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古北水镇览胜

2024-03-28毛巧晖

北京纪事 2024年4期
关键词:古北水镇庙会

毛巧晖

古北口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区东北部,地属燕山山脉,东接新城子镇,西邻高岭镇,南与太师屯交界,北以长城为界。镇域内的古北口长城,为入蒙要隘,地势极为险要。纳兰容若的《饮水词》中,有古北口一阙云:“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此词写长城边塞情景,声声幽咽,字字凄清。

依山傍水的“长城堡寨”

古北口镇地势险要,卧虎山和蟠龙山是古北口主要山峰,潮河夹两山汇入密云水库,总体呈一分水、两分田、七分山的格局。1914年的《直隶实业杂志》刊载《密云古北口调查报告》,其中称古北口为“京东北第一冲要之关口”,其中记载:“古北口本缘长城而设,在两山之间,潮河之水,灌口而入,由北而南。在口之内有阴山,南北相对,河则绕山之西面而下。在河之东为古北口城,城依山之形势而筑,高下亦因之。有南北东三门,周围为不规则形。西北隅即在阴山之麓,盖古时屯兵之所。今则变为废城。居民亦属无几。至现时之街市,则在城之北口之南潮河之左右。有名为河东大街河西大街者。”据记载,河东建筑,大都依山傍水,根据天然形势建成,门前院内,种有桃李杏枣、杨柳桑榆等树。又因为当时地价的低廉,只卖三元一亩,有些人家在院内修起箭道和跑马场,河东人也多惯于骑马弄枪,“赋有莽苍苍烈火般脾气”。河西距潮河不远有辕门样的建筑,叫作东栅子,走进东栅子,便是河西大街。河西居民多以做官为业,从明朝以来河西有“三斗三升芝麻粒官”的俗语。古北口出产硫磺、蜂蜜、水晶等。

1933年,古北口遭到日军炮火攻击,这一事件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人们纷纷将目光投注在这里。除了众多报道战事的新闻和感念游记外,还有如《冯玉祥古北口倒戈的秘闻》类似故事的流传。时人写诗凭吊古北口:“青草幽幽,明月照关头,寸土尺木;谁不是我祖先修。到现在,太阳旗儿招展,好河山;已成残瓯。呀,这是谁的罪过?谁个应获咎……”悲愤之情可见一斑。游记中也提及古北口的数处古迹:在南大山绝顶山脚下,可以看到一座砖楼,在雨淋风吹下,颜色近似于黄铜,在数十棵柏树的掩映下,被称为“铜城叠翠”。相传乾隆嘉庆年间,在南大山山腰的两棵老松树下,曾发现过筑长城人的枯骨,这与当地流传的一则名为《万西良桥》的民间传说密切相关,内容与“孟姜女哭倒长城”近似,在故事最后秦始皇看中孟姜女美色,欲收其为西宫,孟姜女听罢,说道:“让我跟万岁进京不难,得给我夫郎在湖河上修座桥,题名‘万西良桥,如不应允,我便碰死在万岁的车辇之前。”桥修好后,孟姜女站在桥上,望着滚滚而流的潮河水喊道:“夫郎,就让我跟你一起去吧!”说完,孟姜女扑河而去。此传说被收录于《密云民间文学集成》中。古迹中较多被提及的还有北门坡上的令公庙,庙中塑有杨无敌像,左右站立着他的八个儿子,大殿外有块高大的石碑,上面刻着杨继业平生功业事迹。这八个儿子的塑像,虽是泥木偶,却生动逼真。相传清末时有个农家女儿,名叫小东,到令公庙内瞻仰后,一病不起,临终前夕,竟吐出一个小人,约二寸长,相貌神情竟是那八郎,颇为神异。此外还有东关外山上的东岳庙、演武厅后面的狮子山、曹家路的地穴等。

1987年,古北口的司马台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段长城是我国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原始长城”,被英国《泰晤士报》评为“全球不容错过的25处风景之首”。2010年,古北水鎮依托司马台长城文化与司马台水库资源打造特色小镇,将9平方公里的度假区整体规划为“六区三谷”,分别为老营区、民国街区、水街风情区、卧龙堡民俗文化区、汤河古寨区、民宿餐饮区与后川禅谷、伊甸谷、云峰翠谷。

底蕴深厚的“文化胜地”

