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03-15严羽爽张建红

职业 2024年3期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严羽爽 张建红

摘 要:为适应技能人才向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转变,技工院校的教育模式向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根据调研杭州酒店岗位招聘,以及与相关院校、企业、行业负责人等进行对话,了解酒店岗位需求信息、行业发展趋势、专业学制设置、专业技能要求、学生培养目标等内容,明确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教育过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提出可以从打造一体化教师队伍、完善实训实习措施等方面确保该模式实施。

关键词: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一体化

杭州发布的相关文件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酒店行业作为旅游业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杭州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酒店行业因为数字化时代的变革产生了新的变化,传统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目前酒店行业发展的需要。而工学一体化能更好地将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将职业技能与岗位相结合,将工作内容转变为学习内容,使学生做到做中学、学中做。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

(一)数据来源

为了解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工种),胜任的岗位工作、掌握的技术及具备的职业素养,以及该专业的相关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情况等,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主流招聘网站大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杭州地区酒店行业、企业、行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职业院校专业负责人等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分析智联招聘网杭州地区2018年12月至2022年11月的数据,了解杭州地区酒店行业岗位招聘情况;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技工院校负责人进行咨询,了解相关技工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情况,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问卷回收率90%;通过与10家企业、行业协会负责人交流了解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

(二)数据分析

1.酒店招聘崗位分析

据智联招聘网杭州地区2018年12月至2022年11月的酒店招聘岗位数据,其中,招聘酒店市场营销岗位的有19844个,占比为64.19%;招聘餐饮服务员岗位的有7159个,占比为23.16%;招聘餐厅领班岗位的有1764个,占比为5.70%;招聘酒店前台岗位的有1526个,占比为4.94%;招聘客房服务员岗位的有622个,占比为2.01%。

2.连锁酒店行业发展趋势

通过对企业、行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访谈可知,目前连锁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加速行业变革升级,轻资产加盟模式成为较优选择,酒店集团化、品牌化、连锁化等趋势明显。为使学生更快适应酒店工作,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可加入酒店企业文化培养内容,邀请酒店工作人员进行企业文化宣讲等。

第二,酒店数字化转型加快,进入智能化发展。目前,人们更加依赖于自助化、智能化和便捷化的线上消费方式。同时,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消费者对于数字化体验的需求不断加大,消费者的数字化消费习惯正在逐步养成。目前,酒店行业提供线上外卖、自助入住退房等新服务。因此,大多数酒店在招聘新员工时都会要求其有相应的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服务的能力,对此,职业院校在课程中可适当加入相关内容。

3.酒店管理专业学制设置情况

通过对45所技工院校的数据分析可知,技工院校根据获得技能等级不同,一般中级工学制为3 年,高级工学制为4~5年不等,技师学制为6年,技师学制仅有1~2所院校开设。其中,开设3~5年学制的院校最多。同时,对于毕业生入职前需持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主要为餐厅服务员、前厅服务员和客房服务员。

根据院校安排,酒店专业学制设置主要为3类,即中级工学制为3年,高技工学制为5年,技师学制为6年。根据不同的学制要求获取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

4.酒店管理专业技能要求

根据酒店招聘的岗位和员工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员工需要胜任的工作主要是前台接待、餐厅接待服务、客房预订、行李服务、中西餐厅/宴会餐前准备、餐厅迎送、客房清洁和楼层接待服务、行政楼层接待等。

根据工作任务要求,课程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前厅服务、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等能力进行设置。

5.学生培养目标分析

通过对相关院校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发现相关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遵纪守法、健康的心理素质,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职业道德精神;培养学生具有获取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热情、礼貌周到、耐心细致的服务意识和吃苦耐劳的服务精神;培养学生具有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学生。

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与企业、行业协会等进行合作,将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为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对接产业、职业技能、酒店专岗,通过新手(初级工)、生手(中级工)、熟手(高级工)、能手(预备技师)4个阶段培养,学生成为更加符合企业需要的综合应用型服务管理人才,“一主线、二强化、三对接、四阶梯”为基本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和规格

根据企业招聘需求,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豪华型酒店、品牌连锁酒店集团、创新型酒店企业等类型酒店中的前厅部、餐饮部、客房部等岗位群。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道德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职业精神,主动热情、礼貌周到、耐心细致的服务意识,能够适应现代酒店管理工作,掌握前厅部、餐饮部、客房部相关岗位专业的技能,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意识的中级、高级和技师水平的综合型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教育过程

根据学生学制安排,学生的培养主要分为4个阶段,即初级工(一二年级)、中级工(三年级)、高级工(四五年级)、预备技师(六年级)。一二年级为初级工阶段,主要通过开展行业专家宣讲、企业文化进校园等活动,以及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等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专业观念。三年级为中级工阶段,主要通过开设一体化课程,进行企业实践等岗位基础技能培训与示范,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相关工作岗位一线工作能力。四五年级为高级工阶段,通过岗位能力提升,培养更加符合现代企业需要的酒店管理技能人才。六年级为预备技师阶段,通过企业实践,学生深入工作岗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和储备管理人才。

(三)管理和评估制度

以“二强化、三对接”为主要目的,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和评估。

“二强化”是指通过校企共建,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校企共建主要通过访谈、专家讲座、企业文化进校园、共建实训基地、企业实践等方式,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任务设计、企业文化宣讲、职业素养培养等环节,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更加符合企业的要求。

“三对接”是指专业和产业对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对接、专业学生与专岗员工对接。以“三对接”为目的,通过评估课程设计与岗位技能匹配度、校企融合度指数、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评估。

(四)教学方法

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方式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和工作岗位内容相衔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将知识包含在情境中,用解决问题的方式将知识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脉络,学会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使课堂贴近现实。

三、保障措施

(一)打造一体化教师队伍

在一体化教师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参加相关部门举办的一体化教师队伍培训、教师研讨活动、一体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通过进行企业调研、企业实习等形式提升专业技能。

(二)完善实训实习措施

学生实训实习场地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通过建设一体化实训室,以仿真模拟的形式重现酒店各崗位工作环境;校外通过共建实习基地,形成校企紧密共同体,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

对于学制较长的学生需要分阶段进入企业实习,如5年制和6年制的学生可以在中间和最后学期分别进入企业,进行为期半学期的企业实习,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将课堂所学知识与企业工作岗位相融。同时,采用该模式可以增加当年实习学生人数,缓解企业用工矛盾。

参考文献

[1]王屹,张雪翠.高职院校高质量产业学院创设的理论之思、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2(10).

[2]于意.新工科背景下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2(6).

(作者:严羽爽,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教师;张建红,杭州第一技师学院烹饪酒管系系部副主任)

猜你喜欢

工学一体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一体化教学设计在汽修实训课的应用
眼视光技术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应用探索
浅议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如何对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酒店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