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校情有序推进打造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新样态

2023-12-30张燕燕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

张燕燕

摘要:在劳动教育的实施中,学校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校应本着立足校情、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基本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形成符合校情的课程内容体系。在课程实施中可以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借助不同载体以跨学科主题实践、劳动技能竞赛、学校传统活动或特色活动等学生广泛欢迎的形式为抓手,采用融合化、项目化、特色化等多样化的方式有序推进。强化队伍建设、丰富劳动场域、进行科学管理等机制的不断完善,能有效提升课程的常态落实效果,让劳动教育真正焕发出新的魅力,从而形成新的实施样态。

关键词:劳动教育;立足校情;实施新样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把劳动教育提到了一个“亮眼”的位置,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引导着我们直面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软化、在学校中被弱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状[1]。我们应思考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深入分析学校实际情况,构建符合校情、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逐步形成可借鉴与推广的劳动教育实施新样态,以促进劳动教育的常态化。

一、整体规划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构建内容结构[2]。学校可结合实际,自主确定各年级任务群学习数量。龙林中心小学基于新课标精神和“求真知、做真人”的办学目标,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立足真实生活需求,充分盘活家庭、学校、社区等各种劳动教育资源,有机融合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种劳动类型,构建节日主题、生活技能、设计制作、志愿服务、职业体验五大项目单元,形成“行知·养能”课程内容体系,引领学生在“行”与“知”有机融合、同向共生的具身实践与体验中涵养其身,提升劳动能力;涵养其心,树立劳动观念,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和品质;涵养成根,发展劳动精神,最终成为会劳动、懂劳动、爱劳动的新时代劳动者(劳动能人),从课程化的内容来补充劳动教育存在的短板。

在各年段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学校紧紧把握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把握时代发展的特点,把握“1-2年级劳动教育启蒙阶段,3-6年级劳动教育实践体验以及行为习惯塑造阶段”的培养目标,依据新课标指出的课程规划应体现“整体规劃、纵向推进、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基本原则,进行学生需求调查、结合学校活动、盘活社区资源,本着融合与发展的基本原则,对劳动教育的内容进行精选,形成不同的劳动项目,实现全方位育人。

二、多种路径落实课程内容实施

(一)以节日为载体,以跨学科融合为抓手,进行融合实施

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站稳课堂主渠道,探索劳动教育与德育活动、与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中国的节日文化丰富多彩,通过对节日文化中隐性劳动资源进行挖掘与整体设计,不但能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还能提升劳动育人实效。

在传统节日中,学校以节日习俗和节日由来等为切入点,找准不同学科的联结点,进行分年级统整设计劳动项目,既可以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度过六个不一样的节日,又能让他们在节日的相关劳动实践中充分感受节日文化、发展劳动素养。如“端午节”,学校以端午习俗为切入点,分年级设计六个不同的劳动项目进行实施(见表1)。

再如“学雷锋”纪念日,学校以“服务他人”为出发点,以“小主人”为落脚点,从班级、学校、社区三个层次设计了“班级小主人”“校园小主人”“社区小主人”系列志愿服务项目,让学生自由选择参与。其中,“校园小主人”系列开发了“校园小导游”“垃圾分类宣传员”“文明督导员”“我是分餐员”“校园养绿护绿小能手”等子项目,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与自身特长选择感兴趣的服务项目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二)以日常生活为载体,以技能竞赛为抓手,进行单项实施

生活劳动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而生活劳动更多应该依靠家庭,在这里劳动会得到很好的延续与坚持,在这里劳动会促进家庭情感的发展,在这里劳动会促进学生对家庭责任感的认知。

学校充分意识到劳动教育离不开生活实践。每学期都会举办一次“我是生活小能手”技能竞赛,对一至六年级每学期的内容做出系统的规划,如削铅笔、包书皮、叠衣服、削水果到做早餐、家常菜、甜点等。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利用劳动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学习本劳动项目所需的劳动技能,学生可以先在家中练习技能,然后参加班级劳动技能比赛,最后参与校级展示与评选。比赛的方式满足学生乐于挑战的年龄特点,但它只是一种手段,在实施中应更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赛前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全力以赴;赛中一丝不苟、认真对待;赛后笑看输赢,促进学生劳动素养和意志品质的提升。

(三)以动手创造为载体,以爱心义卖为抓手,进行项目化实施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能够确保人获得一种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创造性劳动成为一种需求,STEAM教育、创客教育也纷纷成为热点。学校与时俱进,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时间,指导学生开发一系列的创造性劳动主题,把STEAM教育等融入其中,让学生运用工程思维亲手设计制作各种作品,并用这些作品来义卖,把义卖所得捐给需要帮助的人。

“了解或制定设计需求———进行调研———提出解决方案———进行设计———建构模型———测试(展示)———改进———展示交流———再改进”这是设计制作这一创造性劳动的基本实施流程。利用蛋壳制作不倒翁、利用吸管制作各种饰品、利用鞋带进行创意编织;学习3D打印技术,运用3D打印笔创造各种模型、饰品、玩具,了解音乐盒发声原理,上网购买各种材料,自己设计制作音乐盒;有感于自然界树叶、鲜花的枯萎,运用科学知识制作叶脉书签、干花;为了非遗的传承,“枷枳编织”这种用海滩咸草进行编织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也成为学生争先学习的一门手艺……生活中的小物件、自然中的植物、新技术的小工具、传统的民间手艺都成为学生创造的源泉。活动中学生亲自画草图进行设计、动手进行制作,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

