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志斌教授从“阴汗”理论辨治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经验

2024-02-01沈一丹陈可强王春娥陈志斌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名医经验

沈一丹 陈可强 王春娥 陈志斌

摘要:汗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常见症之一。西医治疗汗症效果不稳定,中医立足整体病机,准确辨证用药,可收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通过总结陈志斌教授对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的病机认识及治法方药,欲作引玉之砖,为汗症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一定独到见解。陈教授以阴阳辨证为纲、寒热辨证为辅,认为本病当从“阴汗”论治,主要与肺卫、心的生理功能失调相关,创“阳康止汗方”干预本病,效果满意。

关键词:汗症;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阳康止汗方;陈志斌;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758.7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4)01-0005-04

多汗症(hyperhidrosis)是指全身或身体局部慢性自主性汗出过多的一种现象,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多数观点认为,多汗症的西医发病机制与交感神经兴奋相关。西医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汗易复发,甚至术后代偿性多汗(compensatoryhyperhidrosis,CH)发生率高达90%以上,令患者叫苦不迭。针对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的治疗,吾师采用中医药治疗安全性高,凡辨证准确,精准施治,疗效良好,患者的接受度更高。

导师陈志斌教授为福建省名中医,2020年福建省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组中医药专家,全国第七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从医40余载,秉承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的学术思想,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多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症,在用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本文仅从陈师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的辨治理论和方药入手,总结其临证经验并附2则验案,以飨同道。

1 病机认识

1.1 汗出与肺卫、心息息相关 汗症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素问·阴阳别论篇》 提出:“阳加于阴谓之汗”。阳气具有蒸腾、气化之功,作用在阴津,宣发至体表玄府腠理而形成汗珠。阴精宣发布散的过程与肺卫、心相关。《素问·脉要精微论篇》 云:“肺脉……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肺朝百脉,主通调水道,肺气荣盛,鼓动卫气更好调控汗液;机体遭遇新冠病毒打击,致使肺脏虚弱,卫气亦会受损,腠理疏松,玄府开阖无权,则易汗出。《素问·宣明五气篇》提出:“五脏化液:心为汗。”心对汗液起到调控功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心血管系统受累很常见,《灵枢·营卫生会篇》载“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心主血脉,津血同源,血与津液均为水谷精气所化,津在脉中与营气结合为血;渗出脉外,与营气分开,即为津液,汗出淋漓是心阳亏虚之外在表现。心主神明,《素问·经脉别论》认为:“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汗液的排泄受心神的影响,新冠病毒感染康复期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心神耗伤之症时常伴见出汗,可佐证心对汗液亦有调控作用。

1.2 疫毒感染所致汗症之病机 多数医家多以“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为病机论治本病,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景岳全书.杂证谟》提出“所以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古今名医汇粹》记载:“汗有阴阳。人但知热能致汗,而不知寒亦致汗。所谓寒者,非曰外寒,以阳气内虚,则寒生其中,而阴中无阳,阴无所主,故汗随气泄。”导师认为,汗症首辨阴阳,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的汗症当属“阴汗”,并非“阳汗”。“阴汗”的内涵在于阳气虚损,阳虚则内寒,阴津无阳气以依附,故外泄而出。根据自身抗疫经验,导师认为2022年12月初福建省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亦属于寒湿疫。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湿毒黏滞,易阻阳气,故感染期患者体内阳气便已开始损伤,加之寒毒初期,热郁肌表,使用解热镇痛药后发汗退热,这一过程亦气耗阴伤。疾病后期,湿毒已去,但寒邪可能仍留恋体内,疫毒侵肺卫之阳,可见卫表不固之自汗。疾病后期,寒邪甚可化热伤阴,表现为虚火旺盛之盗汗。本病受疫毒影响,恢复期无论自汗亦或盗汗,机体阴阳二气的病机演变表现为阳气先损,阳损及阴,阳不敛阴,阴津随气外泄,阴阳俱损。

1.3 体质偏颇决定汗出表现 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病机复杂,需结合体质偏颇进行具体分析。恢复期患者汗症可表现为自汗、盗汗甚至是自汗盗汗兼存,因不同体质的患者有不同的汗出表现。常人可能表现为汗出,恶风,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弱等肺卫气虚证,表虚不固应当顾护肺卫,腠理致密以调控汗液外泄;若体质阳气本亏,恢复期则可见心肺两虚之汗出,程度较肺卫气虚症更重,症见为汗出淋漓不尽,常浸透衣物,伴畏寒,疲乏,心慌,胸闷,治疗上需顾护阴津,养心潜阳,温肺补气;素体阴虚津亏,恢复期可见阴虚火旺之盗汗,治疗上应侧重滋阴敛汗,兼顾益气生津。

