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蛤蟆吐蜜饽饽香

2024-03-28福雨

北京纪事 2024年4期
关键词:刘师傅饽饽蛤蟆

福雨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这饮食的天空中正因为多了不少生活之味,才有了不少近乎、有了不少情怀。尤其是北京与天津这般爱吃、爱生活的地界,这“食为天”中则又添加了不少风趣的调和,也在这人间烟火的传承里,多了不少情思。正如那延续大运河文化的卷圈、煎饼,那融合浓浓生活味道的豆腐脑、两样儿,还有那透着俏皮、显着机灵的驴打滚、艾窝窝,而“蛤蟆吐蜜”的名字与其形象一样当属于形神兼备又融合城市气质的“综合派”。

一脉相承的饽饽家族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没有对北京的“街坊”天津进行深入旅行前,我只认为这味具有独特造型的小吃是京城独有,皮薄裂开而“绽放”的豆馅儿不单绘就了一幅“金蝉吐芳”的生动画面,还承载了京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不过,正是一次短暂的旅行,让我有了新的发现,同时也揭开了北京与天津两地的小吃之缘,饮食之缘。

那是在天津鼓楼南街的一次偶遇。一家古色古香的店铺吸引了我的注意,外表虽不豪华,但主人亲手书写的“食单”,诸多源自生活记忆的设计,在古朴中透着亲近,也感受到了经营者为这里注入了情感。

“蛤蟆吐蜜”四个字,一下子勾起了我这个身在异乡之人对京城的情丝。这里也有“蛤蟆吐蜜”?此“蛤蟆”與彼“蛤蟆”有何不同?正在寻思着,身旁的汉子为我解开了谜团,原来他正是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蛤蟆吐蜜第三代传承人刘师傅。

“其实北京和天津有很多饮食都是相通的,甚至同宗同门,就像这蛤蟆吐蜜,咱天津的蛤蟆也吐蜜。”风趣的刘师傅见我的“好奇心爆棚”,也便打开了话匣子。

如今在媒体宣传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大运河文化带”这一叫法,作为饱含多个朝代劳动者智慧与汗水的伟大工程,不单承载了光阴记忆,同时也起到了文化传播、沟通、融合的作用。就像船工们把煎饼从山东带到了各地,不少美食也通过这一伟大工程如蒲公英一般播撒着种子,这其中不单有“入乡随俗”的变化,更为穿越时光的寻根溯源带来了便利。

就像他的儿子去苏州参加运河文化展,刘师傅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内容集中在“巧果”的大运河文化上。每逢七月节,牛郎织女天河配相见,在这一天,小男孩们把母亲做的巧果戴在脖子上,天津叫“捹巧果”,北京叫“猜丁壳”。赢了的拿走对方的巧果,取一个好彩头。七月节做巧果的习俗很多地方都有,也正是因为大运河源远流长,这其中还有一则有趣的传说:因为大家对巧果的钟爱,此时正是农历七月,离农历五月并不远,五月之时新麦子刚下来,王母娘娘在天宫看到那么多小男孩在“捹巧果”,奔着麦香,一高兴,泛起怜悯之心,便保佑人间风调雨顺……

拿蛤蟆吐蜜来说,不得不提起距离北京与天津都不远的大厂回族自治县,如今很多人只知道那里盛产牛羊肉,其实很多回族小吃也很有名。正是因为大运河流经此地,为贸易、运输带来了便利,以经营餐饮有关的买卖人有很多也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这样的流转为蛤蟆吐蜜这一小吃的传播带来了便利,也是在北京与天津均可以看到它身影的原因。如今作为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多年来刘师傅与儿子也在做着文化传播交流的工作,他们与北京的护国寺小吃、万丰小吃城等,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机制。

从蛤蟆吐蜜,刘师傅聊起了饽饽家族与他心中的“饮食江湖”。

在他的指引下,笔者看到了店铺门脸两旁悬挂的一对“物件”:一个个盖着红纸的点心匣子被绳子串起,挂在门脸儿两边,最下方还点缀着红布。

刘师傅指着门前悬挂着的、如幌子一样的东西介绍到:这叫嘛?我们行业中把它叫作“顺”,干这行没有求大富大贵的。准确地说我们这行业叫“耍”,什么叫耍?就是一个聪明的大脑加一双灵巧的手,现在的人经常说工匠精神,我则认为我们就是耍手艺的,我父亲多次对我说:“一个人没有100多种手艺还想做师傅?”过去没听说,烙个大饼还能开买卖?单就一烙活,过去就能幻化出不少手艺来,干什么得琢磨什么,干什么得钻什么。

