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rossFit训练在高校体育课程应用研究

2024-01-25刘海博

大众科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核心力量大学生

刘海博

关键词:CrossFit训练 大学生 高校体育课程 核心力量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9-3567(2023)10-0053-03

1研究背景

CrossFit训练是一种以增强人体核心力量与适应性为目标的混合交叉训练,其训练内容结合了田径、体操、力量等项目,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生理学研究结果显示:CrossFit训练可以在短时间内,对人体运动器官进行强烈刺激,能够明显改善人体心肺功能,有效提高肌肉强度和做功能力;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表明:CrossFit训练可以培养训练者的意志品质,提高训练者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CrossFit训练富有趣味性,训练时队友间相互鼓励,交流较多,包容开放的训练氛围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社交恐惧症、焦虑、抑郁症状有缓和作用。

近年來,高校大学生体型两极化加深,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呈下降趋势。2018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发现:7~19岁的学生群体体质状态不佳,其中大学生群体下滑最严重,尤其是在速度、耐力、爆发力等方面明显下降,肥胖率持续上升。2020年学生体质监测表明:我国大学生群体的身体状况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身体形态也在改变,肥胖率每5年上升2%~3%。学生健康状况下降与缺乏体育锻炼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如何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充分调动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更多是以教室和操场作为主要训练场地,沿用原有教学惯例即学生选择单一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从而导致课程内容单一、深人性弱、学生参与意愿低等问题,使大学体育课程的实际成果和预期效果产生一定差距。本研究基于CrossFit训练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某高校CrossFit课程的实践经验与新时代大学生社交特点,对CrossFit训练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应用、激发大学生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 CrossFit课程发展SWOT的分析

2.1 CrossFit课程优势

CrossFit训练的另一个显著优势是其可调整性和包容性。不同于某些运动,需要一定的技能基础或身体条件,CrossFit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能力进行调整。这意味着无论学生的体能如何,他们都可以参与到这种训练中,从中获益。这种个性化的训练方式,能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安全和有效的环境中进行锻炼,避免了因为超出能力范围导致的伤害。

CrossFit训练将体操、重举与代谢适应性训练中的动作混合编排,利用自身重量或借助哑铃、杠铃、壶铃等器械,在身体最大承重范围内,以最快的时间完成规定的训练任务,其常用的训练方法有循环训练、间歇训练、持续训练等,是一种高强度的训练模式。但是与传统抗阻力训练不同,CrossFit训练更加注重强调时间和效率,其常用到的训练模式有For Time(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规定的训练任务,成绩由完成的时间表示)、For Round(完成规定动作的轮数,成绩由完成的动作的重量表示)、AMRAP(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动作,成绩由完成动作的轮数表示)、EMOM(每一分钟内完成规定动作的个数)等。

CrossFit训练是一种涵盖了多角度的训练方式,它涵盖了有氧训练、体操类训练和举重类与抛掷,能够从心肺功能、核心力量、协调性、平衡性等方面对人体进行综合性刺激与改善,能够从全方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加符合现代体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此外,CrossFit的团队精神也是其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巨大优势。通常,CrossFit的训练是在小组的形式进行的,学生在相互竞争的同时也会相互鼓励。这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还能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不仅在身体上得到锻炼,心灵上也得到了提升。同时,CrossFit训练内容的综合性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有更多的训练动作考虑阈并且更有可能产生训练动作的创新,这不仅可以有效减少传统运动模式下单一动作带来的效果低下问题,同时能够增加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和学生运动过程中的参与感,迎合了青年群体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持运动健身的习惯。

2.2 CrossFit课程劣势

CrossFit的高强度训练和特殊动作技术为大多数初学者带来了挑战。这种挑战在高校课程中被放大,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教室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锻炼。很多学生可能从未参与过任何体能训练,这意味着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CrossFit的核心动作和技术。这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潜在的风险。而CrossFit训练的动态和快速的节奏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没有正确技术的情况下进行尝试。快速完成任务可能会成为主要的驱动力,而不是动作的质量和技术。这样的训练方式有可能导致受伤,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良好体能基础的学生。

此外,高校的体育课程往往时间有限,这导致教师在课程中难以平衡讲解、示范和实践。如果学生在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动作技巧的情况下急于实践,受伤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而学生在受伤后可能会对体育课程和锻炼产生抵触情绪,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不利。CrossFit的训练内容,如过头蹲、吊环等高难度的动作,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由于他们的身体条件和训练基础相对薄弱,在尝试这些动作时可能会感到困难,产生挫败感。对于那些没有运动基础或身体条件不佳的学生,他们可能会在CrossFit训练中感到不自在和沮丧。

