。

1989年12月11日,队伍成功抵达南极点,并留下经典历史照片。六国队员手持国旗在南极点合影留念,其中中美队员醒目地位居画面中央。世人看到这张照片往往下意识认为中美两大国主导了本次穿越南极大陆科考。但秦大河笑着解释,当时拍照并非特意如此安排。但冥冥之中形成的站位也暗合了未来数十年间中美两大国在世界舞台中央的合作与竞争。科考队在2月抵达东方站,重点参观了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苏联钻取冰芯设备,秦大河着重讲解了南极冰盖冰芯研究对冰冻圈数据提取的重要性。1990年3月3日,科考队圆满完成计划,胜利抵达终点——东南极的苏联和平站。在这次横穿南极途中,秦大河一共采集了800多瓶雪样,获得大量有关南极冰川和气象的第一手资料。这对于我国后来的南极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秦大河作為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第一人,他以“宁扔衣服、不丢雪样”的南极精神激励后辈师生献身科研、将科研情融入报国志,鼓励青年学子,超越种族、国别、意识形态,同全世界人民携手合作应对气候危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勇于探索,

一直奉献“冰川”研究

1995年,秦大河担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2000年担任中国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2002年担任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同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现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秦大河兼任学院院长。

“过去我是秦大河,将来,我还是秦大河——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秦大河代表中国成功徒步完成横穿南极科学考察任务后如是说。30余年过去了,众多荣誉加身的他仍然是如此心境。秦大河长期从事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多次参加、主持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和中国西部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他主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凝练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开拓了创新思路。他和团队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冰冻圈科学的理论框架,并以此指导冰冻圈变化、影响及其应对的研究。他的研究视野不仅仅是南极、北极、高原这些冰冻圈发育的地区,还包括冰冻圈影响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冰冻圈变化对水资源和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关系到周边若干国家30亿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翻开秦大河的履历,你会惊叹于他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还曾担任中国气象局局长近7年、世界气象组织中国常任代表。交叉于多个领域研究,他游刃有余;身兼数职、重担压身,他苦中作乐。他既是一位学术思想深邃、孜孜以求真理的科学研究者,也是一位思路开阔、勇于创新、思维前瞻的战略科学家和管理专家。凭借在气象科学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2008年,秦大河获得了享有“气象诺贝尔”之称的国际气象组织奖。在担任中国气象局局长期间,他提出了中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的定位;他组织领导完成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大气象”的概念,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开拓了创新思路。

猜你喜欢

冰冻中国科学院南极
《中国科学院院刊》新媒体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
我去南极能住哪儿
来到南极要补课
祝贺戴永久编委当选中国科学院院
南极大逃亡
冰冻的情感
冰冻兽
难忘的南极之旅
冰冻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