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泪成金的情怀

2024-03-27潘红

时代报告 2024年2期
关键词:检察官救助司法

我所有的奉献没有其他,只有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

——丘吉尔(代题记)

是什么样的情怀让石素娟检察官在讲述办案经过的过程中,面对前来采访她的濮阳市作协人员泪流满面?又是什么曲折的故事让在座的所有人员而为之动容?

恰好2022年12月8日,我们濮阳市作协受市检察院邀请,前去观看一部以她为原型的微电影。这也刚好给了我一个解开疑问和了解她的机会,于是,我带着既崇敬又好奇的心情走进了观影厅。没想到的是,短短约30分钟的影片,竟然数次让我感动得潸然泪下,不能自已。这个时候,我才初步理解了為什么石检察官会在那么多采访她的人面前流下泪水,而她的形象也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

观影结束后,我终于见到了这位充满神秘色彩的女检察官:一个十足的“80后”,中等个头,厚厚的眼镜片后面是一双真诚而明亮的眼睛,脸上带着几分英俊之气,高高的马尾辫让她看起来既洒脱又活泼,说话干脆利索。简短地对话之后,她告诉我,她还要去开一个庭,让我稍加等待。望着她匆忙离去的背影,身边的检察官说:“这就是我们检察官的工作常态,天天都在忙碌中度过。”我只好按捺住欲探寻真相的急切心情,在办公室耐心等待。只见办公桌上堆满了厚厚的卷宗,旁边一份简短的简历吸引了我,上面写道:石素娟,女,198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2008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法学专业毕业;2009年3月通过河南省人民检察院统一招录公务员考试进入范县人民检察院工作至今,先后在侦查监督科、宣教科、控告申诉科、第三检察部部门工作,期间获得多项荣誉。连续多年被范县人民检察院评为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文字材料工作一等奖;分别被县直机关工委、县妇女联合会评为“五星党员”“优秀党员”“三八红旗手”;她的家庭被县委评为“五好文明家庭”;荣立濮阳市检察机关“个人三等功”一次,嘉奖两次;被河南省人民检察院评为“全省控告申诉检察人才库成员”;被范县政法委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被濮阳市政法委评为宣传、信息、调研工作“先进个人”;被濮阳市委、市政府评为党的十九大期间“信访维稳先进个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能获得如此多的荣誉,这位“80后”女检察官背后一定付出了鲜为人知的努力,这些努力有梦想,有忠诚,有追求,有汗水,有热忱,有勤恳。透过这些荣誉证书,我仿佛看到她从事检察事业的路上,那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映照着神圣的检徽,映照着那一身象征正义的检察蓝。那踔厉笃行、勇于进取的足迹和身影,似乎面对着我款款而来,显得分外铿锵有力,散发出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让人过目不忘。

不觉已是日暮,下班的时间也到了,石检察官几乎是一路小跑赶了过来,见面就说:“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我问:“你们每天都这样工作,累吗?”她笑着说:“就这还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呢,每天恨不得有分身之术,能多干一些工作。”

略微寒暄之后,为了进一步了解面前这位飒爽英姿一身正气的女检察官,我的问题从她的成长经历开始,在她娓娓的讲述中,我聆听着一段段感人的故事。

1984年9月,正是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在古老的黄河之滨范县陆集乡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迎来了他们的女儿石素娟。出身书香门第的石素娟,自幼就受到黄河文明的熏陶,又饱读诗书,聪慧与睿智并存,善良与干练同在。虽没有承袭父业,像父亲一样教书育人,传授知识,传播文化,但父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以及视学生如自己孩子般的博爱情怀却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播下担当和善良的种子,并被她很好地传承下来。自打走出校门踏入范县人民检察院这座神圣庄严的大门那一刻起,她就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义务,就这样,她怀揣着一腔热血,怀揣着梦想,捧着一颗赤诚的心,义无反顾地扬帆起航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石素娟像一块海绵,在工作中努力吸取着宝贵的经验,孜孜不倦地学习检察知识,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在范县人民检察院举办的第一届诉辩对抗赛中她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国家检察官学院河南分院第一期初任检察官培训中,被评为优秀学员。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辛勤的付出,让她成为精通检察业务的“行家里手”。

