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安肉牛养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24-03-06薛树威李瑞蓉周祖澄卓金松

畜禽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瑞安肉牛养殖

薛树威,李瑞蓉,周祖澄,卓金松,郭 伟

1.瑞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 瑞安 325200 2.瑞安市南滨街道办事处,浙江 瑞安 325200 3.瑞安市人和农业专业合作社,浙江 瑞安 325200 4.瑞安市健丰奶牛饲养场,浙江 瑞安 325200

0 引言

发展肉牛生产是开发利用粗饲料资源、增加肉类食品的有效途径,更是广大农民特别是偏远地区人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方式。瑞安市饲养肉牛方式主要为购买杂交牛舍内育肥和地方黄牛舍外放养。地方黄牛具有适应性好,抗病力强、耐粗饲等优点,但个体小、生长慢,产肉性能较差。因此,在做好地方黄牛品种保护和选育的同时,应利用外来的良种肉牛与本地地方黄牛品种进行杂交,优势互补,使其达到体躯丰满、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等优点,最终获得较大收益[1]。同时,开展牧草种植、生态放牧、混合青贮、资源型日粮利用与高档牛肉生产的配套技术研究,为畜牧业结构的调整、乡村振兴、山区农民致富开辟新的道路。

1 肉牛养殖现状

受非洲猪瘟及近年来猪价低迷影响,瑞安部分养猪专业户纷纷转行养牛,据瑞安畜牧兽医学会调查,截至2023年6月底,小规模养牛场31家(20头以上、见表1),存栏肉牛1 170头,其中新增25家、新增存栏量838头,其中4家奶牛场转养肉牛、5家猪场转养肉牛。在瑞安的湖岭镇、林川镇和芳庄乡山区,近年来青壮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山地抛荒严重,为留守农民提供了养牛场地,饲养5头以上的农户累计达到200余户;全市散养户肉牛饲养量达到3 000头以上,饲养量是2018年发生非洲猪瘟前的300%;全年总饲养量达5 000头。从社会的发展历史看,肉牛养殖是偏远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传统产业,更为湖岭牛肉加工产品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优质牛肉原材料,保证了响誉国内外的瑞安牛肉产品品牌口碑。

表1 常年存栏20头以上肉牛场基本情况调查表 单位:头

续表

2 肉牛养殖存在问题

2.1 投入不足且选址和布局不合理

调查了31家小规模养牛场,除3家存栏100头以上的肉牛肥育场在选址和布局上较规范外,有12家是猪场关停后改养肉牛,其余是十分简陋的牛舍,有废弃的危房、搭建的简易棚等。整体上牛场选址不科学、建设不规范、布局不合理(包括通道、牛床、食槽和清粪道等),同时养殖资金投入不充分,制约了本地肉牛养殖业现代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2.2 养殖水平较低

第一,饲养的肉牛品种存在较大问题。较大规模肉牛肥育场(舍饲)购买的架子牛品种杂、质量差;散养户饲养的都是本地黄牛,体型小、生长慢。第二,饲养方式传统。本地肉牛业生产水平较低,刚刚开始由传统的耕牛饲养向现代肉牛业转型,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肉牛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例如秸秆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利用程度不高、本地畜种品种改良工作停滞不前、饲养方式落后、专业培训少、配套技术推广慢等。上述问题都制约着瑞安肉牛业的高质量发展。

2.3 养殖场免疫制度和监管措施缺失

根据动物防疫法要求,养殖牛羊动物应做好国家规定的口蹄疫等疫苗的强制免疫,佩戴畜禽耳标,经检疫后方可屠宰、销售等。瑞安常年存栏20头以上的31家牛场中,部分肉牛养殖场防疫设施差、未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不具备法定基本生产条件,口蹄疫等疫苗免疫实施难,出售检疫不符合法律法规,导致牛肉品质得不到保证,制约了瑞安肉牛业的高质量发展。

3 肉牛养殖发展优势

3.1 养牛空间扩大

瑞安芳庄乡和林川镇的丘陵、草坡众多,特别是因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经商和务工,导致大量梯田抛荒(原来种植水稻和蕃薯等),杂草丛生,可采取农业加林业资源利用和黄牛养殖相结合的农林牧复合养殖模式,将具有十分大的发展空间,走“农林—牛羊—肥料—农林”的生态循环之路。

