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灸法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应用规律

2024-02-01路晓雪王健房繄恭于晓华蒲炳宇柳安琪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灸法腧穴临床应用

路晓雪 王健 房繄恭 于晓华 蒲炳宇 柳安琪

摘要: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灸法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应用规律,为临床灸法治疗不孕症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中2010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关于灸法治疗不孕症的相关文献,根据排除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其中灸法种类、灸量、治疗方法、主要证型、腧穴频次、腧穴所在部位及归经等信息,利用Excel2019、SPSS24.0、SPSS Modeler18.0对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文献检索与筛选共获取文献101篇。文献数据提取并数理统计分析后获得腧穴49个,总频次为374,其中关元穴频次最高。腧穴涉及十二经脉以及任脉和督脉,特定穴中交会穴腧穴数最高,胸腹部穴位最多。灸法方面,治疗方法种类较多,其中灸法与中药结合为主;灸法种类分为9类,其中以温和灸为主;治疗时间多以20~30min或2~5壮艾炷为主;治疗频率多为1次/d。聚类分析获取4组腧穴聚类,关联规则分析获取8个关联组,复杂网络分析获取腧穴复杂网络图。结論 灸法治疗不孕症以温和灸、热敏灸为主,并注重施灸的灸量与频次,常用的治疗方法为灸法与中药组合,常用的施治腧穴为关元穴、神阙穴、子宫穴、三阴交穴和气海穴,其结果可以为灸法治疗不孕症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数据挖掘;灸法;不孕症;腧穴;临床应用;操作手法

中图分类号:R271.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4)01-0066-08

Exploration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rtility Based on Data Mining Technology

LU Xiao-xue,WANG Jian,FANG Yu-Gong,YU Xiao-hua,PU Bing-yu,LIU An-qi

(1.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00,China;

2.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00,China;

3. 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27,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rules of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rtility by using data mining technology and to provid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asis for clinical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rtility. Method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rtility in CNKI,WANFANG,VIP,CBM and PubMed from January 1,2010 to January 1,2022 were searched by computer. The literature was screened according to the exclusion criteria,and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type of moxibustion method,amount of moxibustion,treatment method,main syndrome type,frequency of acupoints,location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 normalization were extracted. The data statistical analysis,cluster analysis,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 and 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were made by using Excel2019,SPSS24.0 and SPSS Model 18.0. Results: A total of 101 literature was obtained by literature search and screening. After literature data extrac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alysis,49 acupoints were obtained with a total frequency of 374,among which Guanyuan point had the highest frequency. The acupoints relates to twelve meridians as well as Ren and Du channels. In specific acupoints,confluent acupoints were the highest,and the acupoints in the chest and abdomen were the most. In terms of moxibustion,there were many kinds of treatment methods,among which the combination of moxibustion and Chinese medicine was the main one. Moxibustion methods are divided into 9 categories,of which mild moxibustion was the main method. The duration of treatment was mainly 20-30 min,taking 2 to 5 strong moxa cones. The frequency of treatment was usually 1 time/day. The cluster analysis obtained 4 groups of acupoints cluster,the 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 obtained 8 association groups,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obtained complex network diagram of acupoints. Conclusion: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infertility mainly consists of mild moxibustion and 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and stresses on the amount and frequency of moxibustion. The commonly used treatment methods are the combination of moxibustion and Chinese medicine,and the commonly used treatment points are Guanyuan point,Shenque point,Zigong point,Sanyinjiao point and Qihai point.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infertility.