我的访谈从她个人经历的讲述中,转移到她现在的工作上来。

“在我的印象中,检察官都是铁骨铮铮,不轻易落泪的,我想知道是什么样的情愫竟然让你在面对受害人,甚至在讲述案件的过程中流下泪水?”我问了埋藏在心中已久的疑问。她沉思了一下,缓缓地说:“我承办的许多案件其中很多都是司法救助案件,所以我面对的被救助人几乎都是一些弱势群体,他们所承受的痛苦是我们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她详细介绍了工作情况。她说,鉴于很多受害人家庭,在遇到灾难之后,不至于生活陷于困顿,2021年2月1日,范县人民检察院成立了“春雨司法救助工作室”,工作室的宗旨就是“一次救助,长久关怀”。这种独特的救助模式,目的是让许多因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又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的当事人给予一定的辅助性经济补偿,从而让他们过上稳定的生活。对每个需要司法救助的家庭,检察院联合多方救助后,都会建立一本台账,两年内不间断地进行回访,而我,具体负责该项工作。

两年来,春雨司法工作室办理了许多司法救助案件,仅2021年她这个办案组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5件,惠及20人。其中1件被濮阳市人民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两件被评为2021年“我为群众办实事精品案例”,他们的工作似丝丝春雨洒落在受害人的身上,滋润着他们的心田。而范县检察院“一次救助,长久关怀”这种独特的工作模式,也最终成为检察工作中的一个亮点,被称为“范县模式”,并受到最高检的转发和推广。

第一章

世上凡有善意的人,都包含着一颗同情之心。对于从事检察工作的人来说,落泪是金,而每一滴同情的泪水,无不彰显着人性的光辉。石素娟用她爱憎分明、剑胆琴心的情感,对伤害人民利益的人,嫉恶如仇;对弱势群体的基层群众主动热情,扶危济贫。她让一个个被救助者感受到人间温暖,让一个个被救助的家庭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面对八岁女孩说“我想上学”,

她流下了同情的泪水

2021年4月,石素娟受理了一起因刑事案件引起的司法救助案。生活在范县某乡某村的王某,因妻子张某患有智力二级残疾,遭人凌辱,他愤而报警,法律还了他一个公道。在办案的过程中,范县人民检察院专案组成员发现,由于王某一家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平时他独自抚育3个未成年的孩子,还要照顾无生活自理能力的张某,生活相当拮据。专案组在了解了情况之后,让他在刑事案件审理之际同时申请了司法救助。石素娟在接到王某的司法救助申请之后,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急需救助的家庭,必须尽快启动“春雨救助程序”,否则,每耽误一天,他们的家庭就会多一天煎熬。刻不容缓,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实情,雷厉风行的她马不停蹄地来到王某的家。

