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语习得中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

2024-01-26廖小香

现代英语 2023年15期
关键词:语法结构目标语言母语

廖小香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中介语石化现象通常表现为对新语言的一种模仿,同时还保留了母语或其他外语的一些语言特征。中介语石化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学习者逐渐接近目标语言的一种阶段,同时也是学习者尚未完全习得新语言的标志。 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出现虽然是一个自然且常见的语言习得过程,但也需要引起语言教育领域的关注。 了解中介语石化的类型和表现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语言发展,制订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习者克服中介语石化的障碍,更快地掌握目标语言。

一、 中介语石化的类型和表现

(一)语法结构中介语石化

语法结构中介语石化表现为学习者在目标语言的语法结构上出现与母语相似的特征,包括句型、时态、语态等方面的相似之处。 例如,学习者可能会直接将母语的句型模式套用到英语中,导致语法结构的错误运用,这种石化现象让学习者在语法上产生了一种“混合语言”的感觉,既有中文的特征,又夹杂着母语的痕迹。

语法结构中介语石化还表现为学习者在目标语言的语法习得过程中出现阶段性的“停滞”现象。学习者在接触到新的语法结构时可能会出现犹豫、混淆或错误,这种迟疑往往源于对母语语法结构的熟悉。 他们试图将已经掌握的母语语法结构应用于目标语言,导致对目标语言独特语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存在阻碍。

(二)词汇使用中介语石化

词汇使用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指学习者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受母语结构或文化思维方式的影响,产生与目标语言不符的表达。 首先,直译现象。 通常是学习者在构建句子时的突出问题,这意味着学习者倾向于逐字逐句地将母语词汇翻译为目标语,而不考虑目标语的习惯表达方式和搭配,这种现象在表达上引发不通顺、生硬和难以理解的结果[1]。 其次,词性错误。学习者经常会错误地将母语词汇的词性应用到目标语中,导致语法不准确的表达。 例如,学习者会将母语的名词错误地翻译为英文的动词,或者将形容词误译为名词,这会显著影响句子的结构和含义传达。最后,误用固定搭配。 学习者往往会将他们从母语中习得的固定搭配直接套用到目标语中,然而,这些搭配在目标语中并不常用或者根本不存在,这使得他们的表达变得不自然,有时甚至令人费解。

(三)语用及交际中介语石化

语用中介语石化表现为学习者倾向于直接将母语的交际模式、社交礼仪或文化特征套用到目标语中,而不顾目标语言的习惯用法和社交准则,这将会导致交际不当、失礼或难以理解的情况。 例如,学习者可能将已知的母语知识和文化使用到英语中,将“你吃了吗?”这种常见的社交问候等同于英语的“How are you?”这种直译并不合适,这种误解源于对目标语言交际方式的不熟悉,体现了语用中介语石化的特征。

此外,在交际中介语石化中,学习者也会受到母语社交礼仪的影响,套用母语中常见的礼貌用语或交际模式运用到目标语言交际场景中。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用特定的表达来表示谢意很常见,但这些表达在目标语文化中可能并不常用,甚至有时可能会被视为过分客套或不必要,这种差异体现了学习者在语用层面上的困惑和误解,凸显了语用中介语石化的问题。

二、 中介语石化与二语习得关系

(一)中介语石化与习得阶段的关系

在二语习得的初级阶段,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了解有限,往往受到母语的干扰较多。 由于缺乏足够的目标语言知识和经验,学习者倾向于依赖母语结构和词汇来构建句子和表达意思,以至于直译、词性错误和语法结构不准确,从而表现为中介语石化现象[2]。 例如,学习者会直接将母语的句式翻译为英文,不顾目标语言的语法特点,导致表达不通顺、不符合习惯用法。

随着学习的深入,中级阶段的学习者逐渐克服中介语石化现象,他们对目标语言有了深入的理解,开始逐步摆脱母语的束缚。 他们能够意识到直译和词性错误的问题,并尝试使用符合目标语言习惯表达方式的词汇和句式。 然而,在这个阶段,学习者仍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尤其是在面对复杂语言结构或抽象概念时,可能会回到熟悉的母语表达方式,导致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出现。

此外,高级阶段的学习者更加趋向于避免中介语石化现象,他们在目标语言中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且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目标语言的语用和交际规则。 此时,学习者具备了更强的语感和语言适应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目标语言的固定搭配、习惯用法以及社交礼仪。然而,即便在高级阶段,学习者在受到强烈的情感或时间压力影响时,也可能在特定语境下产生中介语石化现象。

(二)中介语石化与语言认知发展的关系

中介语石化与语言认知发展密切相关,反映了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过程中的语言认知能力随时间逐渐演化的过程。 语言认知是指学习者对语言的理解、处理和运用的能力,包括语言的词汇、语法、语音和语用等多个方面。 在语言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中介语石化的表现会有所不同。