就像刘师傅说的那样,他家的店铺虽说以“蛤蟆吐蜜”冠名,其实所售卖的则还有更多传统饽饽品种,在其中笔者看到了久已告别北京市场的“八仙人”。

刘师傅介绍:八仙人,是一个组合,是吉庆祥和的象征,正如在人们生活中曾经在饮食、建筑、工艺品等各方面出现的“明八仙”“暗八仙”,均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对神灵庇护的希望。

聊到节日、寿辰与点心、饽饽的故事,刘师傅想到了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生日。解放前,一到谁家去,看到老人有时候不会直接问起:“家里人给您做寿了吗?过生日了吗?”但如果涉及这样的问题,一看堂屋摆着上面提到的“八仙人”便知道,老人家不单过了生日,还得到了如此祝福。

这有点像曾经过节时,各家各户总要置办的蜜供塔,从字面上便可看出一二。一方面是食用,有甜蜜之意;一方面则还有供奉的意思在里面,有了供奉便有了仪式,也就有了祈福迎祥的更深层次的精神味道。

刘师傅解释道,可不要小看这蜜供,现在“躺在”柜台里的蜜供,貌似萨其马,但它在“味道江湖中”可是个大点心,太大了!首先,作为年节重要的礼品之一,大年三十一整天,礼物家族中点心占有很大地位,蜜供首当其中。这一点,父亲也曾对他说过,像送“八仙人”,意味着八仙拜寿,其中还有三仙——“福禄寿”。另外还有九供元宝等成套的样式,也都蕴含着美好寓意。过去单就这种和生活仪式有关的点心吃食就得有100多种,受到店面和市场的各种因素影响,现在所能推出的只是寥寥无几。

过去北京除了蜜供塔,还有饽饽塔,现在在博物馆中都很难见到,就甭说生活中了,《红楼梦》中就有记载。据传,乾隆的满汉全席正中摆的就是饽饽,其实就是“白皮儿”。当时这样的饽饽塔有2尺到6尺高,如今早已成为记忆。

为了探究饽饽世界的故事,劉师傅买了很多书,这其中也有不少是父亲给他留下的,而他又在生活中经常有目的地搜寻相关主题知识。如今这些都成为了重要的饮食科学资料。父亲对他说过,曾经的饽饽家族至少有1000多种,但如今老人对他能够相传的只有100多种,最小的小点心只有指甲盖那么大,早已无踪无影。

当你研究得越深,就越会感受到了解的匮乏,饽饽的世界同样如此。

刘师傅慨叹,单就一个墩儿饽饽,他现在能做十几种,甜的、咸的、五香的、白糖的 玫瑰的、桂花的、红糖的、姜糖的……后来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宫廷中初一十五的素饽饽非常讲究,完全没有油,鸡蛋都不允许出现。这些都有传承。

通过北京的吆喝,他发现北京的饽饽家族中还有像手镯一样的饽饽,就像如今的“甜麦圈”。这让笔者想起了童年在北京小吃店里卖的“面包圈”。

通过研究,刘师傅发现,这样的特殊饽饽,最早是为了逗孩子。其实蛤蟆吐蜜也有很多种,不仅仅是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那一种。曾经也有逗小孩玩的蛤蟆吐蜜——圆圆的坯子,一掐便成了三角形,尖尖的嘴部剌一刀,再画上绿色的三道纹儿,形似一个个可爱的小蛤蟆,经过烤制,上面再刷上鸡蛋液,酥皮的蛤蟆吐蜜形象引人。

为此,他还特意去北京牛街、护国寺小吃等都尝了一遍,北京人讲话:“干什么吆喝什么。”

传承之路的生活智慧

与很多手艺人一样,刘师傅的学艺之路同样充满了执着与坚守,而在其中更蕴含了薪火相传的生活之味、情感之味。

当时他走上餐饮之路,还是在学工劳动的过程中。因为同在一家饮食公司,父亲上晚班7点,他上夜班3点,因为凌晨2点就得起床,他向单位申请了宿舍,也便多了不少与父亲业务交流的机会。

那是在刘师傅已经学徒1年多之后,单位分配他给父亲打下手,虽然已经有了不少餐饮基础,但一上手便发现之前学的全错了!

刘师傅回忆:父亲发现我对这门手艺有兴趣,便问我:“你想干这行吗?”我说我想,父亲很高兴,一下子给我做了好几十个品种的面食。

别看如今店面中都是各色饽饽,由于特殊的时代环境,刘师傅向父亲虽然学了手艺,但一直在正餐行业工作,直到政策允许,才将专门的“饽饽文化”作为家传推向大众,父亲一直行事谨慎,连他学手艺都不太让外界知道。只是嘱咐他,要好好干活,好好上班。

这样的认真与踏实,同样浸润在了传承的手艺之中。刘师傅回忆,过去每年,单位还有“技术练兵”“技术比赛”,他像当秘书一样,记录炸果子、烙烧饼等食品的制作过程,以及制作标准。“面金黄,切开后18到23层……”自然形成了标准化,这或许是当时天津餐饮界较早推出的标准流程。