3.2 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副产品丰富

据瑞安统计局国调队统计,瑞安每年种植晚稻15.32万亩(1亩≈666.67 m2),每亩地稻草产量约为400 kg,每年可利用稻草6万t;种植甘蔗2 000亩以上,按亩产1万kg,糖份按15%计算,成熟加工制糖时产生糖蔗渣将达到17 000 t(还有甘蔗叶、甘蔗梢、制糖压榨后的滤泥等副产物);同样,瑞安马屿镇荆谷甜玉米基地,种植甜玉米1 000亩以上,年产玉米秸杆2 000 t以上。此外,瑞安马屿的省级蔬菜基地和阁巷的榨菜基地,种植的花椰菜和榨菜在收割后余下的菜叶等秸秆资源,以及大量的稻草等,据调查这些资源利用率只占10%(部分以还田或生物质燃料方式利用),其主要可用于养牛的农副产品有米糠、豆腐渣、酒渣等,特别是豆腐渣、酒渣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3.3 肉牛产业链健全、交易与加工优势

肉牛养殖不仅可有效开发利用粗饲料资源,还可为肉食品稳定供应提供保障,更可作为偏远地区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方法。中国南方地区林多地少,经济发达,对牛肉的需求量大、品质要求高。特别是浙南瑞安,是全国肉牛交易、经营、加工的集散地,其中,肉牛交易市场位于湖岭镇,逢农历5日及其倍数为交易日,年交易量在2万头以上,瑞安唯一的肉牛定点屠宰场也建设在湖岭镇,湖岭镇上游牛肉焙片及牛肉产品加工企业有20家以上,下游经营牛肉及产品的门店有100家以上。由于当地肉牛业全产业链的模式,为当地肉牛养殖企业销售提供了便利,进一步促进了瑞安西部偏远地区的肉牛业发展,打响了瑞安牛肉产品的金名片。

4 发展对策

4.1 成立并规范肉牛专业合作社

瑞安是农村三位一体改革的发源地,怎样走深走实农民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当下面临的问题,经瑞安畜牧兽医学会2023年6月调查,瑞安现有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0余家,分落在各乡镇,规模小内部经营活动多呈现僵尸化状态,抗压抗风险能力弱,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可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成立专业肉牛养殖农民合作社,开展技术指导、购销、担保贷款等服务,做到技术标准统一、饲料采购统一、良种供种统一、集中育肥统一,疫病免疫统一,加强养殖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最终形成互利互助、风险共担的良性可持续循环。

4.2 研究并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4.2.1 推广应用地方黄牛品种改良技术

在合作社内开展地方黄牛本品种选育工作,并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对现有良种登记造册,淘汰劣质牛和老弱病残牛,遴选优质的种公牛、种母牛,对母牛的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进行评估。利用外来品种牛体躯高大、生长速度快、产肉产奶性能好、饲料利用率高等优点,取长补短从而实现最大效益。目前,通过试验可以引进的国内外优秀肉牛品种有丹麦红牛、西门塔尔牛。通过技术部门支持,逐步形成“繁殖—杂交—育肥”模式,即良种繁育、人工授精、高效育肥相结合并具有民办公助特色的肉牛养殖模式。

4.2.2 示范推广高产牧草与混合青贮技术

利用闲置山田,以合作社为平台,搭建牧草栽培试验推广中心,推广种植皇竹草、黑麦草、饲料玉米等适合山区种植、营养价值高、黄牛喜食的植物。皇竹草属无性繁殖植物,因草籽育苗出苗率低,生长速度慢,应采用成熟的皇竹草茎节为种苗,快速扩繁。皇竹草在瑞安经多轮试种后,最终确定在4月中旬种植最为适宜。皇竹草收获后立即种植黑麦草可达到鲜草20~25 t亩产量。皇竹草适宜在南方生长,但在气温低于5 ℃时将停止生长,低于0 ℃时将发生冻害。瑞安南滨街道等平原地区,冬季气温一般在0 ℃以上,收割后留荐15 cm左右或在其上加盖干草或塑料薄膜保温越冬。山区气温低,应在打霜前收割茎秆并打捆保存留作种用。具体方法有挖坑保存法、塑料大棚法、冬季扦插育苗过冬法,且针对山区冬季温度低保种困难问题,瑞安已成功研究皇竹草越冬保种新技术“半埋式挖坑越冬保存法”,其栽培成活率分别是常规挖坑保存法和塑料大棚保存法的2~3倍[2]。