“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呀!”石素娟说。进到屋里,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屋里脏乱不堪,简直没有下脚的地方。房间角落破旧的床上蜷缩着一个神情木然﹑目光呆滞的女人,问她话也没有反应。旁边满脸沧桑的王某局促地站在那里,他的身后站着一个个头不高、又黄又痩的小女孩,小女孩正用探寻和慌乱的眼神望着穿着一身制服的石素娟,看到石素娟注意到她,瘦小的身躯立刻躲在了爸爸的身后。面对又脏又乱的王某家,石素娟心里一阵酸楚,她没有丝毫嫌弃,立刻走上前去拉起小女孩的手柔声问道:“你多大了?你不是还有两个哥哥吗?”小女孩偷偷看了一眼眼前的石素娟,大概觉得这个穿着制服的阿姨很和蔼,就低下头羞涩地说:“我8岁了,两个哥哥上学去了。”石素娟听了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8岁了怎么没去上学呢?一定有原因,必须弄清楚,于是她继续亲切地问道:“那你为什么不和哥哥一样去上学呢?”这时一旁的老王抢过话说:“女孩子上啥学呀,长大了嫁个人家就算了。”石素娟看着老王认真地说:“老王,你怎么能这么说,现在都啥年代了,还这么重男轻女,有困难咱还有政府呢。”此时的老王面露难色,把石素娟叫到一旁叹了一口气,悄悄说:“不是俺不让她上学,是她和她妈到现在都还没户口嘞,而且,说出来不怕你笑话,这孩子就不是我亲生的,我就怀疑她是这次强奸案犯的闺女,我还想让他赔偿嘞。”听了老王的话,石素娟不禁暗暗吃惊,虽然她了解案情的始末,但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母女二人竟然黑户十多年之久,而且老王还有如此大的心结。石素娟意识到,这家的问题远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如果单单给予他们一些司法救助金,按照她的工作范畴,工作也可以说是完成了,可如果这样了结的话,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家的实际困难。仅从户口方面考虑,没有户口,以后生病就医等报销、补助事宜就没有保障,更别说孩子上学,等孩子再大些出个远门都是问题……想到这些,石素娟心中五味杂陈,如果仅仅完成工作,虽无可厚非,但决不是我们检察人的工作风格,要帮就帮彻底,我的工作多延伸一分,这个家就多一份保障,这个孩子的未来就多一份希望,必须在司法救助之后帮他们母女解决户口。此时石素娟已在心中暗暗作出了决定,她把孩子揽在怀里,用慈母般的眼神看着小女孩轻声说道:“我叫石素娟,你以后呀就叫我石阿姨,阿姨問你,想上学吗?”小女孩怔了一下,眼睛里闪出一丝光亮,看着石素娟,有点迟疑地问道:“阿姨,我真的能上学吗?”石素娟捧起小女孩的脸,看着她的眼睛,用肯定的语气说:“你真的能上学。”小女孩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兴奋地低声回答:“阿姨,我早就想像哥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背着书包、戴着红领巾去上学了,可爸爸说我没有户口不能上,阿姨,啥是户口呀,我怎么没有呢?”看着眼前这个和自己孩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听着她稚嫩的话语,身为母亲的石素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流下了心疼和同情的泪水,她轻轻抚摸着孩子乱蓬蓬的头发,温柔地对她说:“等着,阿姨一定让你上。”小女孩抬头望了望爸爸,然后又高兴地跑到床边那个目光呆滞的女人身边,大声对她喊道:“妈妈,石阿姨说,我能上学了,我就要上学了!”此时,床上的女人嘴角似乎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然而,好事总是多磨。让石素娟没想到的是,王某的妻子张某户籍所在地在她的老家湖北某县,但由于多种原因,她的户口早已被原籍注销,而张某与王某结婚20年也未领结婚证,就这样凑合着过了这么多年。面对这种情况,石素娟在为他们办理司法救助的同时,及时把情况向她的主管领导作了汇报,她的想法立刻得到了领导的支持,考虑到他们家的特殊情况,检察院决定特殊办理。石素娟办案组遂尝试通过12309检察热线与湖北某县检察院取得联系,将张某的情况做了详细说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下,双方多次召开视频、电话会议研讨恢复张某户籍的方案。事不避难,经过双方多次协调,湖北某县检察院与该县公安局协商恢复张某户籍的具体方式,由范县人民检察院帮助张某准备相关材料,多方实时同步办理,最后仅用5天就恢复了张某的户籍信息。与此同时,范县人民检察院也为张某申请到国家司法救助金5000元,贫困农民工救助金2000元,并争取到临时救助金3000多元。

已记不清多少次去王某家中,一个陌生的村落让石素娟的脚步硬是步量成一个熟悉的地方,甚至连村里的街坊四邻看到她都亲切地喊她“石检察官”。当然每次去最开心的就数小女孩,她只要见到石阿姨来了,就会黏着她,一步也舍不得离开。石素娟每次去总会给孩子买些书呀、笔呀、孩子爱吃的零食以及衣物等小礼品,帮她洗澡洗头,把她收拾得干干净净;给她讲故事,陪她玩耍、教她识字,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她。去的次数多了,就连有智力残疾的张某,看到石素娟也会拉着她的手对着她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为了打开王某的心结,石素娟多次开导王某,告诉他犯罪分子一定会严惩,让他相信法律的阳光会照耀到每一个角落。并耐心劝慰他说:“不管这孩子是不是你的,你已经把她抚养这么大了,我相信你从心里一定是疼爱她的,也相信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不然这孩子不会健健康康长这么大,还这么乖巧懂事。况且通过这段时间我跟孩子的接触发现,孩子也很依赖你,跟你感情很深,最后说得老王眼里也含着泪花。”通过石素娟反复地开导和劝说,老王终于解开了多年的心结,他感激地对石素娟说:“感谢你呀石检察官,你工作那么忙,还为我们这个家操那么多心,又费心费力解决了她们娘俩的户口,请你放心,这孩子原来是我闺女,往后还是我闺女。”有人说,爱就是把人性中最积极正向的能量激发出来。石素娟做到了,送孩子上学那天,石素娟的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望着小女孩快乐地蹦蹦跳跳去上学的身影,石素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金子般的泪水、金子般的情感,让石素娟一心为民的情怀如涓涓清泉流在人民群众的心里,流向远方,在范县大地上延伸、延伸……

