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士球训练应用于短道速滑教学对学生核心力量发展的影响

2024-01-06刘秋宏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肌群瑜伽实验班

文/ 刘秋宏

◆研究基于对照实验法开展。以61名体育教育专业冰雪方向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班(30人)和对照班(31人),开展了1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期间,将瑞士球训练引入实验班短道速滑教学的体能练习部分,每节课开展10分钟的瑞士球训练。对照班依然沿用以往的体能练习方案,核心力量练习主要在地面、瑜伽垫等稳定支撑状态下开展,练习时间同样为10分钟。实验前后分别以侧掷药球、一分钟仰卧起坐和侧桥作为测评指标,对学生水平面、矢状面和额状面的核心力量进行测评,并对测评数据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班的侧掷药球、一分钟仰卧起坐以及侧桥测评成绩均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班,且两班都有了显著差异(P<0.05)。可知,瑞士球训练和基于平地、瑜伽垫等稳定支撑面开展的核心力量训练,都会对学生身体核心力量的发展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但瑞士球训练发展学生核心力量的效果要显著优于在平地、瑜伽垫等稳定支撑状态下开展的核心力量训练。

◆ 瑞士球训练;短道速滑教学;核心力量

身体核心力量是学生体能水平的重要表征,同时也是短道速滑教学训练中影响学生运动表现和损伤发生率的关键因素。短道速滑作为一项竞速类冬季体育运动项目,主要通过下肢部位的屈伸运动产生力矩作用于冰面,与冰面之间形成反作用力,从而获得向前的加速度[1]程磊,李子城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项目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16):1-4.。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核心力量薄弱、核心松散,一方面无法有效发挥身体核心部位在力量传导中的“承上启下”作用,降低力量传导效率,无法充分利用自身重力辅助蹬冰,影响运动表现;另一方面,核心力量薄弱,还会造成核心稳定性差的问题,以致学生在完成技术动作的过程中,容易因为重心不稳出现腰肌扭伤、摔倒等情况,引发运动损伤。由此可见,加强核心力量训练,既是发展学生力量素质,提高学生体能水平的必要之举,同时也是优化学生短道速滑运动表现,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的可行之策。而瑞士球训练是在不稳定支撑状态下开展核心力量训练的一种具体方法,由于训练器材价格低廉、配置方便,训练动作易学易练,容易掌握[2]王雄.青少年身体训练动作手册:瑞士球训练[M].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81-83.,笔者就将其引入了短道速滑教学的体能练习环节,并采用对照实验的方式,检验了其对学生核心力量发展产生的影响。

1 实验设计

1.1 对象

笔者负责本校2021级体育教育专业冰雪方向12班和13班学生的短道速滑教学工作。本次对照实验,就以这两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开展。其中,2021级体育教育专业冰雪方向12班共有学生31人,13班共有学生30人,所有学生均全程参与了本次实验,中途未出现实验对象脱落的情况,也没有学生因为缺勤次数过多等问题在实验数据统计环节被作为无效样本剔除。

1.2 时间

实验时间为1个学期。

1.3 测评指标

(1)侧掷药球。侧掷药球技术动作,主要依靠身体核心部位回旋肌群的发力来完成,因此,通过侧掷药球测试,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在水平面上的核心力量水平。

(2)一分钟仰卧起坐。一分钟仰卧起坐,也是本次实验中用于测评学生核心力量的指标,由于一分钟仰卧起坐动作主要依靠腹直肌的发力来完成,涉及的主要是屈曲和伸展相关的动作,所以,其主要测评的是学生矢状面上的核心力量水平。

(3)侧桥。侧桥动作,主要依靠身体侧面核心肌群的发力完成,涉及的是肌肉的内收和外展,因此,其测评的主要是学生额状面上的核心力量水平。

1.4 实验流程

(1)实验分组。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参与本次实验的2021级体育教育专业冰雪方向12班和13班学生,随机确定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分组结果为,2021级体育教育专业冰雪方向12班为对照班,共有学生31人,13班为实验班,共有学生30人。

(2)实验前测。施加实验干预之前,利用选定的核心力量测评指标,即:侧掷药球、一分钟仰卧起坐和侧桥对两班学生的核心力量状况进行了测评与对比,确保两班学生的核心力量基础无显著差异。

(3)施加实验干预。在实验干预环节,将瑞士球训练引入实验班学生短道速滑教学的体能练习部分,每节课基于瑞士球开展10分钟的力量训练,训练方案见表1,每次从表中选择5~8个练习动作开展练习。对照班学生则依然沿用以往的体能练习方案,核心力量练习主要在地面、瑜伽垫等稳定支撑平面上开展,如深蹲、在平地或瑜伽垫上开展的俯卧撑和平板支撑等,每次课的核心力量训练时间同样也为10分钟。

表1 实验班学生瑞士球训练方案

(4)实验后测。完成了1个学期的短道速滑教学后,再次利用选定的测评指标对两班学生进行测评,并基于测评数据对学生的核心力量发展情况进行对比与剖析。

1.5 实验控制

实验期间,两班除了体能训练部分开展的核心力量训练存在不同之外,其他教学安排,如短道速滑教学的课时数、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等均完全相同,且两班均由笔者负责执教,以尽可能规避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1.6 数据统计方法

采用SPSS26.0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对学生的核心稳定性测评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对比。