【Key words】Data Mining; Moxibustion Method; Infertility; Acupoints; Clinical Application; Operation Technique

不孕症(lnfertility),是指育龄夫妇同居2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男性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中医将本病命名为“无子”、“断绪”、“绝产”、“全不产”、“绝子”等,其病因病机为肾虚、痰湿、瘀血、情志内伤、外感六淫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不育夫妇占已婚育龄夫妇的7%~15%;在我国,不孕症的发病率为6%~15%,且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在较高发病率的同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现阶段,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西药促排卵、腹腔镜疏通卵管、调节内分泌、试管婴儿等手段,主要弊端体现在其治疗基本都是采用激素,而激素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很较大的副作用。而灸法具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健脾益气,升阳举陷,消瘀散结等作用,且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好、安全性高、痛感小等优点,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虽然1997年—2006年在国内中文医学期刊公开发表的灸法(或以灸法为主)临床疗效观察文献中,统计发现灸法临床适应症多达186种,其中不孕症等疾病亦为灸法临床治疗的优势病种。但灸法治不孕症的临床文献较为繁杂,缺乏规律性,且目前尚未有灸法治疗不孕症的相关文献研究。

因此,本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近12年艾灸治疗不孕症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对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有所裨益。

1 資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中关于灸法治疗不孕症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不孕”“不孕症”“艾灸”“灸”“灸疗”;英文检索词为“infertility” “infertility,female” “moxibustion”;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

1.2 纳入标准 (1)文献类型:关于灸法治疗不孕症的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观察。(2)研究对象:根据中医或中西医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不孕症;文献中缺乏明确诊断,但患者症状与不孕相符;病名不是不孕症却可以引起不孕症状的疾病如输卵管不通、排卵障碍等,并且治疗结果以是否妊娠为指标。(3)干预措施:以灸法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单独或结合其他方法。(4)结局指标: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为灸法治疗组或结合灸法治疗组效果更佳;其它类型文献为灸法治疗结果有效。

1.3 排除标准 (1)文献类型:个案分析、基础实验、综述、经验总结及文献评价类文献。(2)文献内容:无具体病例数、施治穴位不明确或无明确诊疗方案的文献。(3)干预措施:未采用灸法治疗或艾灸穴位不明确,只针不灸的文献。(4)其他:重复发表或研究数据雷同的文献只保留最新的1篇。

1.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文献筛选步骤:(1)将文献题录导入NoteExpress软件,剔除重复文献。(2)阅读文献题目与摘要,剔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3)无法确定的文献,阅读全文后做出判断。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筛选结果存在偏差或无法确定的文献,由第3名研究人员参与并讨论、协商解决。文献筛选结束后,使用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录入所纳入文献的名称、作者、期刊、年限、艾灸种类、灸量、治疗方法及穴位处方等内容。

1.5 数据处理 依据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对腧穴名称标准化;运用Excel 2019对数据库中的灸法种类、灸量、治疗方法、主要证型、穴位频次、腧穴所在部位及归经进行描述性统计;运用SPSS Modeler18.0对数据库中全部穴位频次最高的前20个穴位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计算支持度和置信度;运用SPSS24.0对数据库中频次前20的穴位进行聚类分析。

2 结果

2.1 数据筛选 通过各类数据库文献检索,最终从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获取文献358篇、从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获取文献67篇、从维普数据库(VIP)中获取文献34篇、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获取文献13篇、从PubMed中获取文献4篇,共获取文献476篇,删除重复文献后得到文献269篇;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获得文献173篇;全文阅读后最终纳入文献101篇。过程见图1。

2.2 灸法分析

2.2.1 治疗方法分析 纳入的101篇文献中,治疗方法以灸法结合其他疗法为主,其中以灸法与中药结合纳入篇数最多,共57篇。其次为灸法结合针刺、灸法结合西药、灸法结合推拿等治疗手段,详见表1。

2.2.2 灸法种类分析 本研究中灸法种类包括艾条灸、温针灸、艾炷灸三大类,其中又包含温和灸、热敏灸、隔物灸、雷火灸、督灸、直接灸和其他灸法,其中以艾条灸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热敏灸、隔物灸与温针灸,详见表2。

2.2.3 灸量与施灸频次统计 对纳入文献艾灸时间与频率进行分析,发现艾灸治疗时间以20~30min、刺激量以2~5壮艾炷为主,1次/d的频率进行治疗,也有部分文献的治疗时间、频率未明确描述,详见表3、表4。

