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实践导向 提升送培效能
——例谈小学语文送教下乡活动

2023-12-29五大连池市教师进修学校孙冬艳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参训研修成果

五大连池市教师进修学校 孙冬艳

“送教下乡”,顾名思义是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前沿的教学方法以及优质的教育资源送到乡镇学校,为乡镇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开阔视野,丰盈认知,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其宗旨是“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 那么,如何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才能最大程度地突显其实效性呢?“国培计划(2021)”——黑龙江省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市辖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送教下乡培训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从送教前的准备到送教中的实施,再到送教后的跟进,做了大量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就基于此项目谈谈在送教下乡活动中的一些做法。

一、精心谋划,统筹安排,确保送培工作顺利开展

精心筹备是成功送培的关键。 送教前要从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内容设置、人员安排、方案制定等方面悉心考量,充分准备。

(一)制定调研问卷,了解教师需求

有成效的培训一定是基于教师需求实际的培训。为了使送培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更真切、深入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送培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指向清晰的调研问卷,并做系统分析,了解教师需求。在项目中,从自我分析、培训需求、培训建议三个方面制定了调研问卷,下发填写。 问卷回收后,运用问卷星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了解教师的经验和实际需求。根据需求,精心筹划送培内容和送培方式。精准调研,基于需求,让送教工作更贴近教师、贴近问题,更具针对性。

(二)确定培训主题,制定培训方案

主题是送培的灵魂,方案是实施的指南。 在深入研读上级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教师需求及学科特点,确定送教主题。

此项目的主题确定,一是基于课堂观察。 教师对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握不够,对语文统编教材的编排理念和内容安排不能深谙其意,以及统编教材视域下语文不同教学领域存在的教学问题屡见不鲜。二是基于问卷调查。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 您目前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是什么” 的调研中,47.14%的教师选择新课标解读,57.14%的教师选择统编教材的有效使用,70%的教师选择大单元教学背景下不同语文课型的教学策略,其他选项均在40%左右。

因此,围绕“课标、教材、策略”三位一体,确定项目的送教主题为“依托课标,立足课堂,践行‘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其宗旨在于引领教师把握新课标,挖掘统编教材, 掌握小学语文各类课型的基本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在送培主题的牵引下,遵循“三性”和“五为”的原则确定研培内容。“三性”即: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五为”是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立足点,以解决教学问题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终极目标; 以教师教学需求和困惑为核心内容;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取向;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主要方法。

依此原则设计“主题式”“序列式”的培训内容,即在“依托课标,立足课堂,践行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大主题下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四个小主题分四次进行;每次就解决这一主题下的问题。比如识字教学解决“如何上好识字课? 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的问题;阅读教学解决“统编教材视域下不同阅读课型的教学方法”问题等。以“主题、序列”的内容设计送教活动,确保了培训内容的关联性和递进性,符合参训教师的需求,贴近教师教学实际,切实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促进学校校本研修的开展,凸显送教下乡活动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在确定培训主题、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每个阶段内容的递进性后,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送教方案。

(三)遴选送培教师,提高送培能力

送课教师的示范引领是送教下乡的重头戏,是基层教师最直接的学习资源。在送课教师的选择上,要遵循“教学理念前沿、教研科研俱佳”的原则,严把遴选关。“教学理念前沿”是指有丰厚的教学理念积淀,对新理念有吸收接纳力,对送教主题有深刻的理解;“教研科研俱佳”是指有丰富的教研经验和教学科研能力, 在学科教学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代表性。 在项目中,结合问卷中51.43%的教师希望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作为送课教师的需求, 遴选的送课教师均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 小语蒲英芬芳团队成员,并参与了黑龙江省教育重点课题“小学语文单元群文读写教学策略与实施方法的研究”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群文读写‘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的研究。 为了确保送教下乡的成效,在送教前要对送课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示范、引领、辐射的作用。

在方案确定、教师遴选、方式选择上,做到坚持需求导向,摸清学员所需,组建送培团队,为送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潜心引领,注重实践,保障送培工作扎实高效

送教下乡工作重点在“诊断示范、研课磨课”两个环节。“诊断示范”旨在精准诊断教学问题,在示范引领中解决问题,提升能力。“研课磨课”旨在通过对参训教师和送课教师的同课异构课的研磨,促进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效益。