古北水镇整体上借鉴了乌镇的经验,“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门票与经营复合”,实现“高品质文化型综合旅游目的地建设与运营”。在水镇建设之初,便充分考虑到古北口镇域内的古迹、遗址保护,依照“整旧如故、腾笼换鸟”的原则推动现代化建设。如望京楼是万里长城上的一种特有的军事性建筑——敌楼,作为北京市密云司马台长城上的重要景点,吸引着众多游人。它屹立在海拔986米的一座山峰顶上。青砖砌筑,外观四方形,中为二层。这座敌楼控制着这里的制高点。每当雨后初晴,站在这里的人们可以看到北京城内的景山和北海琼华岛的白塔;每至夜晚,人们还可以望见北京城的万家灯火。对望京楼的修整也力求展现出了自然资源和历史遗迹外,古北水镇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流传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为例,除上文提到的《万西良桥》外,当地还流传着讲述“司马台”地名由来的传说,此传说讲述了密云的老百姓最恨宋朝潘仁美总兵官黄龙平日里抢男霸女的行径,背地里管他叫“死马”。一日,百姓在黄龙的必经之地设下陷阱,虽没有立时要了黄龙的性命,却使他误了点卯的时辰,黄龙因此被斩。百姓们便把折断马蹄的村寨,叫成了 “死马台”,就是现在的“司马台”。再如对当地民众生活状态与文化特质的挖掘与重塑,以水镇重要景点“皮影戏馆”为例,将流传在古北口民众日常生活中的皮影技艺以“体验馆”的形式加以呈现,京西皮影技艺独特的雕刻手法、独有的人物造型以及完整而独具风格的唱腔体系,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享受。

近年来,古北水镇依循长城文化和老北京文化再现长城边关庙会,将传统文化、非遗文化、冰雪文化、节庆文化、祈福文化等诸种文化融为一体。北京的庙会,据传始于辽代,有准确记载的是元代的白云观庙会,清代笔记《妙香室丛话》中载:“京师隆福寺,每年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庙会成为具有北京地域特色的集市形式和娱乐形式。

长城边关庙会复原了边关小镇赶庙会时置办年货、花会游行、街头表演、登高祈福等活动,参与庙会的人们作为“历史情境”的参与者与以“庙会文化”为核心的景观叙事融为一体。庙会的“恢复”成为一个不断传递已有价值观和意义,且同时也创造新的意义及价值观的过程。2023年庙会期间,古北水镇推出展现满族文化的“八旗围炉宴”,民俗展厅中的众多非遗作品吸引着人们打卡拍照,集市摊位上再现老北京市井生活,人们在水镇街头即可体验拉洋片儿、魔术表演、手绘年画,品尝京味小吃等。民众作为参与者,借助“中幡”“舞狮”“扎风筝”“扎染”“旱船”“秧歌”“皮影戏”等文化元素,在“接触和体验”中感受节日。节日民俗在“活化”与“整合”中交叠为一个完整的、可生长的文化整体,逐渐成为一种展现社会文化身份认同、价值观与意义的显性方式。当夜幕降临时,古北水镇还推出“京味花灯”,福鼠闹春、麒麟献瑞、天鹅送喜、心愿马车、风车龙凤门、十二行当等10多组大型灯组点映在小镇的山水之间,相映成趣。除庙会外,古北水镇还根据游客需求,因地制宜,设置冰雪嘉年华,滑冰、戏雪、冰壶、冰滑梯、冰上龙舟、冰上滚筒等冰上项目。同时还增设互动投币祈福、冰雕冰洞、木雕展示环节。

古北水鎮的建设凝练了非遗保护、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热点话语,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姿态激发地方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地方文化开发与保护的落脚点置于“民间”,深入文化肌理,在地方建设与文化宣传之间找到一种“和谐”。这主要体现在水镇景观设计中,除了“长城古镇”“北方乌镇”等主题概念外,还十分注重“杨令公祠”周边景观的保护与开发。“八旗会馆”“震远镖局”“密云大戏楼”等主题的设置,呼应了边关重镇的历史文化,而“司马小烧酒坊”“永顺染坊”“英华书院”“月老祠”等主题,使存续于乡土之中的烧酒工艺、印染工艺及信仰民俗,以一种新的样态成为构成古北水镇“物质景语”的重要部分。古北水镇充分运用当地的河流水系,结合两岸地势打造了丰富的水景观,连同连绵起伏的群山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山水空间符号,形成了豪迈与温婉、北京山地景观与江南水乡色彩的共存。

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北水镇立足于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源,致力于挖掘本地丰富多元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如对军屯文化、民间技艺、民俗信仰、民间叙事等资源的挖掘,力求在资源的转化与发展中,实现自身历史感的原真性体验与参与性体验。我们可以看到,在文化空间的构建中,除了主题的设计、建筑的布局、材料的选择等方面外,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是其发展的“内生动力”。

古北水镇不仅仅是地方文旅融合的有效个案,其意义还在于构建了一条互通、共融的文化路径,水镇内部文化元素的“提取”与“使用”,增加了人们对当地独特地域文化的感知力度。那些经由景观所传达的情感与记忆中蕴含着一种不断生长的新生力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回归“日常”与“自然”,并从交流互动、文化自信、民族认同等领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维度拓展、多元化展示。

毛巧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猜你喜欢

古北水镇庙会
古北水镇
元宵节,逛庙会
水韵古北
丰都庙会
宝顶架香庙会
洋庙会写趣
首届“卡丹萨古北水镇国际钢琴、竖琴夏令营”开幕
隐匿在燕山深处的古城——古北水镇
绝杀
绝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