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地科考 造福人类

2024-01-25

大众科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科学考察两极极地

图片来源:百度

极地是生物的基因和自然资源的储备地,是气候环境演变的航向标,也是科学的殿堂、創新的源泉。

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在极地独立开展科考工作并建立科考站、持续进行科学观测的国家之一,在国际极地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极地大洋科学考察工作,认识、保护和利用深海极地的能力不断增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对极地科考事业新的指引和推动。

在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强度急剧增加的背景下,极地生态环境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北极气候环境比较适于生物生存,无论在陆地还是海洋,都有多种多样的高等植物和动物;南极虽然是全球最冷、风最猛烈的地方,几乎没有高等植物,但海洋生物非常丰富,是企鹅的王国、海豹的乐园。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两极冰盖的快速融化对野生动物自然栖息地产生很大影响。如果气候变化速率超过野生动物适应新气候条件或迁徙的速率,物种将面临灭绝。冰盖的快速消融不仅给野生动物带来威胁,还会造成全球气候改变,给人类带来严峻挑战。此外,微塑料在两极冰雪中的发现,意味着人类活动已经对两极地区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相比大型塑料,粒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不易清理,危害海洋生物安全,需要几百年时间才能降解。随着全球人口超过80亿大关,人类活动对两极地区的影响必然越来越大,极地科学考察研究的重要性尤为凸显。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

猜你喜欢

科学考察两极极地
极地恐龙生存赛
可怕的极地雪融
动物“萌主”在两极
问道长白山之科学考察
地球的两极
极地之星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井冈山市大鲵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及其驯养保护工作探讨
广开渠道,加强科学课的实践活动
论徐霞客对西南地区的社会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