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

2024-01-31芮鹏媛

参花(上) 2024年1期
关键词:向日葵画家色彩

芮鹏媛

绘画是一种通过运用色彩、线条等艺术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色彩是其中重要的艺术语言,同时也是极具感染力的表现形式。绘画中色彩的恰当运用可以更好地表现画面,让观赏者与创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本文从绘画中色彩的选择、绘画中色彩的对比入手,主要分析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

一、绘画中色彩的选择

(一)绘画中固有色的选择

固有色,顾名思义,就是物体本身所呈现的固有的色彩,如盛夏时节树叶的固有色是绿色,向日葵花瓣的固有色是黄色,雪的固有色是白色,等等。在绘画创作中选择绘画的固有色是还原其形态的重要方法,也是写实创作的基础。当然,在不同光线环境下,物体的固有色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创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和捕捉来进行表现,则能够极大地丰富艺术创作的内涵。例如,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水墨画注重点、线与墨块交融的韵律感,其色彩的冷暖对比十分灵动,展现出了江南水鄉的别样韵味。在作品《江村》中,吴冠中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色之间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形式架构,画面洋溢着浓郁的中国文化诗情和神韵。黄色、绿色的点染让色彩更加丰富,给清冷的水乡增添了一抹温暖。《怀乡》中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小村的黑瓦白墙,和谐而清新的色彩对比,营造出了宁静而恬淡的境界,使画作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这样的色彩选择与江南水乡中的黑瓦白墙、楼阁亭宇、攀附缠绕的藤萝是相贴合的,正是这些固有色给了创作者灵感,让其作品充满意境的同时也展现出了绝佳的写实性。

(二)绘画中光源色的选择

我们眼中的各种色彩是由于光的作用形成的,而光源发出的色彩则被称为光源色,其笼罩着所要描绘的对象,影响着它们的色彩呈现。例如,在夏日清晨时分遥望远山,其在薄雾中呈现出青色;中午时分阳光强烈,薄雾散去后,远山会呈现出青绿色;至傍晚时分,在残阳映衬下,远山则会呈现偏黄的色调。由此可见,基于光源色的影响来描绘创作对象的色彩则是提升艺术表现力的必然要求。

从绘画历史上看,印象画派对光与影十分重视,画家通过对光源色的描绘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例如,法国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在创作《鲁昂大教堂》系列时,为了捕捉光色变化带来的反差,在教堂的同一观察点前面支起数块画布,每天不同时刻在不同的光线下作画,从早晨到夕阳西下,捕捉不同光影下鲁昂大教堂整体呈现的色彩。莫奈最终为此教堂完成30 余幅系列作品,充分展现了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本身的样子,突出了光源色对创作对象色彩呈现的影响。

(三)绘画中环境色的选择

在绘画创作中,创作者总是要处在某一个具体的环境之中进行艺术的表现,而这些环境本身也具有多种色彩,这种色彩就是环境色。环境色会对所要描绘的对象产生影响,创作者如果只是孤立地描绘创作对象的本身色彩而忽视了环境色的影响,会导致创作失真。而只有将创作对象置于特定的环境中,通过环境色与固有色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创作出符合现实规律也符合艺术要求的作品。

法国画家米勒的经典作品《拾穗者》对环境色进行了细致的展现。作品展示的是农村秋季丰收时节,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近景是三个农妇在收割后的田地里弯腰捡拾遗留在地上的麦穗。画面中三个农妇姿态各异,形象真实生动。秋天的麦田是金黄色的,创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加以展现。在环境色的影响下,农妇的服饰色彩对比不甚强烈,从而让她们自然而然地与大环境融为一体,色调明快柔和。

二、绘画中色彩的对比

(一)绘画中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对于色相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色彩的“相貌”,当不同的色彩交替变换时,色相的对比会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一般而言,红、黄、蓝表现出强烈的色相气质,它们之间的对比是最强的色相对比。如果一个色场是由两个原色或三个原色完全统治,就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极强烈的色彩冲突,这样的色彩对比在绘画中的运用则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例如,在凡·高的作品《星月夜》中,画家使用浓厚并且短促的笔触,用强烈的色彩自然地营造出了令人震撼的效果。卷曲的星云把静寂的夜空变得如此活跃,甚至令人产生不安和躁动之感。深绿色的、扭曲的柏树表现出阴郁和执着的悲情。明亮的白色和黄色用于画星星及周围的光晕,一轮橙色的月亮散发出亮光,奇幻的色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夸张的表现手法让整幅画充满强烈的色彩对比。正是这样强烈的色相对比,让这幅画神秘而富有魅力,让欣赏者沉迷其中。