第二章

在善与恶、正与邪、美与丑的较量中,正义的呼喊从未迟到,正义的宣判从未缺席。在一本本充满错综复杂案情的卷宗里,她品读着人生百味,捍卫着公平正义和人间正道,播撒着让世间充满温情的阳光。

面对受害人悲观的眼神,

她流下了义愤的泪水

“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看人家家里穷,又无儿无女,就趁机性侵人家患有精神病的老婆,这种人简直没有人性。”石素娟在接到这起案件的时候,义愤填膺地说。

这是一起发生在范县某乡村的刑事案件,而石素娟负责刑事案件后续跟进的司法救助工作。

2021年9月7日,被告人张某某趁王某某外出的时间,在明知王某某妻子刘某某精神不正常又无自我防卫能力的情况下,还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给被害人一家带来身心的巨大伤害。鉴于王某某一家属于村里的贫困家庭,且他本人年龄偏大,又不识字,还要照顾无正常行为能力的妻子,石素娟果断决定上门为他们一家提供司法救助服务,帮助他们备齐申请救助的材料。

这是一个金秋送爽的季节,田野里金灿灿的玉米正待收割,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果香。然而,坐在前往受害人王某某家车中的石素娟,却无心欣赏车窗外这怡人的风景。从接到这个案子的那一刻起,石素娟就无时不牵挂着这个家庭,无时不思索着救助方案。可以说她是带着迫不及待的心情走进这个贫困家庭的。可是,当她踏入王某某家时,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受害人家庭的窘迫还在其次,被害人王某某的精神状态更令她担忧。面对登门造访的检察官,王某某在第一时间内显得无精打采,唉声叹气,根本不愿意谈及涉及案情的事情。他的妻子刘某某则坐在凳子上只会看着来人傻笑,更别说回答问题。面对如此情景,敏锐的石素娟认为,正常的交流很难順利开展工作,必须耐心细致地引导并打开王某某的心结,才能更好地了解真实情况。于是,石素娟决定先避开案件本身的话题,从日常生活问起,以消除王某某焦虑和悲观的情绪。石素娟观察了一下这个农家小院,发现小院虽然简陋但收拾得还算干净整洁,院子的一角种着一小块菜地,菜地里的菜长势旺盛,呈现出与这个院落截然不同的勃勃生机,机敏的石素娟立刻捕捉到这个信息,她随和地与王某某拉起了家常:“大爷,一看您就是种地的能手,您看您这小院种的菜长得多好。”果不其然,提起种地,王某某失望的眼神里有了些许活力,主动介绍起他种菜的经验来。在石素娟慢声细语启发式的交流中,王某某的话才逐渐多了起来。通过与王某某断断续续的交谈,石素娟了解到,王某某早年因家中贫困,一直没娶上媳妇,人到中年后经人撮合,为了有个家,才与刘某某结为夫妻。但刘某某因患有重度的精神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所以二人一直未生育孩子,就这样相依相伴过了几十年,虽然生活艰难,但也不求啥,就求个平平安安过日子就好,说到此处这位60多岁的老汉眼圈已经泛红。他接着说:“谁知道就这样的日子也没让俺过安生,还发生了这种丢人现眼的事,你说,石检察官,我活着还有啥意思呀,我还不如带着我媳妇一起死了算了。连小狗小猫还懂得找个伴,我作为一个正常人,好不容易到了中年才找到一个作伴的人,回到家有个热乎气,没成想还遭人作贱,难道找个相依为命的人过一辈子就这么难吗?”老汉说完已是泣不成声。石检察官听到此处,早已是心潮起伏,望着被害人痛苦无助的眼神,石素娟忍不住流下了义愤的泪水。很多时候,眼泪是一种神圣之物,它不是懦弱的符号,而是力量。此时,石素娟的胸中荡起一股凛然之气,这样的家庭,我一定竭尽全力,帮扶到底。为了不让受害人的情绪失控,石素娟扭头擦干眼泪,掷地有声地对王某某说:“您放心,犯罪分子一定会得到严惩,家里有什么困难您就找我,我一定帮你解决。”

