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质培优背景下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4-03-15钟瑞李彬

职业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路径

钟瑞 李彬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职业教育优质高效建设发展提上了日程。在提质培优背景下,本文针对中职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影响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提出提升中职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路径,即完善中职教师在职教育制度,增强中职教师职业认同感,加深中职教师对学生、教材、教法的理解,搭建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平台。

关键词:提质培优;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路径

课 题:本文系2022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提质培优背景下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K22112)、六安市中等职业教育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程思政理念下的中职幼儿保育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编号:LA22012)的研究成果。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与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等职业教育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实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与目标日益明确。实现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是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内在要求,多措并举打造能胜任职业教育发展的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中职教师专业能力迫在眉睫。

一、提质培优背景下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现实需求

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解决问题和整合调动必要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能力。随着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出台,学界对中职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逐渐深入。首先,中职教师专业能力的价值日益被重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当前中职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时代背景下,完善中职教师培养体系、坚定中职教师职业信念、丰富培养中职教师专业能力的形式是促进中职教师育人水平提升的内在要求。最后,教学、实践、科研是构成中职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

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系统设计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10个方面27项任务,“三教”改革成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重點,成为中职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当前,中职教师存在更新教学能力水平有限、参与课程建设机会受限、实施科学研究能力不足等问题。中职教师是教学实施者,提升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既是促进教材、教法与教学的有机融合、实现高质量中职教育的关键因素,也是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积极开展提质培优行动的必然要求。

二、提质培优背景下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

(一)中职教师实践能力急需提升

组织学生有序开展实习实训的教学实践能力是中职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三教”改革不断深入,企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被不断引入教育教学过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更加强调实践环节、动手能力。传统的中职教师培养方式比较陈旧,无法适应多样化的实践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缺失使中职教师理论和实践脱节,组织实践教学的能力欠缺。

(二)中职教师教学实施能力急需加强

良好的课堂纪律与学生课堂参与度是教学高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教师在维持学生课堂纪律、吸引学生学习投入、增加学生学习参与度等方面耗费大量精力。将信息化教育手段引入中职课堂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但也导致学生对移动设备的学习功能认识不深刻、教师课前备课压力增加、教学形式大于内容等现象的出现,增加中职教师教学实施的难度,同时在中职教师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沟通合作等方面也易产生负面影响。

(三)中职教师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能力薄弱

中职教师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能力是指中职教师能通过教育教学中的现象,以专业知识与能力为基础,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与个人优势,运用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研究活动,归纳教育教学现象,改进教学方法,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将研究成果以相应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个人专业发展。中职教师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能力也存在整体水平不高、教育研究与发展持续性不强、创新及实践能力有待加强、成果呈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中职教师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能力薄弱。

三、提质培优背景下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完善教师教育制度,切实加强中职教师在职培训

进一步健全教师培训体系,从体制层面为中职教师提高专业能力提供保障。近几年中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通过经费保障、定期督查、奖优惩劣等措施,不断完善中职院校的继续培训体系,保证中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坚持继续教育体系的前提下,强化继续教育和培养目标,要合理地选用合适的教师培养方案,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尤其要加强对中职教师教学能力的专项培训,利用不同层次的培训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在职培训。

(二)多种方式增强中职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能力发展主动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线学习理念在教育领域广泛传播。中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力提升在实践领域已成为趋势。中职教师教育的学习资源类型逐渐丰富,中职教师利用网络技术提升教学能力的可能性大幅提升。“信息化2.0”的广泛推进、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教育教学能力比赛等专项内容深入开展,中职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的方式越来越多。

职业认同是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内在动力,职业认同是中职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对所从事职业的认识。在提质培优背景下,要践行职业教育改革先进理念,结合中职教师岗位实践,将个人教学能力提升与国家人才培养理念结合起来,强化中职教师职业认同感,提升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主动性。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推进教材改革

不同专业,对中职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侧重点有所不同,在讨论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时,要明确专业职业性与岗位性特征。在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层面要做好制度保障,通过专业教研活动,引导中职教师挖掘不同专业的教学特色。

中职教材发展思路向“高质、基础、融通”转变,无论是传统的静态电子教材,还是多媒体数字教材、智能化教材,都应将其开发过程聚焦职业发展逻辑。教材作为中职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材料,中职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应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重构。可利用网络资源自学、教研组会议、个人教材使用反思等方式,引导中职教师深入研究教材,促进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四)搭建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平台,切实推进中职教师成长“师徒制”

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有效整合区域内优质资源、形成联合培养合力,既是中职教师队伍提质培优的基本要求,也是重要手段。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发挥协调沟通作用,搭建区域内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成长平台,如成立中职教师教育学会、开展中职教师专项能力比赛、提供区域内中职教师成长特色资源、开展高质量中职教师培训等,以学术论坛、教学研讨、成长沙龙等形式,及时给予专业反馈,为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提供支持。其次,中职学校内部应建立健全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保障机制,在制度、资源、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例如,邀请校内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建立“师徒”关系,有经验的资深教师通过指导课堂教学、示范专业实践、引领专业发展等形式对青年教师开展包括思想教育在内的全方位指导。最后,全校范围内要通过多种形式,营造提升中职教师专业能力的浓郁氛围;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有效调动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积极性,从各个维度打造渠道通畅、教师热爱、领导重视、教师欢迎的中职教师专业成长“师徒制”。

四、结束语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国家层面对于各阶段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已有明确要求,基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全过程的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模式逐渐形成。在提质培优背景下,在不同维度上研讨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分析中职教师专业能力现状,探讨影响因素,通过各种形式的外部支持激发中职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的内在动力,形成符合中职教育特色的中职教师发展路径,不仅可以推动中职教师立德树人思路的转变,还能提高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拓展中职学生、中职教师、学校未来发展空间。

參考文献

[1]吴志华,柳海民. 论教师专业能力的养成及高师教育课程的有效教学途径[J].教师教育研究,2004(3).

[2]宿莉,邓璨,方梦,等.“一带一路”背景下职教教师专业能力构建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5).

[3]周先进,李伟.中职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其提升路径[J].职教通讯,2018(8).

[4]张葵葵,李俊.影响中职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分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5]方成智,蒋宇.高质、基础、融通:普职协调背景下中职教材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3(9).

(作者:钟瑞,安徽省舒城职业学校教研员;李彬,安徽省舒城职业学校党委委员、教务科主任)

猜你喜欢

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路径
不同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在发展规律
试论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浅谈加强中职教师师德培养教育的困境及突破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对于中教专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浅析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