(二)绘画中色彩明度对比

色彩的明度对比就是指其明暗程度的对比,在绘画中,画家通常运用明度对比表现色彩的层次与空间关系。例如,凡·高的《向日葵》在色彩运用上整体选用了橘黄色这种高明度色彩,但是在细节处理上却通过明度对比来表现向日葵的不同生命阶段。画中大部分的向日葵是橘黄色的,一朵朵向日葵仿佛获得了生命一样,在燃烧、在怒放,带给欣赏者强烈的视觉刺激,也表达出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讴歌。但是,向日葵被摘下后凋谢得很快,画家也没有错过这个细节。花瓶中除了饱满的向日葵,还有一些逐渐凋零的花朵,它们向两边散开,或低垂着,形成不同的姿态,花朵的颜色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暗示出不同的生命阶段。画家利用深棕色的花盘来对比花瓣色彩的明艳,丰富色彩层次;土黄色的花盆与蓝色的背景在明度对比之间也拉伸了空间,让整个画面变得立体,丰富了观赏者的视觉体验。由此可见,色彩明度对比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对提高艺术表现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绘画中色彩纯度对比

纯度就是色彩的饱和度,高纯度的色彩通常能给人较为强烈的视觉刺激,而如果将黑、白、灰加入高纯度色彩中则会逐渐降低其纯度,其视觉体验也会随之变化。在绘画创作中,纯度对比影响着整个画面的色彩对比关系,如高纯度的色彩对比会让画作的色彩对比更加强烈,而低纯度的色彩对比自然也会弱化色彩之间的对比。例如,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中红绿两色的纯度较高,其强烈对比产生了耀眼的闪烁效果,使画面充满了纯绘画性的魅力。而他的另一幅作品《红色的和谐》表现的是一位妇女在餐桌前忙碌的情形。画家以高纯度的红色平面限定了整个房间内的空间,所有的色彩都是在红色的统摄下存在,窗边纵横两条变化微妙的黄色带,其所围合的绿色,隔开了红与绿的冲突,使大红大绿之间形成了紧张而稳定的张力,使外面的世界与室内的世界形成了强烈对比。当然,在绘画中纯度和低纯度的色彩对比也十分常见。创作者通过调整色彩纯度,减弱二者间的冲突,则能够呈现出一种雅致、平和、自然的艺术美感。

(四)绘画中色彩冷暖对比

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指因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冷暖感觉本是触觉对外界的反映,人们生活在色彩世界的经验以及人的生理机能,使人的视觉逐渐变为触觉的先导,这样在看到不同颜色时就会产生冷暖不同的差异。如看见红色、橘色等就会产生温暖之感,看见蓝色就会产生冰冷之感。在绘画中冷暖对比会影响整个画面的基调,从而影响作品的情感表达。米勒的《拾穗者》描绘了当时农妇在田野劳动的场景,其色调明快柔和,体现了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画家在色彩运用中采用了暖黄色调,将农妇的头巾以红、蓝、黄三种颜色融入黄色之中,温暖的黄色与冰冷的蓝色对比丰富了画面内容,也突出了视觉中心,让画面更具层次感。通过这幅作品可以看出画家严谨的色彩运用不仅给整个画面增添了温暖的氛围,也突出了农民工作的辛勤和质朴,凸显了农村生活的特点。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安静而又庄重的感觉,透过这种氛围,传达了米勒对土地心存热爱的艺术情感。