2 理法方药

2.1 阳康止汗方 张三锡曰:“然自汗、盗汗,虽分阴虚、阳虚,细而察之,悉属于卫。”导师指出,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不论自汗或盗汗,皆需顾护肺卫,治法益气固表,滋阴敛汗。基于阴阳互根理论,配伍益气药助阳,固表护卫,阳气萌生则阴津滋长,同时配伍酸味、甘味中药以生津敛汗。导师创“阳康止汗方”,药味包括:黄芪24 g,防风6 g,白术10 g,麻黄根15 g,煅牡蛎15 g(先煎),浮小麦15 g,煅龙骨15 g(先煎),山萸肉15 g,五味子10 g,炒栀子10 g,地骨皮10 g,知母9 g。本方由玉屏风散合牡蛎散化裁而来,玉屏风散出自元代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黄芪性微温,味甘,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补气、固表、止汗之功;防风,《名医别录》称为“屏风”,喻御风如屏障也,其味辛甘,性微温而润,为“风药中之润剂”;白术,《神农本草经》认为其具有“止汗、除热”之功。黄芪坚实肺卫藩篱,黄芪得防风则使邪去而外无所扰;黄芪得白术培补中焦脾土,含“培土生金”之理。芪、防主行而术主守。牡蛎散来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有固表敛汗之功,方由黄芪、麻黄根、牡蛎、浮小麦组成。《本草纲目》载:“麻黄根节止汗。”麻黄根擅治阳虚自汗,阴虚盗汗;牡蛎收敛止汗;浮小麦入心经,清虚热、止汗,擅治盗汗、自汗。

2.2 药物搭配,匠心独运 导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用药经验,对药物配伍精益求精,选用煅牡蛎配煅龙骨,增强收敛止汗功效,兼重镇安神;山萸肉合五味子,滋补阴精,生津敛汗;加炒栀子善除心烦懊恼、心神颠倒;地骨皮与知母善治盗汗,共退虚热。临症加减上,若患者除汗出外,伴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等营卫不和之诸症,可配伍桂枝汤调和营卫;若患者平素阳气不荣,手足不温,喜温畏寒,则酌加桂枝、人参、附子、干姜等温通阳气;若患者素体阴虚,虚火明显,则加用知母、黄柏等滋阴降相火;若汗出为主症,伴见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其他兼症,失眠则加酸枣仁、合欢皮、柏子仁、夜交藤养心安神,胸闷则加瓜蒌、薤白、枳壳宽胸理气;若汗出量多,则加大山萸肉、五味子用量;若恢复期脾失健运,则加用香砂六君子汤或焦三仙以健运脾胃。

3 典型病案

3.1 病案1 患者,女,71岁,2023年2月13号初诊。以“新冠病毒感染核酸转阴后汗出2个月余。”为主诉。患者诉2022年12月25日新冠病毒感染,1周后核酸转阴后出现出现盗汗,每于半夜1~2时出汗,部位局限于后颈肩部,汗出量中等,头部、胸背部、手足心未见出汗,无潮热、五心烦热。此后汗出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睡眠,患者困扰不已,遂求助陈师门诊。刻下:夜间1~2时盗汗,后颈部尤甚,伴疲乏,恶风,晨起咳白黏痰,咯吐清晰白唾沫,中脘胀满,口干欲饮温水,纳差,寐欠安,舌淡,苔薄白,脉弦细,二便调。诊断:西医诊断:多汗症;中医诊断:盗汗(肺卫气虚证)。治以益气固表,养阴敛汗,方药予阳康止汗方加减。方药组成:黄芪24 g,防风6 g,白术10 g,麻黄根15 g,煅牡蛎15 g(先煎),浮小麦15 g,地骨皮10 g,知母9 g,绞股蓝15 g,射干8 g,赭石9 g(先煎),干鱼腥草15 g,葶苈子9 g(布包),干姜6 g。共4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2023年2月22日二诊,患者诉夜间盗汗明显改善,咳黄痰,自觉胃脘寒冷,无咯吐唾沫,寐尚安,舌淡,苔薄白,脉细。守上方基础上去葶苈子、干姜,加黄芩10 g,蜜紫菀15 g,高良姜6 g。续进7剂,煎服法同前。

2023年3月6日三诊,患者诉汗出量进一步减少,但仍固定于夜间1~2时出汗,舌、脉同前。于上方基础上去麻黄根、浮小麦,续进7剂,煎服法同前。

按:本案患者夜寐出汗,醒来自止,属于盗汗。本案伴见疲乏、恶风为肺卫不固之特点,虽为盗汗,结合舌脉,阴虚症不明显,仍辨证肺卫气虚证。予阳康止汗方益气固表,养阴敛汗,重在养阴。患者喜咯白粘痰,咯吐唾沫,纳差、夜寐欠安,为脾虚痰盛,心神不宁之象,予一味绞股蓝益气健脾、化痰止咳、养心安神;患者心阳虚不明显,故单用煅牡蛎敛汗;热象不显,故去炒栀子;汗出中等,只用地骨皮、浮小麦、知母养阴收汗,暂不联用山萸肉、五味子;加用射干、鱼腥草、葶苈子化痰利水;赭石、干姜和胃降逆、温中散寒。二诊服药汗症改善,痰热明显,故停葶苈子,改黄芩清热化痰,蜜紫菀润肺化痰;胃脘冷,停暖脾之干姜,改为高良姜温胃散寒。三诊汗出进一步改善,重在滋阴,故去敛汗之麻黄根、浮小麦。患者共服用18剂,1月后电话随访夜寐已无盗汗。