2.3 腧穴分析

2.3.1 取穴频次分析 对纳入的101篇文献穴位频次进行分析,共使用穴位49个,腧穴使用总频次374次,经外奇穴使用 40次,十四经穴共使用334次,其中关元穴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神阙穴、子宫穴、三阴交穴和气海穴,频次均为25次以上,现将频次前20的腧穴按降序排列,详见表5。

2.3.2 取穴部位分析 将身体分为胸腹部、下肢部、腰背部、上肢部、头面颈项部五个部位,对穴位所属部位进行统计,其中胸腹部穴位数、频次数最多,详见表6。

2.3.3 取穴归经分析 经过统计,49个腧穴中,经穴46个,经外奇穴3个。共涉及全部12经脉以及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其中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腧穴数最多,任脉腧穴频次数最多,详见表7。

2.3.4 特定穴分析 经统计,共获取特定穴38个,总频次为320。特定穴包含交会穴、募穴、背俞穴、合穴、络穴、输穴、原穴、八会穴以及井穴,详见表8。

2.3.5 腧穴聚类分析 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共得到四类:第一类为关元穴;第二类为:足三里穴、气海穴、肾俞穴、中极穴;第三类为:神阙穴,三阴交穴、子宫穴;第四类为:中脘穴、次髎穴、卵巢穴、腰阳关穴、归来穴、太溪穴、水道穴、阴陵泉穴、脾俞穴、下脘穴、曲骨穴、命门穴,详见图2。

2.3.6 腧穴关联规则分析 选择最小支持度20%,最小置信度90%,共获取关联组合8个,分别为:关元穴—子宫穴、关元穴—三阴交穴、关元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关元穴—三阴交穴与子宫穴、关元穴—肾俞穴,关元穴—足三里穴、关元穴—中极穴与子宫穴,详见表9。

2.3.7 腧穴复杂网络分析 线值选择绝对值,输入可显示最大连接数为80,弱链接上限为10,强链接下限为35,选择链接大小连续变化、圆形布局、强链接较粗,尺度大小为50~70,获取复杂网络图,详见图3。颜色深浅提示各穴位之间的联系程度各不相同,足三里穴、肾俞穴虽与较多穴位存在联系,但联系密切程度低,太溪穴、命门穴、卵巢穴、阴陵泉穴、次髎穴等与所链接穴位联系程度高。见图3。

2.4 不孕症的疾病类型分析 经统计,共纳入不孕症的种类19种,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卵泡发育不良等。使用灸法治疗频次较高的有10种,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排卵障碍性不孕,详见表10。

3 讨论

从中医学角度来讲,不孕症的产生原因有许多,比如先天肾精不足,精血亏损,致使冲任虚衰,寒客胞脉而不能成孕;亦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血不和,或恶血留于体内,气滞血瘀,或脾失于运化,痰浊内生,导致痰瘀互阻,胞脉不畅,均可致不孕。而灸法作為中医特色疗法的一种,具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健脾益气,升阳举陷,消瘀散结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明代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说到:“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中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虽然临床疗效确切,但缺乏对灸法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应用规律总结,因此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纳入的101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3.1 灸法分析

3.1.1 治疗方法分析 本研究分析发现,灸法治疗不孕症可以与多种治疗方法结合使用,比如与中药、西药、穴位注射等方法相结合,以增强临床疗效。同时对纳入文献艾灸种类进行分析发现,温和灸比例最高,其次为热敏灸。其中温和灸相对其它灸法而言操作简单,温度相对温和、稳定,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热敏灸灸感舒适、疗效独特。现代研究发现,热敏灸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谢洪武等研究显示,热敏灸干预原发性痛经患者,在痛经症状评分、COX 痛经症状评分量表(CMSS)、痛经总体临床疗效及伴随症状上取得较好效果,且明显优于普通艾灸组。