承诺有时就像一把伞,为受害人随时撑起一片遮挡风雨的天空,石素娟就是那个撑伞人。

很快,石素娟就走访了当地村委会,了解到王某某因为平时要时刻照顾患有二级精神残疾的妻子,不能外出打工,他家的经济收入全靠他在家务农获得辛苦钱维持生计,家徒四壁,生活十分清贫。了解到王某某一家的真实现状以后,石素娟立即着手为王某某申请司法救助,为他们一家争取到了救助金,并及时发放到王某某手中。从司法救助程序启动至案件办结,石素娟都亲力亲为,主动上门服务,一趟也未让申请人跑。按说案件可以到此为止了,但石素娟考虑到王某某家的实际情况,便主动履行承诺。为了让这个贫寒的家庭增加一些经济收入,让他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她利用业余时间,联系当地村委会,与村委会积极沟通,为王某某安排了一个村里保洁员的工作,让他有一个稳定的经济收入,确保了他们全家逐渐摆脱贫困状态。

在多次与王某某交往的过程中,细心的石素娟发现,其实王某某心里最大的症结不是生活的贫困,而是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感觉自己活着没有尊严,没有意思。于是,石素娟便多方开导他,安慰他,时常给他讲一些人生励志的小故事。每次去的时候都会给他家带上一些吃的用的,让他感受到来自别人的关心和温暖,并经常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让他体会到人间温情,石素娟辛苦的付出最终让他从心灵里的雾霾中走了出来。

在每次回访王某某的日子,他总是深怀感激地说:“多亏县检察院帮俺惩罚了这个恶魔,还对俺家救助。特别是石检察官,不仅帮我找活干还常跟我谈心,鼓励我,让我树立起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正是你们这些检察官们让我体会到了温暖,找回了尊严,这下,我终于可以在村里抬起头来了,谢谢检察院领导,谢谢石检察官!”

听到王某某发自肺腑的话语,看到他脸上开心的笑容和自信的眼神,石素娟真切地感受到,王某某一家已经踏上了正常的生活轨道,这正是她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石素娟用她的琴心柔肠,为民解忧;用她的仁心大爱,为民排难。石素娟拉紧了司法救助的纤绳,为社会弱势群体不仅传递了检察人办案的公正无私、千秋正义,还传递了检察人的大爱无疆、温情似海。

司法救助的过程,充满了人间大爱,这大爱是一种力量,它让懦弱的人变得坚强,让卑微的人变得自信,这大爱犹如金秋的暖阳,时时温暖着群众的心。

第三章

“为什么我常含着泪水?因为我深沉地爱着脚下这片黄土地。” 作为一名检察官,石素娟把素洁的初心使命和刻骨铭心的爱,如涓涓细流般缓缓滋润着她深爱的这片热土,守护和温暖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用神圣无比的信仰,无私地守护着一方百姓;用落泪成金的情怀,完美地诠释了检察责任。

面对一封感谢信,她流下了欣慰的泪水

“石素娟是一个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的人,只要她接手的案件,她都会负责到底,决不留一丝遗憾。”同事们如是说。

2021年3月17日早晨5点左右,天还未亮,范县某镇一路口发生一起交通肇事案,肇事者逃逸。被害人被发现后送到医院,经多日抢救无效死亡。范县人民检察院介入后调查发现。被害人是范县某村的牛某,属于村里的贫困户,大女儿小月23岁,刚参加工作,还没攒下任何积蓄,儿子18岁正在读高三,多年来三人相依为命。牛某已经50多岁,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在工地做苦力,一天挣100多元钱,他的离世,无疑让这个本就贫寒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更何况他住院期间的抢救费就花了十几万元,这让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顿时陷入困境。

石素娟受理这个案件后,立刻启动了“春雨救助程序”,对他们的家庭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核实,发现牛某住院期间的花费因肇事者王某家境贫困,赔偿款一直未能支付,而十几万元的医疗费全部是姐弟二人借亲戚的钱,十几万元,对于姐弟二人来说,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他们稚嫩的肩膀上。姐弟二人困窘的生活和焦急的心情被石素娟看在眼里,疼在心头。她立即向县检察院领导汇报了调查核实的情况,县检察院领导十分重视,并在当年10月29日组织召开了小月姐弟申请司法救助金的听证会。经过人大代表评议,为小月姐弟申请司法救助金5000元,并第一时间把救助金打进了小月的账户。

