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 例新生儿期起病的血友病A 临床特点及基因分析报道

2024-03-11黄玲玲王宁玲储金华涂松济吴正玉

安徽医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无义错义内含子

黄玲玲 王宁玲 储金华 涂松济 吴正玉

1 病例资料

患儿1:男性,9 d,因“皮肤黄染1 周”入院,查体:重度黄染,头顶部可触及10 cm×6 cm 血肿,右腋下及上臂静脉穿刺处血肿。实验室检查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164.9 s(正常参考值25~31.3 s),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示凝血因子Ⅷ活性0.9%(正常参考值50.0%~150.0%),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均正常。凝血因子Ⅷ内含子22 及内含子1正常,二代测序(2021.11)在FⅧ基因Exon8 上检出无义变异c.1063C>T(p.R355*)(半合),患儿母亲携带无义变异c.1063C>T(p.R355*)(杂合)。确诊为血友病A 型(Hemophilia A,HA)。

患儿2:男性,1 h 55 min,因“胎龄(35+6)周,生后反应差24 min”入院,住院期间出现黄疸及右上肢肘窝静脉穿刺处血肿、双侧手腕静脉穿刺处血肿,实验室检查示APTT 116.9 s,凝血因子Ⅷ活性1%,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及VWF 正常。肘关节超声示右肘内侧肌层内低回声(考虑血肿),腕关节超声示左腕部皮下无回声(考虑血肿)。凝血因子Ⅷ内含子22 及内含子1 正常,二代测序(2021.12)在FⅧ基因Exon4 上检出错义变异c.464A>G(p.Y155C)(半合),据目前数据库检索,未见报道,暂不明确病理意义,但HGMD 中收录变异位点 c.464A>C(p.Y155S)为病理性位点;在Exon14 上检出错义变异 c.4531G>A(p.V1511I)(半合),据目前数据库检索,该变异为HA 相关的病理性位点(CM082634) <PMID:33706050,PMID28056528>。患儿母亲同时携带c. 464A>G(p. Y155C)(杂合)和c. 4531G>A(p. V1511I)(杂合)。确诊为HA。

患儿3:男性,1 个月25 天,因“反复多部位出血1 月余”入院,期间曾有黄疸及抽搐发作,头颅MRI 提示:①考虑双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②考虑双侧颞顶部枕部硬膜下出血。住院期间右侧腹股沟抽血处出现皮下血肿,治疗期间多次监测APTT明显延长。实验室检查示 APTT 99.7s、凝血因子Ⅷ活性0.53%,凝血因子Ⅸ、VWF 正常。超声检查示双侧肘关节及膝关节未见异常、右侧腹股沟低回声包块(考虑血肿)。凝血因子Ⅷ内含子22 及内含子1 正常,二代测序(2023.04)示FⅧExon14无义变异c. 2294C>G(p. S765X)(半合),见图1。患儿母亲携带c.2294C>G(p.S765X)(杂合),见图2。确诊为HA。

图1 患儿c.2294C>G半合突变

图2 患儿母亲c.2294C>G杂合突变

2 讨论

HA(OMIM:306700) 是一种凝血因子Ⅷ缺陷引起的X 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FⅧ基因位于X 染色体长臂末端(Xq28),长度超过180 kb,结构相当复杂,包含26 个外显子[1]。FⅧ基因的突变位点遍布整个基因,截至2020 年2 月已有4 344 种FⅧ基因突变被收录在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uman genetic mutation database,HGMD)中。这些突变类型多样,包括内含子22 及1 倒位突变、大片段缺失/插入、无义突变、错义突变、剪接位点突变、小片段缺失/插入、调控区域突变、复杂重排等,其中点突变为最常见的基因缺陷,存在于约90%的HA 患者中。本研究报道了3 例新生儿或婴儿期的HA 患儿,这些患儿均携带FⅧ基因的点突变,并且这些突变是通过母亲遗传给患儿。值得注意的是,病例3 中的无义变异p.S765X 是首次报道。

