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抗压力·亲子篇》
——成为『抗压儿童』

2023-12-29佘媛媛

家教世界 2023年32期
关键词:抗压消极情绪亲子

文/佘媛媛

【推荐语】

压力像一块置于肩上的海绵,每一场雨过后,孩子肩上的负担便重一分。回溯童年,你是否还记得曾被压力裹挟着的自己?不要让“微雨”压垮了孩子的脊梁,毫末之间,可成其就,也能令其坠深渊。

【书籍简介】

《抗压力·亲子篇》由日本作家久世浩司所著,是2019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即便是孩子也是有压力的,作为父母,我们要去倾听和了解,去帮助孩子培养抗压能力,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本期推荐《抗压力·亲子篇》这本书给你们。

大人小时候经历的挫折

什么是抗压力呢? 美国心理学会对它的定义为:所谓抗压力,是指在应对逆境、困难和强大压力的时候,个体精神和心理适应的过程。我们是成年人,成长道路的漫长已经让我们忘记了孩童时期诸多的受挫经历,人生阅历的丰富也让我们对孩子的压力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作为父母,你可能会感到不解,并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的孩子会因为各种小事而烦恼呢?”可是在孩子的眼中,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已经像大山一样,快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正如久世浩司在《抗压力·亲子篇》这本书里所做的那样,如果我们将孩子的逆境转换成成人版,自然就能了解其严重性。作者认为,“抗压儿童”具备以下特征:“即使进行得不顺利,也能努力加油坚持下去。尽管出现了棘手的问题或者纠纷,也能够毫不动摇地走下去。即便失败了也不气馁,坚强地保持一颗倔强的心,不惧怕新挑战,积极地解决问题。”

均衡调节多样情绪

那么如何培养“抗压儿童”呢?作者提出,“抗压儿童”的培养需要从五个领域着手:自尊心、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乐观性和人际关系质量。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二章“学习情绪调节的方法”,作者首先强调情绪不能被压抑,而要调节。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惊叹,某些平时是个“乖孩子”形象的学生,会在某个时间突然爆发自己的脾气,让人始料未及,难以想象。但如果看了久世浩司的这本书,就会明白过分压抑的消极情绪,并不会随着时间迁移而消弭殆尽,而会像岩浆持续在火山下堆积,一旦在体内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借着某个契机爆发,心理学中,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被动攻击”。作者强调,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不是强行制约、压抑情绪,也不是被情绪支配,而是一边均衡地调节自己多样的情绪,一边充满活力地度日。

让低落的情绪“触底反弹”

如何才能让低落的情绪“触底反弹”呢?久世浩司用了“抗压力的三个阶段”曲线图来说明。第一个阶段——“谷底”,是我们消极情绪最大,情绪最低落的状态。一旦被打入谷底后,接下来就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即第二个阶段——“复原”。最后我们心平气和,反思失败,总结经验教训,这是第三个阶段——“经验内化”。而在这三个阶段后,抗压力便会得到强化。这就让我想到很多运动员,初出茅庐失利时,心绪难平,但在一场又一场的赛事打磨后,就会逐渐成为“沙场老将”,抗压能力也会越来越强。而在今天的社会,我们感慨于看到有些孩子经受不住学业压力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时,却常常忘了思考背后的原因,一句轻飘飘的“太脆弱”就盖棺定论了。试想如果在孩子的第一阶段“谷底”时,就能及时进行干预,让孩子情绪得到调节,是否就能避免许多悲剧的发生?

跟着孩子共同前行

著名杂志《哈佛商业评论》曾提到:“与学历、经验以及受过的培训相比,个人抗压力的水平决定着谁成功、谁失败”。我想,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所谓的成功,但成为“抗压儿童”,以坚强的内心去生活,却是人生幸福的基础。育儿也是育己,让我们和孩子共同前行,一起去探索更多美好的事物吧!

扫码听

猜你喜欢

抗压消极情绪亲子
静心
测试
废旧轮胎橡胶颗粒——黏土的单轴抗压特性
排便训练前 先训练你的抗压神经
基于红外热像的衬砌混凝土抗压损伤试验研究
帮孩子化解消极情绪的绘本
Clear Your Mental Space
新型GFRP筋抗压力学性能研究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