救助金发放了,但在石素娟的心里,依然牵挂着这姐弟二人。她知道,几千元的救助金对這个家庭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如何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呢?她想到了县民政局“扶危济困送温暖”的计划。于是她积极与县民政局沟通协调,再次为小月姐弟申请到了救助金1万元和城乡临时救助金1140元;又与县桑梓助学机构取得联系,为小月弟弟争取到每学年5000元的助学金,直到完成学业。联系其就读的学校,帮助其解决了在校期间的所有餐费、学费、住宿费,并享受国家助学金等助学政策。在她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奔波之下,一笔笔爱心捐助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姐弟二人的手中,最大限度地帮姐弟二人渡过难关,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不仅如此,石素娟对姐弟二人的关心也无处不在。还在案件审理期间,石素娟就时常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小月,像大姐姐一样鼓励她、关心她,时刻关注姐弟二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临近年关,石素娟和她的救助小组担心小月姐弟没钱过春节,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钱捐物。又积极与一些爱心企业取得联系,为小月姐弟再次争取到了爱心人士的资助金5000元。一份份资助,凝聚着一份份爱心,在石素娟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小月姐弟的生活逐渐走上正轨。

2021年12月,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石素娟和同事们带着礼品,又一次来到小月的家。不善言语的小月流着泪说:“俺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们,这是我早就手写好的两张感谢信,感谢……”

石素娟和同事接过这封满含感激和对未来充满期许的信,流下了欣慰的泪水。

能把平凡的事坚持认真做好做细做牢,体现出公平正义,就是不平凡;能把日常工作做到规范做到极致做成典型,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难成其大事。石素娟和她的团队,用他们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检察事业的执着,换来了检察事业的丰硕之花。

这起交通肇事案,终于画上了句号,该案件被濮阳市人民检察院评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精品案例。

第四章

“自古忠孝两难全”,可总有这样一群检察人,他们为了检察事业,舍小家为大家,为国纾困,为民解忧;他们用矢志不渝的真诚和锲而不舍的行动把“感恩”这个传统美德赋予了新的高度和含义,彰显了新时代检察人的品行操守和家国情怀。

面对全力支持她工作的家人,

她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在与石素娟检察官聊天的过程中,当谈及她的家庭时,她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就连说话的语调都显得轻松快乐,看得出来,她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

谁还没有个儿女情长呢?素娟说,她有两个儿子,都还在上小学。丈夫在郑州政法部门工作,和她也算是半个同行。共同的追求和信仰,让他们在生活中更加默契,他们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中互相关心、理解,彼此包容。虽然聚少离多,但彼此相亲相爱、举案齐眉、相濡以沫,偶尔忙中抽闲也会营造一下“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浪漫气氛。但毕竟她的丈夫远在郑州,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回来。她自己也因工作忙,无暇有更多的精力操持家务,照顾孩子们,这时,她的公公婆婆给予了他们全力的支持。

刚刚还沉浸在幸福里的素娟,说起自己的婆婆,言语里全是感激。她说,婆婆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却具备了中华民族女性的传统美德:善良、勤快、慈祥、宽容,人特别好,尤其对她,像亲闺女一样看待。“她看我平时工作忙碌,每次下班回来,婆婆都做好了可口的饭菜等着我,家里大小事情也打理得井井有条,家务事一点儿不用我操心。平时,孩子们的吃喝拉撒,包括所有的家务,几乎全是公公婆婆承包了。婆婆还常对我说,‘你们都是忙大事的人,只要有我在,家里的事就不用你管,你安心工作就是了,一切有我。”有一次节假日,素娟本来想让婆婆好好放松一下,刚准备让她出去逛逛,突然接到了单位的电话,需要素娟去单位一趟,婆婆听到后,二话不说,立刻说:“你快去吧,单位的事要紧,我啥时候都能出去。”为此,素娟心里内疚了好一阵子。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是一个善良的人。都说婆媳关系难处,但石素娟却说,她一直非常敬重自己的公公婆婆,感谢他们养育了一个优秀的儿子,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因此结婚十几年来,她和婆婆从来没红过脸,对他们十分孝顺,时常像女儿一样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相处得非常融洽,平时只要她下了班回到家里,都会主动承担起家务,让婆婆休息休息。她们这种亲密的婆媳关系受到了邻里的一致称赞,所以她的家庭曾被评为“县五好家庭”。石素娟说:“正是有了婆婆的全力支持,她才能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才能取得一些成绩,所以,对于婆婆我是有愧疚的,同时也是非常感激的。”说到这里,石素娟的声音有些哽咽,不觉又流下了眼泪,这泪水里包含了她对婆婆浓浓的感激之情。