在习得初期,学习者的语言认知发展尚不成熟,因此容易出现中介语石化。 初学者可能倾向于将母语中的语言结构、词汇和习惯表达方式直接套用到目标语中,因为他们尚未建立对目标语言的深刻理解,这种直接翻译和模仿的倾向可能导致直译错误、词性错误、语法不当等中介语石化现象。 此时,语言认知发展尚未形成足够的目标语言认知结构,学习者依赖母语认知模式,导致中介语石化。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者的语言认知发展逐渐进步,他们开始建立起对目标语更为准确和自然的认知模式,这一发展过程包括对目标语的语法规则、词汇用法和语用规则的深刻理解。 因此,在中级阶段,学习者有能力识别并纠正中介语石化现象,因为他们已经在目标语言认知发展中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和经验。

然而,在高级阶段,语言认知发展可能受到情感因素和特定语境的影响,导致中介语石化重新出现。学习者在极具情感色彩或时间的压力下,可能回归到母语认知模式,特别是在目标语中表达复杂概念或在交际中需要更高水平的适应时,这表明语言认知发展并非线性的,学习者的语言认知能力在特定情境下将会受到挑战,从而引发中介语石化。

(三)中介语石化与语言输入的关系

语言输入是二语习得的基础,是学习者获取新知识、理解语言规则的主要途径。 语言输入是中介语石化的源头。 学习者收到的语言输入直接影响其对目标语言的认知和习得。 当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受到母语的影响时,可能会产生中介语石化现象[3]。 例如,如果学习者大量阅读或听取与母语相关的翻译材料,他们就会将母语的结构和词汇直接应用于英文,导致中介语石化,这种语言输入的质量和来源至关重要,决定了学习者是否能够避免或克服中介语石化。

此外,语言输入质量的关键在于多样性和负载。多样性指输入涵盖丰富多样的语言结构、词汇、句式和交际方式,能够展示目标语言的真实应用情景。负载则指输入的适应程度,既不能过于简单以至于无法提供足够挑战,也不能过于复杂以至于难以理解。 通过多样而适应的语言输入,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目标语言的特点,避免中介语石化现象。

三、 英语教学的教学启示

(一)针对学习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基于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母语背景、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以便有效地指导他们。例如,一个学生来自汉语背景,可能会出现中介语石化现象,如在英语句子中使用汉语语法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个性化的方法,特别关注这个学生的语法问题,并提供定制的练习,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障碍。

此外,中介语石化现象还提示教师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的表达,及时纠正错误,以避免错误结构的巩固。 例如,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如果反复使用错误的语法结构,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提供反馈,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 这样一来,学生有机会在学习中逐渐纠正他们的中介语错误,避免永久性石化现象的发生。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时需要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定制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并及时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克服中介语石化现象,全面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二)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采用丰富的教学策略,对避免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以及促进全面的语言发展非常关键。首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一种通用的教学方法可能不足以满足这种多样性。 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各种策略,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多媒体资源等,以确保学生有机会参与并受益。 例如,部分学生可能喜欢通过与同学互动来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喜欢通过视觉或听觉方式学习。 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满足不同学习需求,使课堂更具包容性。

其次,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研究表明,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可以增强学习的深度和持久性。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授语法规则时采用解释、示范、练习和游戏等多种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这种综合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同时也有助于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避免产生中介语石化现象。 此外,多种策略的应用还可以减少学生对单一教学方法的厌倦,使课堂更加有趣和活跃。

(三)给予学生及时的情感和认知反馈

根据石化现象成因论,肯定的情感反馈与否定的认知反馈是防止外语学习者石化现象产生的重要方法。 教师在教学英语时,及时的情感反馈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 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可能会面临更多挑战和困难,特别是对非母语的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积极反馈可以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例如,当学生在口语练习中犯了错误时,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和积极的语言来强调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而不是一味地纠正错误。 这样的反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其次,认知反馈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及时的反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识别他们的语言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供指导以改进。 例如,学生在写作中如果频繁犯语法错误,教师可以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指出错误的类型并提供示范。 这有助于学生及时地纠正他们的错误,提高语言水平。此外,认知反馈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制订学习策略。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这一反馈,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进而减少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产生。

(四)重视英语文化知识教学

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初级学习者的目的语文化知识有限,表达时会依赖所具有的母语知识文化,从而产生“中式英语”。 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增加英语文化知识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历史和传统,从而丰富学习者的文化知识。 这对英语学习者来说,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技能,还可以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 例如,教学时可以融入英国的莎士比亚文学、美国的好莱坞电影、英国的皇室历史知识等。 通过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教学中,可以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电影、文学作品等媒介,带领学生了解美国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减少学习者在交际中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产生。

此外,英语文化知识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英语语言。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因此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表达方式和语法规则。 例如,学习者学到英国的下午茶文化时,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与之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如“tea time”“scone”和“clotted cream”。 这样的文化知识可以丰富他们的词汇,使他们的英语交流更加地道。

综上而言,重视英语文化知识教育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英语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技能,还有助于学习者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提高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避免永久性石化现象发生。 因此,英语教育中的文化知识教育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四、 结论

中介语石化现象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现象,了解其对英语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语言发展过程,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减少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发生。 通过系统性、渐进性的教育,注重母语与目标语言的相互影响,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语言实践,学习目的语的文化知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目标语言。

猜你喜欢

语法结构目标语言母语
母语
中国大学生对越南语虚词的误用
母语
长沙方言中的特色词尾
浅析古代汉语的名词动用
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大学英语B级等级考试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解题技巧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概念任务下中英双语者非目标语言的词汇通达
多媒体英语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