三、绘画中色彩的作用

(一)表现艺术形象

表现艺术形象是绘画中色彩最为基本的作用,绘画中无论是人物、景物还是风景都离不开色彩的运用。根据上述内容,基于创作对象、创作者艺术理念等方面的差异,绘画中选择不同的色彩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形象。例如,莫奈的《睡莲》运用了独特的色彩搭配描绘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睡莲的形象。睡莲的叶子是纯绿色的,而花朵却像暗红的火焰,看似随意的彩色线条笔触柔美,似乎让水流动起来,又像是捉住了一瞬间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展现出了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形象。再如罗中立的经典作品《父亲》,采用照相写实主义手法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饱经沧桑的父亲形象。画家用浓厚的油彩和西方现代艺术中超写实的手法巧妙地采用了特写构图,笔触精微而细腻,淋漓的汗水似乎从毛孔中渗出,白色的毛巾与黑色的脸庞互相映衬,背景运用土地原色呈现出的金黄,来加强画面的空间感,从而塑造了一个纯朴憨厚的父亲形象,也体现了这一经典艺术形象外在质朴之美和内在高尚之美的统一。

(二)强化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展现创作者意图的方式,不同类别的绘画形式其表现手法也千差万别,而色彩作为绘画创作中极为重要的语言,其对表现手法的呈现自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中国水墨画的创作中对墨色进行了极致的运用,而泼墨、焦墨、破墨等不同墨法的运用也体现了色彩作为创作语言的重要性。例如,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在呈现雪景的“白”时,用墨色进行衬托,即以墨色皴擦点染来表现出裸露的土层、岩石,用以突出白雪的白,体现出了黑白的对比。同时,近处的流水与远处的天空都用了相对较重的笔墨来渲染,呈现较深的色彩,用线条勾勒出山石房屋及树木的轮廓,以淡墨晕染的远景山峰,在整个画面中均呈现出较浅的色彩感觉,表现雪景中的光线与色彩。而作为占据画面80% 左右的山石则几乎留白,只用线条勾勒出山石房屋及树木的轮廓。再如,明末清初画家龚贤在《深山飞瀑图》中表现的山石,采用了上白下黑的手法,利用墨色的变化表现山石的凹凸、山形的高低起伏以及山石之间的高下参差关系,可谓浑然天成。

(三)表现艺术情感

色彩是能引起人们共同的审美愉悦的绘画中最为敏感的形式要素。在经典绘画作品中我们只需通过色彩就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与之产生深切的共鸣。例如,著名的印象画派绘画观念追求“纯粹的感觉”,他们将色彩从物象的依附性中解放出来,导致了绘画色彩的自律性、象征性和个人表现性的现代绘画观念的产生。印象派开宗立派的经典名画莫奈的《日出·印象》描绘的是透过薄雾观望勒阿佛尔港口日出时的景象,经过晨雾的折射,一轮圆形的红日在昏暗的景象中极其突出,在水面上形成随波颤抖的暖光,急促的条形笔触与光线投影相互呼应,给人以深刻印象。该画主要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调组成,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升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后印象派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色彩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高明度、高纯度、高亮度的色彩逐渐被画家采用,并在艺术表现中强调创作者自身情感的抒发是绘画创作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其画作中色彩的表现性也更为强烈。例如,凡·高的经典作品《向日葵》主要運用了耀眼的黄与棕的色调使画面基调高昂,粗厚有力的笔触刻画出向日葵壮硕的枝叶,单纯奔放的色彩表现出向日葵旺盛的生命力,同时每一朵向日葵又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仅形状各异,还呈现出盛放、枯萎和死亡等不同的生命阶段,但总体上仍然给人一种充满希望的强烈感受。

到了近代,色彩在绘画中表现艺术情感的作用更加突出,如西班牙画家戈雅的作品中对黑色的运用,展现出一种无声的、静止的、凝固的场景,表达一种压抑的情感。美国画家爱德华·霍珀在描绘生活风景时用明亮的色彩营造一种冷漠静谧的氛围,而通过欣赏绘画作品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丰富深刻的艺术情感。

四、结语

色彩是绘画创作的基本要素。一幅成功的美术作品离不开色彩的装饰,没有了色彩,创作者细致的观察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就无法表现出来,因此,色彩应用较之其他绘画技能技巧更为重要。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今中外的画家通过研究与创作积累了丰富的色彩运用经验,开辟了不同的艺术流派,也留下了诸多经典作品。通过绘画作品中色彩的研究能够丰富我们的色彩相关知识,能够让色彩的运用更加娴熟,促进艺术表现水平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向日葵画家色彩
神奇的色彩(上)
向日葵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