瑞安甘蔗种植历史悠久,每年11—12月是甘蔗成熟、收割和制糖的时间,制糖后的甘蔗渣资源丰富,按3 000亩甘蔗面积进行推算,每年甘蔗渣产量9 000 t。制糖后的甘蔗渣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肉牛喜爱的青饲料,但因甘蔗成熟和加工时间集中,动物鲜食期短,短期利用有限。因此,开发糖蔗渣与玉米杆等混合青贮饲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大力推广拉伸膜裹包青贮糖蔗渣制作技术,其制作方法为现榨新鲜的甘蔗渣铡碎为2~5 cm后,按照3:2的比例混入2~5 cm的牧草或玉米秸杆,添加1 kg/t有机酸,均匀喷洒,调制成含水量为50%~70%的混合料,再用打捆机将其压制成形状规则、紧实的圆柱形草捆,再用裹包机裹包,然后可直接运输至所需地点贮存,经过1个月的发酵熟透后进行饲喂。采用机械制作的裹包青贮为圆柱形。

4.2.3 研究推广豆腐渣和酒糟型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

瑞安及周围地区豆制品和白酒产业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副产品豆渣和酒糟的产量也大幅增加。它们富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及维生素,并含有畜禽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生长因子,能促进消化,是理想的低成本优质的畜禽饲料资源,但适口性较差,深度开发利用豆渣、酒糟饲料资源,提高其饲喂效价,可有效缓解蛋白饲料资源的短缺。经试验应用“豆腐渣+酒糟型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可降低饲料成本25%以上。

4.3 出台支持肉牛业发展相关政策

4.3.1 支持建立繁殖、育成、育肥三级养牛体系

全国各地每年有3万头肉牛进入瑞安,经交易用于继续养殖生产或屠宰加工。因饲草资源及养牛的基础不同,为合理利用瑞安资源,可建立繁殖基地、育成(架子牛)基地、育肥基地的三级养牛体系。政府对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基地牛场给予支持,同时结合畜牧场整治,腾出生猪养殖空间,鼓励生猪养殖关停后改造转型为肉牛养殖。大力支持规范化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特别在防疫和检疫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4.3.2 支持肉牛杂交利用和资源型日粮利用

引入国内外优良肉牛品种同本地黄牛杂交改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牛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冷配(人工授精)是一种经济且先进的改良方法,但因品改网络体系不健全,缺少配种员(原瑞安家畜良种推广站技术员都已退休),加上养殖户分散,意识不强,导致配种难度大,制约着该技术的有效推广。应加快步伐,农业部门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乡镇配套优化建设人工授精站;二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强技术服务功能,力争每个合作社都自己的配种力量;三是鼓励开展种养结合,实现农牧对接与资源化利用,对农副产品(豆腐渣、酒糟)、农作物秸秆利用较好的企业和合作社给予重点支持。

4.3.3 大力支持肉牛业全产业链发展

应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与规范化合作社。在现有的传统的肉牛交易市场和肉牛定点屠宰场基础上,全面整改提升,市场和农业等部门各司其职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在湖岭镇建立肉牛产品加工生产体系,培育肉牛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争取项目等,努力引进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参与瑞安肉牛养殖产业化经营。加大产品研发,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拓市场,不断延伸产业链,以开发冷却肉、分割肉为突破口,以开发肉制品(预制菜)为重点,发展无公害安全牛肉食品,打造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牛肉名牌产品。同时,相关部门应进行饲料营养监督、肉牛生产加工监督,研究推广肉牛胴体等级评分标准,实现优质优价和质量追溯。建立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杜绝不安全肉牛产品进入市场,保护优质肉牛产品的市场信誉,保障肉牛养殖健康发展。

5 结束语

新形势下瑞安本地肉牛业面临的发展问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应积极发挥自身产业链的优势,通过成立专业养殖合作社,利用好现有农作物资源,推广先进技术等着手解决自身问题。同时寻求政府政策支持引导,进一步突破发展瓶颈,走深走实肉牛发展之路,做大做强肉牛产业,真正实现产业兴,农民富,谱写乡村振兴新画卷。

猜你喜欢

瑞安肉牛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肉牛口炎咋防治
风筝
快乐农场
荡秋千
我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