为了让更多好看的商品呈现在义卖会上,学生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一遍一遍地对作品进行修改,一次一次地设计新的作品,创造的乐趣、挑战的刺激、工匠的精神涵养着他们。义卖结束后,学生亲手把义卖所得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亲身感受到劳动产生的社会价值。

(四)以生产劳动为载体,以校本课程为抓手,进行特色化实施

学校地处远近闻名的“中国鞋都”晋江,全球每一百双鞋子就有8双产自这里。学校所在的小镇更是众多知名运动品牌诞生地,安踏、特步、乔丹、361度……可以说,“鞋”成就了陈埭镇,助力陈埭镇的发展进步。学校充分盘活社区资源,以“鞋”为载体开发了系列校本课程,把部分企业确定为实践基地,聘请一些工人作为课程教师,利用研学实践、社会服务、考察探究、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活动方式,让生产劳动与学习活动有机结合。

学校开发的一至六年级的二十四个主题活动中,每个活动都有劳动教育模块的内容。如学系鞋带、认识鞋码(测量脚长)、整理鞋柜;创造性劳动的鞋带编织、广告设计、鞋材创意作品秀;职业体验中,学生到鞋厂进行研学,观察每一个岗位的工作,选择某一个岗位进行体验;到鞋材店里学会各种鞋材的辨认方法;到鞋博会上,认识各种新型的制鞋机械,模拟鞋面制作;走进知名企业的研发机构,感受创造性劳动的魅力;走进鞋企的检测实验室,了解每一双鞋子严苛的质量要求……在《鞋文化》校本课程中,劳动教育的元素无处不在,劳动教育的时机无处不在,实施劳动教育的人员也无处不在,教师、家长、工人、设计师等都在用自己的专业和自己的劳动态度进行着劳动教育。学生们感受到美好生活靠劳动来创造,意识到所有的诚实劳动、辛勤劳动都值得尊重。

(五)以闲暇生活为载体,以亲子活动为抓手,进行协作化实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更关注休息时间的生活安排,消费性的闲暇劳动慢慢成为一种劳动教育的新样式。把握这一契机,利用好这些资源,也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需要。学校重视亲子活动,鼓励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学生去农庄摘草莓、去池塘钓鱼、去亲手制作陶艺;或者去社区为他人服务,做志愿者;去学习一项技艺;学会购物、学会当家、学会记录一周的收支、學会压岁钱的使用……生产与消费本就是一个完整劳动链条得以有效运转的基本要素,在闲暇性的消费劳动中,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消费,从中认识到生产的价值和意义,形成有节制的理性消费,这也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3]。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所言,唯有劳动与闲暇的有机结合,才能让人“吸取到生命的精髓”,体验到完满的人生。

三、完善机制保障课程落实效果

(一)全员培训,更新观念

学校采取外出培训和校内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更新观念,让大家意识到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应当是“见物不见人”的“物化教育”,而是应当聚焦于劳动教育的核心,即素养导向,立足素养培育,让劳动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实现“以物化人”“知行合一”的育人价值;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让“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理念扎根心中,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发展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立体化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渠道,构建“家———校———社”一体化劳动教育环境。同时教师要努力提升自我的劳动素养,提升劳动技能水平和课程规划与组织能力。

(二)多维并进,有效实施

学校采取“多维并进”的机制来推动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使其更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一是注重队伍建设。立体化、全方位的劳动队伍建设是劳动教育的前提。学校成立了劳动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组长,教导主任担任副组长,从学校全局对劳动课程进行整体规划;成立劳动教研组,开展具体的教学研究工作,确保课程规划更好地落地实施;实施劳动教育的校内人员由“劳动”任课教师、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为主,拓展到班主任、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配合;校外除了发挥家长的作用外,还聘请了企业技术能手、企业管理人员等做兼职教师。

二是丰富劳动场域。校内、校外丰富的劳动场域是劳动教育实施的基本保障。学校不但盘活校内场所,建设劳动专用教室、鞋文化馆、劳动小区角等,为学生校内劳动实践提供劳动场域;还与社区、企业进行良好沟通,精心挑选适合学生进行课后劳动实践的场所,确定了多个课后劳动基地,满足学生课后多样化的劳动实践需要。

三是落实科学管理。科学、规范的管理是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关键。劳动项目的实施需要科学规范的引导与管理,需要制定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劳动过程中的各方责任。实施前,制定科学、具体、可操作的实施要求和实施步骤;实施中,做好协调和帮助,关注过程监控、随机抽样访谈,依据反馈信息及时灵活调整;实施后,注重材料收集、建立劳动档案,进行科学评价、发挥评价反馈改进功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教育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课题,但劳动教育的形式、内容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变化。让我们把握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以“不变应万变”,一起努力让劳动教育除了有外显的物化成果,更有那些精神涵养性质的隐性收获,让劳动托起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1.

[3] 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19,40(1).

见习编辑/张婷婷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
孩子的劳动教育应从家庭教育中抓起
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新时期幼儿劳动教育研究
“动”与“不动”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谈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