就在摊位的一处角落,几张透着老气的“小吃标准表”吸引了笔者的注意。刘师傅讲,在他的收藏中,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天津便有了推而广之的小吃统一标准,早先入“勤行”的人先要背这些,了解到位,才能有章可循。例如硬面条条,就像北京的烤饼是它的前身,如此简单的吃食,都被以标准化加以衡量。

其实,这些标准均源自数代手艺人辛勤汗水滋润下的智慧成果。如清真茶点“干蹦儿”,拍碎了粘着渣儿吃。这样的吃食背后,是食者的兴之所至,是观者的“镜头”展现。茶楼戏社听戏的时候,观者兴奋之时,伴着一声叫好,手也没闲着,干蹦儿被拍碎,帮着听戏之人以形体的另外一种方式“代言”,这样的“代言”又调节了听戏的过程,“解闷儿”“解馋”一举多得。

别看这小东西,耗时可不短,要6个小时才能做一炉,过去是晚上把炉火封了,把原材料放里面,用炉火的余温烘着。夜里还要多次起来给干蹦儿翻个儿,使其受热均匀。

这小玩意儿特能代表“自家买卖”的特点,你老得守着它,一夜就得起来两三次,不单体现勤劳,还体现了对能源的节约。

封了炉子后,别以为就可以休息了,活还不少哪!正所谓“炉封火不丢”。先烙大饼,再做油酥烧饼、芝麻烧饼……之后才是“干蹦儿”的主场。就是做完干蹦儿的余火,还能做酥皮、硬面饽饽!也就是说,先做快的,再做需要耗时间,耗精力的,所以说,除了传承手艺,更传承了生活的智慧,物尽其用,一点点烙,什么时候火耗尽了才算完。

这样的制作过程,不正是人与火的命运写照吗?辛勤的手艺人,竭尽所能的经营与传承,正所谓“勤行”之“勤”。据刘师傅讲:干蹦儿这门手艺1958年公私合营后就没了,出现了断档,如今由于非遗文化得到重视,干蹦儿重出江湖。

在柜台中,除了各色饽饽外,一罐姜膏引发了刘师傅的又一段介绍。

刘师傅的姥姥家以使船为业,是天津著名的船家,从姥姥那辈传下来的方子诞生了如今的姜膏,这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产品,船家日常潮湿的作业环境使得清晨要吃上一勺姜膏。而父亲的早点行业(凌晨湿气最重的时候起床)则更是如此,其祛湿驱寒的作用同样适合如今爱坐在空调屋子里的人。吃其实也有讲究,冬天、下雨天,早晨上午食用;进伏、进九,也就是三伏天、三九天,下午服用。就姜的价值来说,它有九种形态,调理九种人体不同的症状,姜膏是一种。聊到饮食,与身体节气是分不开的,再如过去小孩停食着凉,来十来个红果,一个鸡内金,把面烤黄了,放点糖,三样和一起,烙个十个八个小烧饼,就管用,这都是自然给与我们的智慧。

当询问起,为何将姜膏冠以“冰窖胡同”的品牌时,刘师傅的介绍又多了不少柔软与温和。据他讲,鼓楼附近就是冰窖胡同,这名字多好啊,为嘛不留下呢?过去这里是存冰卖冰,伺候官家的,可是现在没了,所以我们将它作为了自己的商标。我们想让它和我们的产品一样,为这座城市留存个记忆,为手艺留一份温度。就像过去北京的酸梅汤,我们家也有一种酸梅汤,古方我们家现在还有,其实也不难,不像现在一些商家一说就我们家几十味中草药做的,那是药啊,吃那么多好吗?是真实存在还是炒作呢?老味则注重本源,注重节气,注重时令,依据味道和时节调整用量而已,这都是以人为本,以身体为主的。

“以人为本,以身体为主!”当人们从刘师傅的店中,捧出一个“蛤蟆吐蜜”的时候,真希望更多人从它的身上也能感受到这样一句朴实而又不凡的深意。正如刘师傅的一句话:什么时候,不要忘记“手艺人”这仨字。别把自己想得太高,什么时候都得把手艺放在心里,干好了才行。铁匠、木匠、金匠、石匠……什么叫“匠”?说白了就是耍手艺,盖个楼“百年工程”那就是匠,匠心!

猜你喜欢

刘师傅饽饽蛤蟆
花饽饽“笑”了,年味浓了
清宫饽饽桌
梅兰芳容人之失
心锁
想“走红”,不得用点手段吗
蛤蟆的油
蛤蟆蛤蟆跳嗒嗒
躲猫猫
心锁
抓饭还是饽饽——饆饠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