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潘功胜:货币政策仍有足够空间

2024-03-20唐郡

财经 2024年6期
关键词:潘功胜货币政策金融机构

唐郡

2024年3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图/中新

3月6日下午3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在梅地亚中心举行。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行长潘功胜出席,就中国货币政策走向、落实五篇金融大文章、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等话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潘功胜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货币政策仍有足够的空间。他特别提到,目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0%,后续仍有降准空间。

在价格层面,潘功胜表示,将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统筹兼顾银行业资产负债表的健康性,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针对“五篇金融大文章”,潘功胜表示,央行将从结构性政策层面提供支持,其中包括: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扩大支持碳减排再贷款支持领域,并增加规模;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规模等。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是一项新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用于支持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2022年,央行曾创设科技创新再贷款,目前该工具已到期。

此外,潘功胜表示,央行将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支持优质中资企业到境外上市、发债融资,鼓励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金融机构及其他经营主体对外投资。

后续仍有降准空间

“国内外的形势依然复杂多变,需要发挥政策合力,加大宏观调控的政策力度。”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潘功胜透露了对中国货币政策走向的四大考量。

在总量上,2023年央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0.5个百分点,2024年2月5日,继续降准0.5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为1万亿元。

“目前,整个中国银行业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是7%,后续仍然有降准空间。”潘功胜称。

此前,央行宣布全面降准的同时,均表示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多位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央行未来的降准空间。

在价格上,2023年央行两次降息,并推动降低存量按揭贷款利率,引导主要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接下来,央行将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我們将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统筹兼顾银行业资产负债表的健康性,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潘功胜强调。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官方价格预期目标为3%左右,与上年目标水平持平。2023年中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为0.2%,与3%左右的预期目标水平有一定差距。2024年1月,CPI增速为-0.8%。

“促进物价低位回升,货币政策仍将维持适度发力,总量政策工具空间进一步打开。”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称。

在结构上,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

潘功胜透露,央行将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继续实施支持碳减排再贷款,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带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约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

在人民币汇率方面,过去一段时间,央行采取了一系列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今年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有望转向,美元指数动能减弱。”潘功胜表示,“在过去的几天里,美元指数从上个礼拜的104,这两天又下降到103附近,国内外的货币政策周期差趋于收敛。”此外,潘功胜透露,截至2024年2月,中国所有的货物贸易跨境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占比是30%。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客观上有助于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有利于跨境资本流动平衡和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潘功胜称。

结构性工具扩围提额

近日,央行召开五篇金融大文章工作座谈会,要求各金融机构加大对五大重点领域的资金支持,同时,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将央行再贷款优惠政策通过各金融机构精准传导到各重点领域。

3月6日的发布会现场,潘功胜进一步介绍了四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是央行将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2022年4月,央行联合工信部、科技部创设科技创新再贷款,发放对象为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明确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创新企业。截至2023年末,该项工具额度4000亿元,余额2556亿元,现已到期。

二是继续实施支持碳减排的再贷款,进一步扩大支持领域,并增加规模。

2021年11月,央行联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为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部分外资金融机构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明确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重点减碳领域,实施期为2021年到2024年末。截至2023年末,该工具额度为8000亿元,余额5410亿元。

三是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规模。

支农再贷款自1999年起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引导其扩大涉农信贷投放,降低“三农”融资成本。支小再贷款自2014年起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引导其扩大小微、民营企业贷款投放,降低融资成本。

截至2023年末,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合计为2.61万亿元,余额2.31万亿元。2024年1月,央行将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2%降到1.75%。

四是继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将相关激励政策覆盖的普惠小微贷款标准由单户授信不超过1000万元扩大到了不超过2000万元。

2021年12月,央行创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持对象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施期为2022年到2024年末。截至2023年末,该工具额度为800亿元,余额为526亿元。

此外,潘功胜表示,将在宏观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筹划。以科技金融为例,科技型企业成长早期,更多需要风险投资、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介入,目前还是一个薄弱环节;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风险评估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下一步,需要着力补齐短板,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

接下来,央行将深入开展科技、绿色、中小微企业等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能力、适配性和普惠性。

加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发布会现场,潘功胜介绍了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四项重点工作。

一是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包括有序推進金融服务业开放和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

潘功胜表示,目前,境外投资者既可以直接的方式投资境内金融市场,也可通过“债券通”“沪深港通”等互联互通的方式投资境内金融市场。截至1月末,境外投资者在过去12个月累计净买入中国债券1.8万亿元。

下一步,央行将继续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吸引更多投资者投资中国金融市场。同时,支持优质中资企业到境外上市、发债融资,鼓励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金融机构及其他经营主体对外投资。

二是统筹推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目前,人民币是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和第五位外汇交易货币。“人民币已经初步具备国际使用的网络效应。”潘功胜表示。

对于香港和上海两大国际金融中心,潘功胜表示,将强化香港的国际金融资产管理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打造亚太地区金融科技枢纽和可持续金融中心;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持续深化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措施,支持上海建设人民币金融资产全球配置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

三是打造更加友好、包容的营商环境,包括不断提升支付服务水平,优化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安排等。

四是统筹好金融开放和安全。潘功胜提到,在全球层面,将持续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

猜你喜欢

潘功胜货币政策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