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美育人放歌行 凝心筑梦共成长
——对话“合肥市王蓓蓓小学音乐(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2024-01-03汪婷婷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合肥市名师课题

本刊记者/汪婷婷

以乐育人,以研促教。为进一步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小学音乐名师的示范、引领和激励作用,合肥市王蓓蓓小学音乐(教育)名师工作室应运而生。四年多来,工作室的领衔人、合肥市红星路小学音乐教师王蓓蓓带领工作室成员以中小学音乐教育为研究领域,立足课堂,为全市音乐教师的成长搭建阶梯,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脚步遍及全市9 个县区、深入近百所学校课堂、观摩者达上万人次……合肥市王蓓蓓小学音乐(教育)名师工作室用实际行动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音乐教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着力开展教育教学重点问题的研究,努力使“名师工作室”成为音乐教师交流思想、智慧互动的平台,以及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源头活水。

《教育文汇》: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工作室成立的过程以及挂牌学校为你们开展工作提供的支持。

王蓓蓓:2019 年5 月,我们工作室正式成立,同年9 月在合肥市红星路小学正式挂牌。光阴如箭,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在这几年时间里,我们秉承“播种创新·合作共享·引领辐射”的目标,工作室逐渐发展,从单个的“我”,变成了知行合一的“我们”。

工作室成立伊始,根据合肥市教育局、合肥市教科院以及名师工作管理办公室的统一安排,我们进行了工作室成员遴选活动,8 名教师成为正式成员。后来,根据工作需要又吸收了部分泛成员(学员)教师。目前,工作室由24 名小学音乐教师组成,分别来自全市四区一县14所学校。

合肥市红星路小学是我们工作室的挂牌学校,为使工作室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学校给予工作室大力的支持。比如,为我们工作室配备专用活动室,并配有希沃白板、工作桌椅,课堂教学、教研所需乐器等设备设施,为工作室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和教研环境。

《教育文汇》:请问工作室在成员的管理制度和队伍建设上有哪些亮点和特色做法?

王蓓蓓:工作室成立后,我们制订了三年发展规划,成员教师也制订了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对照执行。工作室还制订了工作和学习制度。我们要求成员每学年完成“四个一”:每月一次学习研讨,以集中+网络相结合的学习形式,组织工作室成员深入学习与领悟;每学期一次交流,撰写交流心得体会,进行知识分享;每学年一次公开教学,在教中研、在教中学,努力提升;每学年一次总结,成员每学年撰写研修小结,及时总结回顾,发现不足。

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三种机制:一是“导师制”,将成员分为五个导师组,选拔推荐教学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教师为导师,指导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二是夯实两个工程,其中“固本工程”指的是夯实并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也就是俗称的教师“基本功”,通过“练、展、评”的形式促进专业能力持续提高;“种子工程”是指为年轻的新教师搭建展示舞台,制订“私人订制”式的成长计划,力求使这些“种子”尽快成长为“参天大树”。三是三层培养发展阶梯,即新秀、骨干、名师,新进教师要站稳讲台,青年教师向成为骨干教师努力,骨干教师向名师发展。

几年下来,我们工作室的成员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长。我本人获得了市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安徽省委讲师团青年宣讲专家、合肥市C 类人才、合肥市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基地领衔名师、合肥市第四批和第五批学科带头人等;工作室田梅老师获安徽省中小学音乐现场课评比第一名;王君蕊老师被授予“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王芳老师被授予“庐州最美教师”;工作室中2 名教师晋升副高级职称;6 名教师晋升中级职称,10 人次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12 名教师被评为县(区)级骨干教师,10 名青年教师成长为区级教学能手、师德先进个人等。多人在省、市、县(区)级优质课、教学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成员共计发表论文22篇,论文获奖26人次。

《教育文汇》:工作室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区域辐射带动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王蓓蓓: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我们以“教研共融”为理念,定期开展月教研,不定期开展课例展示、研讨,通过师徒结对、集体研讨、单独指导等多种方式帮助青年教师站稳讲台、提升教学能力,开展教学研讨活动20余次,开展省级公开课11节次、市级公开课6 节次、县区级公开课31 节次、校级公开课144节次。据不完全统计,听课观摩人数达万余人次。工作室积极开展各级各类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会等共计43次;举办各类专题培训30次,培训内容涵盖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专业基本功、各类教学法、教科研等各个方面,邀请国家、省、市、区级的音乐学科专家、教研员、高校教授等举办讲座、授课。我们鼓励成员努力向专家型教师靠拢,将工作室研究成果、学习收获、教学心得广泛传播,提升了工作室影响力和辐射面,为一线小学音乐教师传经送宝,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我本人作为省特级教师,受到全省各地区邀约进行专家讲座13 次,骨干成员田梅老师进行各级各类专家讲座8 次,其他成员也在县(区)级、工作室联动等活动中担任主讲人、汇报人共计6 人次。通过这种形式,工作室成员自身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水平、科研水平均稳步提高。

此外,工作室成员多为各校社团辅导教师,积极辅导社团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获奖68 项,所带社团逐渐成长为合肥市的优质社团。其中田梅、陈念芃、沈悦、翁丽、李璐、丁梦娜、王经伦等老师所指导的合唱团在中国童声合唱节、中国魅力校园合唱比赛、安徽省中小学文化艺术节、合肥市中小学生文化艺术节中斩获大奖,也刷新了安徽童声合唱在全国的最好成绩;2021 年度工作室开展“歌声中的党史”专题活动,带领学生唱红歌,工作室成员与学生们一起铭记历史、心心向党。