CrossFit起源于美国,其文化和哲学也与中国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体育课程有所不同。这可能导致学生在理解和接受CrossFit的过程中产生困难。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将CrossFit的理念和技巧与中国的体育教育传统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安全、有效地参与其中,是一个巨大的挑战。CrossFit作为一种全新的、综合性的训练方式,为大学体育课程带来了新的机会,也带来了很多挑战。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CrossFit课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高校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合理地将其融入课程中,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同时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和能力。

2.3 CrossFit课程机遇

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对于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政策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和健身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全国各地的体育健身项目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激励。在此背景下,高校教育也开始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过去,大学教育主要围绕“知识本位”来进行,即强调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术研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大学教育开始逐步从“知识本位”转向“素质本位”。这意味着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身体健康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CrossFit这种高强度、综合性的训练方式成为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一种起源于美国的训练方式,CrossFit结合了体操、田径、举重等多种运动方式,能够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更为重要的是,CrossFit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持续改进的习惯。因此,引入Cross-Fit课程不仅是对国家“体育强国”目标的践行,也是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

引入CrossFit课程也符合我国对于高校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在新时代,我们需要培养一批既有深厚学科知识,又具有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体育,尤其是CrossFit这样的综合性训练,正好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随着我国体育事业和健身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引入CrossFit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人们接触运动的途径和手段也更加多元化。2019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到2019年上半年,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8.54亿,网络普及率达61.2%,而其中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9.1%。报告指出:中国网民现以学生群体为主,占比达26%。年龄上,20~29岁的中青年群体在中国网民中占主体地位。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主力军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去了解和学习CrossFit训练。

2.4 CrossFit课程挑战

CrossFit课程在高校教育中是一个相对新颖的选择。虽然它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拥有大量的拥趸,但在我国的高校体育课程中,CrossFit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不少挑战。

首先,对于CrossFit课程的开展,场地和设施是一大考量。尽管CrossFit的魅力在于其对大型器械需求不是很强,但它对场地的要求却不亚于一些传统的体育课程。例如:CrossFit的训练往往需要比较宽敞的空地,以方便进行各种动作和模拟赛事。同时,为了满足学生的安全需求,场地还必须满足一定的防护标准。此外,CrossFit的特色之一是高强度和多变性,这就需要场地能够随时调整和改变。因此,高校在引进CrossFit课程时,需要考虑到这些特殊的场地要求,并进行适当的投入和调整。

其次,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一个重要问题。Cross-Fit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方式,它融合了体操、举重、有氧运动等多种元素。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各种运动有一定的了解,还要对CrossFit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目前,由于CrossFit在我国还不是很普及,大部分的体育教师对它的了解还不够深入。这就需要高校加大培训力度,通过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CrossFit教学能力。

此外,学生的认知也是引进CrossFit课程面临的一大挑战。由于CrossFit在我国的知名度相对较低,许多学生对它的了解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加之网络上关于CrossFit的一些误解和偏见,使部分学生对CrossFit产生了畏难情绪。例如:一些学生认为CrossFit只适合那些身体素质非常好的人,或者认为CrossFit的训练强度过高,可能会导致伤害。为了改变这种认知,高校需要开展一系列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通过实际的体验和科学的解释,使学生真正了解CrossFit的魅力和好处。

总体来说,虽然CrossFit课程在高校教育中面临着不少挑战,但只要高校能够对场地、教师和学生3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投入,相信CrossFit课程一定能够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取得成功。

3 CrossFit课程未来展望

通过上述分析与概述,本文基于CrossFit运动的内在原理,结合辽宁大学CrossFit课程的实践经验与新时代大學生社交特点,提出在微信平台搭建相关视频号与线下已有课程相互补充,开创线上线下一体化共建模式,提高大学生群体对于CrossFit运动的关注度,激发大学生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进而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现如今微信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率较高,更是广受年轻人的欢迎。微信视频号迎合了大学生观看短视频的习惯,也为CrossFit课程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提供了渠道。同时微信视频号点赞功能利用了大数据的原理:学生点赞过的CrossFit知识分享视频和运动视频会被推送给自己的微信好友。此外学生还可以把CrossFit视频分享到自己的视频号或者朋友圈,让身边更多人了解到CrossFit这项运动,进而唤起更多学生对Cross-Fit课程的兴趣。

猜你喜欢

核心力量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核心力量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及建议
核心力量训练在初中体育课中的重要性
试探核心力量对技术动作经济性的影响
浅谈足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