可能是她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在外人面前轻易流泪,她随即擦了擦泪水,笑着对我说:“当然了,我还要感谢于爱江检察长等领导和同事们平时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他们对我工作的鼎力相助,可以说没有他们的支持,没有一个凝聚的团队,仅凭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干出成绩的。”

访谈接近尾声,我转换了一下话题,问她:“平时业余时间喜欢干些什么?”

她随口说:“我最近在看一本书。”

“什么书?”

“关于婚恋情感方面的。”

“没想到检察官也喜欢看这些书。”我笑着调侃。

她说:“哪里呀,我是因为办案的时候经常会接触到因男女情感引发的案件,就想看一些这方面的书,好从中了解一些处在婚恋纠纷里那些男女的想法,也好对症下药。”

“你太用心了。”

她笑了,说道:“干我们这一行,什么样的人都可能接触到,所以,必须多学习了解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把案件办到极致、办成铁案呀。”

告辞的时候,望着夜幕中她离去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位年轻的女检察官就像路上的一盏灯,闪光的同时,也照亮和温暖着他人。

尾章

青春谱写奉献歌,一片丹心映检徽

历史的天空曾记录下石素娟从检10余年的奋斗历程。她用崇高的人生信仰,用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不悔的青春和活力,向她挚爱的检察事业交上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10余年来,石素娟已记不清多少次披星戴月往返于办案的路上;夜深人静之时,办公室里的灯光下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庭审现场,留下过她铿锵有力的正义之声;受害人面前有她真挚关切的问候和温暖人心的话语。她曾经情到深处数次泪洒办案现场,每一滴泪水都饱含着对人民的深情,对事业的真诚。她落泪成金,这泪是浓浓的担当之泪,是满满的责任之泪,是闪光的珍贵之泪,是痛民之痛想民之想之泪。

石素娟是一身正气、守望公正的检察官;是温婉善良、循循善诱的“贴心人”;是心系检徽、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是弱势群体、人民大众的守护者。她用检徽之光释放检察温度,用仁爱厚德体现人间温情。她以青春年华,诠释着检察人的家国情怀;她把初心使命连同检徽的神勇之魂融进了生命,书写着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人生。她用心血和汗水谱写着司法为民的华彩乐章,用信念与执着为检察事业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成績从来不是用来炫耀的,但成绩却真实反映了一个人曾经的付出和贡献。这位年轻的“80后”女检察官,在面对曾经获得的荣誉时,表现出了超常的冷静。“膨胀容易让人失去自我。”她说,“今后的路还很长,我一定戒骄戒躁,笃行不怠,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守护正义,为民解忧,尽心尽力做事,全心全意奉献,为检察事业增光添彩,为新时代法治中国贡献更多的力量。”

面对石素娟这样优秀的检察官,我曾数次流下感动的泪水,为她的敬业精神和恤民爱民的情怀感动到热泪盈眶;为她锲而不舍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震撼到彻夜难眠。

石素娟那一身正气、飒爽的英姿,是濮阳一支优秀检察队伍的缩影。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一定会看到,新一代的检察人用他们对党和祖国的无限忠诚,酣战于没有硝烟的战场;用他们辛勤的汗水,守护着人民的公平正义。一个更加和谐的法治国家正欣欣向荣、稳步发展,这不正是老百姓所期待的吗?

作者简介:

潘红,女,汉族,河南濮阳人。河南省作协会员,濮阳市作协副主席,濮阳市女子文学学会会长。在《河南法制报》《演讲与口才》等刊物发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100万字,多篇被《散文选刊》收录。

责任编辑/董海燕

猜你喜欢

检察官救助司法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制定法解释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
“检察官让我重获自由”
水下救助抢险
司法所悉心调解 垫付款有了着落
非正式司法的悖谬
水下救助抢险
双十一,单身检察官是怎样炼成的
论司法公开的困惑与消解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