HA 的临床表现为延迟、持续而缓慢的渗血,出血频度与部位取决于患者体内的凝血因子水平,根据FⅧ的水平HA 分为三型,即轻、中、重型。重型患儿出血表现明显,而轻型患儿仅表现为外伤及手术后的出血倾向[2]。一项11 例新生儿HA 研究显示,新生儿中重型HA 并发颅内出血发生率高,同时部分患儿存在黄疸出现时间早、程度重[3]。本研究中3 例患儿均出现黄疸及皮肤血肿,其中患儿1 及患儿3 为重型,患儿3 病程长,期间发生重要脏器出血(颅内出血),患儿1 早期明确诊断,未发生重要脏器出血。新生儿HA 合并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颅内出血[3],早期诊治可改善预后。

HA 的基因突变通常与其表型相关,这是由于不同的突变对FⅧ蛋白活性产生了不同的效应。内含子22 及1 倒位、大片段缺失、无义突变常引起FⅧ蛋白大部分缺失从而导致重型血友病A,错义突变可引起个别氨基酸替换从而导致轻/中型HA。患儿1 和患儿3 的无义突变产生缩短的蛋白质分子,通常被信使RNA 的无义介导途径(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NMD)[4]所识别和降解,因此会导致凝血因子Ⅷ功能的丧失或极度缺乏,进而引起重型HA 的表型。患儿3 的p. S765X 经NCBI/HGMD/ClinVar/HAMSTeRS /SNP 等数据库检索未见报道,但根据ACMG 分类规则为HA 致病变异,系新的突变。患儿2同时检出p. Y155C 和p. V1511I 这2 个错义突变,错义突变引起HA 的严重性取决于替换的氨基酸和它的位置。Y155 位于蛋白A1 亚基,而A1 亚基与蛋白质合成及其活化密切相关[5],p.Y155C 可能导致残基的大小和亲水性发生改变,进而可能降低蛋白质与Ca2+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能力,导致FⅧ活性降低,经EAHADF8基因变异数据库检索,一例HA 患者中存在p.Y155C突变,分型为重型。V1511 位于蛋白B 亚基的未定义区域,B 亚基通过调节FⅧ蛋白的分泌影响其活性, B 亚基的错义突变多数可能为基因多态性或非致病性突变,而且B 亚基的错义突变多数不会导致重型HA[6]。检索发现仅在1 例台湾重型HA 患者中同时存在内含子22 倒位和p. V1511I[7],并且PolyPhen-2与Mutation Taster 多个软件预测p. V1511I 变异无致病性。因此,患儿2 的HA 致病突变为p.Y155C。

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是HA 急性出血时最有效的止血措施,预防治疗是儿童HA 治疗的首选方法,重型患儿应及早开始预防治疗,治疗过程中应监测HA 抑制物并给与相应治疗[2]。需注意在重型HA 患者中,无义突变者较内含子22 倒位者具有更高的FⅧ抑制物产生风险[8]。本研究中患儿1 和患儿3 为重型、无义突变,均有出血表现,给与替代治疗和预防治疗,随访期间无出血表现,监测抑制物阴性。

综上,随着对HA 认识的提高及新突变位点的发现,HA 基因突变数据库逐步完善。本病例报道总结了新生儿HA 相关临床特点,加强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并报告1 例FⅧ基因突变新位点,丰富了FⅧ基因突变数据库。

猜你喜欢

无义错义内含子
利用AlphaMissense准确预测蛋白质组的错义突变
Nature Biotechnology报道北京大学药学院夏青教授团队开创性应用tRNA-酶治疗无义突变罕见病的进展
GJA8基因错义突变致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遗传分析
针对《GLDC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非经典型非酮性高甘氨酸血症家系的临床和遗传学分析》一文读者提出问题的反馈
线粒体核糖体蛋白基因中内含子序列间匹配特性分析
MKRN3基因与儿童中枢性性早熟
不同方向内含子对重组CHO细胞中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无义突变与“遗传补偿效应”
更 正
悼李维嘉老仙逝(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