2 实验结果

2.1 实验前两班核心力量测评数据的统计与对比

实验前两班学生的核心力量测评数据及针对两班学生核心力量测评数据进行独立T检验的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实验前两班学生核心力量指标的各项测评数据非常相近,且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知,实验前两班学生水平面、矢状面、额状面上的核心力量水平均处于相同区间,核心力量基础相同。

表2 实验前两班的核心力量测评数据与对比结果

2.2 实验后两班核心力量测评数据的统计与对比

实验后测完成后,两班学生测评数据的组间对比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1)实验后实验班的侧掷药球测评成绩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班,比对照班高出了110.20cm,且两班的侧掷药球测评数据有了显著差异(P=0.039<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班学生水平面上的核心力量已经显著高于对照班;(2)实验后实验班的一分钟仰卧起坐测评成绩均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班,比对照班高出了6.88个,且两班的一分钟仰卧起坐测评数据也有了显著差异(P=0.042<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班矢状面上的核心力量水平也已经显著高于对照班;(3)实验后实验班的侧桥测评成绩均值同样明显高于对照班,比对照班高出了9.99s,且两班的侧桥测评数据也有了显著差异(P=0.029<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班额状面上的核心力量水平同样已经显著高于对照班。

表3 实验后两班的核心力量测评数据与对比结果

可知,在相同教学时间内采用瑞士球训练的实验班学生身体核心力量得到了更好地发展,实验后测得的水平面、矢状面、额状面上的核心力量水平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班。说明,瑞士球训练发展学生核心力量的效果,要显著优于基于平地、瑜伽垫等稳定支撑面开展的核心力量训练的效果。

3 分析讨论

通过对实验前后两班的核心力量测评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可知,实验班开展的瑞士球训练和对照班基于平地、瑜伽垫等稳定支撑面开展的核心力量训练,都能够促进学生身体核心力量的发展。但两相比较,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瑞士球训练的效果要显著优于基于平地、瑜伽垫等稳定支撑面开展的核心力量训练。据分析这主要与以下两方面原因有关。

(1)瑞士球训练相比基于平地、瑜伽垫等稳定支撑面开展的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有效刺激和锻炼身体核心部位的深层小肌群。基于平地、瑜伽垫等稳定支撑面开展的核心力量训练,如:平板支撑、侧桥、臀桥、仰卧卷腹等,能够对人体核心部位的表浅层肌群,如: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等产生有效刺激,促进表浅层肌群力量的发展。所以,经过1个学期的教学后,对照班学生的核心力量相比实验前有了显著提高。而瑞士球训练是在不稳定支撑状态下开展的核心力量训练,瑞士球在训练中的运用,提供了一种不稳定环境,学生在完成练习动作时,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需要募集更多的运动单位,这样一来不但会对身体核心部位的表浅层肌群产生有效刺激,同时还会对身体核心部位的深层小肌群,如:腹横肌、多裂肌、腰大肌等产生有效刺激[3](法)布朗蒂娜·卡莱-热尔曼著,张芳译.运动解剖书:运动者最终要读透的身体技能解析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7.[4]陈羿伽.静态结合动态瑞士球训练对阜新篮校初中男篮队员核心稳定性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21.。所以,相较于在平地、瑜伽垫等稳定支撑状态下的核心力量训练而言,利用瑞士球开展的不稳定支撑状态下的核心力量训练,既能够锻炼学生身体核心部位的表浅层肌群,又能够有效刺激学生身体核心部位的深层小肌群,相应地发展学生身体核心力量的效果就会更好。

(2)瑞士球训练相比基于平地、瑜伽垫等稳定支撑面开展的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更好地强化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学生在完成练习动作的过程中,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会通过本体感受器,持续收集肌肉、肌腱以及关节等运动器官的状态信息和位置信息,并基于此做出反馈,最终通过运动链控制身体各部位肌肉完成对应动作[5]王艳.骨骼肌肉运动解剖学(十三五)[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214.。在基于平地、瑜伽垫等稳定支撑面开展核心力量训练时,虽然也会对人体的本体感受器产生刺激,但刺激效果有限。而在开展瑞士球训练的过程中,瑞士球的运用使得练习中有了不稳定因素,这种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会加大对本体感受器的刺激,促进神经肌肉的反应。长此以往,学生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就会得到有效强化,神经系统通过运动链控制身体各部位肌肉的效果会更理想,相应地学生在核心力量测试中的表现也会更好。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瑞士球训练和基于平地、瑜伽垫等稳定支撑面开展的核心力量训练,都会对学生身体核心力量的发展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2)同样的教学时间内,瑞士球训练发展学生核心力量的效果要显著优于在平地、瑜伽垫等稳定支撑状态下开展的核心力量训练。

(3)瑞士球训练发展学生核心力量的效果更理想,主要是因为其能够有效刺激和锻炼身体核心部位的深层小肌群、能够更好地强化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

4.2 建议

(1)将瑞士球训练引入短道速滑教学之中,积极开展瑞士球训练在短道速滑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力量,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优化学生的短道速滑运动表现,降低损伤发生几率。

(2)将瑞士球训练应用于短道速滑教学中时,要注意根据不同学生的身高、腿长等实际情况,对应选择合适规格的瑞士球,球的尺寸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训练成效。

(3)将瑞士球训练应用于短道速滑教学中时,要注意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刚开始应用时可以开展一些适应性练习,帮助学生逐渐熟悉瑞士球训练的方法,掌握瑞士球训练的要领。

猜你喜欢

肌群瑜伽实验班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Hello White瑜伽馆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练瑜伽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练瑜伽,悠着点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