在发挥工作室辐射带动作用方面,我们以挂牌学校合肥市红星路小学为中心,以基地校合肥市跃进小学为辅助,定期开展校本教研课例研讨,主题涵盖音乐教学专题研讨、立项课题课例研讨展示、青蓝结对促青年教师教学成长、跨市区交流研讨课等,除了挂牌学校、基地学校所在区域,也在成员所在学校、区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工作室以“互助交流,共同发展”为核心,切实为一线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疑问,工作室积极开展送培送教活动,先后去往肥东、肥西、长丰、庐江、经开、新站、瑶海等县区,并扩大影响力至安庆、六安、芜湖、阜阳、淮北等地市,送课送讲座,组织教师开展教研,就课堂教学进行积极探讨、共同进步。我们还注重与其他工作室的互通、互联、互学等工作,先后与韦永珍、许珊、王利红、方玲玲、方玉婷音乐名师工作室开展了多次工作室联动活动,与区域内外的同行们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教师专业化成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探讨。2021年7月,工作室加入“全国音乐名师工作室”联盟,旨在与全国更多的音乐名师工作室建立友谊链接,期待有更多的学习与提升机会,工作室成员张薇老师也在全国基础教育名师工作室联盟课例展示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此为安徽省参赛获得的最高奖项。此外,工作室依托微信公众号、合肥市教育云平台等积极进行线上推广,推出音乐教学系列微课100多节,不断扩大影响力。

《教育文汇》:工作室成立四年多来,在教研和课题研究方面有哪些成绩?

王蓓蓓:2020 年6 月,合肥市教育规划课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课研究》成功立项,实现工作室课题零的突破,全体成员积极投入课题研究,2022年9月成功结题,并获“良好”等次。此课题中将奥尔法音乐教学法“本土化”,是研究成果中最有价值的项目,值得肯定和推广。通过共同努力,课题研究形成8 种教学范式,录制课题研究原创课例12节,原创教学设计15篇,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课题研究论文8 篇,形成教师调查问卷“奥尔夫教学法知多少”和学生调查问卷“奥尔夫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中国传统音乐欣赏的研究”,通过微信公众号、合肥市教育云平台等推送专题分享42 期,开展市级、跨市区名师示范课、讲座、送培送教活动共计10 次,撰写结题报告1 份,出版专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传统音乐融合的教与思》。此外,我的论文获得合肥市2021 年优秀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二等奖,张薇老师的教学案例《打猪草》在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大会课例展示中荣获二等奖,田梅老师的教学微课入选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培训资源库,胡友田老师的课例获得庐阳区第七届学术节音乐学科中层课评比特等奖,王经伦、丁梦娜等老师参加省级线上资源课程录制。以上成果,具备引领性、示范性、学术性,更加证明了该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性价值和推广价值。

在市级课题成功研究的基础上,2021 年10 月,我们工作室再传捷报。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美育视角下小学音乐课堂中舞蹈模块的教学研究》成功立项,该课题目前处于中期汇报阶段。全体成员通过课题研究,进入全新的教科研领域,在研中学,开辟新的研究路径。当前已开展集体研讨、专题讲座等各项课题研究相关活动20 余次,形成的阶段性成果有:在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发表“音有创,舞心动”教师创编桌面舞12 节,学生创编舞9 节,“清歌雅舞动心弦”专题微课分享10 节,专题讲座5 次,送教课4 节次。同时,课题组成员在省级期刊发表课题相关论文3 篇,课题相关论文获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

工作室全体成员在各自所在学校、县市区充分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教科研能力逐渐提升,逐渐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我本人近三年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5 篇,获市级论文评选二等奖2 次,出版蓍作1 本。带领工作室成员不断夯实理论基础,积极参加线上线下课程学习,以论文发表、参与论文评选、加入课题研究等形式,不断提高科研能力。近年来,成员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22 篇,获省级论文评选二等奖2 次、市级一等奖1 次、市级二等奖7 次、市级三等奖6 次、区级特等奖5次、区级一等奖6次、区级二等奖1次。

《教育文汇》:听了您的介绍,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音乐名师工作室对于提升一线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美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最后还想请您谈谈工作室下一步的规划和发展方向。

王蓓蓓:我们的名师工作室聘期为三年,在过去的三年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秉承“音乐梦想,向美而行”的共同愿景,躬耕课堂、扎实科研、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在全市区域内发挥了示范引领、辐射带领的作用。今年4 月,在市人才办、市教育局、市教科院的关心指导下,我再次申报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工作室也在8 月进行了全市遴选,再次组队成功。现在的工作室,队伍更为年轻,职称结构更为合理,成员结构更为丰富,正式成员+泛成员人数增加到27人,分布在7个县区,其中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14人、二级教师10 人。新的工作室,新的气象,我们将保持学习常态,思考不停,读书不止,不断增强自身本领,秉承初心、行而不辍,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提升专业素养,发挥引领辐射的作用。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回顾来路,欢乐与收获并存,成长与成绩共在,全体工作室成员也将在实践中前进,继续携手相伴,踏歌前行。

猜你喜欢

合肥市名师课题
醒狮
送你一盆小多肉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合肥市朝霞小学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