3.1.2 灸量与施灸频次分析 本研究分析发现艾灸的治疗时间以20~30 min或2~5壮艾炷为主,频率为1次/d。但由于艾炷的大小、松紧度差异,部分文献的治疗时间、频率未明确描述,因此统计的结果可能存在偏差。在以往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施灸的灸量和施灸频次是治疗疾病的关键。灸量是指通过艾灸以达到的温热程度,各个灸量要素对灸法疗效的影响程度迥然不同。正如《神灸经纶》中所记载:“火气充足,始能去痼冷疾”;《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旨》中亦有论述:“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愈”。马兆勤等通过研究,总结出不同灸量大小关系的参照标准建议,其中大艾炷高1 cm,每壮燃烧时间>7 min,达到最佳温度时间为5 min,温度为40℃~45℃,6 min开始出现皮肤灼痛感;中艾炷高为大艾炷的一半,每壮燃烧>4 min,达到最佳温度时间为2~3 min,温度40℃~42℃,4 min后皮肤感热明显;小艾柱如米粒样,持续时间>1 min,最佳温度38℃~40℃,达到时间为1 min。由此可见,达到一定程度的灸量和施灸频次至关重要。

3.2 选穴处方分析

3.2.1 腧穴使用频次分析 本研究显示近12年灸法治疗不孕症的现代文献中,腧穴使用频次前10位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关元穴、神阙穴、子宫穴、三阴交穴、气海穴、中极穴、肾俞穴、足三里穴、次髎穴、中脘穴。王秋研统计118篇针灸治疗不孕症现代临床文献,按腧穴使用频次前10位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关元穴、三阴交穴、中极穴、子宫穴、足三里穴、气海穴、肾俞穴、太溪穴、大赫穴、归来穴。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名称及其使用频次排序与上述研究结果极为相似,可互为佐证,个别差异可能与纳入文献的时间、数量不同有关。

关元穴、神阙穴、子宫穴是灸法治疗不孕症最常用的穴位。关元穴名最早出自《灵枢·寒热病》:“脐下三寸关元也。”本穴内应胞宫精室,为元阴元阳之气闭藏处,故名关元。关元穴是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至关重要的穴位,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子宫和关元在L3~L6的脊神经节内有传入投射汇聚,这可能是关元与子宫联系的神经基础,从而通过作用于关元穴来改善子宫的功能状态。张瑞等研究发现,在口服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中,在关元穴等穴位施以灸法治疗,使温热刺激深达胞宫,可促进局部循环,疏经气、调气血,对比单纯针刺而言更有利于增长子宫内膜厚度,从而提高受孕率。由此可见,关元穴对于治疗女性不孕、月经不调等疾病有着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神阙穴则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任脉为“诸阴之海”、“任主胞胎”,具有调节阴经气血的作用。从研究结果来看,灸法治疗不孕症的取穴数量最多的是任脉穴位,使用频次最高的也是任脉穴位,足以表明任脉对于女性妊娠的重要性。而神阙穴居于人体正中的位置,与其他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神阙可谓一穴而系全身。胡明《养生八栈》在论及气功时有“气气归脐”之说,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体经络是一条高温线,是传热性较好的通道。因此,脏腑经脉之病取神阙穴可有通调经脉、培元固本的功效。而在神阙穴施灸能温通经脉、补益阳气,已达到暖宫祛瘀,调经助孕的目的。子宫穴首见于《针灸大成》,书中明确记载:“子宫穴在中极旁各开三寸,针两寸,灸二七壮,治妇人久无子嗣”。女子受孕有三个必备条件,一是任脉通,二是太冲脉盛,三是月事以时下。而“子宫穴”虽是经外奇穴,但就古人立此穴并命名为“子宫穴”的意义上来看,实为胞宫的主要穴位,任脉又主胞胎,由此可断定“子宫穴”是任脉的主要经外奇穴,对于女子妊娠有所帮助。