为使两个环节开展得扎实高效,提升送培效能,在具体实施上进行了设计安排。

(一)诊断示范,精准研判

在“诊断示范”环节采用了“四级六步诊断法”。“四级”为教师自主诊断、教研组诊断、校内诊断和送培团队诊断;“六步”是定、磨、展、研、讲、评。

定——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根据送培主题确定课题,并在自主备课中查找问题,进行教师自主诊断。

磨——组内研磨, 教师将所备课例在教研组内交流、研磨,进一步诊断问题,属于组内诊断。

展——校内展示,教师将经过自主备课、小组研磨的课例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展示。

研——反思研课,学校观课者在执教者教学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研课、诊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属于校内诊断。

讲——送培现场讲授,即汇报课,执教者在送教下乡活动现场展示前三级诊断后的真实的课堂教学。

评——评课议课,参培学员根据听课情况,结合教师的反思以及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评课议课, 诊断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解决问题,属于团队诊断。

这样自下而上的诊断模式,真正从教师的教学困惑出发,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地落到了实处,促进了校本研修的开展。

“诊断示范”的送培现场活动包括学科校本研修汇报;培训所在校上汇报课2 节;做课教师反思,学员评议研讨,进行问题诊断;说课,针对问题指导教师设计契合主题的同课异构课教学流程;对同课异构课组织集体备课,指导个人备课五个环节。

在送培现场的团队诊断中要注重参训学员的评议。为了使问题诊断更具针对性、客观性和科学性,根据汇报课的课型和内容特点, 可制定不同主题的课堂教学观察量表。课前对量表说明,进行小组分工;课中利用量表观察课堂;课后汇总分析,课堂诊断。便于学员在观课中有针对性地思考,在研讨中聚焦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荷叶圆圆》一课是散文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探究低年级有效朗读的问题,于是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这一问题,制定主题为“阅读教学中读的有效性”的课堂教学观察量表,还有有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评一体化”的观察量表等。 课堂观察量表的使用,使诊断更精准、更科学。

“诊断示范”环节通过“会诊号脉”,质疑对话,案例剖析等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将问题诊断落到实处,做到诊断及时、分析明确、定位具体,使问题由主到次一一得以解决。 在解决困惑的同时,提高参训教师的教研意识和教研能力,引领校本研修的落地实施。

(二)研课磨课,引领发展

在“研课磨课”环节,采取“136 模式”流程:

“1”是指一课(即参训教师的同课异构课)。

“3”是指三磨,即教师的自研自磨、组内的群研群磨、送培团队的导研导磨。

“6”是指六环节,即个人初备、说课集备、现场展示、反思交流、议课辩课、专家导课(对于送课教师的示范课同样适用六环节,并在送培现场同步进行现场展示、反思交流、议课辩课、专家导课几个环节)。

在这个流程下,学校组织教师围绕研修主题,按照研修任务,结合校本研修,开展研课磨课活动。其目的一是在评课议课中,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打磨学员课例,改进教学[1]。 从而实现由合格课到优质课、由优质课到精品课的研磨目标,并推动校本研修的开展。 二是在国培现场与送课教师进行同课异构。 通过研磨比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对照反思中发扬优点,摒弃不足,以实现示范引领,优化教学的目的。 活动中,学员围绕研修主题,结合课例,各抒己见,解决这一主题下的突出问题。

“研课磨课”送培现场活动包括参训教师与培训团队同课异构和示范课展示;学员对培训团队的示范课进行研课;对参训教师的同课异构课进行磨课;培训团队针对学科递进式培训内容进行现场指导;总结提升专题讲座五个环节。

最后一个环节是根据每次送教培训的小主题进行总结提升性专题讲座。项目中每个讲座都从语文教学在四个小主题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从新课标的要求、统编教材理念和内容编排,以及教学实施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使参训教师明晰每种课型“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以及“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 讲座给教师以引领,助力其提升,提高教学效率。

在“诊断示范”“研课磨课”环节,做到坚持任务驱动,根据主题设计有效的、适度的研修任务,开展学员与送培教师同课异构、学员间交流研讨等活动,引导学员做中学、学中做。

做到坚持实践取向,以提高学员的教学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应用的反复过程,引导学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行动,促进教学能力提升。