3.2 病案2 患者,男,63岁,2023年2月9号初诊。以“新冠病毒核酸转阴后汗出2个月余”为主诉。2个月前因新冠病毒感染(2022年12月20日)后1周核酸转阴,出现夜寐出汗,时间固定在凌晨1-22时,以胸前区明显,汗出成滴,汗出寒战。日间行走50 m以上及进热食后出汗更甚,上半身尤显,汗如绿豆大,可浸湿衣物。汗出与气候冷暖无直接关系。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遂求助陈师门诊。刻下:日间稍活动、进热食则自汗,夜寐1~2时盗汗,汗出如珠,量多淋漓,寒战,自觉胸闷,疲甚,虚脱感,口干,四肢冰凉,纳可,寐一般,二便调,舌淡暗,苔薄白,舌下络脉淤,脉细弱。既往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诊断:西医诊断:多汗症;中医诊断:汗症(心肺两虚证)。治以益气固表,养阴敛汗,方药予阳康止汗方加减。方药组成:黄芪24 g,防风6 g,白术10 g,麻黄根15 g,煅牡蛎15 g(先煎),浮小麦15 g,地骨皮10 g,知母9 g,绞股蓝15 g,五味子10 g,丹参10 g,炒栀子10 g。共7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2023年2月15日二诊,患者诉服药汗减,胸闷好转,舌淡,苔薄白,舌下络脉瘀,脉细。于上方基础上去丹参。续进7剂,煎服法同前。

2023年2月20日三诊,患者诉汗出量进一步减少,但自觉发热,测体温皆正常,颈项部怕风,四肢冰凉,在上方基础上加山茱萸20 g,桂枝10 g,白芍10 g,黑順片6 g(先煎久煎),续进7剂,煎服法同前。

按:本案患者盗汗与自汗并见,汗出量多,胸闷,甚有虚脱感,症状较上案患者重,舌质淡暗,舌下络脉淤,脉细弱,辨证为心肺两虚证。予阳康止汗方加减益气固表,养阴敛汗,兼顾养心活血。一诊加丹参活血化瘀。二诊胸闷好转,去丹参,续进7剂。三诊兼见营卫不合之症,故予桂枝、白芍调和营卫,黑顺片温阳散寒,山茱萸固精敛汗。患者共服用21剂,此后患者不欲服用门诊中药,导师嘱咐常服成药玉屏风颗粒,巩固治疗1个月,电话回访诉汗出得到明显控制。

4 小结

导师管窥历代名医汗症论点,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创“阳康止汗方”干预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疗效可观。笔者有幸整理导师临床经验,既能追溯、回顾先贤汗症学说,加深对汗症的认识;又立足于临床,提炼、总结导师临床用药经验。虽本文着眼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但凡大病后汗症,病机切中,亦可应用,体现中医“异病同治”的诊疗思维。

参考文献:

[1]Lakraj AA,Moghimi N,Jabbari B.Sialorrhea:anatomy,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with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botulinum toxins.Toxins(Basel).2013 May 21;5(5):1010-31.

[2]李玲玲,曲天歌,段行武,等.原发性多汗症的中西医理论辨析[J].现代中医临床,2019,26(3):45-49.

[3]涂远荣,刘彦国.中国手汗症微创治疗临床指南(2021年版)[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21,28(10):1133-1139.

[4]佚名.黄帝内经·素问[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8-103.

[5]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电与心功能分会,北京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影像学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肌损伤、心肌炎和感染后状态管理专家共识[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4):1692-1702.

[6]佚名.灵枢经[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1.

[7]明·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215.

[8]清·罗美.珍本医籍丛刊古今名医汇粹[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189-190.

[9]范逸品,王燕平,张华敏,等.试析从寒疫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J].中医杂志,2020,61(5):369-374.

[10]陈德兴,张玉萍,徐丽莉,等.神农本草经[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4.

[11]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武汉:崇文书局,2008:84.

(收稿日期:2023-05-10)

猜你喜欢

名医经验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新修珍珠囊药性赋
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经验与思考
孙跃农健脾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高血压肾病诊治经验采撷
解乐业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罗才贵教授从气机开合论治颈椎病学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