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势并举 砥砺前行

2024-03-12庄双博

中国民商 2024年2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债券

庄双博

2024年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1月25日起,分别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并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本次降准超出市场预期,释放出鲜明的货币政策稳增长信号,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稳定资本市场健康运行。

对于此次降准,观察人士认为这一举措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强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势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动能”,只有相互配合实现“动势结合”,才能够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向好发展。

蓄“势”待发

从此次降准的幅度来看超出了市场预期,此次降准为0.5个百分点,约为常规降准幅度的2倍,降准幅度为近两年最大,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此次降准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同时配合着结构性降息,将有助于推动LPR下行,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企业实际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居民负债压力,提振经济活力。同时,此次降准在2月5日落地实施,有助于维护春节前后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保障春节期间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此次降准一方面可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支撑经济复苏,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发力支撑经济增长的决心。随着货币政策态度进一步明确,2024年流动性在量上会保持相对充裕状态。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通过改革的方式,增强利率政策的针对性和协同性,以我为主,内外平衡,进一步发挥利率政策在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中的积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合理把握利率水平,继续结合对未来物价变动趋势的判断,前瞻性把握好实际利率水平,保持与实现潜在经济增速的要求相匹配。

2023年我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实现经济发展总体回升向好,民营经济做出了极大贡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方面采取更多务实举措,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困难,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努力让民营企业有感有得。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抓好政策激励传导,把金融机构的一些诉求和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些需要得到满足的方面结合起来,使政策工具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抓好服务能力建设,通过科技赋能,打通信息孤岛,解决在支持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方面的一些盲点;抓好多元化的资金供给,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配合有关企业、部门推动创投行业畅通“募投管退”的各个环节,高质量服务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顺“势”而“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蓝佛安表示,“适度加力”主要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组合使用专项债、国债以及税费优惠、财政补助、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多种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预计28万亿元。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预示着财政支出总规模或会在28万亿元的基础上有所增加。而这一数字的支撑主要来自于税收等收入和调入资金、政府举债等手段,在继续减费降税的背景下税收收入或不能够进行足够支撑作用。

2023年为落实财政加力提效,年初财政赤字率由上一年的2.8%提高至3%。由于年中多地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为支持防灾救灾,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财政赤字率也调整至3.8%,创下历史新高。由此可以预计2024年财政赤字率会再次突破3%,赤字率是宏观政策的重要风向标,近年来,通过合理安排赤字规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较大力度,从2012年的12.6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6.1万亿元,保障了国家重大战略和民生政策落实。

2024年财政适度加力,除了适度扩大财政支出总规模外,蓝佛安表示还体现在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发挥好带动放大效应。“在保持政府总体杠杆率基本稳定原则下,继续安排适当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强化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着力提高投资效率。”

在经济下行背景下,适度扩大政府投资规模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体现。2023年1-12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4.6571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券7016亿元、专项债券3.9555万亿元。全国发行再融资债券4.6803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6458万亿元、专项债券2.0345万亿元。合计,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9.3374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券3.3474万亿元、专项债券5.9900万亿元。专项债券既是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财政工具,也是地方政府补短板、增后劲、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手段。预计2024年新增专项债规模会在3.8万亿元基础上适度增长,可能在4万亿元左右。这除了扩大政府投资规模来稳定经济增长考虑外,还兼顾了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也为今后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留出政策空间。

“动”“势”并举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改革目标,2023年底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则提出了“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的新任务,更为两大宏观政策体系的协调配合增添了内容。

稳健的货币政策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2024年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平衡短期与长期、内部与外部、增长与风险的均衡关系,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率、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要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推动经济良性循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货币政策将从三方面发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总量方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在结构方面,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进一步提升货币信贷政策引导效能,紧扣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5篇文章;在价格方面,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税收、赤字、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今年将继续安排适当规模的专项债,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2023年执行中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也将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表示,“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仍然保持一定规模,并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强化财力薄弱地区的资金保障,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对于企业来说,最为关注的除了行业发展周期之外就数税费制度,减税降费政策会在2023年的基础上持续延续。2023年,我国分批延续、优化和完善了70余项税费优惠政策。财政部税政司司长贾荣鄂说,在上述优惠政策大部分直接延续至2027年年底的同时,2024年还将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除了对于企业的税费加计抵减政策,对于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也有进一步举措,比如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进一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和赡养老人负担,对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交易给予税收优惠等,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总之,2024年是经济复苏回升的关键一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增强宏观政策趋向一致性,为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  李秀江)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债券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