3.2.2 腧穴关联规则分析 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可以得出支持度最高的组穴为关元穴-子宫穴,其支持度为40.2%,即关元穴与子宫穴同时出现的概率为40.2%,这两个穴位也是应用频次最高的腧穴。置信度最高的组穴为关元穴-足三里穴,其置信度为100%,即关元穴出现时,足三里穴一定会出现。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为合穴,具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升降气机的作用,为保健的第一要穴。《外台秘要》记载“三里养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足三里穴与关元穴合用,资先天之本的同时养后天之气,调畅气血的运行。同时足以说明高频穴位在临床中也经常配合使用。

3.2.3 腧穴聚类分析 同时,本文通过聚类分析获取四组腧穴,其中关元穴、足三里穴、气海穴、肾俞穴和中极穴为主要腧穴。再次证明了关元穴、足三里穴等对于治疗不孕症的重要作用。

综上,通过对灸法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应用规律的分析,笔者发现灸法治疗不孕症最常用的方式为温和灸和热敏灸,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艾灸与中药结合,频次较高的穴位为关元穴、神阙穴、子宫穴、三阴交穴、气海穴,关联性最高的穴组为关元穴-足三里穴。同时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关元穴为灸法治疗不孕症的主穴,其他穴位则是根据疾病类型、患者自身体质、病情进行加减的配穴。导致女子不孕的几种疾病类型中,最常使用灸法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其次是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实践中可以参考本文的分析结果,以期为临床治疗不孕症提供诊疗思路,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同时,本研究还存在些许不足。首先,由于目前灸法治疗不孕症的随机对照类文献不足,病例观察类文献仍旧占多数,所以本研究未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可能会因为文献质量的差别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其次,纳入的文献信息不规范,如其中一部分文献缺少艾柱大小、施灸频次、药粉组成等具体信息,还有一部分文献对疗效的表述不明确。在未来研究中,可以通过对文献进行进一步的质量评估,加强对文献信息的规范化处理来完善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李勤,侯丽辉,张晗,等.明代不孕症诊疗特色的挖掘[J].中医杂志,2012,53(5):387-389.

[2]黄瑛.妇科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

[3]张延钧.妇科病[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9:277.

[4]戴德英.中医妇科临床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72.

[5]黄杭珍.不孕症流行现状与趋势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3):11-12.

[6]明琳琳,黎烈荣.浅谈女性不孕症的病因病机及证治[J].光明中医,2017,32(5):633-634.

[7]陶晓雁,殷仕洁,毛湄,等.从近10年灸法文献看灸法的特色与优势[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4):591-593.

[8]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9]王丹.漫谈不孕与流产[J].大家健康(现代医学研究),2010,26(5):36-37.

[10]李梴.医学入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7.

[11]王宝玉,王睿,成惠娣,等.艾灸联合耳穴贴压对急性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时段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24(4):460-462.

[12]谢洪武,刘福水,焦琳,等.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及经期常见伴随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9):2187-2189.

[13]李国娜,王奕娴,蒯仂,等.近十年艾灸治疗腹泻的临床应用规律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21(8):1598-1605.

[14]刘洋,许静,蔡荣林,等.灸法量学要素的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6,8(4):144-147.

[15]马兆勤,万红棉,高熙静.隔物灸量化指标机理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0):33-34.

[16]王秋妍.针灸治疗不孕症的现代文献研究及临床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17]河北医学院.灵枢经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65.

[18]周金山,晋志高,陶之理.关元一级感觉神经元在脊神经节的节段分布[J].上海针灸杂志,2001(3):40-41.

[19]张瑞,余丽,高扬,等.隔姜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9,38(4):343-346.

[20]矫承媛,成澤东,陈以国.神阙与灸[J].针灸临床杂志,2004(7):4-6.

[21]阮继深,郭遂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3):95-106.

(收稿日期:2022-12-10)

猜你喜欢

灸法腧穴临床应用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灸法治疗“未病”
家庭灸法轻松缓解眼疲劳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现代针灸教材关于肩周炎的“同功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