做到坚持专业引领,根据参训学员的困惑清单,结合培训主题,整合新理念、新方法,通过课例评析、专题讲座等方式引领学员在理论中提升,在实践中运用。

(三)创新形式,参与体验

注重“诊断示范”“研课磨课”程序设计的同时,还要关注送培方式的考量。 为了激发教师学习兴趣,提高送培成效,要积极寻求方式上的变化与创新。 根据参训人员的实际情况,结合培训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研修方式,让学员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从而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在送教过程中做到“五个结合”,即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主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观摩互动与反思体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培训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在主题培训中强调实践案例的分析,在交流研讨中分享经验改变教学行为,在学习反思中开展科研工作,提升科研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活化研培方式,灵活采取对话式、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境式、讨论式、任务驱动、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创设参与体验式的教学情境,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引领学员研讨真实的教学问题,在参与、合作、交流中主动建构、总结反思教学经验,发展实践智慧,提升实践能力。在项目培训中运用“便利贴式”的教研方式和“滚雪球式”的研讨方式,极具互动性的方式让每一个参训教师都能带着自己的思考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增强培训吸引力和感染力,激活了思维,提高了研修质量,历练了教师能力,提升了诊断示范、研课磨课的实效性。

三、细心梳理,提炼展示,促进国培成果转化共享

“成果展示”是组织参训教师在“诊断示范”“研课磨课”两个环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梳理、总结阶段性学习成效,通过提炼、打磨,形成并展示自己的代表性成果[2]。 主要通过教学设计、说课、上课、评课、教学反思等方式展示语文教学改进成效,通过教学案例、教学叙事、微课例、微故事、微案例、教育论坛等方式展示研修成果。

为了推动国培计划深入持续开展,搭建参训教师展示交流的平台,增强教师的获得感和成就感,项目活动开展了“三级联动”的成果展示活动,即教研组的“组内生成成果”、学校的“校本推荐成果”、进修校的“遴选评比成果”和“集中展示成果”。 这样的工作流程,通过自上而下的指导引领,推动自下而上的展示交流,牵动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让每位参训教师都有展示的机会。

在成果展示环节,坚持成果共享,通过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引导学员将“学习、研究、实践”融于一体,生成培训资源和优秀实践案例,服务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学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四、悉心研究,跟踪问效,巩固送培成果提升成效

余新教授说:“教师培训不仅需要引发教师的‘感动’‘激动’和‘心动’,更要帮助、指导和促进他们去‘行动’,以将学习成果迁移和转化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3]

所以,要提高送培实效,进一步内化培训所得,持续发挥送培作用,就要在训后及时跟踪指导,促使教师积极地实践所学到的新技能和新方法。

(一)建立机制,持续支持

建立跟踪、指导、服务的长效机制,组建由教研员、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同伴组成的支持团队,建立指导服务微信群,围绕送教主题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推送教学资源、答疑同伴问话、展示研修成果等活动,利用网络平台灵活、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为学员的训后实践提供充分的行为指导,为教师的专业学习和长足发展提供持续性支持。

(二)深入课堂,跟踪训导

有计划地深入到学员的真实课堂教学进行观课,了解送培中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应用情况:哪些应用于工作?用到何种程度? 应用时遇到哪些问题? 应用带来的业务成果怎样? 还存在哪些教学困惑等等。 观课后,与教师研课、评课,在真诚互动中解决问题,在交流探讨中升华送培内容,促进内化吸收。采用集体座谈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参训教师的交流活动,为教师提供对话的机会,分享教学实践的经验、困惑和感受。“观课+对话”的跟踪方式聚焦真实课堂,精准把握送教下乡的实践效果,助力教师将所学转化为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

(三)组织复盘,夯实内化

设计送教下乡复盘计划,牵动各学校围绕送教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活动, 为参训教师提供实践——反思的机会,有效延长学习链。围绕应用所学方法的实践情况如何?运用此方法获得了哪些经验?遇到哪些问题和困惑? 教学中是否有新的尝试等问题设计校本研修评估量表,并根据反馈情况组织开展复盘培训活动,达成夯实内化、汲取经验、复制技巧、开拓思路、赋能发展的目标,进而加大指导力度,进一步提升送培成效,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

潜心送培路,引领助发展。 在国培送教下乡工作“送前、送中、送后”的“三段式”中应努力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需求导向、坚持任务驱动、坚持实践取向、坚持专业引领、坚持成果共享、坚持跟踪问效,力求最大程度地提升送培效能,让教师在理论构架中夯实基础,在行动实践中提质增效。

猜你喜欢

参训研修成果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构建新疆基层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体系策略研究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工大成果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